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9 章

2025-03-22 08:21:15

你咋这时候回来了?大闺女突然回家, 高兴之余,赵月季就担心她是不是遇到什么事。

云怡放好车后, 摸着肚子道:妈, 我能先吃饭吗,我都快饿死了。

下班后云怡骑了两个小时才到家,这会儿当真是饿的前胸贴后背。

好好好, 先吃饭。

看大闺女脸色就知道应该没出啥不好的事,赵月季就放心去厨房指挥孩子布碗筷吃饭。

晚饭才吃了一半, 队里喇叭便想来起来,云海生走到院里仔细听着, 原来是过几天要有公社检查, 说什么各个大队都要有庆祝丰收的活动。

所以今晚临时召集秧歌队去排练,这时候的秧歌队都是鼓励所有群众参与其中, 赵月季虽然不好这个,但也是被动员着参加了两回, 不过队里要去排练的应该是正式成员, 他们是有服装行头的。

妈,我想去看!小豆可不想错过这一年到头难得的热闹。

不光小豆想去, 其他孩子听到远远传来的锣鼓声也已经坐不住, 这会儿某能听到外面成群结队的孩子大人说话声音,显然是吃过晚饭看热闹的。

这种事赵月季当然不会反对去凑热闹, 她嘱咐道:行,去吧,去了别乱跑,早点回来。

孩子们呼拥而去, 最后也只剩下了帮着收拾碗筷的云双和云怡, 哦, 还有一个磨蹭着没走的云小鹿。

你咋不去?云双是想收拾好碗筷和大姐一起去,但小妹能耐住性子在家等?云双显然觉得不太正常。

天知道云小鹿此刻有多么煎熬,她一开始也想着和哥哥姐姐们一起跑出去凑热闹,可爱学习让她等一会儿再走,说要听一听大姐为啥回家。

我等大姐。

云小鹿狗腿般抱住云怡的腰撒娇。

云怡洗干净手,看着赖在自己身上的小妹,笑着道:呦,我面子这么大呢,秧歌都能不去看?先说好我可是累着了,不打算凑热闹的。

云小鹿听到大姐不去,小脸儿都要皱起来,大姐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呢?许念云在主脑空间淡定道:排练又不止排一天,今晚不去还有明天后天大后天,可你走了你觉得还能知道你大姐为啥回家吗?许念云猜着云怡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所以才不辞辛苦这么折腾,她想听到第一手信息。

云小鹿内心纠结了一小下,最终妥协在心里道:你说得对,我还是在家吧。

万一大姐有啥事儿呢?她可是早就定好过保卫大姐计划的人。

大姐不去那我也不去。

云小鹿嘴巴甜的都可以吐蜜。

云怡笑着看小妹卖乖,但她今天回家的确是有正事,她爸妈此刻也没出去大概就是等着她开口。

爸妈,我回来是想说件事,上回那栗子我都给换出去了。

云怡上次带的栗子,在她分给几个相熟的工友一点又听到这是她家里打的山货后,好些人就来问还有没有能匀出来的,那半麻袋栗子有五十多斤,不用半天就兑换干净。

后面给车间主任送那两斤时,对方还托她回家问问同村的有没有愿意换票的,说是他家想要送别人些。

大家以为我换出去那些是咱们家全部的,所以这后面就有托我问一下同村的,胜民哥也被追着问呢。

但云怡没松口,她知道自己带去那些已经不少,再多就真是扎眼。

云胜民家就更不可能跟人家换,他家把孩子当命根子,俩孙子平时都不错眼的看着,就老头一个去打山货能有多少?家里不缺钱,所以这山货打下来,每年他们家都是自己就消化了。

这是我跟人家换的各种票,还有五块钱,这大半个月放宿舍我是觉都睡不好,就怕丢了。

云怡从包里拿出一沓各种票证,一看她就是收获颇丰。

那也不用这么晚回来折腾,等你休息时回家也行啊。

大闺女不松口继续和厂子换东西,云海生觉得做的很对,厂子人多眼杂,谁知道会没什么人盯上?云怡回家当然不止是送东西,这还得从那半麻袋栗子说起,王跃民让云怡放在他家后,到下午时就给云怡送去一部分,后面又送了一次很快就全换出去。

