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儿,你自己的事也要上心。
吴氏想到儿子身上柔声劝道,你媳妇最近的表现还算好,你不要再对她那么冷淡。
吕登对胡雪儿的态度她都看在眼里,先前不说就是想看看胡雪儿的反应,不过她并没有发脾气也没有再欺负碧玉,天天逆来顺受的跟在她身边立规矩,这让她心软了。
谁都会犯错,只要改了就好。
她?吕登扬扬眉道,她有没有找妹妹的麻烦?他最关心的就是这点。
有我看着,她哪敢?吴氏心里好笑,这孩子真是的,我看她的气焰消了下去应该不会再窜起来。
吕登有些得意笑的像恶作剧的孩子,冷她一段日子,看来有些效果。
吴氏笑着拍拍他的脑袋,登儿,娘知道先前的事让你很生气,不过事情过了就算了,不管如何,她是你的媳妇,将来要陪你一生的女人。
其实她并不笨,只是心态还没摆正。
这些日子的敲打她应该懂了许多道理。
刘氏是从后院一步步走过来的,只有自己生下了胡老爷的儿女,这可不是运气,而是花了无数的心机才得来的结果。
她的女儿岂是愚笨之人?胡雪儿做下那样的蠢事,很大一个原因是她的心态有问题。
从胡老爷订下这桩婚事之时,她的心里就有委屈,她一个官家小姐没有嫁给门当户对的人家,居然嫁到乡下去,还要让她学会照理家务亲自下厨做菜还要做衣服,这让她有些无法接受。
但她不敢反抗父母的决定,压下所有的委屈默默的学着各种杂事。
进门后因为吴氏的宽厚,她心里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有了轻视之心。
毕竟一般的人家对儿媳妇那种严格她是清楚的,毕竟她娘也是这么过的。
但她不敢针对公婆相公和小叔子,这些都是她将来要在同一屋檐生活的,她挑了一直不喜欢的看似最薄弱的碧玉发泄心中压抑已久的委屈,可惜她挑错对象了。
所以她才会被罚,这些日子被吴氏按照天底下所有的媳妇那般要求日日立着规矩。
这时她反而看清楚了许多事情,学着如何做儿媳,做妻子做嫂子。
其实吧刚进门时吴氏也是给新妇来个下马威,她后来是绝对不敢乱发彪的。
娘放心,我知道怎么做。
冷了她一段日子也该哄哄她,吕登笑道,让胡家送丫环进来吧。
也好,你做决定吧。
吴氏看着长子,眼中全是慈爱之色,你是三个孩子中最稳重最让娘放心的。
吕登脸上全是笑意,拉着她的手臂道,娘这话我最爱听。
吴氏不由笑道,你这孩子,刚说你老成,如今却一副小孩子模样。
只是这撒娇的样子怎么跟碧玉这么相像呢?这样有些调皮的吕登却甚合吕顺的心意,这样也好,登儿也是个孩子嘛。
长子从小就老成,实在难得见他孩子气的一面。
偶尔见到心里还是很安慰的。
吕家对碧玉亲事的态度顿时传到了周刘两家耳朵里,周家没什么动静,周彬依旧每天过来上课,面上丝毫没泄露出蛛丝马迹。
刘家倒是有了番动静,刘家的女儿定了亲择日就草草嫁了出去,听说是嫁到一家富商做继室。
刘家的二子也定了亲,过了年就要迎娶。
只有刘仁杰的亲事没有下落。
当吴氏听到这消息,愣了半响,大嫂,这是什么意思?这杜氏动作也太快了吧,才几个月啊就安排了这么多事情。
钱氏微叹了声,你怎么会看不明白呢?吴氏心情复杂顿了半天道,她这是想解决些问题,她对杰哥的婚事……钱氏点点头道,我上次回了这门亲事,她当场没说什么。
回家就有了这番动作,这般不顾长幼次序的做法,看来她没有放弃和你们家攀亲的想法。
哎,她这人也真是……吴氏对她实在有些无语,幸好那是嫡庶不同,就算不分长幼次序别人也不会多说话。
是啊,这还说的过去。
