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70 章

2025-03-22 08:21:16

今年过完元宵节没两天便是惊蛰, 所以在云达夫妻俩刚结束完探亲假离开时,红旗大队也开始了新一年的农耕。

云小鹿回学校上课没多久就看到农人牵牛耕地的场景, 她这才感觉到春日似乎真的要到来。

今年升初二, 好些课程都比去年增加了难度,云小鹿自然是没啥感觉,毕竟她这会儿已经正式把高中阶段的课程全部在虚拟教学环境中学完, 平日里上课纯属就是为了刷知识储备值。

前两天许系统在所有课程中挑挑拣拣又给加了一个基础实验操作的课程,这个其实并不算一个单科, 反而像是理科的实验操作知识科普与实践,类似后世那种物化生课本带的实践活动, 比如从认识显微镜、放大镜等到后面做一些生活小实验。

这虽然和专业的那种实验室课程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但好歹也是很先进的课程,最起码对于这时候的人来说是先进的。

云小鹿拥有的虚拟教学环境没有自带实验室功能, 但买了这门课却可以利用课程中自带设备,学习如何使用一些基础仪器。

云小鹿从一开始的好奇, 到后面的沉迷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 在做完一组电路实验后,云小鹿意犹未尽道:爱学习, 我觉得做这些实验真的好有趣, 我以后可以一直兑换这种课程吗?许念云看这状态就知道小亲妈以后的专业大概是要学理,话说前世云女士上学的时候似乎也说过自己理科更好来着。

如果你真喜欢, 那当然可以。

只是原本实验课程都是在物化生这种课程中延伸知识,所以除了基础操作课程,许念云还没找到跟小亲妈目前学习进度配套且适合单独拎出来学习的实验课程。

但只要这不还有以后嘛,就算系统不给力, 那还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验设备嘛, 虽然说这时候的实验设备还很坑, 但时代会发展嘛。

许系统此刻想的很好,殊不知在未来她才知道此刻的自己有多么天真。

春日到了,云小鹿很快就穿上了她大嫂给买的毛衣,这是沈甜回部队后特意寄过来的,算是答谢小姑子那笔记和那昂贵的笔记本。

云小鹿长这么大除了她大姐给织的手套,这还是第二回拥有毛织品,这毛衣在全学校也是独一份儿的洋气。

我大嫂要是有你嫂子一半大方就好了。

王美娟几个小姑娘对此羡慕的不行,尤其这毛衣还是大红色的,云小鹿穿上后更显得那白皙可爱。

沈甜这个大嫂的确很大方,不但给云小鹿买了毛衣,还给云海生夫妇买了一身的衣服,另外给云怡和云双、小娥一人寄回一双白网鞋。

许念云第一次见到这种鞋都惊呆了,她是万万没想到这时候的小白鞋竟然已经出现,对比后世款式感觉有些简单,但真的是挺好看。

这种鞋价格也很美丽,一双就得将近十块钱,真难得沈甜一下子舍得买三双,这不是大方是什么?要不是云小鹿脚太小说不准她还能买四双回来。

这鞋别说云双和小娥喜欢,就连云怡都爱的不行,要不是她现在进入临产期脚还肿着,早就换上去上班臭美一番了。

云达结婚,几个没结婚的弟弟妹妹凑了一份礼物,云怡觉得自己已经成家就没凑热闹,而是单独给大哥大嫂一小沓她跟人淘换的工业票外加一张收音机票。

别的都好说,就这收音机票可是王跃民被评上劳动积极分子给的奖励,工友花十块钱和王跃民换他都没答应。

王跃民家里有块收音机是老式的,这票自然用不上,但云怡原本是想着把票给娘家,妹妹订了报纸看她是知道的,但那玩意儿哪里有收音机好使。

但过年回家,听到云达说的简单结婚后那情形,云怡想的就比较多,大哥这婚事其实办的有些草率,虽然说是因为职业和交通的限制,可这结婚前亲家不见面,结婚的聘礼听说嫂子也啥都没要。

沈甜是觉得俩人都是军人,他们部队不兴那一套,但身为女人的云怡就有些觉得亏待了嫂子,人家结婚婆家都是三转一响,大哥也不是买不起,那就没必要这么亏待自己。

所以最终这收音机票就当成新婚礼物给了云达和沈甜,一开始云达夫妇不想收下,毕竟这收音机票难得,留在家里给妹妹们学习用也很好。

但云海生两口子却不同意,说这是妹妹给的新婚礼物,家里本来就没给俩人置办什么东西,哪能再占这好东西。

不但收音机票没留,云海生和赵月季还把这些年给云达存工资的存折交给了沈甜,除了这些年补贴家用和盖房子取用了三百,存折里还剩一千三,这么一大笔钱可是把沈甜吓得够呛,她哪里敢收下呢。

