◉ 第81章

2025-03-22 08:19:04

甄蓉儿回到寝屋, 恰好仆人端上煎熬好的伤寒药。

她端起药憋口气、正准备一下闷尽,不想余光发现榻上矮桌的一盒方糖。

甄蓉儿稍停顿,问道:是谁放的糖?左右下人面面相觑, 一时间谁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里是肃王府的主屋,内外巡逻严密, 加上之前宁昭给甄蓉儿派遣的护卫, 本不应存在别人乱闯的情况。

仆人们没往那个方面想,只觉得是不是谁擅作主张落下的。

有婢女就道:王妃, 小的去问问。

甄蓉儿摇头道:不必了。

甄蓉儿喝完药, 将碗还给婢女, 摆手遣众人下去。

甄蓉儿站在方糖盒前凝思,莫名出现的东西, 她倒也不至于去吃它。

只是这方糖看包装,是她最喜欢的那家酒楼买来的。

她从未跟人提起过她喜欢吃那家的方糖, 也没派人特地去买过。

上次余烬往她嘴里塞了那颗糖, 她以为是意外,现在却不觉得了。

甄蓉儿原本想整治下人。

她被人传话下套,肯定要查个清楚。

甄芙儿身边那名婢女表现得太突兀,甄蓉儿隐隐有些猜测。

甄蓉儿准备做好自己的本分,确保肃王府‘干净’没人作乱,点到为止,不至于真闹到甄芙儿面前。

但是这盒子,难道会是没有关联的意外?是你吗?甄蓉儿呢喃自语道。

余烬出现在甄蓉儿身后, 拿着件裘衣, 走路故意闹出点动静, 引来甄蓉儿的注意。

甄蓉儿回身发现是他,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余烬将裘皮披盖在甄蓉儿身上, 说道:王妃,夜里凉。