钱氏话声一转笑道,你可知道刘家女儿嫁到哪家吗?吴氏不由奇怪的问道,哪家?大嫂笑的这么古怪,肯定有隐情。
钱氏笑的更欢,清晰无误说道,是金家。
吴氏哑然失声,什么?是三侄媳的娘家吗?钱氏点头笑道,是啊,她嫁给了三儿媳的长兄。
这门亲事她刚得知时,也惊讶了半天。
这事太巧了,居然兜来兜去全是熟悉的人家。
吴氏有些想不明白,这两家怎么攀上关系的?这两家条件差太多了,怎么就成亲家了?钱氏倒是打听了一番,听说这金家太太跟杜妹妹当年也是认识的。
话点到即止,大家都是聪明人,不需要说太多。
原来是这样,那金家长子为人如何?那一房还有什么人?吴氏是见过刘家女儿的,免不了多问了一句。
钱氏摇摇头,我不大清楚,不过听说他资质平平,去年嫡妻难产而死,有三房妾室膝下还有一对儿女。
刘家女儿我没见过,品行容貌如何?女人们凑在一起,难免东家长西家短的评头论足一番。
吴氏不知该如何形容刘水莲,她对那女孩子并没有什么好感,但也不喜欢背后说别人的坏话。
想了想才开口,那孩子不是个做主母的料。
刘水莲性子既内向又胆小,做当家主母是不可能的。
能不能做稳正室的位子还是个未知数。
钱氏笑道,即便是这样对她来说这门亲事也是件天大的好事,再怎么样也好过在家里过着清贫的日子,还要受嫡母的白眼。
她打听了不少刘家的事情,没办法谁让刘家想娶她的心尖尖碧玉呢!她总得把刘家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打听个一清二楚。
吴氏对这点极为赞同,当日杜氏对庶女的态度她都看在眼里,这话也是。
钱氏突然想到些什么,笑吟吟道,妹妹,你还不知道吧,我听说那两个庶子娶妻后就要分出去单过了。
啊……这下吴氏真的太惊讶了。
分出去单过?这是不是有些过了?不过这事也算说的通。
钱氏笑的极为开怀,对她来说是个好消息,生母也跟过去,都说好了。
吴氏愣了半天才挤出句话,他们都肯吗?有什么不肯的?这些年刘家早就一贫如洗了,一起住不过是省些嚼用另外也好有个照应。
这些年都是靠着杜妹妹些许的嫁妆和几个人做些绣活补贴家用。
钱氏刚听闻这些时,为刘家人也叹了好几声,毕竟都是世交大家从小都认识,她对那几个妾和庶子女心里恐怕并不待见,要不是她们,她相公说不定没事,刘家也不会败落了。
的确难说。
吴氏心里感触不已,刘大少的为人她是了解的,虽说为人有些风流但还不至于流连花街流巷,弄到后来这种结局也不知是谁造成的。
她这次是下定决心要踢掉拦在面前的障碍了。
钱氏点头笑道,她是看出了你家的顾虑先解决了这些难题,她一心想要玉姐儿做她儿媳妇呢!这些虽然解决了,可她那性子……吴氏摇摇头并不赞同,毕竟婆婆好性子做儿媳的才能舒服些。
你以为她还是当年的杜家姐儿吗?钱氏喝了口茶,漫不经心道,这些年的困苦早已磨掉了所有的棱角,她再也不是那个任性骄傲的女子。
吴氏想起杜氏的样子,心中复杂莫名,其实她又何必定要求我家女儿呢?别家的女儿都不错的。
钱氏头一抬满脸的骄傲,谁都及不上我们家玉姐儿。
吴氏不由失笑,大嫂,你也太夸赞她了,她哪有你说的这般好。
钱氏瞥了她一眼,别这么谦虚,我知道你心里得意着呢。
两人感情一向最好,说话没有什么顾忌。
她又是个爽直的性子,有话就直说。
被钱氏一语戳穿心思的吴氏脸涨的通红,不依的叫道,大嫂。
扑哧钱氏笑了起来,小姑子出嫁多年在她面前还有些小女儿的娇态,半响才止住笑声正色道,妹妹,你们以前没考虑刘家,不过如今可以好好考虑下。
去了这么多麻烦,除了杜妹妹的性子有些麻烦外,其他的都没有什么大碍了。