最后还是云达接了过去,他拿着存折去取了三百留在家里给父母当家用,毕竟连着盖房子和请酒家里花销实在是太大,云达是不可能把钱都带走,但如果不接受存折云海生两口子也是不会同意。

剩下的那一千交给了沈甜保管,并且俩人商量好,以后两边老人一年给一百的养老钱,当做他们孝敬父母的赡养费用,毕竟身为军人一年到头回不了家一次,能给父母的也就只有些钱了。

沈甜这回回部队,把自己在婆家的事大致和她娘家说了一下,为的就是让她爸妈可以放心,自己嫁的人家是个好人家。

虽然没有说具体钱数,但在看到亲家把女婿这些年的工资大部分都存下给了小两口,以云达的级别想也知道是不小的一笔钱。

沈家父母这才彻底相信亲家是和女儿当初说的一样是厚道人,没有想着只啃大儿子的血,那他们这边自然也得拿出态度来。

所以沈甜收到回信外加一大包东西后,就看到她爸妈嘱咐她,让她好好孝顺公婆,对小姑子们也要上心,过日子都是真心换真心,可不能大大咧咧的不懂事儿。

沈甜一直记着小姑子们送的东西呢,所以就趁去省城进修时买了衣服和鞋子寄回家,其实就连云帆那里也有,只不过小叔子在部队有军装穿不用再买啥衣服,沈甜给寄的就是些吃的,这也算是意外合了我们云帆同志的心。

这一趟花了有小二百,但沈甜花这钱总觉得更踏实些,不然那存折她就拿着烫手,实心眼的人总觉得自己占了丈夫便宜一样。

对此云达只是笑笑表示她自己做主就行,妻子是个什么性格他早就知道,看着爽利其实就是个没什么心眼的人,可能是因为在家里最小又是唯一的女儿,老丈人和丈母娘总是把她当小孩子看,啥事都要替她操心,就结婚了后还时不时要写信嘱咐一番。

这也导致沈甜在考虑人情世故上有些单纯,但其实这也没啥不好,能活的善良简单的人其实是种难得的福气。

云小鹿在收到毛衣后,当即就给大哥大嫂写了感谢信,并且额外在信里给大嫂吹了一波彩虹屁,吹的沈甜看信时都有些不好意思,她还从来没有被人这样夸过呢。

论嘴甜,我们兄妹加起来也没这小丫头厉害。

云达看了信后调侃着他小妹,心想就这小嘴儿跟抹了蜜一样,也难怪他爸妈把小妹当成眼珠子一样疼呢。

嘴甜的孩子总归让人喜欢,尤其是这孩子还特聪明长得也可爱,那就更招人稀罕,反正云小鹿在她大嫂这里已经成功晋升为最让人喜爱的小姑娘没有之一。

嘴甜的云小鹿最近正沉迷于做小实验无法自拔,以至于在自己上物理和化学课时经常遗憾自己不能在现实生活中见到那些神奇宝贝。

我们这里什么时候才能有那些东西呢?不是说这些都是很基础的设备吗?为什么我们学校连老师都没见过?云小鹿在知道她做的小实验都是自己这个世界很普通的东西后就更加遗憾自己见不到这些。

因为穷啊,你知道一套实验设备多少钱吗?这些东西大多数都是有着严格的标准,我怀疑就现在的生产水平,那些东西可能都得进口。

本来就物资稀缺,这要是还得进口那就更是不容易见到。

许念云估计起码得等二三十年后,这些基础设备才能变成学校的配套设施,甚至有些偏远地区需要更久。

哎,大家都缺钱呢。

云小鹿觉得缺钱果真是个大问题,也不知道啥时候大家才能富起来,真想自己的世界变得爱学习那个世界一样,也不知道她有生之年可不可以见到。

是啊,大家都缺钱,不止个人缺,国家更缺,穷怕了的种花家终于忍受了够了贫穷,这一年思变、求变的各种声音一直不曾断过。

云小鹿每次把报纸带回家,小娥都会迫不及待的拿去看,所有孩子里小娥是对文娱活动最热衷的,最近她不去看秧歌队了,这爱好就转成了看报纸,并且还会把旧报纸中她感兴趣的内容做成剪报。

