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03 章

2025-03-22 08:23:44

约莫过了两日后, 恒王收到了晋国君的密信。

晋国君在密信上透露的消息比王二老爷透露给恒王的消息要多一些。

他除了告诉恒王楚国可能要发兵攻打晋国外,还问了恒王骑兵的训练情况。

显而易见,晋国君是打算在这次战争中用上这支骑兵队伍了。

恒王之前不知道晋国君的想法, 所以他在看到晋国君的判断竟然是楚国会攻打晋国后,面色凝重了起来。

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 有时候一个错误的判断, 很有可能会让己方处于劣势。

如果他们认为楚国想要攻打晋国的话,那他们就会选择一种方式去应对楚国的进攻。

但如果他们认为楚国想要攻打齐国的话, 他们就要选择另外一种策略去规划行军路线了。

这两种策略完全不一样。

想到这里,恒王终于忍不住下笔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在了折子里。

这也是他第一次没有在晋国君面前藏拙。

晋国君收到恒王的折子, 并看完这封折子后, 目光里满是惊讶。

他没想到自己这个儿子不仅擅长打仗, 而且还会从楚太子和楚国朝臣之间将会如何博弈这个角度去判断楚国会向谁出兵。

他记得自己压根都没有教过这个儿子帝王心术,那这些东西是他从哪里学来的?难道说这就是所谓的天纵英才吗?晋国君合上折子后,将心腹朝臣们再度叫进了皇宫里。

他之前一直站在前任楚国君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才会做出楚国会攻打晋国这个判断。

但正如他这个儿子所说, 如果楚太子的目的是想打一场胜仗的话,楚国攻打齐国比攻打晋国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既如此,那他们就要想两套策略去应对楚国接下来的行动了。

晋国君那边接到他的折子后会有什么反应, 已经不在恒王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他把折子交给密探带走后,就准备先行回草原了。

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你和孩子们最好不要再出门了。

因还未确定楚国那边会如何行动,所以恒王也不好把他们的猜测告诉王元元, 他只隐晦的跟她说:最近金城可能会比较乱。

真的吗?王元元原本正在给恒王叠衣服,听到恒王这么说, 她就从榻上站起来走到恒王身边问道:那王爷回草原也跟这个有关吗?灯光下, 她的身影显得有些柔弱。

恒王想到这些年自己的东奔西走, 忽然觉得有些对不住王妃。

他伸手把王元元拉进了自己怀里后,低声对她道:楚国的太子篡位了,父皇为了以防万一让我去军营准备一番。

至于准备什么,恒王就算不说,王元元也能猜到。

楚太子篡位?王元元忍不住低声惊呼。

她到了古代之后,虽然一开局就待在了云国皇宫,可纵使云皇室关系复杂,她到底还是没真的见过有人光明正大的篡位。

更别说楚国君好似也是个颇为英明的国君,这样的人也会被儿子赶下台吗?王元元的心扑通扑通的直跳。

你别担心。

恒王知道她是闺阁女儿家,素日里最为讨厌这些打打杀杀的东西,不比他们这些男儿,一提起建功立业就觉得热血上涌,他耐心的安抚她道:那是楚国的事情,于我们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真的是这样吗?那你为什么要急匆匆的回草原?王元元很想开口问恒王,可她看着恒王的双眼都熬红了,知道他现在时间紧任务重。