甄蓉儿有些不赞同地冷下脸。

余烬不在意,他打开方糖盒,拿出块方糖递放在甄蓉儿嘴边。

甄蓉儿凝望他,拿不准余烬的意思,俯身把糖咬了过来。

余烬能在这样的情况下潜入肃王府,还在府里安排了自己人,甚至甄芙儿身边的人可能也被他收买……这种人,最好是朋友,决不能成为敌人。

甄蓉儿咬下余烬的糖,是在做妥协和试探,是稳住余烬的一种方式。

余烬没料到甄蓉儿会真就他手咬过来,她柔软的唇瓣轻触到他指尖,让他手指发麻,脸颊不由得发烫。

余烬不动声色地将手负在身后,柔握着指尖,避开甄蓉儿的视线、不敢直视她。

他知道甄蓉儿的亲近不会是出于喜爱,但不妨碍他心乱如麻,紧张动心。

甄蓉儿观察余烬的反应,判断他不会伤害她。

是你做的。

甄蓉儿落坐在榻上,用肯定的语气说道。

甄蓉儿不理解,她明明已经让余烬离开,为什么他又会回来?余烬垂眸点了点头,他半跪在甄蓉儿身前,为她收拢身侧的裘衣、将它盖护在她身上。

他最近借着恒王出力,忙于布局,没办法再随时跟在甄蓉儿身边。

肃王府的事他已经知道,他忐忑摸不准甄蓉儿的心思,吃味宁昭碰了她,还害她生病。

无聊。

甄蓉儿将此前心中的想法,告诉布局者本人。

余烬抬头看向甄蓉儿,笑容有些内敛腼腆。

他知道甄蓉儿聪慧,自然做好她会看穿的准备……这才是在心上人面前、暴露心思该有的表现。

哪怕设想无数遍,临了在对方面前,还是会紧张生怯,惴惴不安。

甄蓉儿早就知道宁昭的态度,不存在她因此对宁昭离心的情况。

所以这个局是冲着宁昭去的。

余烬太了解他自己。

宁昭隐藏的秘密,是他的一块遮羞布。

因为只有甄蓉儿知道,他什么都可以跟甄蓉儿说,逼着甄蓉儿亲近了解最真实的他,哪怕甄蓉儿根本不感兴趣。

也因为别人都不知道,他可以堂而皇之地维持体面,有充足的理由在外人面前亲近甄蓉儿。

他不喜欢甄蓉儿,但他必须亲近她,没办法、不这么做别人就知道了。

这些都是余烬曾经用烂的借口。

余烬不想宁昭碰甄蓉儿,但他怕甄蓉儿发现他介入,惹她生气。

所以他只能想办法,从根源上解决宁昭这个祸害。

这也是一次试探,试探甄蓉儿会不会因为他的这些小心思生气,是余烬发出更近一步的信号。

余烬跟甄蓉儿相处了太多世,甄蓉儿不知道,她对余烬的熟悉不仅是因为宁昭,更多是因为她自己。

余烬某种意义上来说一直在向甄蓉儿靠近,他熟悉她、了解她,迁就她,不知不觉变得很像她。

余烬将那个炽热的少年郎,扭曲成一副贴合甄蓉儿的形状,是这些造成了他们所谓的默契。

甄蓉儿默认了,没有因为余烬的小心思动怒。

她猜到余烬的用意,没有生气,只觉无聊。

余烬接收到甄蓉儿的态度,他有些激动欣喜地凝望她,追问道:如果我有方法,能让王妃脱离肃王妃的身份,王妃会愿意和肃王和离吗?甄蓉儿觉得余烬跟宁昭一样天真。

寻常女子想要和离,历经坎坷也难以成功。

她嫁入皇室,代表皇室脸面,纵使再不合,也只有软禁、休弃、被杀的份,和离这个词哪里轮得到她。

即便宁昭有心、皇后同意,皇室宗亲也不会答应开这个先例。

你可以说说你的计划。

甄蓉儿没有急于否定余烬,哪怕她其实不大愿意。

对于甄蓉儿来说,和知根知底、简单性纯的宁昭相比,余烬更像个威胁。

余烬对她的在意有些没来由,太过炽热的表现、她隔得远远的,仿佛都要被灼伤。

刚出狼群又进虎窝的事,甄蓉儿不敢干。

余烬知道甄蓉儿的顾虑,他也不瞒甄蓉儿。

余烬道:皇上找东宫麻烦,不过是逼东宫表态,在平冤卷的事情上做个态度。

东宫与其花时间去查什么幕后推手,拖延新人入宫,让太子妃生气,不如选肃王当这个挡箭牌。

甄蓉儿聪慧,一点就通。

她道:王爷现在没有这个份量。

皇帝之所以没有逼肃王府选妃,拿甄蓉儿做文章,就是怕他们份量不够。

一旦大臣和文人们抱有侥幸心理,想着平冤卷这么大的事,太子依旧宠爱太子妃,对太子妃盛宠不断。

有太子妃在,哪怕不能拉拢太子为惠王平冤出头,太子也不会为难他们……这样,皇帝就会被架到火堆上烤。

皇帝没有必要给东宫留这个脸面,陷自己为难。

东宫想必心里也清楚,所以肃王府才能风平浪静等到今天。

但是如果太子妃动胎气,危及皇孙,太子被逼只能打消选妃之事。

而肃王又与您和离,皇室的态度、皇上的心思,就足够明了。

甄蓉儿因为余烬的话心意一动,她搭在身前的手不自觉收拢指尖。

余烬说得对,这招以退为进,确实很合理。

皇帝不是不给东宫选妃,而是为了小皇孙、大靖的江山社稷;皇帝也没有纵容文人大臣为惠王平冤,肃王休弃了自己的王妃……或许真的不用到休弃那一步,肃王跟肃王妃和离,这样温和的方式,既表明皇室的态度,又保全文人大臣们的脸面,彰显皇帝气度。

那些‘闹事者’,甚至会因此感恩皇帝的‘仁厚之心’……第一次,甄蓉儿觉得她与宁昭和离,是个可行的事。

她原本并不抱希望的,她觉得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甄蓉儿用探究疑惑的目光打量着余烬,余烬对皇室的揣摩和认知,绝非寻常。

余烬太过神秘,跟他相处,只怕是与虎谋皮。

余烬见甄蓉儿眸光,就知道她在担心什么。

余烬心里有些苦涩,他重新拿出当初那枚玉令,将它放入甄蓉儿手中。

余烬有些可怜地道:王妃,你信我一次。

余烬很是酸楚,她说过,只要有这枚玉令在,她会信他的。

甄蓉儿无声摩搓着玉令,也确实有些动摇。

余烬道:太子妃跟太子闹矛盾搬离东宫,现在只要随便放点风声,太子妃轻易就会让自己动胎气。

这也是余烬为什么一直让人放消息,牵着太子和宁昭绕道玩的原因。

太子想要抓到幕后推手、以此拒绝选妃,他就给太子机会,让他和幕后推手几次擦肩而过。

太子越是不服输想抓他,他就越能拖延时间。

甄芙儿不是个性子稳当的人,才短短几天她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余烬若是再放个消息,说太子有意选中哪家姑娘……甄芙儿现在都闹着要落胎,她收到消息、一定有数百种方法让自己动胎气,把太子引来,跟本不用余烬出手。

可是这看似完美的计划,余烬不敢谈把握。

因为每当他要做成什么的时候,天道就会出现制止。

而且余烬也不认为宁昭会真的同意和离,过去的他虽然看不透自己的心,但他屈从于本能行事,他会抓住甄蓉儿不放的。

余烬做这么多,只是一个试探。

他真正想要的,是甄蓉儿的态度,他要让甄蓉儿远离宁昭,跟他站在一边。

余烬看中一个身份,那可以让他名正言顺出现在甄蓉儿身边。

为了伪装,他做了万全的准备,但是需要甄蓉儿的默许。

借用那个人的身份,余烬不想让甄蓉儿太生气。

甄蓉儿不知道余烬的真实打算,余烬的话她倒是能够理解。

甄蓉儿看不出余烬的计划有需要自己配合的地方,他其实没必要真的把计划告诉她,直接去做就行。

甄蓉儿没有自信地以为自己能影响到余烬,她只是很认真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她道:我已经如此,如果和离要让个未出世的孩子来铺我的路,我不要。

你若伤害到太子妃,哪怕我死,我也会揭发你,你我就是敌人。

甄蓉儿没发现,她对宁昭就是这样,因为害怕对方不理解自己的真实用意,每次都把话说得很清晰很满,半点弯绕的余地都不留。

甄蓉儿的认真,落在余烬眼里,只觉得好可爱。

甄蓉儿从小就是这样,行事自有一套准则,或许在别人看来傻笨得很,但你把她气得生闷气绣多久花,她都不会变的。

这是她原则上的问题,她不是在威胁余烬,她是真的会这么做。

不会的。

余烬承诺道。

甄芙儿只是在闹,她不会让自己受伤。

有那么多人保护着甄芙儿,就连天道也不允许的。

可是余烬还是暗戳戳地为自己的小算盘心虚,他急于得到甄蓉儿的认可,耍赖般道:那我们就是一条船上的人,过几天王妃会见到我,到时候您记得喊出、常唤我的那个名字……作者有话说:今天可能凌晨前还有一章,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