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2025-03-22 08:19:35

怎么了!十福晋差点吓跳起来。

空气忽然安静下来, 满屋子的福晋都顿住,齐刷刷朝秦晚这边看过来。

秦晚看着面前那块以往她颇为喜欢的鸭肉, 胃中一阵翻滚。

呕……不仅胃里难受, 头也微微有些晕。

快传太医,太子妃放下筷子,连忙站起身走到秦晚身边查看她, 同时对大家道:大嫂,各位弟妹,暂且先别动筷。

好不容易邀请所有妯娌来加深一下感情, 这饭菜难道出了问题?太子妃心底担心,一边看秦晚, 一边看向大家。

秦晚接连干呕了几下,才缓过劲来,摇摇头对太子妃道:不必请太医,我回去歇歇就好。

她不是未经人事的小姑娘, 大概能猜出来自己到底怎么回事。

但是无论如何,太子妃是不会让她走的:今日这场小宴, 是本宫负责操办的。

无论菜色、器具还是给妯娌们上的茶,全由本宫经手看过。

眼下九弟妹不舒服,本宫责无旁贷。

请九弟妹稍安勿躁,这里距离太医院非常近,太医很快就会过来。

果不其然, 短短五分钟时间, 小太监就气喘吁吁引着太医来到了。

草草行礼, 太医赶紧搭脉。

头一回诊脉碰上这种皇子福晋全都在的情景, 太医心里七上八下胡乱咯噔, 唯恐是出了什么变故, 若是膳食里进了脏东西,那可就麻烦了。

但,才搭上秦晚的脉几秒,太医神色就放松下来。

他缕缕胡子,又搭了秦晚另一只手的脉,而后才缓缓出了口气,后退一步:恭喜九福晋,您有喜了。

就算提前从狸花猫那得知龙凤丸能确保百发百中,但从太医口中听到这话,秦晚还是止不住的开心,好在她牢记这会儿是在宴席上。

在场的皇子福晋中,目前有嫡子是大福晋、三福晋、四福晋这三人。

这三人都是大婚很多年后,才添了嫡子。

没有嫡子的则是太子妃、五福晋、七福晋、八福晋、十福晋、十二福晋、十三福晋、十四福晋这八人。

这其中有曾经有过身孕,但可怜未能平安生下孩子的,是五福晋、七福晋、十福晋、十二福晋、十三福晋。

有大婚后被太医诊出无法生育的八福晋,不过只有亲近之人才知道,外人应当不太清楚。

也有大婚时日尚短,才刚刚怀上,还不知道到底是小阿哥还是小格格的,即十四福晋。

不过十四福晋怀的多半是个小阿哥。

因为秦晚印象里十四福晋是有嫡子的。

秦晚原本并不想张扬自己可能有孕的消息,毕竟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但谁想到这孕吐来的如此之快?可是,她到底是有喜了,再过几个月就能做额娘。

她想要倾尽所有补偿疼宠的可怜女儿,到时也能见到。

哪怕拼命压,还是很难把嘴角压下去。

她的手,忍不住轻轻摸到小腹上,这一次,她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让孩子一世喜乐,不再受苦。

