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杀年猪, 这是红旗大队的大事儿,生产队养的猪大多数都是为了完任务要上交, 但每年还是能剩几头可以杀了自己队里消化。
每年杀年猪, 孩子们都是哪都不去蹲守在杀猪现场,只等着各家各户分完肉票把肉割回家才算结束。
云小鹿一大早就和双胞胎跑去占据有利地形,因着杀猪匠还没过来, 所以这会儿只是孩子们和一些大人在凑堆聊天。
许念云在听到小亲妈要去看凶杀现场后,主动把主脑空间的影像接收关掉, 她怕自己做噩梦。
真不明白为什么以前的小朋友会喜欢看这种场面。
等到三头猪全部收拾出来,大家伙儿热热闹闹排队割肉时, 许念云这才重新恢复了大屏幕影像, 看着男女老少们一个个都挂着喜气洋洋的神情,许系统觉得自己的胆子还是得练习一下, 看看我们的祖辈们哪有害怕的。
云家分到的两斤肉票,云海生很快就把肉割到手, 肥瘦相间看着就块极其不错。
猪蹄和排骨已经被杀猪匠收拾妥当放在大队部, 这个需要之前自己提前报名的人去拿钱买,当然具体怎么分配单看大队长他们。
先把这个拿回家, 我去趟大队部。
云海生把肉递给小豆, 自己则要去大队在把猪蹄和排骨买回来。
好嘞。
小豆拎着拴猪肉的麻绳就往家跑,仿佛慢一刻钟都耽误他吃肉一般。
今年知青点每个知青也分到三两肉票, 好多知青和社员们一起排队时,那神情也是带着喜意。
云小鹿正在和孩子们疯玩完全没注意这一点,但许念云在主脑空间却是看了许久。
嗯,她确认今年新来的知青中应该是没有上辈子的二姨夫的。
今天也有人家没有割肉, 那肉票就借给了同村别人家, 许念云看着那几家孩子落寞的眼神, 又看到他们身上的破棉衣,心下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她大概有些明白,为什么云女士出身农村但关于童年的回忆并没有多苦涩,哪怕没有遇到系统云家在红旗大队的生活水平也是在及格线上的,人们关于幸福的定义很多时候大概是对比出来的。
反而是走出乡村后的少年与青年时期,那些巨大的差距让云女士突然发现自己幼年的世界原来是那么渺小和贫瘠,很多意难平也大概就随之而来。
看到此刻天真烂漫没有似乎任何烦恼的云小鹿,许念云真心希望她此生都记得这时候的快乐与满足。
吃过午饭,大队喇叭又开始吆喝起来,分肉后还剩六七十斤猪肉和大骨棒,谁家想要可以拿钱去大队买,价格和猪站一样。
云家今年买了猪蹄和排骨,原本肉就不用再额外买,但赵月季在收到大儿子的汇款单后连着两天都做梦梦到大儿子跟她说想吃家里的饺子,所以下午云海生又被派去割了五斤肉。
而小豆也被安排去供销社买回一小包五香粉,明天二十九供销社放假,今儿下午时今年最后的开门时刻。
对于赵月季在马上要过年的时候想做肉酱和肉干这个举动,云家没人反对,当然他们的意见也是没有啥用。
三斤里脊做肉干,两斤带点儿肥肉的做肉酱,赵月季晚饭都是扔给了云双他们几个做,而她专心切起肉条和肉丁来。
肉条均匀切好后,拿盐还有佐料腌入味儿放一夜,之后再去晾晒烘烤总之估摸着过年前是做不完。
肉酱就简单赵月季做完时,村里家家户户的灯刚点起来不不久。
拿上回放蘑菇酱的小坛子密封好,等着肉干做好就能一起给大儿子邮过去。
当然了家里的馋猫们,一人拿个窝头都给夹了一筷子刚做好的肉酱解馋。
当兵可真好,我长大也当兵。
小豆觉得自从大哥当兵后,在家里的地位就直线上升,爸妈看重不说,吃肉都能比他们加起来还多。
你当兵能有大哥有本事?大哥可是不怕流血负伤的英雄。
云小鹿还记得云达回家带回来的伤口,在她心里大哥是最厉害的兵。
那我当第二厉害的兵。
想一想被大哥一只手拎起来的感觉,小豆觉得他还是不要挑战老大的地位比较好。
大年三十这天,因为现在也不兴贴春联也没有祭祖迎财神等一系列活动,所以也并不是特别忙。
也就是到下午开始准备年夜饭和包饺子的有些忙碌,但现在过年菜色少,像云家年夜饭就一个土豆炖鸡(还是只半只鸡,另外只要拿来待客),一个白菜炖豆腐,一个炒蛋外加一个萝卜炒肉片,这在红旗大队已经算丰盛的。
