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2025-03-22 08:19:35

龙凤胎洗三这一日, 因没大办,故而只有最最亲近的人才在场。

五爷是九爷一母同胞的亲哥哥, 又得了宜妃的叮嘱, 要五福晋代她添盆,因此两口子早早就赶来。

董鄂府是秦晚的娘家,哪怕不办洗三宴, 龙凤胎的郭罗玛嬷也是要在场的。

今儿个正好是休沐,董鄂家的太太富察氏带着两个儿媳妇舒穆禄氏和西林氏,拿上两箱礼物登门。

秦晚还不能下床, 听闻额娘和两个嫂子来了,坐起身等着娘家人进来。

自重生回来的一年多, 在宫里住着时,她只能在过节时派人给娘家送点赏赐和礼物,未曾见过面。

搬到九贝勒府后,她要养胎, 也没回过娘家。

好在傅嬷嬷知道妇人养胎时若有娘家人在旁陪伴能好上许多。

因此富察老太太把家务交于两个儿媳妇打理,在秦晚孕期抽身出来陪了秦晚许多回。

眼下再相见, 秦晚已不似重生回来第一次见面那般,会没来由地红眼眶。

如今她心里更多的是开心,迫不及待想让额娘看看她的一双儿女。

娘家三人进屋,两个嫂子请安后都伸手去抱孩子。

只老太太快走几步上前握住秦晚的手:身上还疼吗?疼,不过一天比一天轻。

秦晚精神头很好, 推了一把老太太的胳膊:额娘快瞧瞧外孙和外孙女。

富察老太太当年三十五岁才添了秦晚这个嫡女, 养的花朵一般被宜妃选为九阿哥的嫡福晋, 她本以为自家女儿能顺风顺水, 却万万没想到秦晚嫁入皇家后根本不得宠爱。

更要命的是, 成婚六年肚子都没动静。

若是在寻常人家, 嫡妻迟迟不孕,可以从庶子中抱一个养在膝下。

可在皇家不同。

那些生了孩子的妾室,将来很可能请封庶福晋甚至侧福晋,因此富察老太太几乎日日焚香祷告,盼着秦晚能添个一儿半女,不然难以立足。

如今秦晚添了一对龙凤胎,最开心人大约就是老太太。

见女儿说得真切,知道她此次生产真的没受太多罪,老太天更加开心:我还怕你生两个只怕会吃大苦头,见你精神头这样好,我就放心了。

傅嬷嬷伺候的好,女儿生产十分顺利。

秦晚又强调一遍,不想让爱思虑的老母亲担心。

富察老太太心里有话想说,但也很想好好看看两个孩儿,满脸堆笑起身过去。

仔细瞧了瞧两个孩子,她先把大阿哥抱到怀里:大阿哥像你小时候的模样,四格格瞧着应是像九爷多些。

老太太心里不喜欢冷落女儿好几年的皇子女婿,但对小格格爱怜的紧。

抱抱大阿哥,又抱抱四格格,要不是年纪大了腰板不太行,她恨不得把两个孩子都抱在怀里才好。

时下六月初九,天气炎热。

新生儿怕热,都穿着连体衣,外面用薄薄的棉纱制成的小包被简单裹了肚子一圈。

老太太瞧见两个孩子身上穿着成对的小小连体衣,笑道:好孩子快快长大,你们额娘心思巧得很,还给你们准备了好多漂亮衣服和用具。

好多都是别家孩子见都没见过的呢。

大舅妈舒穆禄氏笑道:说起来,儿媳昨日上街采买,听到茶馆里好多人都在讨论这两个孩子的生辰极好呢。

这话秦晚倒没听过,有些好奇。

舒穆禄氏看秦晚好奇,连忙道:大家都说九贝勒府大阿哥生的吉利。

近几个月大旱缺雨,他降生时下了一场大雨,老百姓都可欢喜了。

正好五福晋也进来,笑着接道不仅如此,来的路上我也听到别人说了。

还有下一句呢。

五福晋接过丫鬟奉的茶,抿了一口接着道:大家都说九贝勒府的大阿哥将来肯定和他阿玛不一样。

秦晚很好奇:为什么?因为他一出生就带来了一场帮庄稼解渴的大雨,落生第一天就对百姓这么好,将来长大了,肯定能做个好王爷。

其实大家还有后一句不像他老子,眼里只有生意和银子。

正被五福晋抱着的大阿哥睡梦中咧开嘴笑了一下。

五福晋奇道:哎呀,这孩子听懂了似的,你们快瞧,他笑了!好侄儿,长大了一定是个奋发有为的好王爷。

坐床上看着大家的秦晚忍不住笑:他阿玛都才是个贝勒,他哪里能做王爷。

正好从前院过来,走到门口的九爷,听到室内的话,有些尴尬的站在外头。

什么叫他阿玛都才是个贝勒?他这贝勒爵位很低吗?那三哥、四哥、五哥他们办差多年,不也都只是个贝勒?再说了,他的爵位以后难道就不能升吗?说不定他能拿银子跟皇阿玛买个世袭罔替的亲王爵位呢!正郁闷,就听屋里人又继续笑着说话。