皇子福晋中,太子妃和四福晋五福晋最先反应过来。

五福晋连忙出声,让跟着秦晚过来的赭叶好好照顾秦晚,又派自己身边的丫鬟去长春宫,把这好消息告诉宜妃。

太子妃笑道:恭喜九弟妹,这可真是双喜临门。

男人封了贝勒,自己当天诊出身孕,可不就是双喜临门。

皇家最喜欢这样的讨巧之事,九弟妹这肚子成婚六年都没动静,一怀就讨了个巧,太子妃很羡慕。

虽然羡慕,但她久居宫闱,自大婚后一直打理宫务,连忙转身吩咐伺候的人:你们几个,快,给九福晋把茶水换成清茶,把她跟前这几样菜品都换成清淡的。

还有,去乾东二所取九福晋的软鞋来给她换上,再多叫几个人打灯笼,等回去的时候照亮些。

四福晋则是问太医:有孕多久了?近来赶上封爵和搬家,事情多,你可要为九福晋诊仔细些。

太医连忙回四福晋:九福晋有孕尚不足两个月,可巧是刚刚能诊出来。

见机早,是好事。

眼下到了冬天,九福晋早些知道有孕便能早些将养。

四福晋想的周到,微臣再细细诊来。

眼下才一个半月,最近皇子们的确事情多,开副安胎药总是好的。

太医再次诊完,又问了秦晚近来睡眠如何,饮食口味可有变化等等一些问题,又琢磨着最近天气严寒风雪颇多,走到一旁斟酌着开安胎药去了。

守在门口的小太监中有机灵的,已经跑到隔壁屋子去回禀九爷:恭喜九贝勒,贺喜九贝勒。

方才太医来请脉,九福晋有喜了。

什么?!九爷的筷子顿在半空中。

哎呀,九嫂有喜了!十爷替小太监重复一遍。

当真?!九爷回过神来,连忙追问。

千真万确,太医诊了三遍脉呢,都快两个月了。

小太监道。

九爷压着狂喜,在心底默默一算,他上次和秦晚同房是在九月初。

当时没过几天就是重阳,他得了风寒,没去重阳宴。

如今是十月底,距离上次同房,正好不足两个月时间。

可不就和秦晚有孕的时间刚好对上吗。

嘶,他竟那么厉害?许久不同房,同也只一回,竟然就让福晋怀上了?九爷身边,八爷刚想开口说恭喜,那边九爷的亲哥哥五爷先开口了。

五爷笑道:九弟高兴傻了?快去瞧瞧九弟妹。

首位上的太子本着好哥哥做到底的精神,顺着五爷的话道:九弟快去看看。

反正他今儿个设宴就是给弟弟们庆贺封爵的,多一桩喜事不多。

再说了,怀孕也不一定怀的就是嫡子。

就算是嫡子又如何?无论这些兄弟生多少个嫡子,他都不用害怕。

所有皇子中,只有他自己是皇阿玛的元后嫡子,兄弟们就算封爵也是妃嫔所出。

他的儿子弘晳,哪怕是庶出,也比他这些庶兄庶弟的嫡子高一头。

且弘晳还是所有皇孙中年纪最长的一个。

我这就去瞧瞧。

九爷喜滋滋起身,嘴角快要咧到耳后根,大跨步到了隔壁屋。

小太监连忙高声通传:启禀太子妃,九贝勒过来了。

屋里太子妃笑道:九弟等不及要来看看九弟妹了,她抬声:快请九贝勒进来。

九爷草草行了个礼,满眼都是笑看向秦晚,又看她肚子:怎么样,可有哪儿不舒坦?福晋们都起身朝一边避让,一边让一边掩唇笑。

三福晋声音不高不低,含笑道:外人都说九爷满心都是铺子,对女人从不上心。

原来是谣传误人。

九弟对九弟妹明明甚是看重。

九爷笑了一声。

旁边十福晋好奇问:九哥,先前听说你和九嫂立了字据,万一以后哪个月没能陪够孩子五天,一天就要给一万两。

你真的给吗?九爷手里拿着太医开的安胎药方子,看了一眼说话的十福晋,又喜滋滋看向秦晚:给,当然要给,不就一天一万两吗,爷决不食言。

秦晚身心舒畅。

有这么多妯娌做见证,这狗男人更不会赖账了。

嘶,她肚子里的,可是两个摇钱树呐。

三福晋忍了忍笑:财大气粗这事,还得看九弟。

上回中秋她回去劝三爷放弃拉拢九爷,三爷虽痛心,但也觉得她说的对,只叮嘱她以后和秦晚和睦相处。

本就都出自董鄂氏,如今又没了拉拢的压力,说起话来随意的很。

今儿个高兴,秦晚故意顺着三福晋的话,仰头看九爷:九爷,大家都说你有钱呢。

九爷这回只咧嘴笑:对,说的没错。

咱们府上别的没有,就是银子多。

秦晚垂眸看肚子,唇角翘起,这回开始九爷自己宣扬的,他有的是钱。

以后看他还怎么有脸说她夸口。

九爷很想问太医,秦晚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但是心底猛地想起完颜氏先前总说自己怀的是小阿哥,结果害他丢了好大面子的事儿,便交代太医去抓药煎药。

旁边八福晋的手在袖子里紧了又紧。

她知道自己应该和大家一样,说几句恭喜的话,也应该表现的高兴点。

毕竟,是她表哥就要添嫡出的孩子了。

可是,她想不通。

为什么秦晚大婚整整六年都没孩子,偏偏今儿个又有了?以前,她也暗中朝太医打听过,虽没弄清楚秦晚到底身体哪里不好导致久久不孕,但她从太医透出的消息中能肯定,秦晚身体不太好,注定子嗣艰难。

