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晚本来快睡着了, 闻言直接坐了起来:为什么?她才几岁?这时期的大海,是一个小女孩能随便去的吗?九爷也坐起来, 给了她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示意秦晚慢慢听他说:爷和十三弟在海上打拼了这几年,如今大清的舰队已经不是一般海盗敢靠近的。
别的国家的船队见到了大清的皇家船队如今也都是示好,而非起争端枪炮相见。
只要爷和十三弟还在, 华裳便不会有危险,这一点你大可放心。
至于原因,倒也不复杂。
咱们大清的女人多数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但有很多国家并非如此。
西班牙葡萄牙英吉利那边的国家,有几个公爵的女儿经常跟着船出海, 爷见过其中两个。
爷和十三弟在海上飘久了,见得多了,早已约定,要带着咱们大清的船队闯遍所有海域, 让普天之下处处都能看到我大清的龙旗。
咱们的女儿是爷的掌上明珠,她性子泼辣, 自己个又向往海上,去海上走走见见世面开开眼界也没什么不好。
九爷说着对秦晚露出笑来,他掀开被子走到秦晚这边来,坐在床沿上,温声道:你把几个孩子教养的极好。
爷想带她出去, 让全世界的人都看看我大清的贵女风范远非西夷小国那些穷酸公爵的女儿能比。
合着就因为你这当阿玛的想显摆, 就得让我闺女跟着你去冒险?秦晚还是不太乐意, 华裳才十来岁, 真的不合适。
你不放心, 就给她带上两百个伺候的人和专门一条单独的补给船。
九爷直接道。
两百个?你开什么玩笑?就是你这个郡王出海, 亲卫加伺候的也不过几十人,她怎么能带两百个?太子出海也没这么多人伺候吧?秦晚觉得九爷口气越来越大了。
九爷笑:只要你愿意,爷和十三弟自然能说动皇阿玛。
秦晚微微侧脸看着他:你以前可不怎么喜欢十三弟,怎么出了趟海,句句不离十三弟了?叫的可真亲!我们兄弟二人,几次互相搭救,过命的交情,几辈子都不会淡。
九爷说着感慨:以前那些,终究是爷浅薄了。
在大清之外,天地之广阔,远非书本上几个字能概括。
难得华裳这孩子心劲与普通贵女不同,爷是一定要带她出去瞧瞧的。
秦晚自然知道自家女儿的心中所想。
她从六七岁开始,几乎天天都带着人在畅春园后湖上操练小船。
凡是去过畅春园的人,谁没见过?满皇家凡是能和她玩到一块去的同龄人,谁没被抓到她的小船上操练过?太后疼她,甚至还专门让工部那边仿着老九出海的大船,给她造了五艘小巧的迷你版,专门放在后湖给她玩。
就是宜妃这么做玛嬷的,也和几个小贵人一起,陪着华裳操练过小船。
那游戏她玩了几年都还没玩腻,这两年已经开始和弘霈一起翻造船的书看了,还从老祖宗那里哄到了□□。
别的孩子拿□□打猎,她拿着□□专打船板。
问她为什么,她说将来出海,遇到了贼人要和人家干仗的。
想了又想,秦晚道:等你下次回来再带她出去吧。
九爷自然也想过下次的事儿,但还是摇了摇头:下次不成。
爷出海一趟归期不定,若再隔上七八年回来,到时华裳都该嫁人了,哪还有机会跟着爷出海。
秦晚许久没说话。
九爷早知道她肯定会这般,便也没催。
半晌,秦晚才叹了口气低声道:罢了,就算拦住你,只怕也拦不住华裳出海的心。
你要带便带。
不过咱们得说好,必须把她好好的带回来。
你放心,纵是爷死在海上了,都会让十三弟带着闺女平安回来。
那你还是别死了,你要是死了,闺女就少了一份保障。
·第二天,九爷和秦晚都没在孩子们面前提带华裳出海的事。
华裳自己就跑过来悄悄问他阿玛:阿玛,下次出去能带上我吗?我很壮实,能保护阿玛的。
九爷故意当面拒绝,实则已经喊上了十三爷一块去和老爷子说这事。
·宫里,四爷已经亲自写奏折为九爷和十三爷请封亲王。
九爷和十三爷得知后,着实谦让了几天。
但这事儿皇子们都服气,康熙爷心里也满意,封亲王的事儿便很快敲定。
年底,九爷和十三爷的亲王礼服、秦晚和十三福晋的亲王福晋礼服都已经做好了。
·华裳缠了好几天,九爷都故意不松口。
一直到康熙爷那边被九爷和十三爷说动了,帮着九爷去太后面前说了情,让太后勉强点了头同意华裳跟着出海。
