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陛下可听说过, 两类剂方混合,其药性会在体内发生冲突,导致患者不能痊愈, 是谓药性相冲。
是以不论是民间还是皇室,使用药方多一以贯之, 就是为避免不同药方混杂导致的药性减弱。
楼术跪在下首:毒也是如此。
楼荪微顿,以为楼术是想用殿下给自己下毒, 是为抵消体内另一种毒带来的影响这一说辞,来为废太子开脱, 心微微一沉。
若是单纯为废太子开解, 此说法倒是没什么问题, 还有可能牵扯到殿下为何会不良于行。
然而,若是当今太子早已中毒, 下毒的人会是谁?这样说又焉能不牵扯到其他皇子?何相不着痕迹地看了眼上首面沉如水的皇帝,心底也微微叹气。
若是将此事往其他皇子身上引, 陛下恐怕会更加生气。
听闻此言的皇帝并无动作。
不卑不亢的人却继续道:两种毒同时入体, 毒性自然也可以得到压制,因此不容易被诊断出来。
跪在地上的太医就是一愣,还未反应过来, 目光如炬的楼术就已直起身,仿佛完全不在意自己的话在这大殿之上引起了多大的波澜:殿下给自己下毒,不是为了伪装孱弱,而是为瞒下自己已中了另一种毒的事实!皇帝眸光骤冷!似乎是知道自己这话有多大逆不道, 也怕其余朝臣阻拦, 骤然抛出惊雷的楼术语速很快:殿下当初不良于行时, 子慎就觉得奇怪。
返回京城时, 殿下虽仍有风寒之症, 但一路上轻车简行,加之下人保暖驱寒,直到靠近京畿,双腿都没有任何出事征兆。
为何到了京城这种温暖之地,反而病情恶化,突然无法下地行走了?当时太医院的解释是,殿下保暖太过,导致风寒延迟发作。
太医不自觉想要出声确认事实的确如此。
楼术却已经道:然而太医不知道的是,在靠近京畿之后,殿下就将随身的保暖衣物,尽数赠与了那些流民!子慎当时随行,虽未目睹,但记得清清楚楚,进入京城时,殿下周身的衣物已没有御寒功效了!若非殿下途中将衣物赠与流民,他也不会突然想起此类细节出入:太子是千金之躯,下人自然不敢怠慢。
但是当时,楼术随太子入城,殿下分明仍衣着单薄,轻轻咳嗽。
朝臣心中惊骇,更有不少暗暗心惊,不由得回想当初的细节。
若是楼术所言非虚,那太医院所说的话就值得考量了,既然御寒衣物早已没了,又怎会出现症状延迟?还恰好等到了京城才出现症状?这延迟时日是否久了些?但这还只是其一。
待殿下风寒入体,不良于行之后,殿下便深居简出。
除上朝外轻易不往别处去走动,陛下也赏赐许多御寒药材,令太医院为殿下调养身体。
然而殿下仍然时时病痛,仿若从未痊愈......有大臣忍不住打断:这的确是疑点,但若殿下为......他似乎是看了眼圣上,按下太子下毒目的不表:给自己下毒,造成体弱多病的假象,不一样说得通吗?楼术道:说不通的。
楼术垂下视线,声音不自觉放轻:因为多病衰弱,根本不适为储君。
殿上陡然一静。
的确。
废太子下毒若是为了争夺陛下怜爱,偶尔病上几次便是,实在犯不着春秋交界,便大病不起。
因为不良于行仍为储君,已犯了御史台忌讳,那时便有谏臣几次上书,言辞激烈的表示,储君乃一国之本,怎可交给一个不良于行之人。
此言并非针对太子,太子那时也还未像此时这般荒唐。
而是从古至今,就从未有四肢残缺者登上那大位。
本朝虽以嫡为尊,但皇后与陛下本就子嗣凋零,若非太子此前政绩并无不妥之处,也常有贤德之名,又为陛下唯一的嫡子,太子早就不适合待在这个位置上了。
若是殿下继续病重,只会给御史更多攻击自己的机会,他为何要这么做?皇帝终于开了尊口:继续。
楼术却没有急着继续为废太子争辩,他知道陛下多疑,此刻一定是在想,若是殿下性情大变,暴躁易怒,未曾考虑到这点也未可知。
子慎此前也并未往此处想,直到赴任途中,遇到殿下,毫无护卫,便往偏远之地去。
宛地遥远,道路更是崎岖难行,殿下途中便常常咳嗽,若非内侍透露,子慎也不会知道殿下原来还有吐血之状。