五福晋说:九弟现在是贝勒,将来肯定还能升。

我还听路边的人说小侄女生辰比侄儿还好。

可不是,她出生时漫天红霞。

大家都说这辈子从没见过这样漂亮的云霞,众人都说咱们四格格天生就是来享福的富贵命。

舒穆禄氏补充。

这两个孩子就是生的巧,外头人听说是龙凤胎觉得吉利就拣好听的说。

我这女儿已然是皇家格格,本就比普通人家的女儿享福。

那可不一样,九爷走进来,接过四格格抱在怀里:爷的女儿,和别人的女儿可不一样。

都是皇家格格,哪里不一样。

秦晚忍住了在人前给他翻白眼的冲动。

九爷看着怀里的小女儿:爷可以给她挣一座金山银山出来,别人有吗?果然九弟有的是钱,小侄女才刚落地,就有金山银山等着给她。

五福晋笑着招呼:吉时到了,给大阿哥和四格格洗三吧。

收生姥姥已经带人在产房外厅摆好香案等,到了时间,连忙过来伺候。

大阿哥是哥哥,先给他洗。

丫鬟端来一个铜盆,里面放了藤条艾叶等熬的汤,温度适宜,收生姥姥拿棒槌搅了搅水。

两个孩子听到陌生刺耳的声音,很给面子哭了几声。

响了响了。

众人面上都是喜色,已经拿好要添盆的礼物站在周围。

收生姥姥念着吉祥话,大家一块往里添盆。

等到念完,铜盆已经被众人送来的添盆礼物塞满。

宜妃给每个孩子八对金锞子、银锞子,一对玉如意,一只长寿金锁,一对金镯子。

五福晋给每个孩子六对金锞子、银锞子。

郭络玛嬷富察老太太给每个孩子六对金锞子、银锞子,外加每人一千两银票。

两个舅妈给每个孩子四对金锞子、银锞子,外加每人八百两银票。

这么多金子银子,看的收生姥姥两眼放光。

不是她没见识,而是别人家洗三添盆多数用各种吉祥果子加寓意吉祥祈求平安的物件。

怎么到了九贝勒府,金子银子是多数,金子打造的吉祥物见次之,两样加起来比寓意吉祥的桂圆、栗子、枣儿等喜果还多。

果然不仅九爷财大气粗,九福晋娘家也是如此。

宜妃娘娘和五福晋一定是有先见之明,知道九贝勒府的洗三要多拿金子银子。

这对龙凤胎一落生,就比别家孩子腰包鼓。

至于富察老太太给两个孩子带来的两箱子各种小玩具,从便宜的木剑到银铃铛到西洋来的八音盒等,看得人眼花缭乱。

秦晚替两个孩子接下。

洗三结束,两个小婴儿被穿好衣裳,交给乳母抱下去。

九爷招待众人在东厢房用洗三宴,后院都是女宾,他一个大男人自然不会在这里久待,正好央五福晋帮着招待秦晚的娘家人。

主食洗三面是蔡有方用五谷杂粮精心制成的杂粮面,味道极好。

其余菜品也都是蔡有方和朱百味两位大厨精心准备,众人赞不绝口。

饭毕,五福晋有孕,觉得微微有些累,又看了看两个孩子便套车回府。

娘家人不好总来,富察老太太便带着两个儿媳妇多坐会儿。

老太太是爱操心又爱多想的性子。

进了产房,问了秦晚的膳食,又聊起家常。