再说了她要巴结你们家,自然也会捧着玉姐儿的。
毕竟玉姐儿背后除了登哥为她撑腰外,还有我们整个吴家。
她淡淡说着吴家人的立场。
依吴家人对碧玉的宠爱,将来凡事肯定也会护着她的。
无论谁要欺负她都要先惦量一番。
换句话就是说,碧玉能依仗的除了登哥这个将来可能会踏上官场的兄长,还有吴家这个大财主,杜氏竭力要攀上这门亲事也是看中了这些。
杜氏虽说有刘氏这个有权有势的大姑子,但从胡雪儿的亲事上她已经看出她们母子在胡家并没有多少份量。
吴氏想来想去最后还是笑道,话虽如此,我还要多考虑,等登儿考完乡试再说。
不过心里却有些松动。
钱氏说的每个字都有道理,有了这些依仗谁家都不敢给碧玉脸色看,即便是杜氏,她只要有所求就不会找碧玉的麻烦。
再说当年杜氏都不是她的对手,她教了碧玉那么多东西,还摆不平一个杜氏吗?不过这事先看看吧,说不定到时会有更好的人家。
有些改变的胡雪儿我只是给你个建议,最后还是你拿主意的。
钱氏并不在意,对了,乡试后是不是要给他们小夫妻圆房了?吴氏满脸笑容道,我是有这个打算,媳妇明年及笄,正好挑个好日子早日圆房,我还等着抱孙子呢。
明年圆房,后年说不定就能抱上孙子了。
钱氏心里算了算,满脸堆笑,妹妹,你是个有福气的,肯定不会像我这般等了好多年才能抱上孙子。
过去的事还提来干吗?吴氏嗔道,如今不是挺好吗?两个孙子一个孙女,都齐全了。
大房的章氏前不久生下了个男孙,全家人都开心不已,大摆流水宴邀请小镇上的人家。
钱氏眉目间有丝轻愁,说的也是,只是……吴氏忙关心的问道,怎么了?大嫂。
难道娘家有什么不妥吗?我看三儿媳心里似乎有些不快。
钱氏皱着眉头,这些日子总无精打采的。
是啊,侄媳妇里头只有她膝下一女,其他二房都有了儿子,她心里不痛快也正常。
吴氏对这个三侄媳挺有好感的,她嘴甜又会做人,不过她还年轻着什么急呢!钱氏有些心疼,我也是这么劝的,可她似乎没有想开。
她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儿媳,难免会关心些。
日子久了……大舅妈,娘。
碧玉捧了一大锅热气腾腾的吃食进门,快尝尝我做的点心。
玉姐儿,小心。
钱氏忙上前接过,把锅放在桌上。
没事的,大舅妈。
碧玉笑眯眯的盛了一小碗递给她,这是我亲手做的菜肉馄饨,您尝尝喜欢吗?转手又盛了碗奉与吴氏。
钱氏心里乐开了花,当然要尝尝,这可是我们玉姐儿专门为我做的。
上次在吴家喝满月酒时,小申儿对着表哥们夸起姐姐的手艺,如数家珍般说了一大堆吃食特别提起碧玉亲手做的馄饨更是一绝。
听了这些话,把那些人肚里的馋虫都引了出来,就是钱氏听到了也多问了几句。
今日钱氏来家做客,碧玉想起这事,赶着亲自下厨为大舅妈做了这道点心。
白瓷碗里盛着一个个小巧玲珑的胖乎乎的碧色馄饨,上面浮起一层薄薄的蛋皮丝,又洒了几滴芝麻香油,香的让人垂涎三尺。
钱氏尝了一个,不由夸赞道,玉姐儿的厨艺越发的好了,这味道怎么跟平时吃的不一样呢?不仅香更是鲜美无比。
吴氏也吃了一个笑道,大嫂没吃出来吗?里面加了些别的食材。
钱氏细心品味了会,笑道,加了…香菇吧。
本地的馄饨是不加香菇的,馅料只有肉和青菜。
没错,这孩子喜欢研究各种食材,上次无意中放了些香菇,没想到味道特别好。
吴氏得意的笑着,馅料也加了许多调料,所以感觉很不一样。
钱氏光顾着吃,一连吃了七八个才停下,把空碗递给碧玉。
碧玉含笑又盛了一碗给她。
她笑着接过来道,别嫌大舅妈贪嘴,下次去我们家你爱吃什么,大舅妈都帮你弄来。