然殿下只是被废,陛下也早已下旨贬斥,殿下根本不必为祈福之名,奔赴千里。
他再度将问题抛给面前的圣上:陛下可曾想过,殿下为什么要自请离京,让自己置身险境?为什么放弃宽阔的官道不走,而途径水患发生之地,让所有人都觉得殿下全部症状都是体虚,偶感风寒所致?若只是为营造出病弱的假象,殿下根本不必做到这一步,水患猛于虎也,这样做太冒险。
皇帝只是俯视着跪在下方的楼术,淡淡道:依你所言,废太子此举也是为了掩盖自己体内曾有余毒的事实罢了。
因为他途径埋县,此地水患频发,根本不会有人怀疑他是因中毒而病弱,只觉得,他是因颠簸赶路而感染的风寒。
楼术却俯首,像是已准备好被斥责,声音却分毫不减:不。
他说得极缓:殿下是为了不死在天子脚下。
此言如投湖的石子一般,惊得众人两股战战,几乎要窃窃私语。
楼术却仿佛没感觉到九五之尊天大的声威:子慎知道殿下吐血后,心急如焚,折返去寻郎中。
他似乎是想起什么,垂眸:在折返途中,子慎发现殿下侍从调换了子慎手中的药方。
殿上一时哗然。
楼术赶回京城之前京城多有闲言,猜测楼术是为揭发太子才急奔至京城。
然而京中却是一早就有人告发废太子病重只是下毒营造出的假象。
子慎就是由此发现殿下给自己下的毒,但始终心有惴惴,毫不敢言,及赶回时,子慎见到了今科考取功名放归回乡的进士。
楼术抬头。
当今贤德,不论是氏族还是庶民,都赞颂陛下宽宏仁和,平易近人,他所遇进士也多溢美之词。
然而这样一位人人称颂的君主,却屡次贬斥责骂自己唯一的嫡子,入太子府的旨意,十有八九是失望责罚之语。
楼术不知这是为何。
若是有一人,他想不明白,但仍要说,一字一顿,他能不知不觉用药,令殿下的风寒之症演变为不良于行,令来往太子府的大夫郎中,朝野上下都三缄其口。
陛下觉得,那人会是谁呢?何相以为楼术终于还是走到攀扯其他皇子这一步,垂首闭眼,其他朝臣也大气不敢喘。
寿康却敏锐地浑身一抖,不可置信地抬头:那目光锁定的,是当今圣上!殿下离京时,曾宽慰子慎,说太医院并非太子之喉舌,所做诊断不会有错,说到这里的人声音终于变得迅疾,宛若抵挡不住的激流,令楼荪冷汗直冒,陛下可否告知子慎,当今太医院,能被谁指使,向谁屈从,朝野上下,又会是谁的喉舌?!殿下当日此言,究竟是宽慰,还是自嘲,朝野上下竟无一人敢告诉他真相,无一人敢说,太子殿下那时就已经毒发入体了?!群臣已吓得跪倒在地,皇帝的面色也陡然阴下来,跪得笔直的楼术却迎着皇帝的目光,即便皇帝神色冰冷,也毫不畏惧,继续扬声道:殿下出事后,流水一样的补品送入太子府,太医郎中络绎而至,防的到底是太子殿下的病,还是那毒性明显,需要用心遮掩才不会被发现的毒素?大胆!脸色铁青的九五之尊气得声音都在发抖,直接拍案而起,将内侍吓得面色发白:楼子慎,你好大的胆子!!!群臣高呼:陛下恕罪!楼荪更是发抖着俯首,想要拦住楼术开口,楼术却是不依不饶道:殿下刻意让子慎发觉下毒之人是自己,不是为等京城车马来接,而是为让子慎告发殿下。
殿下病重是因为中毒的事一旦被揭发,朝野上下想必都会逼迫朝廷给出一个真相。
殿下不惜让自己成为这个罪魁祸首,是为替陛下,遮掩残害嫡子的罪名!已有大臣倒吸一口冷气,不敢相信楼术还未进入朝堂,竟敢如此对陛下大放厥词。
楼术却已跪倒在地:陛下可能会觉得,子慎是在胡言乱语,为给殿下脱罪,妄议陛下与废太子殿下的父子之情。
可殿下屡次被斥责,皆因采用了门客的建议,陛下难道不好奇那些门客,都是何许人也吗?楼术记性甚好,过目不忘,当即就将暗卫所查一字不漏地迅速复述出来,皇帝盛怒之下,目眦欲裂,竟忘了命人堵住他的嘴:钱子钊,钱松次子,乃陛下前年亲自提拔洛水提督的妻舅下属之一。
陆远.......其父陆恒,乃陛下亲赏黄马褂的卢将军麾下一员裨将。
