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是云小鹿写的, 东西是云双和小娥准备的,再说了这秋收前的季节赵月季去哪里给小儿子准备肉干?她连肉沫现在也没地儿准备去。
所以姐妹三人这一回真就是单纯为了督促小豆学习才写了这一回信, 并且把从初中到高中小豆同学那课本全给整理了出来, 一起打包发送过来。
怎么会有这么可怕的姐姐妹妹?小豆直到第二天训练完还在和许朝吐槽这件事,太可怕了,他都跑部队里来了他姐和妹还惦记着管他学习呢。
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倒是想有这么关心我的姐妹,可惜我哥只会踹我。
许朝和他哥差了十几岁, 从小被亲哥训到大,哪怕到了部队还偶尔做梦被他哥教训呢。
云双的字极其漂亮, 做的笔记完全不输小鹿那套原版, 小豆摸着那精美的牛皮封面也是不好意思说这份礼物是敷衍他,反而是太过用心让他都不好意思束之高阁。
许朝劝道:咱们部队也是讲究不断学习的, 你不是想提干吗?我也想,但像咱们这种新兵总归是要熬资历的, 云帆, 学历就是咱们以后的优势。
部队里文化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能有个初中文化就全是文化人, 像云帆和许朝这样完完整整念完高中的那就算是高学历, 他俩刚分过来时,就已经被安排给连长和排长们准备发言稿之类的。
云帆挠了挠头:你说得对, 而且就算我不学,我妹也不会放过我的。
以他对小妹的了解,但凡她认准的事,而且觉得有道理的事, 那就绝对会坚持到底, 看看这信就知道了, 谁家十一岁的孩子就知道操心全家了。
许朝把那本笔记借过来看了半天,最后他赞叹道:你们家这是有读书的脑子。
你这话放在我小妹身上大概是合适,反正我肯定没那个脑子。
云帆不觉得自己笨,但他也的确没那么喜欢读书,在学校读书时不过是没那么混日子而已。
在接到小鹿第二封信时,云帆已经认命的想好要履行当初保持学习的承诺,并且回信时充分表达了自己对于小妹和姐姐们的感恩,同时还特别有爱的表达了一下自己不但要坚持学习,还会带着他亲爱的战友一起学习。
部队普通战士每天晚上有组织学习的时间,但这大部分是给那些文化不高的战士补课用的,云帆自从收到这个包裹后,在经过两天挣扎后就拉着许朝和他一起参加了。
既然你这么羡慕,那就和我一起学,这叫有福同享。
反正他坚决不要自己在这里苦哈哈学习,让许朝这兔崽子在宿舍看军事报刊杂志,都是学习嘛,看啥不一样?对于自己小哥这么乖,云小鹿是深表欣慰,为了奖励小哥她决定以后每周坚持关心一下他,信还是一直写下去的好。
云帆同志还能说什么呢?他还能真阻止得了他妹关心他?今年的秋假过得格外匆匆忙忙,因着大队长天天往公社跑,队里也是天天开会,大家白天干活晚上也闲不下来,导致云小鹿就觉得这是她最忙的一个假期。
小哥不在家,这打山货都不带劲了。
云小鹿和小娥在后山打山货时,无比想念起云帆同志的好,为此小娥还特意在秋收结束时给小豆炒了好些榛子和核桃仁一起邮寄过去。
然后云帆同志得寸进尺的回信表示他想得到和大哥一样的包裹。
被云帆念念不忘的大哥,云达同志并不知道他小弟在家信中惦记过他(的包裹)多少回,此刻的他已经和沈甜把结婚报告打了上去,然后把自己即将结婚的消息用写信的方式通知了家里。
因着工作的原因,他们结婚只准备在部队举行简单的仪式,并表示等到过年时会把年假和婚假放一起回来探望双方父母。
赵月季和云海生自从收到信后,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心头大事解决一半总归是极好的。
然后赵月季就怀着极大的热情开启了迎接新儿媳入门的各种准备,而云海生正打算趁农忙结束把家里房子重新修正一下,孩子们越来越大,以后结婚得越来越多,虽说不一定回家长住,但偶尔回来也得有个下脚的地方不是?家里不打算另盖新房,所以云海生和赵月季就商量着先盖个东西两侧厢房,一边儿两间以后孩子们回来都能宽敞不少。
为此云小鹿还特意在假期和周末时间带她二姐三姐一起去后山挖了好些何首乌和天麻,总归又花出去几百积分。
我觉得我已经承担起养家的重担了。
云小鹿深深开始佩服她自己。
对此许念云也是没啥意见,毕竟下回升级需要上万积分,肯定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攒够的,所以该花花吧。
而在这时候,赵月季他大弟也传来好消息,他迟迟未曾转正的工作这一回终于落实,而且他的户口也已经转成了集体户口。
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赵月季在家听到这个消息后,几乎是放声大哭起来,这些年的阴霾终于驱散一些,她娘家总算可以看到曙光。
赵春城过来报信儿时脸上的喜气几乎是遮掩不住,感觉这一回总算能挺直了腰杆子做人。