我在外头听说九爷厚厚赏了所有人。

听说伺候你的嬷嬷里,有一位得力嬷嬷得了一千两,两个产婆各八百两,还有个嬷嬷八百两,贴身丫鬟一人五百两,正院所有奴才一百两,府里所有人月钱双倍,可是真的?秦晚无奈点头:九爷添了龙凤胎,实在太高兴。

他本还要大摆洗三宴,被傅嬷嬷劝住了。

傅嬷嬷就是那位得了一千两银子的嬷嬷吧,富察老太太对九爷赏赐下人的大手笔丝毫不介意,只环视四周:怎么没见着人?我也有赏赐给她。

傅嬷嬷这段时间累着了,我让她在后头歇着。

院子里如今上上下下被她安排的井然有序,不必让她时时刻刻盯着。

高门大院里腌臜事情多,你孕期如此顺利,她占头功。

又是宜妃娘娘派来的,你要对人家好些。

富察老太太觉得秦晚好不容易被宜妃喜欢至此,自当善待傅嬷嬷这位大功臣。

秦晚也是如此想的。

八福晋的手段她是知道的,别看八福晋在九爷面前像个任性的妹妹,但实则肚子里坏水一缸一缸的。

她不信这女人没在孕期搞鬼。

能顺利生产,且没听到什么腌臜事,傅嬷嬷功劳匪浅。

说起来,我一件事想要额娘帮忙,正想着怎么开口。

秦晚心里早就打算了几件事。

你尽管说,跟额娘客气什么。

富察老太太做到她床沿上。

傅嬷嬷娘家已经没几个人了。

她幼年时是因家里糟了难才进宫为奴,与如今那些小选入宫为奴的并不一样。

我不忍她将来无依无靠,所以想在城里给她置办一套宅子。

在她回宫前送给她。

成,她什么时候回宫?在京城置办一套普通的三进院子,几百两足够。

若要地段好些,家具讲究些,大约三千两也够了。

大约我出月子时,她就会回宫复命。

银子不必额娘掏,秦晚拿出她的玉牌给老太太看:这是九爷给我的,银子随便花。

女儿这么说,老太太也没客气:成,等你大哥置办好了再说银子的事。

对了,要不要给她顺手在城外置几十亩田地?也好。

秦晚想了一下又叮嘱:田地一定要正常买卖,如今朝堂水深,千万不可行差踏错被人揪住小辫子。

富察老太太打量了秦晚一眼,把她的话记牢:你放心,我会叮嘱你哥哥们的。

保准不会乱来。

说话间,老太太瞧见秦晚床边小几上放着一摞写满字的纸,心头一跳,连忙道:这些是什么?你如今月子里,千万不能费神看账本子。

若是累着了留下病根,这辈子都好不了。

秦晚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摇头:不是账本子,是话本子。

我孕期都靠这些打发时间呢。

老太太又瞧了一眼:怎么你这话本子一页一页的?都不成册子?这些是新稿,市面上没有。

你让人找那些写话本子的酸腐文人要来的?老太太有些不信,那些个酸腐文人,怎么会把没刊印的书稿拿出来给商贾皇子的福晋看?难道是九爷让人用强抢来的?不是什么酸腐文人写的,是我认识的一个姑娘写着玩的。