碧玉见她吃的这么香,心中欢喜,大舅妈喜欢就好,下次我做芝麻汤团给大舅妈尝尝,那个也很好吃的,芝麻都是现磨的,特别香。
这孩子就是有孝心,巴巴的想着我。
钱氏笑的眯起一条缝,不枉我这么疼你。
吴氏好笑的摇摇头,大嫂就是太疼她女儿了,她家的儿媳们都要吃醋了。
女儿,你嫂子呢?怎么大半天都不见人影?嫂子正在准备晚上要吃的饭菜,择菜切肉忙的很。
碧玉看了吴氏一眼,不露声色的帮胡雪儿说着好话。
这些日子她感觉到胡雪儿整个人变了不少,对她的态度也有所改变,不再一味的针对她了。
两人虽没有像其他姑嫂那样有说有笑,但还算和平共处,没再夹棍带棒的嘲讽人。
既然胡雪儿不再针对她,她也不再对以前的事耿耿于怀。
不时的帮着胡雪儿在吴氏和吕登面前说几句好话,家和万事兴嘛。
毕竟她们几个才是要一起共同生活的人。
阿蓝那丫头也在厨房吗?吴氏问道。
在给嫂子打下手呢。
阿蓝是胡家下人刚送过来的丫环,今年才十一岁,容貌普通人挺本分的,手脚也挺勤快。
胡雪儿见到小丫环时高悬了许久的心终于落地,吕家人终于原谅了她,相公也不再板着脸不理她了。
上次回来还送了件小玩意给她。
虽说不值什么钱,但她却像得了宝贝似的高兴极了,这是他第一次送礼物给她呢,这说明相公消气了。
吴氏看了看外面,天色还早不用这么急啊。
碧玉笑道,嫂子满心想做桌好菜给大舅妈吃,正精心安排呢。
吴氏满意的点点头,能重视她娘家人就是尊重她。
她本来还担心她看不起世代经商的吴家,这下是彻底放心了。
让她做几个拿手的好菜,不能让人笑话。
知道了娘。
碧玉收了碗筷退下。
妹妹,你媳妇不错啊,我倒要尝尝她的手艺。
钱氏来的次数不多,还没吃过胡雪儿做的饭菜,点心倒吃过一两次。
难为这官家小姐肯下厨房做菜给我吃,真是难得。
妹妹,你好福气。
吴氏取笑道,大嫂,你有三个儿媳妇呢!个个都好,用得着羡慕别人吗?碧玉进厨房先传了吴氏的话,这才转身开始洗碗筷。
阿蓝殷勤的跑过来,姐儿,我来洗吧,您在旁边歇着。
碧玉一脸的温和摇头道,不用,就这几个碗,我自己来。
胡雪儿站在她身后许久欲言又止,一脸的挣扎。
妹妹。
碧玉奇怪的转过身,嫂子,怎么了?她们俩单独在一起很少说话,胡雪儿极少主动开口。
胡雪儿咬咬下唇,顾不得两人的过节,这些菜可以吗?大舅妈喜欢吃吗?她知道吴氏对娘家的看重,特别是对吴家富夫妻更是尊敬。
她自然不敢怠慢了钱氏。
碧玉心中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她点点头走到灶前扫视一圈,指着那个白萝卜道,大舅妈这些日子在喝参茶,不能吃这个。
啊……胡雪儿心中懊恼不已,居然没注意到这种细节,幸亏问了一声否则出了问题,就麻烦了。
碧玉的视线扫到一只野鸡,对了,这个是要炖鸡汤吗?大舅妈是不吃鸡肉的。
她对吴家人的饮食习惯了如指掌,对钱氏的脾胃更是一清二楚。
胡雪儿点点头,原本要做她拿手的蘑菇炖小鸡,如今却不成了。
可少了道主菜可如何是好?碧玉看了她一眼,见她皱着眉头不说话,心中轻叹了声她的脸皮还是太薄啊,算了还是她主动些吧。
不由出声指点,做个鲜鱼羹吧,大舅妈她爱吃。
鱼是现成的,这道也是胡雪儿的拿手菜,应该能博得钱氏的喜欢。
胡雪儿面上一喜,总算解决了心头的烦恼。
碧玉洗好碗筷一一擦干净,转身道,嫂子,我先出去了。
胡雪儿点了点头嘴巴张了张,却没出声。
碧玉又看了她一眼出了厨房。
胡雪儿神情莫测的站了会儿,才开始动手料理食物。
阿蓝在旁边看了半天,有些不明白。