但那天中午他大姨去他家给李淑琴拿换洗衣服,没成想大外甥竟然在家做饭,他妈住院时大多数时候王跃民都是在食堂吃,只有想给他妈开病号灶时才会在家做饭送去医院。

听到那鱼是云怡特意送过来给未来婆婆补身体的,王跃民大姨脸上那笑就没下去过。

后面看到那半麻袋栗子,知道是云怡想和工友换东西,还特意嘱咐王跃民舅舅帮着上上心,别让云怡吃亏。

后面他大姨回医院和李阿姨提了一下,然后我去医院时,李阿姨就问我咱家还有没有多的,她说有门路咱们匀出去还不打眼。

供销社有着各种销货门路,李淑琴是老员工,就光他们自己系统内部就能吃下好多,有这个门路自然是比云怡那办法安全太多,但是云怡没有立即答应。

她很清楚没结婚以前她家里是不许她和王家有太多利益牵扯的。

只是后面,李阿姨看出我为难,就跟我说,这些东西对他们这些人来说也是难得的人情,要是别人家她想弄也不敢放心对方底细,但对咱们家那自然没有顾虑,所以这事儿李阿姨说让我回家问问你们再给她答复。

李淑琴当然是有给未来儿媳妇方便的意思,但其他的原因说的也是真的。

云海生和赵月季听到这话,他们倒是没有云怡想的那么顾虑重重,都是做父母的李淑琴想什么他们也能猜到八九不离十,但比起云怡想到的面上的一些事,两口子想到更多的是,未来亲家提这事儿可能是为了俩孩子结婚考虑。

李淑琴身体状况显然已经越来越不好,当妈的哪能不给孩子未来考虑?供销社的工位如果以后真给云怡,那她必然是想顺顺利利交接,儿媳妇能在她老单位顺利融入,用些稀罕东西和同事增加往来也是门学问。

她做这么多也希望云怡以后的岁月不要辜负她儿子。

你李阿姨说要多少了没?赵月季想明白这些后,当即便做出决定,她是当妈的最能明白当妈的苦心。

云怡诧异的看向她妈,这么容易就答应了?是谁说不让随随便便欠人情?咱们家这东西又不愁卖,收购站的价儿再便宜也是在那里摆着呢,这事儿既然是两家都便宜,那干嘛不答应。

女儿还是年轻,看不出这是未来婆婆给她铺路呢,但这种事他们父母之间明白明白就行,孩子们有自己的相处之道。

李阿姨说让咱们先把栗子出手,这一阵子干果其实刚好上市,市面上有票就能见到些,但等过阵子到冬天尤其是过年那会儿,这些东西有票也不见得买到。

李淑琴的意思是,榛子之类的那些好储存的就先晒干放起来,等过阵子自己炒熟再拿出来就更合适。

既然父母不反对,云怡当然不想扫未来婆婆面子,再说这事儿做成了她家里也能更宽裕些。

家里晒干的栗子还有将近一麻袋呢,那可得一百多斤,你是分开拿回去?云海生觉得大闺女自己来回折腾也太是辛苦。

跃民说,要是咱们同意,过两天厂里休息时他和我一起回来。

俩人再运一趟也就齐活儿。

成,那就让他和你一起,刚好你妹妹他们打了些核桃,到时候晒干了让他拿回去包给你李阿姨尝尝。

云小鹿在一边儿听完全部,知道没发生什么不好的事,她心下一派轻松,然后就有些坐不住。

许念云这会儿自然不会再以此为理由阻碍她出去,但是今天的学习任务还没做,这出去疯玩半晚上回来还能有时间学习吗?一听到欠下的那些任务,云小鹿顿时蔫了,这几天过得太快活,她已经忘记自己还是一个身负重任的崽。

算了,反正出去也玩不痛快,我还是学习吧。

这万一出去没看几万就被催着回家,那还不如不出去。

对于小亲妈如此上道,许念云深表欣慰,云女士果然没吹牛,小时路的她当真是懂事又乖巧啊!对于小鹿当然不出门并且还早早去洗漱睡觉的行为,不光是云双觉得惊讶,赵月季都险些以为孩子是不是生病了?不然能这么老实?然而云小鹿郁闷的表示,每天被系统催学习进度的痛苦你们不懂,她是不想出吗?等云小鹿从意识体状态出来不一会儿,孩子们才叽叽喳喳归来,显然是热闹看的很尽兴。