今年的剪报已经做了小半年,平日里瞧着没有什么感觉,和过后拿出来一看,就会感觉到很多不同的东西,今年的报纸文章明显都带着讨论的声音,那怕很隐晦但终究还是不同。

到了春天花红柳绿全然回暖时,云怡也到了生产的时候,今年她听了父母的话,打算回家待产,所以预产期到了时就早早回了娘家,王跃民大包小包送回来一堆东西。

到了生产那天,云怡坐着大队的牛车去的卫生所,因为云双一直在家,又和卫生所熟悉,所以这一趟生产就很顺利,等孩子生出来时,云双和特意借卫生所的电话给王跃民报了喜。

云怡和宝宝就住在重新收拾出来的东厢房,赵月季不但为此特意把那些新家具换了出来,甚至还给大闺女和大女婿科普了一下她从小女儿那里学到的知识。

咱们总觉得啥东西新的最好,但这些新家具啥的可是不能让怀孕的人和娃娃用,不然会得大病呢,你小妹说这叫科学。

这话可是把小夫妻俩唬得一愣一愣的,当即表示自己家绝没有新漆家具,他们以后也绝对不会给孩子接触这些东西。

春日里农耕忙,赵月季不在家时,多数时候是云双招呼她大姐一日三餐。

好在云怡养孩子已经很有经验,她现在已经可以独立照顾婴儿。

云海生和赵月季在家养了好些小鸡,去年养的鸡都让云海生杀了给大女儿补身体,现在和人家淘换鸡蛋也容易了一些,云怡坐月子吃的蛋,有一部分就是赵月季和村里人换的。

云双这个月子坐的比生康康时要舒服很多,一是气候变得暖和空气没有那么干,二就是在娘家吃的也更滋补。

每日里除了鸡蛋小米外,还能有鸡汤和鱼汤喝,如今在县城里可没这条件。

鱼大多数都是云小鹿贡献的,她每次回家都会去后山捕鱼,七八两重的鲫鱼每回都能网一鱼篓,这鱼大多数弄回家都还活着。

云双把它们放进大盆里养着,每天顿两碗给大姐,云怡喂宝宝的奶水想不足都不太可能。

等云双出月子时,王跃民特意从县城买了好些东西好些岳母家,他平时上班没办法顾上这边,再说家里还有个上幼儿园的康康,这小儿子打出生后可全是岳家给出力帮着养的,以后可得好好孝顺你丈母娘和老丈人,你妈在下边总算能闭眼了。

王跃民舅舅过来喝满月酒时,满脸喜气的感叹外甥有个好岳家,总觉得当初自己眼光好才促成了大外甥这好姻缘。

想当初他姐临走时总担心儿子没个长辈支应日子要难过,但跃民这岳家给力啊,没了亲生父母这岳父岳母同样靠谱,小两口但凡有为难的时候云家从来都是尽全力帮忙。

舅舅放心吧,我肯定是会像孝顺我妈那样孝顺岳父岳母的。

王跃民和云怡都是很孝顺的人,王跃民更是个重情义的人,这些年岳家对他们夫妻怎么样,他全记心里呢。

云怡还有产假没休完,但她已经决定出月子就回家,王跃民说康康这一个月明显蔫了很多,整天问妈妈什么时候回家,她可不想离开大儿子太久让他以为有了弟弟妈妈就不要他了。

小儿子的名字是云怡早就起好的,她怀孕时有天梦到自己会腾云驾雾的会飞,说不准这孩子就是个有来历的,所以干脆给这孩子就取了个小名叫飞飞。

许念云在听到这名字后差点没被哽住,她二表哥的确是叫飞飞,但大姨不是说取这名字是想二表哥展翅高飞吗?咋还跟玄学扯上关系了?然后再想起康康出生时云怡起名字那费劲巴力的模样,她又觉得大姨能有这个灵感很不容易,毕竟这回起名字可是很迅速,已然难得。