.......袁录,说到这里,楼术抬首,当今亲自提拔宣武令门客袁玮次兄庶子。
除却这最后一人为三皇子党羽,其余人都是陛下亲自提拔,可以说是纯正的保皇党。
皇帝手上青筋暴起:朕从未授意他们诓骗太子!更从未在太子饮食中下毒!你可知诽谤君上,该当何罪!楼术已说完全部,之前的激烈神情不复存在,声音也放平:从陛下角度看,陛下自然不可能是给殿下下毒之人,可是从殿下角度看呢?殿下未不良于行前,陛下曾多次斥责太子过于良善,不能赏罚并济。
后至取字,陛下并未给殿下重新赐一佳字作为勉励,只是取子安二字,给予当时的储君。
殿下出事后,陛下力排众议,屡屡命群臣按照殿下的建议行事,最后采取策略有错,又责罚殿下,令他反省。
陛下当真属意殿下为储君吗?如果是,为何肯恩赐科考学子,却对殿下如此苛责!从殿下开始参与朝政开始,殿下所受到最多的就是贬斥,而非褒扬。
即便当时朝野称颂,也是如此。
殿下出事后,陛下的厌恶不喜更加明显,殿下焉能不按照陛下期许,放弃自己?是陛下让他觉得,他一心信赖的父皇,从未真正想让他坐上这个位置。
是陛下让殿下以为,他这所谓的储君,对朝野并无助益,对他的父皇来说,他只是一个靶子。
一个碍于嫡庶之别不能轻易废黜,却不断地在出错,让所有人都看到是废太子自己不堪为君。
也可为后立储君荡平朝堂佞臣的靶子。
胡言乱语!皇帝从未受过如此诽谤,他对嫡子纵容,也是因为对嫡子有亏欠,到他嘴里倒成了蓄意残害废太子,他已震怒到胸膛起伏,恨不能杀了楼术后快:大逆不道!楼荪,你就是如此教养你这二子的吗!子慎原本也以为,子慎只是胡思乱想,陛下如此开明,如何会对殿下如此严苛,直到殿下昏迷,暗卫由臣调配,查出一桩陈年旧事。
他急忙返京,不仅是为殿下当面陈情,更是查验暗卫调查的结果。
他抬头:殿下不良于行后,循着痕迹追查过可能下毒的人手。
但暗卫说,查到一半殿下便说是自己多心,没有继续追查。
楼术这几日一边赶路,一边命暗卫从旁重新查验。
皇帝气得不轻,死死地盯着楼术。
楼术缓声:最后查到那名行迹狡猾,屡屡失去踪迹的凶手,几次到访过慈宁宫。
楼荪悚然抬头,皇帝也浑身一僵,反应过来后,竟是瞬间失去力气重重跌在龙椅上!皇后的,寝宫?皇后逝世后,就只有皇帝,偶尔会在慈宁宫走走,其余人等,一概不许靠近。
更别提,太子不良于行后,太医院所有太医都未发现殿下有中毒迹象。
只说,殿下身体无恙,假以时日,便可缓慢恢复。
楼术问:陛下如今可以问询,可以昭告天下人,为什么太医院当时查不出来,如今却可查出殿□□中存在余毒,但是从前并无人告诉殿下。
殿下只知道,在治理水患的途中,他所献之策出现了问题。
回来的途中他感染风寒,不良于行。
府中懂医药之人认为殿下可能是中了寒毒,殿下依此追查,查到了慈宁宫。
殿下放弃了调查。
而后皇帝每日召太医来为他诊治,结果都是,殿下无碍。
太子府被赏赐的药材堆满,被从前被陛下亲近的门客充斥着。
坐着轮椅的人看着珍稀药材像流水一样送进来,名贵香料不要银两似的送到自己身边,然而他的身体还是一点点孱弱下来。
可这其中,吃穿用度,都由陛下主导,其他人哪来的机会下毒呢?父皇若满意他这个太子,为何每次都要采用他的计策,过后又严厉斥责,告诉他不要陷害幼弟。
他还需陷害么?幼弟的哪一次政见,不是踏在他这昏庸无能的储君兄长身上给出的。
哪一次父皇褒扬幼弟,他不是在旁看着呢?陛下曾令他写罪己诏,向天下臣民反思己过,可是殿下的那封罪己诏,真的是写给天下臣民的吗?还是写给,深信他妒忌幼弟,品行不端,不堪为君,不堪为子,只是碍于先祖制度不能废了他的圣上的。
他以为高高在上的天子厌弃了他。
所以他安安静静地放弃追查,安安静静地用另一种毒将自己中毒之事掩盖过去,安安静静垂首认错。
.......安安静静地接受天下人的唾骂,安安静静地按照皇帝期许的那样,暴戾行事,惹得天怒民怨。