虽然不是彻底生育无望,但绝对没比她这个终生无法有孕的好多少。

为何,偏偏在今儿个这封爵的日子里,诊出有孕了?她是不是故意呕的?故意在大家面前表现出来,让大家都羡慕她?八福晋又想起秦晚几个月前配的药丸子。

先前她让八爷查,八爷也没弄清到底弘晖忽然病愈和秦晚有没有关系。

可是她总瞧着四福晋和秦晚疏离中透着亲密,总觉得她们关系非同寻常。

八福晋没强迫自己刻意对秦晚道喜,在一旁沉默着,用力克制着情绪。

众人知道八福晋子嗣艰难,眼下秦晚这个同样艰难的皇子福晋有了喜脉,她难过不愿意说话也能理解,便都不去打扰她。

大家说着话,五福晋派去长春宫报喜的人回来了,进来回禀:宜妃娘娘听说后,十分高兴。

娘娘已亲自挑赏赐送到乾东二所。

娘娘还让人专门送过来两盏大琉璃灯笼,为福晋照路。

知道了,多谢额娘。

琉璃灯就是做得非常漂亮的大玻璃灯笼。

不怕风雪,照明效果也好。

这大琉璃灯是康熙爷让内务府特意监造的,一共只做成十来对,很稀有。

众人都夸秦晚福气好,九爷看重,婆婆也看重。

五福晋是不嫉妒的,五爷虽不是婆婆亲自养大的,但好东西也没少给。

她嫁进来早,从宜妃处得到的好东西说不定比秦晚还多呢。

因着秦晚有孕,宴席便没持续太久。

临散席,太子妃还很大方对众人表示,等将来诸位皇子办差办得好,得了老爷子的封赏,再往上提爵位时,她再在毓庆宫为大家设宴庆祝。

今日此番,太子夫妇把好兄长好太子的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

晚间众人各自回府,大阿哥直郡王气的摔杯子:爷就瞧不惯太子那假仁假义的样!以前老九老八拧一块时,他经常急的上火。

如今老九老八淡了,太子松快了,竟开始演了起来!恶心!打量爷看不出来他就是要拉拢大家吗!住在前院的谋士便劝:大爷别生气。

诸位皇子到底大了,又封了爵,野心岂是太子设几回宴,表演几回好哥哥,就能抹去的。

不成,老子最讨厌他那假样!想个办法,爷要撕破他的脸皮!·八爷这边,八福晋回去后,没去书房找八爷闹,只在自己卧房里干坐着不说话。

倒还是八爷主动来找她。

把八福晋的手摊开,看到那被她硬生生掐破的地方,八爷叹气,把她抱进怀里:今日你做得很好,以后再遇到这样不如意的事,一定要忍住。

将来,爷一定都帮你讨回来。

他保证道。

八福晋眼睛湿了,低低道:九弟妹也怀孕了。

十四弟妹也怀着。

别人都有,就我没有。

爷,那个药丸子的事儿,九弟妹是不是会医术的事……你放心,爷一定帮你查清楚。

九弟妹手里若当真有灵药,爷无论如何都会帮你讨来。

·秦晚今儿个本有些兴奋,但喝了太医开的安胎药,很快也睡熟。

