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2025-03-22 08:19:35

隔壁桌上, 弘晳的生母李佳氏已经起身走到太子妃身边:娘娘,佟佳妹妹似有些不妥。

宣太医。

太子妃还是恹恹的。

皇子福晋们都忍不住瞧她。

太子妃这是怎么了?看起来和平时不太一样呐。

隔壁桌上那位捂胸口连续干呕了好几声, 一看就是怀孕的兆头。

太子妃若是不高兴, 大家能理解。

毕竟那位是太子亲口向老爷子开口求来的人,自进了毓庆宫一直深受宠爱。

可太子妃怎么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不多时,太医诊脉后道喜:恭喜侧福晋, 您有喜了。

那边皇子堆里,众人已经开始恭喜太子了。

太子妃还是恹恹的,她眼睛一丝丝的羡慕或嫉妒都没有。

一时之间, 女眷这边对太子妃的关注远超佟佳侧福晋的肚子。

毓庆宫里,肯定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吧。

宫宴散后, 大家都忍不住派人去打听毓庆宫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但除了太子最近非常宠爱佟佳慧儿,两个李佳氏和几个白嫩小太监都以泪洗面外,没有任何动静。

太子妃那边,安静无比。

·过了年, 一直到上元宫宴再见面,太子妃依旧恹恹的。

大福晋和三福晋实在按捺不住八卦的心。

席间, 主动关心太子妃:听说您前些日子头风发作,可大安了?时好时坏,可能是管着毓庆宫里大小事务,又接连筹办年前年后好几场宫宴,有些劳累, 所以发作的勤些。

太子妃说着还用左手揉了揉太阳穴。

大福晋又开口:听说弟妹把毓庆宫的宫务都交给李佳氏了?正是, 太子妃点头:李佳氏进宫早, 毓庆宫的大小规矩她在熟悉不过, 不会出错。

且她是弘晳的生母, 又早早得了皇阿玛的旨意, 册封为太子爷的贵人。

我相信她肯定能打理好。

大福晋听见皇长孙这三个字心里就难受。

当年她和直郡王夫妻感情非常好,为了生一个嫡长子出来,大爷连续好些年都没别的女人亲近过。

结果,她连生了四个女儿,第五胎才是个儿子。

而太子这边,李佳氏抢先添了弘晳这个皇长孙。

压着心底的难受,大福晋仔仔细细的打量太子妃,希望能从脸上打量点八卦出来。

可无论怎么看,太子妃都还是那样,没有任何波澜。

就好像她一点都不知道放权给弘晳的生母,可能会给她带来威胁似的。

就好像她也不知道,这时候放权给李佳氏,可能会点燃李佳氏和佟佳氏之间的战火似的。

难道这段日子下面人打听到的消息就是全部了?包括秦晚在内的所有皇子嫡福晋都忍不住佩服太子妃了。

要不怎么偏偏人家是康熙爷千挑万选的太子妃呢,这装糊涂的本事,真的无敌。

不过秦晚觉得太子妃这么做没错。

如果她和太子妃易地而处,她多数也会这么做。

毕竟佟佳氏和李佳氏两个人都野心勃勃,与其置身其中不如放权,把自己摘出来。

无论别人怎么猜测,太子妃这次放权的确放了很久。

正月底,皇子福晋们去参加十三福晋儿子的百日宴,也是代掌毓庆宫宫务的侧福晋李佳氏代太子妃前来。

瞧李佳氏那春风得意,不断和一众皇子嫡福晋们热切交谈的模样,似乎丝毫没受佟佳氏有孕影响。

李佳氏还在宴会上给大家伙透漏了一个好消息:先前过年的时候,皇上在宫宴上宣布了封十三爷多罗贝勒的圣旨,可是十三爷一家如今住的还是贝子府。

这不合规制。

这不,刚要出正月,十三爷贝勒府的事儿就已经提上日程了。

太子爷说,要让工部好好给十三弟扩建,李佳氏说着叹气:只是扩建府邸动静很大,难为小阿哥才满百日,就要天天受那些嘈杂之声惊扰。

秦晚心底闪过一个念头。

四福晋也向秦晚看过来,又看了十三福晋一眼。

百日宴散后,十三福晋打着要向秦晚请教育儿经的幌子把秦晚留了下来。

四福晋原本就和十三福晋比旁人亲密,也留下说话,别的妯娌也没多说什么。

三人进了内室。

十三福晋纳闷:方才两位嫂子在席上打的什么哑谜?弟妹实在没看懂。

关于你家府邸扩建的事儿。

四福晋开了个头。

秦晚跟上:十三弟升了爵位,府邸规制肯定要变。

只是,十三弟妹先前不是念叨了许多回,想经常去找我和四嫂。

十三福晋看了看面前的两个嫂子,愣了两秒后恍然大悟:我明白了,两位嫂嫂也希望我们一家能搬到那边去。

只是……只是,在这边只需要扩建就行了。

但是搬到那边,啊……她想起来了。

十三福晋恍然大悟:嫂子们的意思是,先前的八贝勒府?秦晚点头:只是,那边的上一任主人到底是罪人,难免有些不吉利。