她现在只想让他好好的睡觉,至于楚晋两国要怎么博弈,横竖也不与她相关,并且她也没什么能帮的上恒王的地方。

既如此,那她就不浪费恒王的时间,让他给她解释了,她只用等结果就行了。

恒王离开时带走了阿亨。

阿亨现在已经大了,这两年又常跟着恒王住在军营里。

恒王觉得他是长子就该多锻炼锻炼,所以这次的事情,他也准备让一起参与进来。

恒王和阿亨离开后,王元元把云清如母子和王林林母女也接到了王府里。

江六爷和吴七也跟着恒王回了军营。

王元元觉得在眼下这个比较紧急的时候,她们住在一起比较安全,所以在问过恒王的意见后,她就把人给接到了恒王府里。

云清如和王林林住到恒王府后,最为高兴的人其实是孩子们。

因为她们又有新的玩伴了。

孩子们压根不知道外面的那些波涛汹涌,她们仍旧在王府里快乐的嬉闹着。

倒是王元元,云清如和王林林这些知道情况的,有些为各自的夫婿悬心。

恒王回到军营后并没有立刻就做什么大动作的事情。

因为楚太子现在还没有正式登基。

他掐着时间算了算觉得楚太子就算再怎么快,也得等到四月份才出兵齐国了。

也因此,他现在的主要精力仍旧是在训练士兵上,只不过,他特意把一些将士叫到了帐篷里,带着他们一点点的看地图上晋国到齐国的地形图。

一些敏锐的将士自是猜到或许不久后,他们这些人就要上战场了。

他们既主动来投军,为的就是建功立业。

如今既有了指望,他们哪里能不兴奋,平日里训练起来也更加的卖力。

他们的卖力也带动了其他的人。

整个军营的人每日里训练的热火朝天的。

恒王见他们自己知道努力,也不像刚回来那会儿那样抓着他们练习了。

他之前跟他的外祖父也就是柔方一族的首领说过柔朗一族恐有异动的事情。

柔方一族的人盯了他们好些日子,总算让他们逮到了柔朗一族的破绽。

柔朗一族的牧民们原本都是在草原的西北方向放牧的,那里是柔朗一族的领地。

可最近柔方一族的人却发现柔朗一族的牧民时常会越过两族领地的边界线,进入柔方一族的领地放牧。

他们被柔方一族的人抓住后,或者说自己迷路了,或者说自己一个没注意,牛羊们就越过界了。

柔方一族的人才不信他们那些鬼话。

他们草原上的人要是连方向都分不清了,还怎么在草原上生活。

更何况,那些牧民越界的地方还很靠近恒王的军营。

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可想而知。

柔方一族的人处理这些牧民的手段十分的简单粗暴,他按照两族之间以往定下的规矩,没收了这些牧民们一半的牛羊。

两族之间虽然有这样约定俗成的规矩,可两族若是真的没收了对方牧民的牛羊,一定会派人去对方的领地交涉的。

但柔朗一族却一直没有派人过来。

这下柔方一族的人就更加确定那些人压根就不是什么牧民了。

那些人的真实身份应当是柔朗一族的勇士,他们假扮成牧民的模样就是为了打探恒王这边的训练情况,摸清恒王的底细。

恒王得知了这些消息后,问他外祖父:这些人从什么时候开始越界的?柔方一族的首领闻言不假思索的道:约莫三四个月之前,就有牧民越界了,不过一开始他们的动作也不频繁,我们的人也以为是意外,就没往那方面想。

直到后来牧民越界的次数变多,负责边界处的守卫才起了警惕之心。

三四个月之前吗?恒王闻言沉思了起来。

柔朗一族的人虽然也有狼子野心,但他们单个勇士的实力虽强,却吃亏在人数少。

所以在没有楚国暗中支持之前,柔朗一族的人是万不敢在私下做什么小动作的。

他们也绝不会无缘无故的打听他这里的消息。

一定是楚国人指使的。

那楚国人指使他们打探军营消息的用意是什么呢?如果在不知道楚太子篡位之前,恒王一定会觉得楚国人想要摸清他们的底细是为了更好的训练楚国的骑兵。

但在知道楚太子篡位之后,恒王就不这么想了。

送走柔方一族的首领后,恒王又拿起晋国,齐国和楚国的地图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恒王就皱起了眉头。

他发现在草原和高原的交界处,有一条小道。

那条小道在地图上不是很显眼,又因为高原的另一侧是异族人,他们也不是很重视那条小道,也从未派人去探索过那条小道。

恒王却是知道那条小道的。

他年少时十分的喜欢冒险,听说越过那条小道就能看到异族人的领地后,他曾经偷偷的带亲卫走过那条小道。

那条小道极为险峻,如果不是功夫非常好的人压根就没法走完全程。

又因为小道的入口和出口都很窄,所以无论他们这一方的人还是异族的人都很难运送士兵到对方的领土。

因为那里的地形可以让防守一方的人,轻易的将来犯的人堵在小道里。

正是这天险使得高原那侧的人没法过来,他们两边才能保持那么多年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