秦晚没直接说是佟氏写的。

一个小姑娘写的?老太太更好奇了,拿过来那一摞书稿略略翻了翻。

虽不识几个字,但她发现这些书稿与别的不同。

怎么有一股竹叶清香?老太太把书稿放到鼻尖闻了闻。

这是她爱用的竹宣纸,价格可不便宜呢。

听说是城外一家小作坊秘制的。

我瞧着这纸也不错。

秦晚也喜欢竹叶的味道,很认同佟氏的审美。

老太太认识的字少,拿了书稿也是白看几眼,只叮嘱秦晚:看些话本子解解闷即可,但也要注意时间,看多了伤眼睛。

你在月子里,要格外注意。

叮嘱了五六遍,老太太才带着两个儿媳妇离开。

·众人走后,秦晚歇了个觉,又看了看孩子,晚间无事又睡不着,便和狸花猫聊天。

我现在有几个积分了?狸花猫认真汇报:虽然您添了龙凤胎,但您的龙凤胎本就是通过系统的龙凤丸才能顺利怀上的。

所以这个不能给您结算积分。

但是,您生产的时辰很幸运,被康熙皇帝和百姓们都当做大吉之兆。

不仅九爷,包括宜妃娘娘和您在康熙爷和百姓心里的地位都有所提升。

所以,您现在一共有六分啦~六分也还好,万一有什么事,保命应该够了。

秦晚安慰自己。

救佟氏的积分呢?上上辈子她进府没多久就死了。

如今还好好的呢。

秦晚又提醒大狸猫。

大狸猫摇头:系统显示,您还没有救下来佟氏。

?现在佟氏吃好喝好还不成?还要怎么样?见她不高兴,大狸猫连忙把话题转到几个福晋身上:因您双胎的影响,导致历史上无所出的五福晋有了身孕,原本四十七年五月才会产下一子的十福晋提前怀孕,如果她们都能生下嫡子,也会给您结算积分的。

秦晚开心了些,但月子依然难坐。

虽每天看着两个孩子就觉得幸福,可也不能光看孩子。

月子里又必须少走动,她也唯有看话本子能解解闷。

市面上现有的话本子,她感兴趣的几乎都看完了。

佟氏写的不错,她便催着她养好身子就快些写。

佟氏今年才十七岁,偷偷摸摸写话本子足足五年,从没被人如此肯定过。

她又感恩秦晚给她换了个单独的院子,还让人问了她的口味,让蔡有方和朱百味两位大厨每天按照她的口味变着花样做吃食,因此每天奋笔疾书。

初时她还会自己画上几幅白描小画,秦晚每天等得急,就建议她暂且别画,写故事要紧。

甚至还把她的月钱提到了每月一百两。

每天写得多,纸自然也用得快。

这一日,佟氏翻箱倒柜:我记得竹宣纸还有一卷,怎么找不到了?伺候她的小丫鬟玉竹迎上来:可能先前搬院子的时候弄丢了,或者是格格您记错了?佟氏想好好找找,可是一想到秦晚天天等着看她的新稿,觉得还是去买些好。

