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 章

2025-03-29 02:31:07

胡太太在女儿房内坐了一会儿,心里最牵挂病中的独子。

也坐不住匆匆的赶去陈家看望儿子女儿。

听说她在陈家住下照顾儿子,这让吴氏暗松了口气。

说句实话,她还真不想让胡太太住在吕家。

胡太太生活习惯太讲究,吃食起居都精致的不行,她家可受不了。

再说这次胡太太带的下人太多,光丫环就带了六名,更别说其他众多佣妇男仆,家里是安置不了的。

胡雪儿不知是听进了碧玉的话,还是见到母亲振奋了精神,身体一天天好起来。

没几天就下床走动,去看看孩子。

而金氏十月怀胎又生下一女,她虽然有些失望,但吴敬仁却很高兴,整天笑嘻嘻的。

吴家荣正好有事来京城,顺便带了许多礼物过来,还将唯一的嫡子吴敬勇也带出来见见世面。

吴氏见到他们欢喜异常,将前院收拾出来让他们住下,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好菜招待兄长和外甥。

吴家荣在老家听到些许不好的风声,可又不知道究竟发生事。

心中暗自忧心,所以托故进京,见到诸人都平安,吕登和刘仁杰都无事,这才重重的松了口气。

吕登也知道他此时不年不节的过来,是担心他们。

心中很感激,主动将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最后道,这样也挺好的,风头上还是避避吧。

那就好,你也是做官的人,三舅舅也没有什么可教你的。

吴家荣心知外甥办事可靠妥当,不由笑道,只有一句话给你,小心驶得万年船。

吕登起身恭谨的听了,等他说完,亲自拿酒壶斟酒,三舅舅,您一路辛苦,我敬您一杯。

吴家荣满意的点点头,一口饮干。

吕登拿着酒壶转向吴敬勇,勇表弟,你第一次来京城,我带你好好逛逛。

吴敬勇忙起来主动接过酒壶斟上,谢表哥。

此时的他少了些调皮,多了些沉稳。

只是眼神依旧很灵活。

吕登笑道,听说你添了个嫡子,恭喜你。

平日里书信来往密切,这消息还算灵通。

这些年几家人添丁升官喜事连连,这礼物什么的来来去去挺忙的。

同喜,表哥也终于有了嫡子。

吴敬勇笑了笑,家里有一妻三妾,不过在妻子生下嫡长子前,谁都不能有孩子。

就算不懂事的妾室再闹,也不管用。

刘仁杰问道,不知我那二个弟弟如今可好?刘家其他二房平时书信里只是平常的问候,并没有多少生活细节。

吴家荣犹豫了下,才开口道,老三家日子过的还好,开了个木匠铺子,生意还过得去。

刘仁杰听出了未竟之言,有些着急的问道,我家二弟他怎么了?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二弟,他的性情有些阴沉,做事也没有分寸。

别心急,你家老二别的还好,就是家里不太平。

吴家荣斟酌着言词,他家妾室生了两个儿子,跟妻室有些……他尽量说的轻描淡写,事实却严重的多。

曹氏虽然是正室,但却被妾室压的透不过气来。

而刘仁康却两不相帮,只将几个孩子放在一齐交给生母抚养。

这种局面也是他放任的结果。

二弟他不管吗?刘仁杰有些替他担心,虽然两人感情并不深厚,但总是刘家的子孙。

吴家荣是看不惯刘仁康的做法,管不住,他也无心管。

男人连妻妾都管不好,还能干什么大事?就算存心放任,也不能用这种办法,传出去好听吗?什么?刘仁杰皱着眉头,和他有着相同的见解,如果家宅不宁,怎么能做好其他事呢?小吵小闹而已。

吴家荣不便对刘家的家务事多说。

刘仁杰摇摇头,不再吭声。

娘,勇表弟他的那个小妾怎么样?碧玉毕竟是女人,对八卦最热衷。

听说那个小妾暗中做过几次手脚想陷害做正室的姐姐,不过都被发现了。

吴氏有些不齿这种人,你勇表弟本来就不大喜欢那个小妾,就把她打发到小院子,也不大去看她。

当初拼命跟姐姐抢相公,如今还要下毒手害姐姐。

有这种妹子,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她要是她的女儿,早就打死了事。

也不知她家里怎么教的?居然教出这种黑心肝的人。

女孩儿未出阁时或许珍贵,但出了阁就是内院女子。

要是婆家人不怜惜,那只有暗咽泪水。

就算女子的父母心疼,也没有资格插手女婿房内之事。

再说只是个妾室而已,又不是正经妻子。

她又是何苦?碧玉听的嗟叹不已,原本可以找户好人家风风光光的做正室,偏要耍手段硬要进吴家的门,这小妾是好做的吗?吴氏越想越不喜欢那女子,脑子糊涂的人多的是,何必去理会这种人?自甘下贱的女人不值得同情,更何况是跟亲姐姐抢男人。