接下来便是准备工作。
九爷和十三爷出海这几年收获很多,给大清赚了不少银子,也带来了很多外面的消息,是以朝野上下已经没人会反对出海之事。
天津卫那边造船修船,戴梓一家不仅得了恩典免了罪,甚至父子都得到了官身。
太后让宜妃亲自出马,从各处选了一百四十名会武义且个个不错的女子给华裳做亲卫。
六个与在府中时一样职能的师傅,十四个医者,三十人伺候她的衣食起居,又选了十个嬷嬷负责管制随行女子,其中以傅嬷嬷为首。
除了华裳的亲卫和嬷嬷之外,所有随性人员还有一个秦晚交代的共同任务:每到一地学习一下当地的针织女红、医药方面的技术、知识,带回大清。
除此外,秦晚还从十二福晋那边借了两个擅长绘画的侍女,跟着华裳一块出去。
虽然不能和女儿同行,但秦晚也想知道女儿在海上到底经历了什么,所以只能带着画师一块去。
老十二两口子都是擅长作画之人,身边的侍女□□的也好,跟着华裳出去也够用了。
从被挑选出来之后,这些人都跟在华裳身边,和九爷十三爷那边的随行人员一样操练,为出海做准备。
次年二月,康熙爷听从太孙的建议,给才十一岁的华裳加封郡主。
封号是太后钦赐:宝宪郡主。
加封后四个月,过完龙凤胎的生日,再次出海的准备工作也全部做好,九爷和十三爷再次出海。
这一次,两个人都是亲王了。
康熙爷带着太子、太孙亲自出紫禁城给他们送行。
分别前,康熙爷拉着九儿和十三儿的手:早些回来。
不仅仅是太后身子大不如前,他也一样。
他还想在驾崩之前,再见两个好儿子一面。
和两个儿子说完话,康熙爷对华裳招手。
他摸了摸华裳的头发:好孙女,一定要平安回来。
华裳红着眼睛再次跪到康熙爷跟前:皇玛法,孙女不孝。
康熙爷也红着眼睛拉她起身,然后俯首在她耳边轻声道:你小小有这般心劲和胆魄,玛法高兴。
出去吧,让外面的人都瞧瞧,我大清的郡主是何等风范。
等你回来,让你太孙哥哥给你请封公主。
孙女不要公主,孙女只盼着皇玛法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好好好,皇玛法一定好好地等你回来。
康熙爷又看了看华裳,越看越觉得这孙女养得好,然后才拍了拍华裳的肩膀:去和你额娘说说话,她舍不得你。
秦晚再理智眼睛也哭肿了。
哪怕花了五十个积分许愿保佑华裳这辈子都百病不侵,平安顺遂,哪怕知道她这一行多半是没有意外,哪怕所有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妥当,但还是舍不得。
在海上漂着,并不是什么唯美的享受。
艰苦的很。
华裳扑到秦晚怀里:额娘,对不起。
秦晚心疼的说不出话,只紧紧搂着她。
眼泪吧嗒吧嗒掉下来几颗,秦晚很快克制住,再次交代:在外面一定要多听嬷嬷的话,千万不要任性逞能。
额娘等你回来。
母女说完话,华裳又看向弘霈。
变声期的弘霈低声安慰:等你回来,哥哥一定给你造个更厉害的大炮保护你。
华裳想起来哥哥折腾那些东西的糗事,笑了出来。
·九爷和十三爷带着华裳此次出海的阵仗比上次还大,围观的群众几乎将官道两旁挤满。
百姓议论声不断:哎,上回两位王爷走的时候,先头那位太子还在,回来就换了人坐那宝座,还多了个太孙。
也不知道,等两位王爷下次回来,会是什么样。
别的不说,宝宪郡主小小年纪出落的仙女一般,又这般英姿飒爽,真叫人喜欢。
听说这位抓周的时候就抓了条小船,人的命运真是奇妙。
九爷十三爷甚至华裳都知道,再回来的时候未必还能见到康熙爷。
骑上马,三人频频回头。
康熙爷心里也知道未必能等到儿子和孙子回来了,站在高台之上,远远地还在挥手。
一直到看不到大部队的影子,四爷过来扶他,康熙爷才回乾清宫。
弘晖把九爷十三爷和华裳一直送到天津卫,眼瞧着大部队都上了船才折返。
华裳在船上跟船下的弘晖挥手,一直到看不到人影了,还望着陆地的边界。
九爷拿帷帽给她戴上:以后有日子要在海上漂,别刚出来一天就晒黑了。
华裳系好丝带,扭头问:阿玛,我们这回真的能给额娘找到橡胶树吗?应该能,九爷点头:天下再大,总能找完。
只要这世上真的有,就一定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