安安静静地看着所有的骂名都堆在他身上。
直到有一天,皇帝出手褫夺了他这储君的身份,朝野上下也不会有任何反对之声。
他所途经郡县的官员也不会尊他为皇子。
所有人都不在意他的生死。
他才在慈宁宫跪了一夜,将所有能留下的都留下,安静地离开了京城。
他最后想做的,也不过是不要死在皇城,死在天子脚下,叫任何人发觉,虎毒食子的真相。
叫那高高在上素来贤能的帝王,不必背上不容嫡子的骂名。
他跟上殿下之前,殿下还坐在狭窄的马车内,咳嗽着说:......莫要拖累你。
楼术曾以为殿下指的是被废,如今才知道当时殿下就已准备好赴死。
他已断定自己有来无回,陛下也不会宽恕他,所以才不愿让楼术跟上。
也不愿叫楼术看出他病弱的真相,为此还遣暗卫刻意引导楼术发现下毒一事,把毒发的因果全部揽在了自己身上。
殿下明明有那么多种办法叫他无法发现。
可偏偏为了让他看出那药方被调换过,替换了那药方上的药材。
最后还说:你说的一句不错。
楼术到现在还能想起面色苍白的人坐在染血的绢帕旁边,慢慢地闭上眼睛,对愿意守在他身边追随他的最后一人慢慢地说:我一直都是这么想的。
父皇觉得我不堪为子,我就不堪为子。
天下咒我短命早逝,我也可短命早逝。
从始至终,他就无旁路可选。
在那九五之尊下首,手落在轮椅上,安静地等待每天早朝谏臣的弹劾,父皇的责骂,朝野上下的窃窃私语,而后还要费尽心思借下毒,掩盖自己正渐渐病弱事实的人。
已经竭尽所能地,将所有罪责都揽到自己身上了。
那些被遣散的门客,被杖责者十有八九,然而有九成,都是因殿下被斥责前,就被殿下赶出太子府邸,而逃过一劫。
门客抵罪本是寻常,只有太子府,因为门庭寥落,次次受罚的,都是不良于行的太子殿下。
是日日汤药不离身,还要给自己下毒,以免毒药被发现的废太子。
他们却还要逼着他认下残害手足,不恭不孝的骂名。
皇帝深吸一口气,声音依然狠厉:你说的这些并无证据!何况他对他这个父皇早无敬爱之心,又怎会凭空咽下这些委屈!太子若有此心思,早就是一代明君了!楼术并未再辩解一个字。
跪在下首的大臣却微微张嘴。
他们想到了崩逝的皇后。
当年太子侍疾时听闻皇后崩逝,吐血昏迷三日方醒。
如今殿下只剩下圣上这一个父皇,若为使陛下满意,真做出这样的傻事,也未必全然不可能。
可惜。
朝臣心里顿时复杂难言。
陛下却仿佛忘了殿下从前的恭谨温和,只记得殿下是如何暴戾暌违了。
直到九五之尊冷笑着将废太子昔日罪责一一列出,将那罪己诏砸下来,预备让群臣再好好知道,废太子究竟是如何行事,便拂袖要离开,楼术才直起身。
他仍跪着,声音很平静,在落针可闻的大殿上徘徊:陛下知道殿下直至今日仍昏迷不醒吗。
群臣根本不敢说话,拂袖要离开的皇帝手指青白。
楼术听着皇帝那些斥责怒言,像是没有落下一般在这大殿里回旋。
从前殿下就是跪在这里,一遍遍地听陛下这样斥责他,听臣民谴责他,弹劾他不配为储君的吗?陛下知道殿下自离京始,便呕血不止,时时昏迷,走遍郡县,也无一郎中愿随侍殿下身侧。
楼术说到这里又抬头:陛下知道殿下已危在旦夕,所有郎中都说殿下的病已无力回天了吗?皇帝已按捺不住转身,楼术看着那面色慢慢发生变化,满是狠厉焦躁的双眼渐渐赤红的九五之尊道:楼术并无证据,楼术只是......来人!皇帝陡然厉声,像是怒极难忍,挥手时,手指却是抖的:去把太子接回来,告诉驿站,令所有有官职品级的郎中都往迦南郡去!还不快去?!楼术力竭般微微垂首,太极殿萦绕的烛火都在一瞬变得沉闷凝滞。
只是相信,他闭眼,想起满树梨花,轻声,殿下从未变过罢了。
作者有话说:大家不要等了,v前应该都是隔日更,至于入v时间我还不能做主,因为收藏还不够,可能有些地方看起来很bug,后面会解释,v后一定给大家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