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云小鹿的提议小娥显然是上了心, 但这事儿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小妹难得回来,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要陪小妹。
但云小鹿显然有自己的规划, 她在省城只待了两天就启程回了老家县城去探望云怡一家。
你真的不用我陪你吗?云双假都请好了,可惜云小鹿坚持自己上路。
真的不用,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 该忙忙我回家还能不认识路了?现在云小鹿完全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哪怕没有爱学习在一旁, 她出趟门应该也是安全的,毕竟暗中跟着的人肯定不会让她出事。
果然一路畅通无阻的回到县城, 云小鹿在汽车站见到来接自己的大姐和大姐夫时, 笑容格外灿烂。
大姐、大姐夫。
看着大包小包向自己走来的云小鹿,云怡也是满脸笑容的迎了上去。
坐了一路车, 累了吧?云怡接过小妹手里的东西递给王跃民,然后就开始各种关心起妹妹。
我还好, 咱们省现在的路好走许多, 回来的时间都比过去快了一个多小时。
这一路云小鹿是真没怎么累着,就是中途坐汽车有些挤, 她东西稍微有点多就有些费神。
咱们先回家再说。
王跃民在一旁催促, 主要是这会儿汽车站人来人往不方便,这种地方扒手也多。
对, 咱们先回家。
云怡和王跃民都是骑自行车过来的,云小鹿就自然坐在了云怡的后车座上,颇有些回到小时候的感觉。
再回到有些熟悉的王家小院子,云小鹿竟然有种恍惚, 她其实已经很多年没来过姐姐家, 似乎上了大学开始就没来过, 这么一想都过去□□年了。
康康和飞飞还在学校吗?今天是周五,不出意外孩子们都是在学校。
对,一会儿大约就回来了,你先坐着歇会儿,他们回来后咱们就一起出去吃晚饭。
这会儿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云小鹿坐了六七个点的汽车倒是也没怎么感觉累。
云怡和王跃民计划好的接风宴是去县城的饭店吃,除了表示重视外也是因为云怡之前答应了两个孩子带他们出去吃顿好的,刚好就一起赶上了。
云小鹿在省城买了一些零食玩具给外甥,同时给大姐的带了个洗漱大礼包,给王跃民带的则是几本书和一盒茶叶,都是之前王跃民很用得上的。
王跃民这几年在厂里混的如鱼得水,不但当上了一级技术员,还得到了好多进修机会,或许过不了多久就能再进一小步混个小领导当当。
这书可是不好找。
王跃民一看到这些机械类的书籍就知道这不是市面上轻易可以得到的。
这是我托同学在海城买翻译本,应该是刚上市不久。
王跃民要是外文溜的话,甚至可以给他弄一些最新出版的书籍,可惜这一块他是真不太行。
王跃民看到这几本书后有些爱不释手,他最近想考证,这些书都用的上:果然咱们家最懂这学习重要性的就是小妹你。
今天下午云怡和王跃民都是特意请假来接云小鹿的,三人在家聊了一小会儿天交流了这一段时间的近况后,康康和飞飞就放学回家了。
现在的孩子上学也不用接送,一般都是结伴回家,如果家里孩子多那就是大的带小的一起上下学。
康康和飞飞就是这种情况,康康就一直和弟弟一起上学一起回家。
小姨,你来了!两个孩子对于小鹿的印象还很深,毕竟隔三差五就会收到小姨的礼物,对小孩子们来说这绝对是最讨喜的大人。
和云怡一家欢欢喜喜团聚,吃过晚饭后顺着小路慢悠悠的往回走,两个孩子在前面嬉戏打闹,王跃民负责看着他们,姐妹慢慢走在后面两个在交流这两年的生活。
你这两年一直忙,这回好不容易有时间探亲,要不多住几天?云怡是真的很想念小妹,尤其是现在他们兄弟姐妹各散天涯,父母也不在老家,这种思念就更深刻。
我大概只能待两三天,过段时间得出一趟国,所以得回去准备一些事。
就算真的跑出来躲清闲云小鹿也知道京城那边很多事,自己也是躲不过去,还是得安排处理一下。
怎么又要出国?你不都已经读完书了吗??在云怡的认知概念里博士就已经是最高学历,小妹为什么还要出去呢?我这回是出去工作,参加一个会议。