不是很忙碌的除夕,许念云看着都有些稀奇,毕竟她记忆里,姥姥家过年可比他们那个小家要忙碌讲究的多,每年过年姥姥做的各种食物都是要吃到过完年还能有剩。
猪肉白菜馅儿的饺子是过年的灵魂,这个传统到许念云出生都还保留着。
云家今年家里收入好,所以面对这么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孩子们感觉到尤其开心,云海生两口子也是心情舒畅。
年夜饭没有什么祝词也没什么碰杯,只是单纯埋头苦吃,这在许念云看来也是精简朴素的好习惯。
天知道后面是谁弄出那一堆规矩,每年过年去姥姥家吃饭和表哥表姐一起挖空心思说吉祥话都卷的许念云心生畏惧。
年夜饭还没吃完,村里就有鞭炮响起,本地风俗只有吃过饭才会放鞭炮,以前鞭炮是迎财神,现在没了这个但依然还是会放鞭炮。
爸,咱们快吃,吃完也去。
小豆每年都会对这个很在意,恨不得自己家是第一个放鞭炮的才好。
让你爸去就行,你待在屋里。
去年小儿子大过年的棉袄烧出个洞,让赵月季记到现在,要不是过年不兴打孩子,小豆指定得加餐吃顿竹笋炒肉。
吃完饭,趁着赵月季在厨房收拾碗筷,小豆还是溜出去和云海生一起放了鞭炮,对这种事云海生还是很愿意给儿子打掩护的,过年放鞭炮不让盼了许久的孩子参加大概是很残忍的。
云小鹿和小娥趴在门口看着大门外的鞭炮噼里啪啦响,俩人脸上都洋溢出一种孩子特有的快活神情。
爱学习,过年好。
云小鹿听着门外此起彼伏响起的鞭炮声,她觉得新年第一声祝福得送给她的神仙系统。
云小鹿,过年好。
许念云在主脑空间同时也给小亲妈道了一声好,虽然身处陌生的时空,可因为有小亲妈在她就不再害怕。
天还没亮,云小鹿就被拉起来吃饺子,这是昨晚包好的,本地初一第一顿吃饺子是习俗,为了不耽误拜年活动天不亮家家户户就开始吃早饭。
昨晚睡前吃了许多干果和红枣,云小鹿完全感觉不到饿,但还是吃了好几个饺子,白面猪肉饺子一年也没两回,不吃多亏啊!云怡和云双已经开始又收拾起屋里,云海生辈分大,一会儿会有好些人先给他来拜年,她们把干果和糖块拿出来好些,这是给来拜年的孩子们准备的。
云小鹿和双胞胎已经在院子里等着姐姐们,他们也要准备出门去拜年,他们的口袋也是要等走一圈儿回来时装满的。
许念云惊讶的发现大家拜年的范围根本就不是只局限于红旗大队,李家大队他们竟然也是要早早走去。
李家大队有云家本家另一支血脉,但估计着也得隔了个百八十年,可竟然也是要去拜年,难怪大家要起这么早呢!就在许念云担心小亲妈快要成为说过年好的小机器人时,云怡才宣布他们今天的任务大致完成,听说要不是这些年习俗没那么苛刻,他们正该还要去七八里外的一个大队拜年,那里才是云家老祖宗正经的本家,云海生小时候每年都是凌晨和大人们一起走去拜年的。
许念云听到这里都想给跪了,好可怕的拜年习俗,真是难为大家这么不忘本,都不会冷吗?如果能听到许念云的疑问,孩子们大概会表示冷算什么,能有好吃的才是正经。
这年月哪怕最困难的人家,在别人上们拜年时也会抓给孩子们一把干花生瓜子,有条件的都会准备糖块,很多孩子一年到头唯一能吃到糖的时候大概也就是今天。
云小鹿和双胞胎靠着嘴甜回家时,都是收获颇丰的样子,当然云家这辈分儿高的人家也洒出去不少。
云海生已经不在家,他也还有几个长辈要去拜访,当然随着年月累计,能做他长辈的人也越来越少。
许念云童年时,那会儿云家还在老家没离开,她记得姥姥家的人那会儿似乎已经不用出去拜年,都是在家等别人来。
面对七八十岁的老人,却要听对方称自己一声小表姑或者小姑奶奶甚至小曾祖,那滋味谁被叫谁知道,许念云长大后回忆起这件事,一度觉得自己小时候能面不改色的答应也是心理强大。
年初二回娘家是雷打不动的习俗,云家现在还没有出嫁的姑娘,所以赵月季这一天是一定回带着一家子回赵家大队。
关于云小鹿走姥姥家这件事,许念云比她还期盼,毕竟这可是活在大人们嘴里的太姥爷一家啊。
许念云小时候倒是见过舅姥爷一家子,但姥姥的父母她是没见过的,能让姥姥提起来就恨铁不成钢的父母,怎么能不让许念云好奇?我姥爷可有意思了,我姥姥也很好。