就连春城和寒食都是一脸兴奋,他们大队也有秧歌队,但没有红旗大队的好看,毕竟人家是有服装道具的。

虽然按照后世审美,许念云觉得那些花花绿绿带补丁不成套的演出服还不如不穿,但这会儿就是觉得好看,等正式表演时听说还要化妆呢。

赶紧洗洗睡吧,这都多晚了。

赵月季看着还兴奋着的孩子们,一个个催他们去睡觉。

小妹竟然没去!小豆觉得这完全不符合他们小妹人设。

大概是累着了,我们小点声吧,别吵醒她。

这么小的娃整天跟着他们漫山遍野的走,能不累吗?小娥有点心疼小丫头。

孩子们一夜好眠,但云海生两口子却是天不亮又起来忙碌。

赵月季忙着给云怡做早饭,云海生则是下地窖拿栗子。

干果晒干好,云家都是仔细挑选出坏的然后才入地窖,这样不仅可以保存更久去买的时候也能省好多麻烦。

云怡起床时就看到她爸已经捆好半麻袋栗子在自行车后座上。

你路上慢点儿,看清楚路。

现在天亮的晚,云怡出发的时间天色还是暗沉的。

放心吧,去县城的路比家里平,我有数,再说走一半就大亮了,我回去时说不准厂里都没开门儿。

家里这次山货收的量完全超出云怡的预估,所以她得去问问李阿姨到底能要多少,要是吃不下那她就让家里去收购站卖掉一部分。

孩子们起床时对于大姐早就离开接受良好,毕竟这又不是第一回,只是他们没想到今天早上的早饭也能沾大姐的光儿。

妈你竟然煮了这么多野鸡蛋?看着那一海碗野鸡蛋,小豆都怀疑他妈是不是换了芯儿,这也太大手笔了吧?我把捡的全煮了,你们一个个不是嚷嚷着不够吃?这回吃个够。

赵月季心情不错,所以懒得跟小儿子计较他那编排自己的态度。

妈,你最好。

马屁精随时报道,当然云小鹿觉得自己这话说的真心实意。

饭桌上一个人分了两个鸡蛋,虽然这东西比起家里养的要小上很多,可两个也很多了好不好?反正春城和寒食在家时是没见过他们奶奶或者亲妈舍得一次煮这么多,除了他们俩过生日能吃一个,家里的鸡蛋都被拿去换油盐了。

今儿说好要去公社,但因为惦记那点儿山药,所以孩子们吃过早饭先带赵月季一起去了后山,说好的今早去排队买肉挪到了明天再去。

到后山看着孩子们挖的坑坑洼洼的地点,赵月季心疼的不行。

当即指挥孩子们道:我和春城一起开出坑后,你们小心点扒出来,别弄断了。

春城力气有,但这活儿得有巧劲儿和下锄头的分寸,不然肯定要弄坏,有着赵月季带着,春城一会儿就找到了诀窍,但这东西生的当真是深,挖起来太费力气。

不过收获还是很不错的,看着那两指粗山药根堆成的小包,估摸着三四十斤应该是有的。

行,就这些吧,剩下的等你爸有功夫让他过来。

赵月季看着天色,估摸着快晌午,下午他们得去公社,所以现在就必须回去。

等到家时云海生已经散工回家,今天就是放水浇麦子,所以散工早,他提前回来把下午要卖的东西都装进背篓,按照孩子们的承重能力依次放好。

因着干果有额外的渠道,所以今天取消了它们的参与,但那些草药和兔子还是量不少。

去收购站没啥新鲜的,孩子们向往的主要是去供销社。

云怡带回来的票正是时候里面有好几斤点心票,赵月季已经答应孩子们这回去买点心。

妈,能买月饼吗?云小鹿中秋节分到半块月饼,后面还吃了系统兑换的,她倒是没那么想吃,可她之前听到寒食表姐之前晚上和二姐说悄悄话,说今年姥姥家月饼都没舍得买,她就觉得表哥表姐太可怜了,一年就吃一回的月饼竟然都吃不到。

