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对赛半仙的调查特别用心, 几乎全身心投入进去。
对于他们这种人就是这样,得势时风光无限,稍显颓势谁都要上来踩一脚。
平冤卷虽然得到一定的平息, 但恒王在这件事中彰显了足够的存在感,连皇帝对他也颇为信任, 朝堂风向渐渐转向恒王那边。
宁昭已经废了, 赛半仙是太子不可错失的机会。
以太子的能力,加上余烬有意留下的‘漏洞’, 太子最终还是突破恒王, 找到有关赛半仙的线索。
首先被查出的, 是甄家仓促对赛半仙下手的原因。
原来,传言还是有部分事实的。
赛半仙原本四处行骗, 借着自己走南闯北的经历,在京城蒙骗不少达官贵人, 为他们祈福算命。
起先, 赛半仙和其他算卦道士并无不同,但是赛半仙行事谨慎,他从不轻易允卦,最喜欢的就是掐算幼儿婴孩的命理。
给孩子卜卦,大多是父母们图的彩头,赛半仙多说些好话,轻易都能将人哄高兴。
而孩子的卦象,真假验证起来, 怎么都有几年、十几年, 赛半仙图的就是一时半会不会被拆穿。
凭着这个本事, 赛半仙在京城变得小有名气。
二十年前, 甄府找到赛半仙, 请他为府里两个双生女儿卜卦。
那是赛半仙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大官,他惶恐不安,又在介绍人的吹捧下有些膨胀。
他卜卦前喝了点小酒壮胆,已经尽可能地夸大盛赞甄府二女的未来。
但赛半仙从甄家老爷眼中看到了不满意。
赛半仙是何等聪明,一看便知女儿孝顺、家财万贯、夫妻和睦、女婿是大官这种寻常人都会喜欢的说辞,不被甄家人看在眼里。
他们对两个女儿颇有野心,赛半仙越说越心虚,而甄夫人和甄老爷的脸色也越来越不好。
最终,赛半仙撒了个弥天大谎。
他看到襁褓中有凤像,双生女儿,其中一个是天生的凤体。
果不其然,赛半仙的卦算令甄家主子们大喜。
甄家当时在朝堂的地位,不上不下,确实可以被选秀女、送女儿入宫,几个皇子与甄家女儿年岁相差无几,后宫里当个娘娘,对甄家来说不算难事。
只是他们连贵妃都不敢想,赛半仙就给他们算出一个天生凤体来。
这可是家族延绵兴盛的希望,大好前程如何不让他们欢喜。
甄夫人抱着两个女儿笑弯眉眼,甄老爷还算稳重,没表现得太明显,但也是欣喜不已的状态。
赛半仙见甄家人当真如此自信,看起来真信了这件事,事关皇家,赛半仙当即就慌了。
为了让谎言更加真实,也为了给自己留退路,赛半仙给卦象未来添了几分未知。
那就是这两个女孩,因为长期相互依存,出阁前会遇到困难,最终可能会影响到凤像。
通俗点说,两个孩子天生一体,祸福相依,一个最终会影响到另一个,有可能会坏事。
这可怎么行?甄老爷听言黑脸,严肃的模样吓得赛半仙险些窜逃。
‘既然如此,究竟哪一个才是天生凤体的孩子?’甄老爷自然随之追问。
赛半仙不傻,知道肯定不能说出口。
他推脱看不清算不明,高深莫测又不肯明言的模样。
女儿的未来事关自己锦绣前程,甄老爷如何肯罢休。
甄老爷不信赛半仙算不出来,也是赛半仙装得太过自信,甄老爷觉得赛半仙连凤像都懂看,无非是怕说得太明影响寿命。
甄老爷重金求卦,派人威逼利诱、几度劝说,非要逼赛半仙说出个所以然来。
当时的赛半仙,只是个算卦营生给人添彩头的小道士,哪里见过这阵仗,没多久就屈服了。
选谁呢?赛半仙在两个襁褓前犹豫,他发现甄芙儿睁大眼睛、伸手踢腿一看就很健康,还好似很感兴趣地看着自己。
就她吧!赛半仙点了甄芙儿。
从甄府离开后,赛半仙还留京待了几日。
他得知消息,甄家竟然以二女儿体弱、与双亲命格相克为由,将她送到外祖家寄养。
赛半仙走南闯北,见过形形色色的人。