少奶奶,其实姐儿对您还是不错的,您为什么不喜欢她呢?我没有不喜欢她。
胡雪儿此时对碧玉并没有太大的成见了,碧玉她并没有想像中的不做家事,更甚者样样都比她出色。
只是她一时之间转不过弯来,拉不下脸面。
阿蓝劝道,姐儿替您想的真周到,把您当成一家人看待的,您对她态度也好点,这样才能讨太太的欢心。
在这个家里,她也算看明白了,碧玉是极受宠的。
在被送来之前,管家忠伯已经将她□过一番,让她时时帮衬着胡雪儿,努力和吕家的人搞好关系。
她来了这些天,见吕家人都挺和气又不拿架子,各各都是惜贫怜下的,跟她以前见过的主子都不一样。
她有些不懂胡雪儿为何唯独对碧玉淡淡的。
按理说应该极力讨好小姑子,这样才能让小姑子在婆家人面前替她说好话啊。
胡雪儿的心一动,她把我当一家人了吗?不过话说回来,碧玉这些日子没对她落井下石,也没有对她冷嘲热讽,更没有在吴氏面前火上浇油。
依旧像以前那样淡淡的,既没有刻意讨好又没有不可一世般的张扬不屑。
她是不是真的做错了?阿蓝虽然从小在胡家长大,但她也有家人这些事她都知道些。
极力开解道,那当然,否则怎么会这般仔细的指点您呢?要是别的人家小姑子说不定还会故意借机整嫂子的呢!这种事不是没有,还挺多的。
在她看来,胡雪儿嫁到这种公婆和善相公温和小叔子小姑子好说话的人家真是幸运的很。
胡雪儿听了若有所思,是不是她开始时就带了偏见,所以才对碧玉看不过眼,处处为难她呢?想起吕登在房里说的那番话,她是应该学着跟碧玉好好相处。
不管怎么说,碧玉都是吕登最疼爱的唯一的妹妹,如果她对碧玉不好,吕登会……晚饭钱氏用的很满意,都是她喜欢的菜式,看来这外甥媳妇是用了心思的。
从手臂上挼下一对碧玉镯子,外甥媳妇,我没有什么好东西,只有这镯子还有些来历,送给你吧。
胡雪儿吓了一大跳,不不不,怎么能收您的东西呢?拿着吧,我看你长的好品行也很好,你做的饭菜也合我的胃口,我心里喜欢的很。
钱氏硬是塞入她手里,这是大舅妈的一点心意,不要嫌弃啊。
胡雪儿受宠若惊,拼命摇头,大舅妈,这是哪里的话,我本来就应该孝顺您的。
以往钱氏对她是很热情,但却没有今天这般亲切这般真心实意,话还说的这么中听入耳。
钱氏执意要给她,别推辞了,收下。
媳妇,你收下吧,你大舅妈是爽快人,不是那种喜欢客套的人。
吴氏见媳妇给她长脸,心中也很高兴。
婆婆发了话,胡雪儿这才谢过收了下来。
周彬的心意碧玉拉着钱氏的手臂,将头靠在她身上笑道,大舅妈,你好偏心啊,怎么就不送我东西呢?钱氏拍拍她的手,满脸的疼爱,你这孩子,上次我要送你根白玉钗,你死活都不要,如今却跟大舅妈要东西了?!向来是吴家人大包小包送东西给碧玉,碧玉收下一两件而已,从没有跟人要过一样东西。
人家羡慕嘛。
碧玉嘴撅了起来,脸上却全是笑意。
钱氏知道她是在撒娇呢,乐呵呵的弹弹她的鼻子,去我们府上住几日吧,你舅舅的铺子又进了好多没见过的新货,我带你去淘换淘换。
她最羡慕别人家带上女儿上街有商有量的买东西,还可以好好的打扮女儿。
碧玉笑眯眯道,那可不行,我还要帮娘做衣服呢。
哎呀,做什么衣服?钱氏有些不满的叫道,妹妹啊,不是我说你,自己铺子里拿几件就好了,干吗都亲手制呢?这样太累了,家里又没有针线上的下人,全靠自己亲自动手。
吴氏只是笑笑,家里人都穿惯我们亲手做的衣服,外面的衣服他们穿不习惯。
钱氏白了她一眼,有什么习不习惯的?日子久了什么都能习惯。
她对这个小姑子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劝了无数次依然故我。