云小鹿在路上和爱学习提起自己姥姥家全都是夸奖,小孩子的世界看到的只能是自己直观的感受,姥姥姥爷对她好,所以她喜欢他们,就这么简单。
或许是等到云女士自己做了母亲后,想到自己母亲小时候的遭遇这才带着一点批判性的语气回忆自己的外祖父母,可许念云很清楚那是当女儿的心疼自己妈妈,做为外孙女云女士还是对她的姥姥姥爷很有感情。
赵家的院子是这个时代少有的青砖瓦房甚至除了正房还有东西厢房,小院子虽然带着斑驳但依然还是能看出过去它主人家境的殷实。
可惜这院子现在代表的只能是一些很不好的成分。
赵老爷子和老太太看着和一般农村老头老太太也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依稀还是能看出与赵月季五官的相似点,仔细看甚至还有一点点未来云女士的影子。
许念云长的更像爸爸,对于云家的基因她没继承多少,但嘴型还是一看就是带着云家特有的模样,只不过她没想到这典型的特征竟然是来自她太姥姥。
血脉有时候果然是最神奇的东西。
今天回娘家的话题,最多的还是关于云怡的婚事,大外孙女找了个城里女婿,赵家两老口早就听到信儿,但他们一直没等到闺女回家说,所以今天就问的格外细致。
我们大孙女可是有福气啊。
老太太虽然性子不靠谱,但她对孙女和外孙女都很不错,尤其是大闺女和大儿子家的孩子更是偏疼一点,没办法谁这是让她和老头儿自己看着长大的。
而且他们后半辈子也是主要靠大儿子和大闺女的,靠谁偏向谁,利益归属方面他们是半点不糊涂。
王小叶今天没有回娘家,明年上说是要久在家招待大姑姐一家,但大家都很清楚她已经不和娘家来往许多年,自从公公被扣帽子,每回回娘家她都要被父母兄弟嫌弃后面就干脆不回去了。
赵月季今天回家除了是说一下云怡已经定亲的事,再就是她想问问她大弟留盐场的事,这都去了这么些年总归得有个结果不是?赵月季的大弟赵冬青在听到大姐询问他工作的事后,脸上不自觉流露出一点苦涩,家里的情况已经传到盐场,他能继续留下没被赶回家全靠他们小组长护着,但要想有个正式章程目前来看是不用想的。
赵月季看大弟脸色就知道自己不该问,最后也只是嘱咐他再坚持一下,总归还是比回家要好的。
不过除了工作没落实,赵家也不是没有别的能让人开心的事,起码听到娘家决定让侄女寒食重新回学校读书就让赵月季很开心。
早就该让她回去的。
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去地里也干不了太重的活儿,辍学回家总归还是为了那点公分的。
赵月季嘴上不说,可她很清楚弟妹性子虽然像个面团儿,但和大弟一样心里还是有点儿重男轻女,不是不疼寒食只是没有像对春城那么重视而已。
然而这个年月大多数人都是指望儿子,她就算是当大姐的说多了也不好,毕竟做为出嫁女她父母也是靠大弟两口子养活,她当闺女的顶多是偶尔补贴一点,现实问题就是如此,她虽然觉得重男轻女不对,可却没想过和别人掰扯这个。
总归现在大弟两口子能想明白把寒食再送去读书就是好事儿。
从赵家吃过午饭离开时,小豆手里已经拎着一串儿烤麻雀,这都是赵老爷子带着孩子们拿箩筐扣的,也难怪孩子们喜欢他,能给孙儿们抓麻雀吃的爷爷/姥爷哪个孩子会不喜欢呢?原本许念云在孩子们抓鸟的欢呼声中已经逐渐麻木进而昏昏欲睡,只不过离开前,赵老太太的一句话却让她顿时清醒过来。
你家老大那婚事你可得上心,咱们家最出息的娃可不得找个好媳妇儿。
当姥姥的惦记外孙婚事也无可厚非,但后面一句却让许念云那一直模糊的记忆突然被劈开一条缝隙。
要是还没合适的,我也帮着看看,总能给我们云达找个四角俱全的姑娘。
赵月季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但总之是含糊着答应下来。
然而太姥姥这一句话让许念云一下子想起,那个坑了她大舅的亲戚似乎就是太姥姥或者是太姥爷?反正应该就是姥姥家介绍的。
姥姥家一般囊括一家子,但是就现在来看能介绍一下的应该是两老口,毕竟赵冬青常年不在家,王小叶看着就安静平时也不爱出去,完全不是当媒人的料。
而两老口这么看着,爱串门子的老太太似乎比老头儿更有嫌疑,而且老太太还有前科,当初她就差点被娘家忽悠差点坑了自己闺女赵月季来着。