你们也想吃月饼?赵月季倒没反对,但买啥也不光只听一个孩子的不是?那当然是想吃的,别的点心还能经常有卖的,可月饼除了中秋节前后根本是有钱有票都买不到。

赵月季在供销社买了三斤月饼外加两斤桃酥,上回云怡给的点心钱加上这回带回来的,一下子就全部消费出去,可是把孩子们高兴坏了。

最近也是累着你们不轻,这权当奖励,但吃过这回也就别惦记,家里的票就这些了。

赵月季提前打好预防针,省得孩子们还以为家里发大财了。

吃这一回都是中奖,孩子们哪里还知道惦记下回,而且他们这时还不知道云怡要去家里大部分干果换东西呢。

老式月饼是一斤两个装,赵月季给包括赵家兄妹一人分了半个,她和云海生一起分了半块,另外一斤和桃酥放了起来。

桃酥过两天再给你们分。

哪能一次性都吃光?但这就已经很多,上回队里分的月饼票,他们全家也就分了一斤半呢,买回家还不如这一回吃的多。

寒食吃月饼时眼眶都是红的,他们知道小表妹说买月饼是为了她和哥哥,而大姑一次性买这么多也是为了补贴他们。

在家时,她爸妈总说长大了要她和哥哥孝顺大姑和大姑父,要是没大姑一家他们兄妹可能都长不大,她和哥哥当然会孝顺大姑,从小他们和大姑最亲。

第二天进山,但主要是恢复采草药的日常,如果顺便能捡个仨瓜俩枣,权当意外收获。

有了春城和寒食加入,他们挖草药的数量直线上升,并且还把外围范围往里面扩大了一点点,毕竟人多就胆大嘛,这次连云双都没说啥。

许念云看着地图上那些被人类吓得藏到最深处的小动物图标,深深觉得对动物们来说可能人类更吓人也说不准,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总感觉自从大队里人员频繁进后山,林子里的鸟雀都安静不少。

其实的确不是错觉,这些日子好多鸟雀都被抄了老家,小豆要不是跟着家里一起进山,那肯定也是烤鸟大队的一员。

肚子里空的人们,世间万物在他们眼睛里只有一个区别:能吃的和不能吃的。

云双因为家里还有那一摊子需要晒的东西,加上家里饭量增加,所以她在家一边负责阴干翻晒核桃和其他干果,一边又要负责整治一家子三餐需要吃的主食,也是忙的团团转。

赵家兄妹在云家住了五六天,就提出告辞,赵家大队那边虽然秋收结束的比这边早,但也是一堆事情的,尤其马上要分粮,赵春城得回家运粮食。

两个孩子回家,赵月季自然是要准备好些东西让他们带回去,来时背的背篓塞了好多山货,又把那剩下的一斤月饼也放了进去,最后又放了好些山药、大枣和山楂。

赵月季这回也打算一起回娘家,八月十五没回去,今年他们家公分挣满了,她不用天天去上工,那刚好和俩孩子一起回去看看。

你们在家听话,要是调皮回家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赵月季这话是看着小儿子说的,最近这小子看着就需要紧紧皮子,进山时竟然大了胆子好几次都鼓捣哥哥姐姐们走远点,要不是云双拿的住,还真让他忽悠了去。

小豆被亲妈看得汗毛直立,他心虚的回避着那带刀光的眼神。

赵月季和侄子侄女一起回娘家,刚好是坐着队里交粮的顺风车,等到了公社,赵家大队的车刚好也在,所以他们又坐了一回直接到家的顺风车。

赵家成分不好,但赵家有个能干且会做人的大闺女,赵月季在娘家村子里的人缘可是比她爹妈强太多,毕竟以前那些事儿老人们都清楚,对于赵家大闺女自己能立起来并且照顾弟弟妹妹,大家伙儿还是很有好感的,最起码这就是个好好过日子的人。