大嫂。
吴氏被她念的头疼,无力招架,女儿,你就去住几天吧,陪陪你大舅妈。
正是这话。
钱氏见这次轻易达到目地心中偷乐,过几天让她大舅舅送回来。
吴氏无可奈何的摇摇头,大嫂,你可要多管教她,不可太宠她任她胡来。
钱氏不由笑了,玉姐儿这么乖巧,怎么会胡来呢?放心吧。
吴氏叮嘱道,女儿,去把要用的东西整理出来,等会带走,多带几件厚衣服免得着凉。
又转头吩咐道,小青,去前院跟老爷说一声。
小青应了退下。
娘,我真要去吗?碧玉有些犹豫,不放心的扫视一圈,我留在家里还可以帮您多做几件衣裳。
吴氏笑道,不妨碍的,几天而已。
这孩子孝顺又懂事,让她欣慰不已。
一直默不作声的胡雪儿突然开口道,妹妹放心去,家里的事我会帮婆婆的。
碧玉盯着她,见她满脸真诚,心中暗暗奇怪。
怎么突然有这种的变化呢?她不知道,胡雪儿这次得了钱氏的夸赞吴氏的欢心,心知肚明是碧玉帮了她。
心中有一丝丝感激,所以才会这般主动。
碧玉拿了一大包整理好的行李刚走到前院,迎面就遇上周彬。
他这些天很有功,每天都要在吕家待到天黑才回家。
吕顺对此很欣喜,难得见这孩子这么用心。
周彬惊讶道,吕妹妹,你这是要上哪? 她一副要出远门的模样,都换了套外出的衣服。
碧玉笑道,周哥哥,我要去舅舅家住几天。
原来是这样,他知道吕家和吴家的关系极其密切,不足为怪。
我来帮你拿。
周彬伸手接过东西,要住多久?只是心中有些难舍,平日里就算见不到她的面,只要一想到她就在离他不远处的后院,他的心就很踏实。
碧玉不确定的想了想,多则十天,少则三四天吧。
这个要钱氏定,不是她能作主的。
周彬默默的跟在碧玉身边,走出大门口突然站住,吕妹妹,你觉得我去考童试好吗?碧玉也随之站住,听了这话直点头,好啊,像我哥哥那样以后进府学,那样的话周爷爷肯定很开心。
周彬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那你呢?我?当然会替你开心。
碧玉真心的道,考上秀才以后你的路会顺利许多。
她大致听说过周家的情况,一直替他担心,见他永远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暗暗为他着急,但有些话却不好直说。
难得他开口说起以后的事,她自然要好好说说。
真的?周彬眼睛发亮,嘴角上扬,吕妹妹,你…你说…碧玉不由笑道,周哥哥,你有话就直说嘛。
同窗几年,都有所了解对方的性子,周彬虽内向但不至于懦弱,这般吞吞吐吐的情况倒很少见。
周彬咬咬牙,脸憋的通红,我可能不会像你哥哥那样出色。
一次就通过乡试。
那有什么要紧,一次不行再考一次嘛,爹爹常说考试通不通过这种事要看运气的。
原来是担心这个,碧玉笑着鼓励他,周哥哥不要担心,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
谢谢你,吕妹妹。
周彬的心热热的,碧玉对他真的很好,比他父母还要好。
周哥哥,不用客气啦。
碧玉漾起一脸灿烂的笑,你就像我的另一个哥哥,这些年你这么疼我,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都不忘送我一份,我心里感激的很。
她心里是这么想的,周家父母捎来的东西最后总能到她手里,东西虽小,这份心意却难得。
周彬的心突然被桶凉水浇下,哥哥?他可不想做她哥哥。
