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63 章

2025-03-22 08:22:16

转眼到了初夏五月, 宫里发生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是后宫的事。

王昭仪受封惠嫔,位列九嫔之首,位份仅在四妃之下。

宸婕妤因怀有身孕, 受封宸昭仪。

第二件事是前朝的事。

三月初殿试结束,新科状元谢知蕴与楚国公家的小姐订了婚约, 当然, 谢知蕴极力拒绝,但是皇上亲自指婚,婚期就定在六月初。

国公小姐在徽京美名远扬, 听说这新科状元极力拒绝自己的时候还心有不甘, 但是她找机会堵在散朝的路上,悄悄看了谢知蕴一眼,随后楚国公再问起,她就只是红着脸点头了。

第三件事发生在西北战场。

去年年底的时候,西北战场硝烟暂停, 但是敌国知道了许邦身死的消息, 便又开始蠢蠢欲动,觉得这是最好的时机, 态势比起许邦在世时嚣张不少。

西北战事多年悬而未决, 李琛有心想要永绝后患,于是五月的时候提议御驾亲征。

朝堂上,他刚一说出事时, 朝臣们便马上站成两队开始辩论起来。

一方认为现在全国上下除了西北战事, 便没有再需要忧心的地方, 且许邦死后, 西北战事确实是亟待解决的点。

另外虽然大皇子少殇, 但淑妃娘娘养育的二皇子而今也有八岁了, 江山后继有人,皇上想亲临战场,并无不可。

反对的人以王太傅为首,说法简单,皇上龙体何等珍贵,岂可身临险境,虽有二皇子,但二皇子终归年幼,若皇上真发生了什么意外,幼帝登基,朝堂必然动荡,皇上想解决西北战事知心可以理解,但此事不如从长计议。

李琛皱眉听着他们吵闹着,若非万不得已,他也不会想着去前线战场,许清如怀孕而今已有七个月,眼看就是要生产的时候。

但战事紧张,民众水深火热,李琛作为君王,实在是心如刀绞。

他一拍龙椅:此事朕去意已决,不必再议了。

说完就起身离席。

朝堂上,谢知蕴低头盯着鞋尖,手却在衣袍下握紧。

散朝后,一群大臣围着王太傅,痛心疾首,不知皇上为何如此固执。

王太傅摆摆手做无奈状,说道:咱们文官,不能替皇上去战场,却一定要规劝皇上不能做糊涂事,此时我心意已决,若皇上执意上战场,我便躺在出城的路上,皇上若想去,就从老朽的身上压过去吧。

他这一说,朝臣们纷纷复议,江启年在旁边悉心听着,李琛回到御书房刚换好衣服,便听到了江启年传回来的消息。

李琛皱眉往书桌前走着,带着怒气道:这帮文官,平日里引经据典,说些大道理,朕一旦不随他们的愿,就全变成无赖!江启年笑着宽慰道:王太傅可能就是说说,未必真的会去躺着吧,太傅这么大的年纪,真躺出什么病来,得不偿失。

李琛冷哼一身,心想就算别人不会去,王太傅也一定会去,皇后的事情还没解决,他一走若真出了什么事,按照立长的说法,就是二皇子继位,王太傅可不容许这样的事情会发生。

李琛摇摇头,不愿再去想。

此时门口来报,翰林院谢大人求见,李琛用手指甲想也知道他要说的是什么事,便摆摆手让江启年出去拒绝。

江启年的脚刚跨出书房门槛,李琛的声音便在后面响起。

来人可是翰林院谢知蕴?正是嗯皇上,今年的新科状元,和宸婕妤是同乡。

李琛点点头:叫他进来吧,另外太医说宸婕妤月份大了让她多走动走动,待会让她来御书房一趟。

江启年领命下去了。

谢知蕴进了御书房,这是他第一次单独面圣虽然有些紧张,但想起自己要说的事情,便徒生了几分勇气,跪地朗声道:微臣翰林院谢知蕴,参见皇上。

起来吧,爱卿要说什么事,也是朕御驾亲征的事?谢知蕴站起身,但还是躬身拱手道:皇上英明,此时实在不是御驾亲征的好时候。

李琛看着他,谢知蕴身形瘦削,有文人风骨,往那一站像是华山青松,笔直坚毅,他样貌也好,否则国公小姐也不会心甘情愿的嫁给他,谢知蕴眉清目秀,眉目间总含着几分忧思,一双薄唇也总是抿着。

真想不到这样一个人是从袁州那种小地方走出来,他这一身的气度和样貌,真称得上仙风道骨四个字。

不过李琛看得出来,他的仙风道骨不过是装出来,内里的一颗心已经被红尘沾染了。

不想让朕亲征的理由,朕在前朝已经听了很多,谢大人还有别的理由要说吗?谢知蕴微微皱眉:前朝大人们说得句句在理,还望皇上三思。

李琛手指轻点桌面,语气和善道:谢大人自请面圣,勇气可嘉,但是朕有些疑惑,谢大人来与朕说这些,是为了江山,为了朕,还是为了别的什么?谢知蕴心里有些吃惊,但面上还是没表露出来。