大姑,下月我爸回家,咱家请酒,你和大姑夫和表姐表妹们可都得来。
他妈从他出门时就嘱咐,必须把大姑一家子就叫来。
放心,我们肯定都去,你小表妹要是学校不放假,我给她请假也去。
赵月季怎么可能不回去,这一回她要痛痛快快回家和她大弟还有弟妹好好喝顿酒庆祝。
今年这兔子,咱家留一半儿。
喜事儿一桩接一桩,赵月季心里敞亮手上也就更大方。
云小鹿看着她妈喜滋滋,她也高兴,然后就提出了她早就酝酿好的话:妈,你把票给我,我中午可以出学校,每天去供销社看看有啥新货没有,要是有就先买下,省得你老是往公社跑。
云双最近也渐渐不用去卫生所那么勤快,所以赵月季要准备云达结婚的东西就得特意跑,云怡最近也没回家,所以家里攒的票没花出去云小鹿是很清楚的。
你能行吗?赵月季倒是没一口拒绝,毕竟这时候买东西就那么几样,也没啥好挑剔的,她主要是担心小闺女在学校不小心再把票和钱弄丢了。
你啥时候见过我丢东西?我丢了,东西也丢不了。
云小鹿对这一点非常自信,她有爱学习,哪个能顺走她的东西?咱们公社东西少,我原本打算让你大姐给在县城看看的。
赵月季其实原本也没打算在公社买多少东西。
这不是大姐还没回来嘛,你先给我说说你想要买啥,咱们公社东西虽然样数不多,但只要有货的那也县城的就没啥区别不是?找云怡买东西是方便,但要是中间缺点啥,云怡肯定是要给再补贴一些。
云小鹿不想家里的事再增加她大姐的负担,毕竟云怡如今正怀着二胎的呢。
看赵月季还在犹豫,云小鹿只好道:妈,你攒的票才多少?我大姐那性子怎么不得补贴咱们家里啊?你说的也是,那咱们就自己买,票给你你别丢了啊。
赵月季把票和钱都放在一个小包里,小心翼翼把布包找出来后,又给小闺女的衣服里缝了个内口袋。
放心,我肯定不会丢。
云小鹿回学校后把票和钱后就直接挂在系统商城,然后用积分直接把暖瓶和带着喜字的老式枕巾被套之类的兑换出来。
这些东西在系统里根本不值钱,她妈在供销社买那才是亏本呢,她花个几十分就能全都兑换齐全。
然后这一周云小鹿每天中午都会出门逛一圈儿再回学校,有时候空手回来,有时候就带个枕巾或者瓷盆回来,同学听到她说这是给替家里大哥结婚买的东西,也没多想,毕竟他们已经听说云嘉的大哥在部队还是个干部,那结婚家里准备些像样的东西再正常不过。
等到周六中午放学时,云小鹿背着个小背篓,把这一周陆陆续续买回来的东西装好,然后又去往供销社的方向逛了一圈儿,这才慢慢悠悠往家赶回去。
你这是买了多少东西啊?赵月季在小女儿回家时,惊讶的都要合不上嘴。
她只给了小女儿十张工业票和十五尺布票,但看着小闺女拿回来的两个暖瓶和两个搪瓷盆还有两个搪瓷缸,再加上那成双的枕套枕巾和两床印着大红花朵的被面儿,赵月季只觉得那票怕不是翻了个才能买回这些东西。
我用五块钱和人家换了二十尺布票,西山那边儿去年棉花一个人就分了二十尺,我同学家姐姐嫁去了西山,上回我就和人家说好了用钱换布票,妈,东西买回来了,但钱也没剩。
云小鹿早就想好了说辞,她已经发现从去年开始各种票证交换已经没那么困难,甚至连粮票大家手里都宽裕很多,所以这回连爱学习都没阻止她。
对于小闺女这说辞赵月季也没怀疑,她的布票就是和人换的,的确是比过去好淘换一些,尤其是最近风向变动太快,听说连公社没了那啥会,现在连抓投机倒把的都没啥人巡逻了。
但她今天惊讶的地方是小闺女买回来的东西的品质。
这么好看的花纹,我在县城都没看到过。
这枕套和被面全都是喜庆花色,且颜色极正,赵月季觉得就是让云怡在县城买怕也在没有比这个更好的。
我运气一向好啊,供销社说这还是他们采购员出差时直接从南边进的货,连县城都没有呢,我买完了第二天去看就啥也不剩。
云小鹿忽悠亲妈的话已经变成了张嘴就来。
哎呀,我正该多去换点儿票给你拿着,这么好看的被面儿,多买两床留着也好啊。
赵月季此刻无比懊恼,这么好的东西下回遇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多买了存着以后别的孩子结婚时她就不用再愁了啊。
云小鹿嘚瑟道:让你不相信我,现在后悔了吧?赵月季白了小女儿一眼,但她的确是后悔了,光觉得小闺女还小,但她忘了她这闺女运道顶顶好啊!妈,咱们家要不要棉花啊?我同学和我换布票的时候特意问我,他们家有好些棉花用不上,想拿来换钱,这事儿我还没答应。
赵月季想了想,还是摇摇头:换个票就算了,棉花瞒不了人,别给你和你同学找麻烦了。
那成,棉花的事儿我就不操心了。
就知道家里不会同意,云小鹿这么说,不过是想告诉她妈,西山这两年棉花大丰收的状况。
果然吃完晚饭,赵月季就和云海生嘀咕起来,然后第二天原本要给云小鹿送干粮去学校的人就换成了云双。
云海生一大早背着东西去看他西山的表侄们去了。
我觉得给家里换批转瓦也不错,听说西山有砖窑呢。
云小鹿看着家里已经准备动工的东西厢房,总觉得既然要盖房那还不如盖砖瓦房。
那你还是放弃吧,系统的建筑材料比你们这边儿贵许多。
许系统表示完全就是赔本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