次日一早,秦晚还没起呢,宜妃那边派了嬷嬷来传话:娘娘知道九福晋有孕,特许不必前去长春宫请安,请九福晋安心养胎。

娘娘还说,今儿个会亲自过来瞧瞧九福晋。

两个时辰后,约摸着十一点钟,宜妃果然亲自来了。

她满脸喜色,进来就忍不住上下打量秦晚:真好,本宫总算盼来了。

宜妃有些感慨:先前老五媳妇有孕,本宫也很高兴。

谁承想你五嫂没福气,那孩子没了,以后再难有孕。

你如今可一定要处处细心。

宜妃不仅带来了赏赐,还特意带来一个人:这是本宫身边的老人,傅嬷嬷。

当年本宫还是贵人时,怀了老五,便是她在身边伺候。

非常得力。

本宫知道你心思细,但一旦搬出宫事情繁多,你们自己当家做主,只怕比住在阿哥所里还辛苦。

到时,你未必能应付过来。

本宫想着,让她暂且到你身边伺候,待你平安生产,再让她回长春宫,你看如何?秦晚能看如何?宜妃都把人都来了,她不好把人给推回去。

不过傅嬷嬷既然是当年从宜妃做贵人就开始伺候了,对怀孕这方面的事情,应该颇有经验。

上上辈子她也听说过这位傅嬷嬷,和宜妃算得上主仆情深,陪宜妃走了几十年,十分忠心。

而且本宫听说你们院里有几个小妾喜欢蹦跶,以后让傅嬷嬷跟在你身边,你不方便出面,尽管让她替你教训。

宜妃温声道:本宫这都是为了你肚子里的孩子。

你好不容易有了喜讯,老九膝下至今只有三个小格格,本宫不能不小心。

是,额娘的苦心,儿媳都明白。

以后就劳烦傅嬷嬷了。

秦晚没把人撵出去。

大不了,就当傅嬷嬷是个高级月嫂呗。

要是真没照顾好她,宜妃肯定饶不了她。

本宫知道你身边还有位周嬷嬷,也是得力之人。

宜妃不想让一个嬷嬷影响儿媳妇养胎,又转脸对傅嬷嬷安排道:以后你专管福晋的饮食、来往贺礼等物,若后院有哪个不长眼的敢蹦跶惹本宫儿媳妇不快,也尽管拿出长春宫老嬷嬷的款儿收拾她们。

但别的事情,你一概不许插手,事事要以福晋身体为重。

傅嬷嬷连忙应下:奴婢一定和周嬷嬷和睦相处,照顾好九福晋。

秦晚打量着,傅嬷嬷应当也不是不知轻重的人。

宜妃又给秦晚讲了一些她当年怀孕的经验。

宜妃毕竟是生过三个儿子的人,怀孕之事门清。

秦晚一边听一边问,不知不觉婆媳关系比以前更亲密了。

秦晚还没嫌弃傅嬷嬷呢,倒是九爷有点不开心。

他还记着冯氏偷打小报告的事儿,进了后院瞧见傅嬷嬷不冷不热的。

傅嬷嬷站在一旁,也没贸然解释什么,只安心当差。

皇阿玛今儿个叫内务府和钦天监的人去了乾清宫,搬家的日子已经订好。

再有八天咱们就该搬了。

你如今有孕,这些琐事就不要再烦心,让周嬷嬷处理。

你到时候只管等着挪地方即可。

秦晚还记着一件事:账本子呢,也不必看了吗?不看最好!九爷封爵前一天就预备要让人把账本子给秦晚送过来了,但一想到秦晚有孕,又留在了书房,听秦晚问起,便道:这几个月,爷亲自查账。