他一观甄家所为,就知道他们为求富贵,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他们为了守住一个虚无缥缈的凤像,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能狠心抛弃,百日不到的孩子外送,还以体弱为借口,只怕心里是盼着能死路上,省得亲自动手,有损阴德。
甄家如此用尽手段,回头孩子长大,发现卦象有失,绝对不会让他好过,他一条小命多半得栽在这上面。
赛半仙一琢磨,后颈发凉。
他收拾金银细软,凭着道上的一点关系,偷摸溜出京城,从此过上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有关甄家的事,太子没有过多追究,也没有什么过激的看法。
太子聪慧有谋算,受皇后影响,他注定不会成为宁昭那么天真的人。
太子对甄家看得还算透彻,他提拔甄家,只是因为喜欢甄芙儿,甄家是什么货色,他心理有数、也有准备。
太子为甄家瞒下这件事,奏折里顺着皇帝的猜测,给甄家找了个关己则乱,维护太子妃的借口。
因为大皇子的死去,出于愧疚,皇帝将对大皇子的‘父爱’都寄放在太子身上。
皇帝喜欢在太子面前扮演充当严厉的好父亲。
太子也很懂怎么利用这一点。
太子深知只要他用对借口,皇帝就不会太过严厉地处罚甄家。
皇帝怎么能重罚甄家呢?都是为人父母的,父母那么不容易,不都是为了孩子吗?皇帝这样的‘慈父’,肯定能理解甄家。
但是‘算卦凤体’绝对不行,再‘慈父’,皇帝也不会纵容别人觊觎动摇他的江山。
太子、皇帝、皇后,扭曲的家人关系,让他们习惯伪装。
表面越是和气,内里越是不堪,维持体面,不过是为了更好利用对方的弱处。
皇后如此,太子亦然,而皇帝,也不过是想借此逃避愧疚,粉饰颜面罢了。
恒王未能揣摩到皇帝的心思,揪着甄家不放,反而被皇帝借口责骂了一通。
甄家处理完,就到赛半仙这个人。
太子既然能查到赛半仙过往,那他祖上八代,多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必定无处遁形。
赛半仙祖上有人当过前朝的天象官。
元洲毕竟山高路远,太子没办法立刻调查清楚有关赛半仙‘通天之能’的真相。
因平冤卷造成的形势、甄芙儿发脾气催促,都影响着太子的决断。
与其一件件调查反驳,证实赛半仙是个骗子,不如拿赛半仙的身份做文章。
太子习惯了走捷径,又有甄家成功的事情在先,连恒王都败于下风……太子再次利用自己对皇帝的了解,编造出有关赛半仙的威胁。
太子力证赛半仙祖上对前朝如何忠心耿耿,借着赛半仙曾经的一言半语大做文章。
太子指出赛半仙以祖上在前朝当官为耀,说赛半仙曾提过如果前朝未亡、对当朝有怨的话。
最终,太子给赛半仙定下罪名:此人是前朝的拥护者,图谋复国。
他散播谣言攻击太子妃,实则是在布局蛊惑人心,有祸乱朝纲之意。
太子觉得自己是抓住了赛半仙的疏忽,将原本不利于甄芙儿的谣言,改成不利赛半仙的。
但太子何曾想到,这个谣言就是贴合赛半仙,故意引太子入局的。
皇帝如太子所猜测般震怒,皇帝不在乎一个装神弄鬼的道士,也不惧一位能掐会算的半仙。
他更在乎会不会有人动他的江山。
如果真如太子所说,赛半仙与前朝有瓜葛,那么他背后会不会有什么组织,朝中是否已被渗透,有没有人跟赛半仙勾结?而跳得最欢的恒王,是不是已经被赛半仙利用了?皇帝的猜忌不受控制地蔓延开来。
皇帝决定派心腹接手太子,亲自审理这件事。
宁昭不争气、无奈依然如此,但他是个好父亲,不能轻易下决断,万一冤枉恒王,又废掉另一个儿子,皇帝觉得会令自己心有不安。
说白了,就是宁昭没有一个能在皇帝枕边吹风,会哭诉落泪、深得皇帝喜爱的母妃。
宁昭在御书房跪上两个时辰,是他‘咎由自取’。
美人落泪,恒王有罪没罪,得等皇帝亲自过问才能下定论。