云怡带着孩子回县城后,气温回升的速度就开始变快,云小鹿之前从系统兑换出来的葡萄秧已经开始抽芽儿。

她和系统换的葡萄秧不是幼苗而是已经长了五年的果藤,那葡萄秧带回家时可是不小,她解释说这是公社里有户人家挖出来不打算要的,让她看见后用五毛钱换了回来。

对此云海生也没多问什么,毕竟这会儿果树其实的确不咋值钱,有些人家种得年岁多了或者要修整房子就会挖出来不要,他在葡萄抽芽前给搭了架子,顺便还淘换回来一些月季花种在前院屋檐下,空空的前院儿总算是有了些颜色。

云小鹿每回回家都要看看她的葡萄长了多少,等到看见那葡萄的枝桠已经爬了小半个架子,顿时觉得今天实现葡萄自由有望。

一穗穗白白绿绿的小葡萄配着那嫩绿的葡萄藤叶,整个院子都看着生机勃勃,别说云小鹿喜欢回家瞅瞅,就连赵月季每天都要到这葡萄架前看看有没有啥病虫,好在目前为止小葡萄们都长势良好。

米粒大小的葡萄长到豆子大小时,夏天悄然来临,这也意味着又到了收麦的季节。

云小鹿在放麦假时特意和邮局打了招呼,让把报纸送到她家,毕竟这一个月学校也是没人的,现在若是连续一个月不看报纸她还不怎么样,她三姐准得难受死。

今年寒假云小鹿忘了去打招呼,那报纸连续一周没看到,小娥可是在家抓耳挠腮好久后面过年后邮局开门她亲自去取了报纸把家里地址给了邮递员后这才感觉活了过来。

许念云深深理解这种感受,这不就是和后世断网一个道理嘛,她三姨这是有了网瘾吧?一个麦假云小鹿成功把自己晒成了小麦肤色,今年村里的麦子大丰收,她光去捡麦穗就捡了小半袋子,估计今年家里分的麦子都能有七八十斤。

云小鹿回学校前还吃了一顿新麦馒头,虽然说麦子其实是陈粮磨面比新粮好吃,但这吃的是个仪式感,以前允许上坟的时候,有条件的农人在麦收后都是要做新麦馒头祭祖的,今年好不容易有了丰收年,赵月季也就大方一回做了好些馒头给全家吃。

云小鹿麦假回学校第一天吃饭时就看到王美娟吃午饭时也罕见的带了个馒头,可见今年麦子丰收的不止红旗大队一家。

吃完新麦馒头不久,就到了入伏天,云小鹿去年这时候在学校差点热死,好在今年赶上入伏那几天学校早早放了暑假。

云小鹿穿着小衣坐在自己的西厢房啃着西瓜,甚至奢侈的买了一个降温符,此刻只觉得人生再没有比着更舒服的时候。

今年的雨季并不隆重,三五天才下一场雨的频率,感觉蚊虫都比往年少了一点,云小鹿每天早上和下午出门挖野菜时都没了往年那种看天的担心。

只是后山在这种时候依然还是不去的,前年隔壁公社有个人在雨季时被雷劈死了,这导致赵月季和云海生更加限制女儿们在雨季跑去野外的范围。

到转入八月后,雷雨天气原本应该变少的时候今年反而多了些,家里的兔子被卖掉后,云海生没急着给母兔再去配种,主要是最近云家被一则消息给震得不轻,此刻也顾上再去养一茬兔子。

起先是小娥在村里的知青点听回一个小道消息,说是八月初京城里传出要恢复高考的消息,有知青家里得到了消息,所以直接拍了电报给自己家下乡的孩子,然后后面整个知青点就炸了锅。

小娥能听到还是因为她的文娱爱好,队里演出队有知青负责报幕,所以她就顺着听了一耳朵。

小娥把这消息说回家时只当了小道消息,但是云小鹿却是已经确定这是真的,因为爱学习她没反驳!后面有知青开始借高中课本时,云家姐妹早早就进入了复习阶段,虽然消息不确定,也没官方证实但还是很令人振奋。

云海生和赵月季在听到后,虽然这里面好些事他们还在疑惑,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如果是真的他们肯定得让孩子全力抓住,所以这会儿喂兔子养猪啥的通通放一边去。

小鹿上中学后家里挖野菜打猪草的活大多是云双和小娥负责,这会儿孩子们要专心学习了,那些活计自然是得放一边儿,要不是大队长最近因为知青们太过频繁请假,最后下了通知不许白天随意不上工耽误秋收,云海生和赵月季都不想让小娥去下地了。

云帆在收到家里的信件后,原本有些懈怠的学习进度也开始重新投入进去,虽然这消息不确定,但总归还是打个有准备的仗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