那姑娘大概是随她爷爷奶奶。

老人们以前提起赵家,除了说败家子的故事,也会说一说赵家几个孩子,好在都没人像那不靠谱的爹妈。

所以这会儿回家,认识她的人都还是很客气的打招呼,拉一堆家长里短的客气话。

赵老爷子在农忙结束后就爱坐在自己家院子晒太阳,他原本是喜欢出去溜达,但村里好多老头儿最近去山上捡柴火没空和他玩儿,他又不想天天去捡柴火,所以只能在家晒太阳。

大闺女回来了啊。

看到赵月季和两个孩子大包小包的进门,赵老爷子很殷勤的去接过背篓,然后又喊着老伴儿,但他想起老伴出门串门子的事,顿时又有些心虚。

赵月季能不知道她爹妈的本性?但她自己懒得再说啥,反正也改不了,只要不让她收拾烂摊子,懒点就懒点,爱串门就串吧。

我弟妹呢?去捡柴火了,赵老爷子回答完后又补充了一句,我也捡了,那两捆就是。

墙根下不知道什么时候捡回家的两捆柴火,看那绑的丑样子就知道是谁弄的。

我去找你妈回来。

看着大闺女忍了又忍的那副表情,老头儿立刻就脚底抹油打算溜,挨骂也不能让他一个不是,好歹昨天他还去捡过柴火,老伴儿可都没去呢。

你妈嫁给这家可算是倒了血霉。

赵月季看着溜走的老爹,心里真的是深深同情弟妹。

没事儿,我和我妈一起捡,再加上我哥,每年我们捡的都用不完呢。

寒食显然已经对此习以为常,爷爷奶奶能帮着干点儿就不错了,她爸妈从来不指望这两老口能和别人家的老头老太太一样。

赵春城憋了半天,终于找出一个宽慰大姑的说法,毕竟找爷爷奶奶闪光点,也是不容易:我妈说,爷爷奶奶脾气好,有好吃的都想着她呢。

不作妖,不闯祸,还能帮忙做家务甚至挣点公分,赵月季大弟两口子对这个现状再无别的要求,王小叶甚至觉得这日子已经比她在娘家好太多,最起码公公婆婆都是和气人,比她亲爹妈动不动就吵吵骂骂强多了。

赵月季第一回听到弟妹说这个,再三确认她不是客气时,终于明白什么叫矮子里面拔高个,万万没想到她爹妈的闪光点是弟妹给找出来的。

王小叶出身也不好,不然也不可能嫁来云家,但她小时候过的日子可没赵月季一半的强,她是小闺女,出生时家里就已经败落,父母不看重,除了吃苦受累想到她其余的那是万事没有。

赵月季为啥这么生气但还是放不下爹妈,有一半也是因为她看到弟妹,神使鬼差的觉得起码她爹妈吃喝上没亏待她,而且没出嫁前家里的事儿她不同意,两老口都不敢逼她,放在那个年月这也算难得。

人生的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

王小叶听到大姑姐回来,忙从林子里赶回家,看到那老些东西后,心下只觉得自己家是还不完大姐的情分了。

这都是孩子们自己在山里摘的,咱们春城和寒食可是能干。

赵月季夸起侄子侄女那是毫无压力,她每次回娘家也只有看着孩子们才会能透透气,好歹还是有指望不是?赵月季把这些日子赵家兄妹在自己家多能干全都夸了一遍,然后又提起那些核桃来:要不是他们俩,也收不到这么多东西,只是这核桃还没干,所以也来得及没拿去换钱。

二百斤野核桃晒出来能有百八十斤,赵月季拿出二十块钱递给王小叶,这是他俩挣得,打山货是和孩子们说好的,他们挣多少都归他们,这一份是春城和寒食的。

五个孩子打的山货,春城和寒食都是主力军,按照现在的收购价格他们那一份也能买个十四五块钱,给二十当然是赵月季想补贴娘家一点,再说云怡去换东西那价值肯定比收购站强不少,但这个赵月季就不打算透出去。

这哪行,他们去住这些日子,又吃又喝,能干点活那是应该的,哪里还能再拿钱。

王小叶被这二十块吓到了,她说什么也不收。

大姑,我们不能要这个。

春城和寒食同样拒绝,那些东西他们都是给大姑家收的,怎么还能分钱?你弟弟妹妹们的钱我和你们大姑父也是给他们的,你们出了力当然也得分,不然我叫你们去干嘛?赵家每年的公分是凑不上的,年年分粮食都需要补钱,但家里哪有钱补呢,拖欠大队不少,粮食因为公分少也是分不多。

往年赵月季想补贴也没得补贴,就是在他们过不下去时送点吃的,但今年她手里宽裕,有机会给娘家多点收入机会,她当然不会错过。

过两天又要分粮,今年你还想分那点儿,俩孩子可都大了,吃不饱怎么干活儿?赵月季把钱硬塞下。

春城他爸回来给了我钱的,今年欠的公分能补上。

王小叶推拒着,她拿这钱是真的不踏实。

那就拿着给孩子们买些吃的,我还是那句话,寒食这学你还是让她继续去读的好,大弟要是顺利留下,春城是老大能接班,可寒食不读书就算有机会她也去不了。

当初寒食小学辍学的事儿,赵月季很是反对,但是那会儿家里老太太大病一场甚至都起不了身,老爷子和春城也要下地,地里家里两头顾王小叶分身乏术,所以最后寒食只能提前回家照顾奶奶同时也帮着做点家务。