罢了,反正天天都要用。

你拿十两银子抓紧去西城门外陆家铺子多买些。

对了,墨条也要用完了,也从他家买。

陆家铺子制的墨条和纸张都有一股竹香,她非常喜欢。

玉竹走后,墨竹见她闲着坐在廊下看天,走过来提议:咱们都搬出宫快一年了,格格您几乎从没出过西跨院。

咱们府上的花园修的极好,听说九爷前段时间还让人从太湖专门运来一块两丈高的湖石来,非常漂亮。

您要不要去看看?佟氏一听到九爷这两个字,立马想起来进后院第一天九爷就让人当众扒了刘氏的衣裳,那刘氏至今都郁郁寡欢抬不起头。

佟氏的胆小症立时发作起来:我不要,万一碰到九爷怎么办。

不会的,九爷最近很忙。

连福晋院子都去的少,白日里根本不会回府。

墨竹鼓励她:格格最近不是总说眼睛不舒服吗,去园子里转悠转悠,能舒服些。

可是,万一碰到别人找我麻烦怎么办?她很怕碰到章佳氏和兆佳氏。

您现在是福晋跟前的红人,谁敢找您的麻烦?再说了,那两位爱挑事的,被九爷罚抄经书还没抄完呢。

墨竹鼓励道:奴婢听说,各位皇子的园子都是当世能工巧匠造的,意趣卓然,您也该去开开眼。

意趣卓然四个字,深深打动了佟氏。

今儿个不算热,她便带着墨竹出门。

刚走到园子门口,墨竹道:里头有个秋千,您略坐坐,奴婢回去给您取把伞来遮阳。

在花园转悠了一圈,佟氏只觉舒服了许多,回去后歇了一觉等玉竹回来后便继续奋笔疾书。

她从小就爱给玩伴讲故事,那时她不知道什么叫故事,经常被阿玛和额娘认为是撒谎骗人。

后来长大了,偶有一天知道叔叔写话本子后,才知道原来她脑子里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可以写到纸上。

被秦晚赏识后,佟氏暗暗下决心要努力,总有一天会有很多很多人喜欢看她的话本子。

只是,佟氏的身板似乎太弱了些。

丫鬟买了竹宣纸和墨条后,她奋笔疾书了十天,秦晚还没出月子呢,这位胆小症姑娘竟然又开始头晕。

等到掌灯都没看到新稿的秦晚心痒难耐。

强忍着,耐着性子等到第二日傍晚,还是没有新稿可看,秦晚耐不住了,让紫玉去关心佟氏,看看她是真的头晕,还是写不出来新稿抓耳挠腮。

本以为她是卡文,但没想到佟氏真的不舒服。

她身子弱,秦晚便立刻派人去请赵太医。

没想到,赵太医给佟氏诊了脉后,方子还没写,就让人来请秦晚过去。

跟着赵太医来的,是他的儿子小赵太医赵时川。

九爷来后院的时候,瞧见守在院门口的背影有点熟悉,走近了一看是赵时川,心中一惊:今儿个不是请平安脉的日子,你怎么来了?难道是福晋病了?还是他的宝贝儿子宝贝女儿哪里不好?九爷说着就要快步进院子。

赵时川连忙行礼:九爷,家父说有要事请福晋过去。

去哪里?什么要紧事要请一个坐月子的产妇?九爷有些不高兴:你老子怎么如此不懂事?赵时川连忙解释:是您府上的佟格格病了。

微臣也不知到底怎么回事,只是家父神色凝重,要微臣一定请福晋过去。

佟格格?九爷想了一会,才想起来这是他的一个侍妾,模样不记得,就记得小姑娘畏畏缩缩,他瞧着就心烦。

秦晚坐月子做了二十五天,已经能稍稍走动,只是不敢出屋子见风。

这会儿已经裹上披风,戴了帷帽出门。

九爷瞧见她出来,更不悦了:你出来吹风不是瞎胡闹吗,赶紧回去。

爷瞧瞧去。

在后边歇息,听了消息的傅嬷嬷也赶上来:晚间有风,福晋您赶紧回屋。

奴婢去瞧瞧。

傅嬷嬷办事,秦晚放心,便扶着周嬷嬷的手回屋。

颂竹院里,九爷进了正屋瞧了一眼里头床上躺着的佟氏,不耐烦对赵太医道:到底什么事,快说。

他还要去看两个孩子呢。

赵太医看了一眼后面跟着的傅嬷嬷,欲言又止。

九爷把屋里其他人撵了出去,只留傅嬷嬷:但说无妨。

回九爷,微臣仔细检查了佟格格的脉象和症状,她这不是简单的风寒,而是中毒。

中毒?九爷又看了一眼里间的佟氏,不信:她一个小小侍妾,无品无貌,家世也不行,谁吃饱了撑的害她?你是不是诊错了?微臣绝没诊错,佟格格中的是乌果之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