到了夫家,又争宠夺爱大力打压正室,暗中下绊子。

这种女子倒了霉根本是活该。

吴家荣住了几日,见无事就回老家去了。

不过留下吴敬勇多住几日,让他多看看长些见识。

吴敬勇跟着几位表兄弟说说话,出去逛逛,日子过的很快活。

只是吴氏将他管的挺严,出去要报备,还要有人跟着,时间也有限制。

她生怕他步上胡耀祖的后尘,那可怎么对得起吴家人?胡太太等儿子病好后,带着儿子一起回去。

听说胡老爷将儿子管的极严,无事不许出二门一步。

不过胡耀祖好像也对一切灰了心,把心思都放在书本上,连妻妾房中也很少去。

日子过的飞快,一转眼就过去了两个多月。

碧玉守着家人过的风平浪静,有时去隔壁转转,陪陪吴氏说话。

这天她刚从娘家回来,刘仁杰正好也踏进家门,娘子,出大事了。

什么事?碧玉心里一咯噔,有些慌了手脚,不会又有坏事吧?别慌。

刘仁杰见自己吓着了妻子心中有些懊恼,忙扶住她笑道,太师倒台了。

啊?碧玉张大嘴惊讶的不行。

怎么会呢?前些日子不是风头正劲吗?听说太师还从旁支挑了个女孩子送进宫,帮着贵妃娘娘固宠。

那是最后的挣扎。

刘仁杰心情非常的好,笑个不停。

悬在吕刘两家头上的乌云终于被移走,这下能睡个安稳觉了。

碧玉心急的追问,什么罪名?你别光顾着笑,说清楚。

原来是大师和贵妃串通要谋反,结果被首辅大人打探出来密告皇帝,铁证如山让皇帝怒不可遏,结果就下旨查抄太师家,并从太师家里搜出了件龙袍。

这皇帝吧,其他的事情还能容忍,这谋反是他最不能容忍的,想反了他家的天下,那是做梦。

一下旨将所有的相关人等全抓了起来,一个也跑不掉。

真的谋反吗?他们是不是昏了?碧玉真不懂这些人在想些什么?好好的太平日子不过,想些愚不可及的事来做。

不过这是小百姓的想法,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想法不同,总想更上一层楼,握有更多的权势,能把整个天下握在手里,那是野心家们梦寐以求的事。

刘仁杰笑着看了她一眼,这种事情谁知道?反正陛下认为是谋反,那就是板上定钉的谋反罪。

金口玉言一开,谁也不能翻盘。

说的是,反正太师倒台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她最恨的就是李侍郎一而再再而三的对付他们刘吕两家,这下靠山倒了,他恐怕也要完蛋了。

李侍郎他呢?刘仁杰大笑几声,才开口道,被关押起来,等着陛下最后的判决。

真是解气啊。

当初将他们逼的无路可退,在大牢里关了那么久。

现在却把自己送进了大牢,就不知会关多久?不过估计是关不久的。

碧玉一点都不同情,太好了,这种人死不足惜。

出来混的,总要还的。

最后的结果三天后就出来了,贵妃赐白绫、太师赐毒酒、李彦宏和其他主要党羽腰斩,犯官家属男的流放三千里发给披甲人为奴,女的充作官妓。

而吕登不仅复了职,还升了二级做了户部给事中,这是正五品。

这种结果让碧玉很是惊讶,不过跟刘仁杰谈过后,才知道吕登在这件事上是立了大功的,这是封赏。

至于他做了什么事情,刘仁杰怎么也不肯说。

这几个月的变化大的让人目不暇接,从一开始的忧心忡忡到如今的欣喜若狂,这人生的跌宕起伏实难预料。

这种大喜事当然要好好庆贺一番,但吕登怕在这关口闹的太大,会太惹眼,劝说不要摆酒听戏。

吴氏想了想作了个权衡,她作主请上几个至亲好友摆上几桌,算是贺喜。

戏台子就不请了。

吕登听了也就点头同意。

除了三家所有人外,还请了陈大人一家过来喝酒,也给孙家下了帖子。

孙大人带着妻子过来庆贺,孩子们一个也不带。

而陈大人带着全家一起过来祝贺,还送上一份重礼。

他官复原职,不过不像吕登那样升职。

他已经心满意足,原来只指望能保住一家大小的平安就够了。

陈简之经过此劫,已经想通许多事情。

妹夫,这次真是多亏你了,要不是你,我们家恐怕……吕登忙摆摆手笑道,姐夫言重了,我也没做什么。

这都是陛下开恩,才让你官复原职。

陈大人做官多年,岂有不知其中的道理?要是没人说情,谁会想到他这个罢官的人?人走茶凉在哪里都一样。

再说要不是为了他求情,吕登也不会跟着被罢官。

这份恩情可比天还大。

亲自给他斟酒,不说这些,我敬你一杯,将来无论什么事,只要你说一声,我们陈氏一族都会竭尽全力。

姐夫客气,这些小事不必记挂在心里。

吕登谦虚了几句,笑着饮下酒,两人客套一番聊些朝庭的最新变动,说的不亦乐乎。

内眷们都在刘家的后院吃酒,陈太太对着吴氏一个劲的奉承,早没了以前的那种清高。

以前再摆出一副平易近人的模样,这骨子里总有份名门贵妇的骄傲。

吴氏微笑着听了,不时的劝酒。

而杜氏陪着陈太太说说笑笑,也能聊上几句。

正在这时,吕登急匆匆的跑过来,凑到吴氏耳边道,娘,有贵客到了,快去迎接。

是谁?吴氏跟着站起来,脸上茫然的很。

出去便知。

吕登春风满面的卖关子。

作者有话要说:看到Juliet同学的问题, 我在这里说说。

我的新文叫《舍我其谁》,是半种田半言情的。

比起上两部,这部不是从小孩子写起,直接写十三岁的女主,这丫头是个睚毗必报的主,对待感情霸道。

而且更偏重言情,男主也不再是背景墙。

会在过完年后开,不过不确定具体时间。

也不知大家会不会喜欢这种变化?希望大家都能喜欢。

对了,如果要最先知道我开新文的时间,可以点这个把我的作者收藏给收了。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