云小鹿简单解释了一下,也不是什么保密行程,所以告诉家里人也没有什么关系。
原来是这样,我们家小妹果然是出息大发了,这说出国工作就出国,爸妈要是知道肯定很高兴。
云怡听到这个原因后脸上高兴和骄傲怎么也遮挡不住。
只不过在高兴之余,她又带着一丝忧愁。
大姐,你是有什么心事吗?云怡这次见到小妹其实也是想和她商量一件事,本来就是想先跟大哥说的,但是在电话里一句话两句话也说不清,所以先和小妹说也是可以。
你姐夫的工作可能要调到市里,机械厂要搬迁一个农机厂去市里发展,你姐夫打算去那边。
这事儿对王跃民的前程可以说是至关重要,原本王跃民是打算自己先过去,让云怡带着两个孩子在县城。
但是厂里刚刚推出了新政策,打算在市里建一批单位集体福利房,王跃民如果带家属过去就可以优先分到房子。
这事儿不但王跃民心动,云怡也是心动的,这两年。
随着各种小商贩和小商店的兴起,供销社在自负盈亏后的经济效益已经不是很好,哪怕云怡现在已经是个小领导但依旧明白这个工作前程其实已经没什么大的希望。
所以她就更希望王跃民这边好好抓住机会,现在工作升迁的机会还带着房子,那就当真是天上掉馅饼。
我在考虑要不要辞去供销社的工作,跟你姐夫一起去市里。
这事云怡纠结了很久,但是她知道这对自己的家庭是最好的选择。
那辞职以后大姐你准备做什么呢?云小鹿不觉得她大姐会想全靠大姐夫养着,显然大姐夫的工资就算升上去一点也绝对不会有太夸张的情况,云怡不工作那家庭的负担就全都落在王跃民一个人身上。
我是想着去市里或许能开个小卖部。
现在小卖部非常火,几乎可以说因为小卖部的出现,很多供销社的买卖已经变得惨淡起来。
云怡知道这里面的商机她也有把握做好,只不过她想要辞职辞去铁饭碗经营个小店儿,这种事很多人会觉得有些冲动甚至是不理智。
如果你考虑好了那就去做呗,开小卖部应该挣的比你现在多。
云小鹿知道经商赚钱比拿死工资要多得多,毕竟爱学习平日里挣的那些钱她又不是不知道。
开小卖部算是个小本儿买卖,云怡又有丰富的卖货和进货经验,怎么看也是个赚钱的买卖。
大姐你这么犹豫是因为缺本钱吗?云小鹿以为大姐是想要跟她开口借钱,不然她不知道这件事为什么大姐会犹犹豫豫地以商量的口气跟自己说。
云怡摇了摇头,我是担心爸妈不同意,还有就是爸妈应该还会回老家住我要是去了市里,回去看他们也就不方便,咱们都离得远了后,怕爸妈有什么事儿也支应不上。
这的确是个问题,这时候对于辞去铁饭碗的是其实很多人是不能接受的,云小鹿是见过国外的情况所以她对此没有什么概念,但其实对于云仪这个想法,现在的情况确实大多数人都不太支持。
我觉得你要是从姐夫工作这边入手,爸妈应该会同意,毕竟姐夫如果高升那对你们全家都是一个保障,相比让你们分居两地,我觉得爸妈可能更愿意你去开小卖部。
至于照顾爸妈这件事,这也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咱们家兄弟姐妹这么多,应该大家一起分担,爸妈回来就让他们跟我去京城住,我那里条件还算比较好,而且我觉得最近两年爸妈应该也舍不得秋秋回老家。
秋秋是云达女儿的名字,因为出生在秋天,她父母就给起了这么个应景的名字。
云达部队驻地那边的托儿所条件不是特别好,就从他隔三差五托云小鹿买些孩子吃用的东西就知道地角儿肯定是很偏僻。
云海生和赵月季都是十分疼爱孩子的长辈,秋秋他们亲手带大的,指定舍不得这么小就放给一对儿工作狂的父母养。
你就安心和姐夫该怎么安排怎么安排,咱们家这么多孩子,还照顾不了爸妈吗?云小鹿希望姐姐们的人生都有一个很好的未来,就连她都这么想何况是父母们呢?赵月季和云海生肯定也是支持云怡做出最好的选择。
去市里不光对王跃民的前程有帮助,康康和飞飞他们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甚至云怡如果想把生意做大在市里绝对要比在县城有发展潜力。
姐,机会难得,遇到了就牢牢抓住。
云小鹿对于这个非常有感触,当初爱学习也是这么劝过她,她抓住机会后整个人生都有了不一样的变化,眼界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其实我现在就是纠结,听你这么说我也有勇气给爸妈和大哥那里打电话了。