李琛接着说道:谢大人在袁州老家的风流轶事,朕有所耳闻,不过现在是在徽京,谢大人下个月就要娶楚国公家的小姐了,若是为了旁的惹了国公小姐不高兴,不是毁了一桩好姻缘。

谢知蕴入朝为官不过两月,对李琛的心性还不甚了解。

但李琛猜对了,谢知蕴不想让李琛去亲征的原因,与别人都不同。

谢知蕴,谢老三心里有一个花儿一般纯净漂亮的姑娘。

他这般清冷的样貌下,做过很多陷入爱情的毛头小子才会做的糊涂事,他给那姑娘写过情书,也会在那姑娘每日的必经之路上等着与她同行。

谢知蕴暗自发誓,等自己当上状元那天,他要让这个姑娘做天底下最风光的状元娘子。

但是一切都没有个好的结局,姑娘被送来徽京,进了宫,成了皇上的女人。

许清如身怀有孕七个月,她盛宠的事情天下人皆知,谢知蕴是何等聪明,自然知道盛宠之下便是妃嫔们的嫉妒之心,若此时皇上离开,许清如何等危险。

他仗着自己在朝为官的名号,只能说出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还规劝李琛,但是却被他一眼看穿。

李琛的话说得直接又不留情面,谢知蕴听出李琛的语气中似有怒气,他生怕自己今日的唐突行径加上当年与许清如八字没两撇的事情惹得皇上迁怒于她,便赶紧跪地道:皇上清明,微臣当年并没有什么风流轶事,不过是一个穷书生不曾宣之于口的倾慕。

他跪了许久,才听见皇上开口。

朕不会让她身处险境,谢大人若担心的是这个,那大可不必,除此之外,朕真的想知道,谢大人对朕亲征之事有何看法。

谢知蕴抬头,李琛凝视着他,眼中平淡却坚决,谢知蕴做了朝臣,却始终舍不下儿女私情和心里的一点遗憾。

而李琛是天下万民的主人,他做出决定之时却要将儿女私情放在最后,将天下与百姓放在前面。

谢知蕴忽然有些惭愧,低头诚恳道:微臣觉得,皇上的决定并没有错,西北之事,皇上亲征便可在月余之内解决,否则再拖上数年,百姓哀声载道,民不聊生。

李琛满意的点点头:谢大人是拎得清的,只是朕希望谢大人以后都能这般拎得清,不要为了旁的,影响自己的判断,今日之事,朕不会再提起,也不会迁怒于谁,望谢大人成婚以后能尽心尽力为朝廷做事。

谢知蕴躬身告退,却在外间见到了最意想不到的一个人。

许清如被李琛叫来坤宁宫,她本不想过来,但想起太医确实说过,让她无事时多走动走动,这才来了。

她来的时候,李琛一直在御书房和人说事,后妃与臣子不好相见,她就坐在主殿另一侧的房间里等着李琛。

等的不耐烦,许清如就站起来走动,直到御书房传来声响,她有些好奇的朝门口看了一眼,却忽然笑了。

谢三哥!谢知蕴愣在原地,看着许清如缓缓朝他走来,甚至忘了行礼。

她还是那么漂亮,穿着一身天水碧的褙子,上面绣着白花,笑的灿烂天真,一如当年袁州村里最漂亮的姑娘。

江启年不知二人之间的渊源,低身提醒道:谢大人,这位是宸昭仪娘娘。

谢知蕴愣了愣,躬身行礼:微臣翰林院谢知蕴,参见昭仪娘娘。

小桃快去扶谢大人起来!谢知蕴低着头,盯着许清如坠着明珠的鞋尖,眼中似有波涛汹涌。

谢三哥果真高中了!数月前我爹爹来见我,说你来参加殿试,我还当他是诓我的。

谢知蕴张张嘴,却感觉喉咙发干,什么都说不出。

对他高中了,原本他想高中之后,在徽京置办一处宅子,然后接她过来风风光光的做状元娘子。

谢知蕴说不出口,也不能说了。

江启年在一旁不知皇上为何还不叫宸昭仪进去,但他观察着二人的神色,不动声色的贴着谢知蕴怕他做出逾矩的行为。

江启年笑着说:没想到谢大人与宸昭仪还是旧相识。

许清如也笑了笑:那可不,当年在村里,谢三哥最照顾我和我爹了,当年我爹还想过让我嫁……许清如捂着嘴嘿嘿笑了,知道后面的话不该说。

谢知蕴看着她白嫩的手,抚在隆起的小腹上,心里说不出是什么心情,但看她还笑的这么纯净,谢知蕴心里忽然有些说不出的感觉。

他与许清如之间的遗憾,不过是因为他的迟疑,若他当年提了亲,便没有这后面的许多变数。

是他的错,但现在看着许清如这样幸福,谢知蕴虽然没有释怀,但是心里踏实多了。

好在她是有福气的,皇上宠爱她,谢知蕴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无可奈何,他争不过皇上。

他很庆幸,他的千思万绪,从没让许清如知道过,这样也好,自己的感情没有对她造成困扰和麻烦。

许清如叽叽喳喳的说了许多,谢知蕴脑袋轰隆隆的什么都听不见。

他忽然有了责任感,他想努力做一个好官,让这天下太平,让李琛省心,让许清如一生平安。

许清如看他愣愣的样子,便觉得说话有些没趣,便想着去御书房看看李琛。

谢三哥忙去吧,皇上召见我呢。

许清如转身要走,谢知蕴忽然开口了:微臣……祝昭仪娘娘平安生产,一生顺遂。

说完没等许清如回话,就转身逃跑似的出了坤宁宫。

许清如撇撇嘴,心想这谢老三,还是这么怪,说起话来没头没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