感激?他不需要啊!吕妹妹,我……钱氏在吴氏婆媳的陪同下走了出来,玉姐儿,你还没把东西拿到马车里?吴氏见此情景,眉头轻轻皱了下,这周家孩子怎么不懂的避忌呢?年纪渐长可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随意,何况他家还有意于碧玉……大舅妈,我跟周哥哥说几句话。
碧玉露出笑脸,这是村长爷爷家的哥哥。
碧玉对亲事并不知晓,反而很坦然。
周彬见状上前行礼,钱氏对他只闻其名未见其面,不由睁大眼睛细看,这孩子长的还是不错的。
随意和他聊了几句,谈吐斯文,有些可惜了。
天色不早了,快走吧。
吴氏打断他们的谈话,等会天黑了路就不好走了,女儿你扶着你大舅妈,小心台阶。
知道了。
碧玉转身冲周彬挥挥手,周哥哥,我先走了,你要好好读书。
周彬点点头,目送着她们离开,胸口有股苦涩的滋味升起。
吴氏等马车走远,转身看着周彬,微微蹙眉,媳妇,你先进去。
胡雪儿不解的看了眼他们,却不敢多说温顺的应了声进了家门。
吴氏直直的看着他,心里有些不痛快,周彬,我有几句话跟你说。
周彬有些心慌,师母有话尽管说。
吴氏不愿多绕圈子,直截了当道,不管你心里是怎么想的,我都不希望你和碧玉走的太近。
周彬猛的抬头,师母,我……吴氏摆摆手制止道,周彬,你听我把话说完,碧玉是个女孩子,她还不解世事天真烂漫不懂得避讳。
如果你们走的太近,万一落在有心人眼里,那话就难听了,别人说三道四的,到时受伤害的是碧玉,你难道想看到这种结果吗?以情动人是她想到的最好办法,刚才的那一幕让她想到了许多问题。
乡下的三姑六婆对这种事最感兴趣,总会把谣言传的满天飞。
万一……碧玉情窦未开还不知男女之情,她不愿去提醒碧玉,反而让她对这事有了好奇之心就得不偿失。
如今唯一能做的就是点醒周彬,让他注意些影响。
周彬被吓到了,有这么严重吗?不,我不想让她受伤害。
他身边只有个上了年纪的爷爷,没人教他,所以对这些事并不懂。
这就对了,周彬我对你没什么看法,相反我觉得你是个很懂事的孩子。
吴氏语重深长道,可我是个母亲,我要保护我的女儿不受伤害,我不能让风言风语传开,毁了她的名声,你明白吗?明白了,师母,我以后会注意分寸的。
他最不想伤害的人就是碧玉。
见说服了他,吴氏松了口气,那就好,我谢谢你了。
周彬惶恐不已,师母您不要这么说,周彬担待不起。
他能明白她的用心,但凡做母亲的都是为了孩子好。
见他脸色惨白,吴氏有些心疼,好孩子,你…周彬握紧双拳深吸口气,直视吴氏,师母,吕妹妹她……我……周彬,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将来会有好女孩陪着你的。
吴氏婉转的表达着她的意思,尽量不伤害这个孩子。
可是……他急了,这是在拒绝他啊!你见的女孩子少,所以觉得碧玉好。
吴氏有些为难,其实那孩子被我们宠娇惯坏了,根本不是贤妻的料。
周彬心中一疼,这般贬低碧玉是为何?是让他死心吗?师母不要这么说,吕妹妹很好。
吴氏轻轻叹了声,好孩子,你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前途,好好用功,将来有个好的前程为你爷爷为你母亲争口气。
她能做的只能这些,周家实在是太复杂了,她舍不得让碧玉去淌这场混水。
是,师母。
周彬无法再说,只能低声应了。
吴氏安慰的拍拍他的肩膀,才进了家门。
夕烟早已落山四下一片昏暗,周彬久久伫立在门口,不知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