综上所述,许念云十分怀疑自己大舅就是被他的亲姥姥坑的。
关于大舅的婚姻状况,许念云未曾见过,所以她不做表态,毕竟一段不幸的婚姻也不一定是一个人的错。
可是把婚姻的不幸迁怒到无辜人身上这必然是个脑子有病的人,更何况被迁怒的还是自己未成年的孩子,这简直就是丧心病狂。
许念云自从知道大表姐小时候被自己亲妈虐打的事后,她对这个未曾谋面的女人就是好感负数,她终于明白姥姥和云女士为什么会厌恶她,能把自己亲生女儿打到住院的女人,没有一个正常的母亲会不讨厌。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她能把自己的不满发泄给云达,许念云倒是完全能理解,毕竟没有哪个女人会愿意被丈夫冷待,可你发泄给孩子这不是神经病是什么。
大舅的婚姻是一团乱麻,夫妻俩孰是孰非早就说不清,但许念云很清楚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是勉强的,夫妻俩一个气愤难平一个敏感多疑,他们不悲剧谁悲剧?但距离云达结婚也得好几年,所以现在还不到着急查探真相的时候,许念云突然觉得人真是太麻烦了,怎么都非得结婚呢?还是抽盲盒一般的结婚,真是要命哦!后面走亲戚又招待亲戚,就仿佛粘贴复制一般的流程,这种场景和过去本质上没啥不一样,不过是物质上得区别,但话题还有流程几乎都是一模一样。
王跃民到云家那天,刚好是云家招待云海生表侄们上门的日子,一番客气寒暄,后面的套路和许念云后世见到的一模一样,这也算是多年不变的精华。
许念云猜着云怡去王家面临的场面大概也是如此,尽管赵月季给她准备的猪蹄还有点心罐头能给她长不少脸,可一进入这种流程恐怕最后也是要被问的心里发虚。
忙忙碌碌过了初五,云海生还在忙着走亲戚,但云小鹿和双胞胎已经接到通知,元宵节过后学校新生要去报道,书本费也要提前交一下。
马上荣升小学生与中学生的三个孩子,现在正在家已经美滋滋为开学做准备。
因为初中和高中突然改制,变为各自是两年,所以这回课本上的课程进度也可能大更换,所以双胞胎还要去问住校的事儿。
前阵子公社传出消息,公社中学因为宿舍紧张,鼓励一部分离家近的学生走读,按道理来说红旗大队的学生不用每天来回走读,可万事无绝对,谁知道又怎么安排?等到元宵节终于到了时,通知才正式下发,今年公社的初中生除了离家十几里开外的可以住宿,其余的一律走读。
红旗大队刚好卡在走读的线上,倒霉的双胞胎中学生涯的一开局双腿就迎来挑战。
仔细打听才知道,公社中学要响应号召,努力搞生产,所以学校的一部分房屋被改成了作坊,学生们也即将要迎来半工半读的生涯。
学制被缩短了时间,然而每天的课程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一部分,他们以后需要经常去那些作坊劳动,估摸着下午放学的时间也会提前,这也算是给走读生提供一点方便。
许念云一开始以为这是突发事件,她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带来的蝴蝶,然后当她回忆起过往后,突然发现过去她听到云女士说读初中高中住校的经历,但实际上双胞胎的中学是被一笔带过的,只记得说那会儿在学校不怎么上课,然后她下意识就以为小舅和三姨是住校的。
难道实际上他们初中时走读吗?又一想到两年后双胞胎就能去读高中,这必然是去住校的,所以是她误会了?云小鹿并不知道许系统那些没用的小纠结,她此刻正在包书皮,然后求云双用钢笔给她把名字写上去。
作为红旗大队唯一一个一上学就读二年级的小学生,云小鹿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她以后可是要好好保持大队里最会读书最聪明可爱的小孩长久记录的。
看着云嘉两个俊秀的钢笔字清清楚楚落下,云小鹿的内心充满了无限期待。
是小学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