其实连宁昭都知道,皇帝最爱的人是他自己。
只有皇帝,自以为深情慈爱,戴着面具过活。
有皇帝过审,事情就不简单了。
严刑逼供下,赛半仙临死前招供出一个惊天秘密。
他确实是想复国,当年甄府双生女儿出生,他观测到天有异象,察觉有先天凤体降世。
他布局接近甄家,将前朝最后一位公主的魂魄、引入先天凤体的甄芙儿身上。
但是他也没想到,就在他即将成功之际,凤体的双生妹妹护住了姐姐,公主的魂魄消散之际,有一缕异世之魂趁机入侵凤体,存活了下来。
赛半仙咬牙坚持自己的卜卦没有错,原先的甄芙儿确实是先天凤体,能协助太子,将大靖引向盛世。
但是那屡异世亡魂的存在,破坏了大靖的星局,凤体在其影响下,只会搅乱大靖山河,从盛到衰。
赛半仙道当年失败后,出于恨意,便故意报复了破坏他计划的甄蓉儿,编造谎言让甄家将甄蓉儿送走,谁料甄蓉儿命大,没死在路上。
又说他之所以会卜卦把当年之事说出,是因为他将长信侯的侄子引为知己,而且当年,他夜观星象,已经看到复国无望、星盘覆灭,他心如死灰,故才说出当年之事。
皇帝命人砍断了赛半仙的双腿,赛半仙的指甲盖被人一片片剥落……皇帝亲眼目睹这一切,不认为赛半仙会对他说谎。
加上后来有关赛半仙在元洲‘预言’成真的事被证实,皇帝越发相信赛半仙的供词。
余烬控制着赛半仙的家人,拿捏着赛半仙唯一的弱点。
他将一个满口谎言、寻常普通的道士,打造成天师般的人物,送到了皇帝的跟前。
余烬编造的这个故事,贴合棋局上的每一颗棋子。
甄芙儿本就是异世之魂,她只会相信赛半仙的话,心虚害怕地求助太子;太子不信鬼神,但他相信甄芙儿所说的每一句话,有甄芙儿在,他也会相信这一切;皇帝亲自调查出来的‘真相’,自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甄芙儿逃不了皇帝的控制;太后信佛信命,光听赛半仙的‘事迹’,就足以令她做出支持皇帝的决定;皇后百般看不惯甄芙儿,不管事情真假,威胁到太子,皇后肯定会除掉她;恒王因为甄家的事被皇帝责骂,朝堂失了人心,出于报复绝无可能跟太子合作,哪怕明知此事是余烬编纂,也会死不松口,乐看太子因流言错失真爱;甄家因为当年卜卦的事心虚,又在皇帝那边失了圣心,皇帝只要有意追问,甄家交代得越是清楚,就越发作证赛半仙的供词;而宁昭,是余烬的最后一步棋。
只要太子稍显犹豫,本就因为选妃失去安全感的甄芙儿,在被窥探到来历的情况下,绝对会慌不择路找上宁昭。
甄芙儿还能找什么人帮忙呢?除了太子和宁昭,还有谁会愿意庇佑她。
还有甄芙儿身边的小雪,那个自私护主,比主人气焰还高的婢女,稍微一怂恿,就会说服甄芙儿做出错误决定。
余烬想要宁昭带着甄芙儿逃离京城,只要甄芙儿敢逃,她一体双魂、祸害朝纲的事就会被天下人皆知。
她的心虚,会坐实她的来历。
天道庇护的是甄府出生的甄芙儿,从不是那个异世而来的魂魄。
只要他能将双魂的真相通过天下人传递给天道,天道就能够察觉。
太子和甄芙儿是天道的宠儿,甄蓉儿补偿的是她真正的双生姐姐。
直到系统出现,余烬才窥探到这个真相。
现在,就差最后一步,余烬终于将宁昭摆在棋局上。
他说服了皇后身边的张嬷嬷,皇后最后一张面具将会被撕下……当年怜妃的死亡真相、他们母妃的秘密,余烬送到了宁昭跟前。
只是余烬终究料不到,枕着醉意入眠的宁昭,会在梦里的某一刻,来到甄蓉儿被推摔掉落的那座城。
他领着士兵,破开高大的西城门,是当下的宁昭还很陌生的战场。
副将上前禀告,心虚地闪躲着眼神,告诉宁昭:‘良王那乱贼不是东西,他将肃王妃从城楼……’作者有话说:胖妈今天忘记借楼公告了……捂脸,摁爪,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