且那座府邸空了一年多了。

这里是古代,房子基本都是木结构。

一年多没住人,哪怕是皇子府也必须得修葺一番才行。

十三福晋认真想了想:我倒不介意那宅子的前主人是谁。

咱们这些皇子府,哪一座以前没住过人?哪片地方以前没死过人?我历来不信这个。

只是还得问问十三爷怎么想,且就算我们夫妻愿意搬过去,皇阿玛那边怎么办?十三爷亲娘没了,没人能帮她在御前说话。

秦晚巴不得和四爷、十三爷都做邻居,直接道:你和十三弟若当真不介意那座贝勒府,等明儿我就给额娘递话,请她在御前帮着提一提。

成就成,不成也不强求。

四福晋在一边也道:若如此,我也会向额娘提一嘴。

十三弟就快要出海了,你这么年轻就得独自照管一大家子,身边又刚添了个小的,难处多着呢。

我若请她帮着说句话,她一定会答应的。

敏妃在世时和德妃关系很好。

且老八那宅子,别人都嫌不吉利,都不想去,搁着也是浪费。

十三爷若愿意搬过去,正好又能给康熙爷省下来将近十万两银子。

前头十三爷招待完兄弟们,听说九福晋和四福晋都没走,便邀了九爷和四爷过来。

九爷心心念念着出海之前和老十好好喝几顿酒,早没影了。

四爷三日后就要去外地办差,今儿个是挤时间来参加十三爷嫡子的百日宴。

进了后院,四爷抱了抱才百日的小侄儿,便想着离开。

十三爷没让:弟弟好不容易从天津卫回来两天,四哥别急着走。

四爷把心里那些差事往下压了压,看了一眼怀里的小侄儿,温声问:乳名起了吗?还没呢,十三爷认真道:我想给他取个好养活的名字,又希望好听些,纠结了好久,还没想好。

四爷看着才百日就已经虎头虎脑的乖侄子,略一思忖:不如,就叫帆儿。

帆儿?十三爷品了品: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帆?这字好,像我。

十三福晋在一旁笑:我倒觉得是扬帆起航的帆。

秦晚和前两位意见不同,觉得是一帆风顺的帆。

四福晋也笑:我觉得是一帆风顺的帆。

四爷别卖关子,到底是哪个意思?四爷看着他福晋,眸光不似往常那般清冷:正如福晋所言。

成,一帆风顺这意思很好。

十三爷把他儿子接过去,高高举起:小老虎,以后你就叫帆儿了。

十三福晋看四爷和十三爷都挺高兴,便直接把方才三人讨论的府邸之事说了出来。

四爷自是一百个愿意。

兄弟中他也就和十三弟最合得来,偏偏旁边住着的是经常让他牙痒痒的老九。

若十三一家能搬过去,以后也方便四贝勒府帮着照顾。

毕竟十三和老九一走,还不知道要走几年。

十三爷一点都不介意那宅子以前出过那样的事,直接对众人道:我老十三从来不讲究那些说法。

实不相瞒,皇阿玛封爵的旨意一下来,我就想过这事了。

既如此,赶明儿我和九弟妹一起,给宫里两位娘娘递个话,请她们帮忙。

四福晋道。

秦晚知道德妃和四爷一家的关系比别的母子都冷淡些,笑着接道:何须这么多娘娘出马呢。

正好明儿个我和九爷一块进宫给额娘请安。

我先请额娘帮忙,若是额娘不出面,四嫂再请德妃娘娘也不迟。

也好。

四福晋知道秦晚在体谅她,也没再拉扯,直接承了秦晚的情。

十三爷以为秦晚这么主动帮忙,只是因为和十三福晋关系好,心底对秦晚的敬重又深了一层。

四爷在一边瞧着,深觉老九虽然招人厌,但却着实有福气,取了个明事理会做人的好媳妇。

·次日,秦晚和九爷一块,带着九贝勒府的五个孩子,热热闹闹进宫给宜妃请安。

两个孩子已经一岁七个月,进了长春宫就从乳母身上下来,和三个姐姐一起比划着给宜妃请安,且能清清楚楚的喊玛嬷。

宜妃高兴的把两个孩子抱进怀里,爱怜地看着:真好,一晃眼都这么大了。

上回来玛嬷这里,还是路都不会走的奶娃娃呢。

现在都能清清楚楚叫玛嬷了。

乖,再叫一声。

华裳嘴甜,冲宜妃玛嬷玛嬷玛嬷连喊了三声,甚至动了动身子,搂着宜妃的脖子在她脸上吧唧亲了一口。

弘霈也抱着宜妃亲了一口。

离得太近,两个娃娃的脑袋撞到一块。

宜妃以为两个孩子会哭,已经准备让人那点心来哄了,没想到两个孩子同时伸手捂着对方脑门上被自己撞到的位置,然后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一边的九爷惊呆了。

没想到两个孩子性子这么好,更没想到兄妹俩还会亲人!他转身看秦晚:你为什么不告诉爷,两个孩子会亲人?为什么他这个阿玛没被亲过?这两个孩子还亲过谁?!弘晖那小混账最近跟着四福晋来九贝勒府给秦晚请了好几回安!是不是也被两个孩子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