云怡得到小妹的鼓励,心下松快了许多,其实很多决定自己潜意识里已经做出了选择,只不过是还需要别人的一些肯定才能最终做出决断。
那你们县城的房子打算卖掉吗?肯定不会卖的,这是跃民他爸爸留给他唯一的东西,我们打算先留着以后说不定还能回来养老。
说来也是巧,你这边打算搬家,三姐那边可能也会搬家。
小娥已经和李景商量好打算要买房的事,所以对于自己怀孕的事,也不再打算瞒着娘家的人。
云怡在听到三妹跟婆家妯娌们的一堆烂事后也是其她替有些愁,不过小娥从小就是一个稳重又爽利的孩子,所以云怡也不担心她真的会吃亏。
你跟她说房子一定要买,钱不够咱们几个给她凑一下,现在先养好胎最重要。
我已经给她说了,这几年他跟三姐夫也是有点积蓄的,买房子的钱也还是有的。
就算不出凑钱云小鹿也不能让大姐这边出,毕竟她这边如果搬家还要做生意的话,肯定需要本钱,既然他现在都凑不出买房的钱,那干脆挪给三姐先用。
然而小娥这边没有打算借钱,他和李景在想好买房的时候,李景因为身为记者的关系,所以消息格外灵通,托熟人打听不过几天就已经有好几处合适的房子可以供自己选择。
省城这边的房价不算高,2000块钱就能买个很好的小院子,加上一些装修的费用,满打满算2500块钱到了顶。
小娥和李景的工资都不低,再加上俩人时不时还有稿费的额外收入,所以还是拿得出这笔钱的,不过所有钱花出去后孩子出生后一段时间里他们就得省吃俭用起来。
不过日子有了好的盼头,这些也都是可以忍忍的,其实想到再也不用受妯娌们的气,小娥就更坚定了,要花出这笔钱去。
云小鹿回到京城后,第一时间就买了很多的孕妇营养品给小娥运邮过去,虽然知道云双肯定也会补贴她,但她的工资显然要比二姐多,现在父母又不在老家,姐姐怀孕他们姐妹几个肯定要多多的费心。
而云海生和赵月季在听到三女儿怀孕的消息果然也是记挂万分,甚至连云怡要辞职这件事都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了,毕竟他女儿这边就算去了市里,那也是有现成的房子住的。
虽然三女儿没有跟他们说太多家里的事,可以听他们已经打算房子后赵月季和云海生大月就猜到肯定是和婆家有不愉快,不然孩子的户口完全可以落在婆家,完全不用这么着急自己花钱买房子。
云达和沈甜这边给听到妹妹的事后,立马给小娥寄了五百块钱,父母顾自己这头就顾不上妹妹们,他们说不愧疚是假的。
要不是秋秋现在实在太小离不开人,云达都想让父母回去照看一下三妹,毕竟她那里有公婆也跟没有差不多。
等你三妹生孩子后,我就回去给她伺候月子,让你爸留下来照顾秋秋。
手心手背都是肉,孩子生多了其实累的真的是父母,但赵月季和云海生他们也不可能放手不管。
云达心里愧疚极了,却知道这件事其实他也做不了太多的选择,毕竟在他这里现在找个照顾孩子的保姆都不容易找。
要不你们带秋秋回老家?这样父母不用两地分开,秋秋能得到更好的照顾。
孩子跟父母不能分开太久,不然以后就生分了。
尤其是现在都是一家一个,赵月季可不同意孙女长时间见不到不父母。
等她上幼儿园了,自己也就能照顾上手,到时候我和你爸就回老家。
距离秋秋能上幼儿园的年纪,怎么着也得等一年,但其实这时间说长也不长。
小娥已经跟赵月季说过自己可以请长假照顾孩子到一岁,所以并不用赵月季一直给看孩子,省城有宝宝托儿所条件还可以,怎么着也比云达这里强太多,其实要不是顾及着儿子儿媳和孙女不能分开太久,赵月季也愿意带孙女回老家,除了更自在外也是回老家可以让孙女有更好的条件去城里上学,部队这边的学校怎么着也是差一些。
过几年我可能会调动,到时候尽量申请回咱们那边吧。
云达和沈甜一直也想回去,不止是S省比这边教育条件好些,更是因为两边父母都在,他们能经常回家探亲。
老是这么隔着天南海北的也不是回事,他们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儿女却越走越远,活到这把年纪还要拖累父母不断帮衬他们,想想就无比难受。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