听到这话后,原本不答应的春城也沉默了,他不读书不要紧,可他还是想妹妹读初中的,他知道妹妹有多么羡慕表姐们。

大姑当着他和妹妹给家里钱,何尝不是怕他走歪路,给他放宽心呢。

一番话让王小叶再说不出拒绝,她能忍着苦日子,但对孩子呢?赵月季又劝道: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亲生骨肉不就是你帮我我帮你,你嫁到我们家,一天好日子没有过过,净跟着吃苦,爹妈还是你照顾呢,这钱给你我都觉得少。

她和弟弟妹妹顶多送些东西回家,大弟一年到头回不来几次,家里家外都是弟妹撑着,赵月季自己都觉得对不起这弟妹。

钱的事可不许跟你爷爷奶奶说。

赵月季趁着爹妈没回来又补上一句,虽然说父母已经多年不耍钱,可老话不是说了嘛,本性难移,所以不知道才最保险。

原本还有些沉重的气氛,在听到最后这句后突然被诡异的冲淡几分,这也算赵家一景儿。

人家闺女回娘家就怕兄弟弟妹对爹妈不好,赵月季却回回都要嘱咐弟妹和她爹妈斗智斗勇的诀窍,就怕弟妹被她爹妈给忽悠着。

大姑,我爷我奶不敢像以前一样的。

赵春城颇有些哭笑不得,大姑这童年阴影实在是有些厚,以至于到现在还时不时担心爷爷奶奶闯祸。

就现在的环境,他们哪敢呢。

赵老太太回家后,看到大闺女当然是高兴,对于自己串门子的事权当没发生,赵月季也懒得多费口舌,只是嘱咐她天冷别出去,肺不好的人冷时候出去乱串那是找死。

老太太满口答应,还跟赵月季提出下次回家把孩子们带上,她可是很想外孙和外孙女们。

闺女带回家孝敬他们的月饼,当天晚上就让两老口分了,只是在听到孙子孙女已经在大闺女家吃过一回时,当即表示他们不能再享受平均分配,两个月饼他们和儿媳妇一人半个,俩孩子分半个才公平。

春城和寒食没意见,他们早就习惯爷爷奶奶这样,王小叶也没意见,公婆在吃上是从来不亏自己也不亏别人。

以前她把自己那份儿留给孩子,婆婆还说她不会疼自己傻呢,反正婆家和别人家不一样,好的坏的都不一样,她有时候觉得这样也没啥不好。

赵月季吃过午饭就离开了赵家大队,她下午可没顺风车坐,靠自己的腿走那还是早一点赶路比较好看。

云家这回卖兔子没全部都卖,兔笼里留了四只,云小鹿一开始没想明白这是为啥,她已经不想之后的大冷天也去找兔食。

但爱学习提醒她,最好还是把兔子喂肥些,因为这大概是她爸妈留下自己家吃的。

云小鹿表示,她顿时就觉得挖野菜比草药还香是怎么回事?红薯秧除了队里喂猪的,各个社员家也分了不少,但这些秧子都已经很老,云小鹿就和哥哥姐姐把它们弄碎然后掺着一点点麦糠和老野菜根喂兔子。