如此甚好,秦晚乐得清闲。

秦晚只管养胎,连给几个小妾和小格格安排贝勒府中的住处,都是九爷做主亲自定的。

一直到搬家这日,果然如九爷所说,她只管坐上马车,挪地方即可。

进了九贝勒府,一切已然收拾妥当。

贝勒府比乾东二所面积大了好几倍。

乾东二所只是阿哥所,虽是三进院子,但没有左右跨院。

第一进院子是太监住的倒座、影壁,第二进院子是九爷的书房,正屋,左右厢房;第三进院子便是后院女人住的。

秦晚住正房,左右厢房也归她,正房后面一排屋子便是后院几个侍妾住的地方,说实话很挤巴。

但贝勒府这边,整个府邸分成三路。

中路这边,九爷单独一个前院,这是个三进院子。

从九爷院子的主殿两边有月亮门连通后面,跨过来就是秦晚的正院。

正院与前头九爷的院子一样,也是三进。

不仅她住着宽敞,将来两个孩子出生,也足够安置。

秦晚的院子再往后,是一条长长的东西向的青石路,宽足足三丈。

这样的一条路,在各家王府都有,专为马车出行,以及府里主人骑马溜达用。

待将来孩子出生,学骑马便是在这里。

隔着青石路,库房、后厨,下人住的房间。

下人住的低矮排房、库房、膳房依次排开。

东北留了个角门,专供日常出入。

西路这边,九爷的院子往西跨过夹道便是府上的校场,供九爷和未来的小阿哥们习武射箭用,校场往西隔一道墙便是府上的马厩和车驾所在。

秦晚的院子往西过了夹道,校场往北也要过夹道,便是与秦晚的正院相同大小的一片地方。

不过这一片地方被隔成四个小院子。

到底留给妾室们住,还是专门分配给小阿哥小格格住,还是留着当客房,全由主人随意分配。

东路这边,九爷的院子往东,最南头是两层高的戏楼,戏楼北边是一片空地,隔着一座假山再往北,便是府上的花园。

花园北边,那条宽宽的青石路南,又是一排四个精致小院子。

比西路的四个小院更小巧些。

这样的小院,一般不住姬妾,多是留个府上的小格格长到八九岁后住。

今日搬家,人多事多,要搬到东西多,到处乱糟糟的。

好在秦晚的正院这边,早被九爷嘱咐过,一切优先。

哪怕他的前院收拾不好,也要先把正院收拾妥当。

别处都还在吭吭哧哧搬东西时,秦晚已经舒舒服服躺美人榻上歇息了。

虽怀孕才两个月,但她每天早晚都会干呕一回,这七八天开始闻不得任何油腥,每到下午又犯困,总要眯上一会才行。

到了晚间,更要早早睡下才行。

整个人都变成了一个睡不够的树懒。

至于先前爱吃的点心,如今也吃不下了。

果汁倒仍旧爱喝,可这都十一月了,哪里给她寻那么多新鲜水果。

周嬷嬷没生养过,有些担心秦晚害喜这样早,是有什么地方不妥当。

还是傅嬷嬷有经验,安慰秦晚:有的人害喜早,有的人害喜晚,都属正常。

只要福晋胎气稳妥,便不必如临大敌。

只是福晋胃口太差,再好的东西都吃不下去,身子定然虚弱。

周嬷嬷愁的要命:这可如何是好,眼瞅着福晋小脸都瘦了。

大人孩子都受委屈。

先前宜妃娘娘怀九爷的时候也这样,老奴有个土办法,可以一试。

傅嬷嬷撸起袖子:你们先伺候着,我去厨房给福晋做一碗面鱼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