你可以去弄一些松树枝。

许念云看到小亲妈为了给兔子找食物那抓耳挠腮模样,实在没忍住就搜索了一下百科知识,发现兔子也吃松针。

这时候红旗大队都是过了秋天就不养兔子,所以还真不知道松树竟然也能养兔子。

原本这兔子赵月季是想收拾出来做腊兔,但没想到几个孩子带回来的松枝加些别的东西依旧把兔子养的没掉肉,她就打算再留它们一点时间。

云小鹿完全不知道这个,她正数日子盼着爸妈宰杀兔兔吃肉呢,要是知道她绝对不会再漫山遍野找松树还费力八劲带回家。

公分对账分完粮食后,今年队里的活儿彻底停下了下来,这一年的生产劳动也算结束。

秧歌队的节目白天也开始练习,村里老人孩子一天到晚都在哪里聚堆凑热闹。

云怡和王跃民在这个空档回来过一回,俩人没多留,吃个午饭就把剩下的栗子绝大部分都捆着带走了,许念云看姥姥赵月季那喜气洋洋的表情,就知道这一把血赚。

不过王跃民的到来除了当运输工对云小鹿他们就还有一个好处,他来未来老丈人家,总是不忘讨好小舅子和小姨子,因此云小鹿和哥哥姐姐们又得到不少城里才有的吃食还有好玩的。

这玻璃弹珠真好看,咱们这边儿都没有这种花色呢。

云小鹿和双胞胎去供销社看过所有玻璃弹珠的模样,他们很确定这种是自己这边没有的,为此出去玩的时候很是出了一把风头。

未来大姐夫的考察评估甚至都因此增加了不少分值,云小鹿觉得如果这个人一直这么好,那大姐嫁给他也不是不可以。

王跃民自然是不知道他小姨子心里在嘀咕什么,这回到云家,他明显感到老丈人和丈母娘待他比上回亲切许多,上回虽然也很热情但那里面更多的是客气和打量,但这一回却是有一些不一样的。

哪怕饭菜没上一回隆重,但他却觉得这样更亲切,这也让他有勇气和云怡提俩人关系更进一步的话题,毕竟这年头恋爱也不会一直谈,最终还是奔着结婚去的。

当然这件事不能草率,很多事也得双方父母见面后再说,可只有他心里不打鼓了,他才好和家里说这事儿不是?李淑琴出院已经好久,在儿子把栗子都带回来时,她明显看出儿子心情不可抑制的好,就猜着在云家得到了肯定。

虽然她自己早就开始悄悄准备孩子们结婚得东西,可孩子们不动那她准备再多也没用,这回她就等着儿子先开口了。

云怡在听到王跃民提结婚的事后,倒是没有太多不好意思,她谈恋爱就是奔着结婚去的,这谈了大半年她当然也是想过这事儿的。

那咱们过年前找个时间让父母们见见?他们这边儿规矩是先定亲然后再结婚,定亲可是不能马虎的。

王跃民当然是没意见,他甚至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到冬天,最好是过年前把一套流程办完,娶媳妇好过年当真是至理名言!但云怡大概是没想过过年前就把自己嫁出去,定亲就够家里忙的,这要是结婚肯定是来不及的,她很清楚父母对儿女婚事的重视,这要是今年结婚她爸妈只能把一部分过年的东西先周转过去给她结婚。

她是不会答应的,弟弟妹妹们忙了大半年,总该好好过个快活的冬天。

定亲后结婚的东西她可以慢慢攒,没道理要这么急,再说这时候结婚虽然省事儿许多,可该讲究的也得讲究,还是留给自己时间充足一些比较好。

叶子彻底落光后,进后山挖草药的事也停了下来,除了气温低外加不好找以外,山里动物们食物越来越少时,就会到外围觅食,虽然说还不到食肉动物出来的时候,可赵月季还是不放心他们再进去。

不过赵月季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亲妈,当然要满足孩子们想要挣钱的愿望,结束今年挖草药的项目后,几个娃十分不适应,所以她又给孩子们找了个新活儿消磨时间。

给晒干的干果们分类,小的一波中等一波,大的又一波,这中间还要把有虫眼的、长毛的再挑出来,几百斤的东西可气没个几天都干不完。

至于她和云海生嘛,上回去挖剩下的山药根时,云海生又在另一块儿地发现了好些,眼看山里的地越来越硬,他们打算趁彻底冷下来前多囤点吃的。

有这个想法的不止他们两口子,红旗大队好些人最近都进了山,但这一次他们都在外围活动,经验告诉他们入冬后的深山还是不进为好。

云小鹿在家分干果,顺便还和姐姐们把那些野果子挑出来最后保存好的,打算留着冬天慢慢吃。

只是她不明白,家里这兔子到底是什么时候吃呢?最近她爸都把养兔子的活儿接了过去,每回回家都是带着松枝回家,看样子是不打算最近吃兔兔的。

许念云听到小亲妈的疑问,难得心虚的没说话,她后来反应过来,猜着姥姥一开始可能没想把那几只兔子留太长时间,但看到又有了新食物可以留住它们后大概就改了计划。

作者有话说:云小鹿:兔兔那么可爱,怎么还不吃兔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