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96 章

2025-03-22 08:23:43

与此同时, 王元元也不得不去纯王府参加纯王小儿子的满月宴。

纯王的妾室前些日子给他生了个儿子,因此子生母地位低微,恒王之前也没有声张。

但就算再想低调, 该给孩子办的满月宴还是要办的。

纯王是恒王的兄弟,他的孩子的满月宴, 王元元和恒王还是要去参加的。

这次在参加纯王小儿子的满月宴时, 王元元感受到了那些贵女们对她态度的不同。

以往她们对她只是表面上的恭敬,这份恭敬还是看在她是晋国君的儿媳的份上。

可这次, 她们对待她的态度就是恭敬中带着些热切了。

就连和她有些交情的信王妃和陈王世子妃她们,对她的态度也有了一些微微的改变。

怪不得人家总说这古代女子的荣耀要么靠父亲, 要么靠夫婿呢。

她爹这地位一起来, 哪怕她是嫁出去的女儿, 这地位也不一样了。

可她却不耐烦和这些人应酬。

她实在是太明白这些人的生存规则了。

她们对她恭敬,想要来和她攀交情只不过是因为她父亲现在是副相了。

若是她父亲一朝失势,这些人的嘴脸就会又不一样了。

如果说恒王现在是需要扩大影响力的时候,她还会打起精神和她们应酬。

可前两日, 她有和恒王聊过,恒王对她说,他打算接下来的时间把精力都放在练兵上, 他还说京郊军营附近有几个不错的庄子,她要不要带着孩子们到庄子上住一段时间。

哪有快过年了,还要让家眷们去庄子上住的。

恒王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她父亲现在正是势头正劲的时候,他不想因此被国都里的那些人记在心里。

既如此, 她现在就不用和这些人有太多的往来了。

也因此,接下来的时间里, 王元元一直表现的颇为冷淡。

这让一直关注她的太子妃和纯王妃等人若有所思。

你说老三媳妇在宴会上的时候也没怎么理人?皇后听太子妃这么说后, 就问道。

太子妃一面给皇后斟茶一面道:是呀, 我还以为她会因为她父亲的事情轻狂起来呢。

皇后却似是比太子妃更了解王元元的模样。

她虽然后来流落到了晋国,但在云国时也是深受宠爱,想必是看惯了这些起起伏伏吧。

皇后道。

太子妃明白皇后的意思,她是说恒王妃之前在云国备受宠爱时一定经常被人奉承,及至后来云国灭国。

她也一定品尝到了从天上掉下来的感觉。

所以,虽然如今她的父亲王子怀被任命为副相了,她也没有因此轻狂。

因为她知道一时的虚名并不代表什么。

更何况,接下来她父亲要做的事情,可是会得罪不少人。

或者说不止她父亲,想到那封折子是由太子递上去的,太子妃的嘴角就泛起了一丝苦笑。

可她也能理解太子,站在太子的角度来讲,他是没有选择的。

这封折子如果太子不愿意递上去,那么假使纯王知道了这件事情,他也会抢着递给国君的。

国君的信任可比那些朝臣们要重要多了。

这一点从皇后这里就能看出来。

就算贵妃这么多年受宠如斯,可皇后万事都以国君为重,就是为着这个,国君也从未有过废后废太子的念头。

当然,那也和皇后娘娘是唐国公主有关。

不过,唐国那里现在又出了点意外。

想到这里,太子妃就更能理解太子的选择了。

在唐国面临剧变的情况下,太子必须要做点什么。

而无论太子做什么,她都要支持太子。

就像皇后支持国君那样。

在王子怀被任命为副相的那个月底,恒王带着王元元以及子女们去了京郊的庄子上居住。

她们在庄子上住到快过年的时候,传出了恒王妃有孕的消息。

可此时,国都里的那些王孙贵族却顾不得这些事情了。

因为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晋国君颁布的那个旨意上面了。

晋国君说要调查清楚晋国现在到底有多少人口,并且这个差事由太子和王子怀共同承办。

这个旨意出来后,有些并未处于权力中枢的人家还看不清楚晋国君想要做些什么。

可有些很老练的臣子,稍一思考就明白晋国君想要做什么了。

可就算他们知道晋国君想要做什么,他们也没法现在反对。

因为晋国君并未打出最后那张牌,他现在只是要太子和王子怀把晋国的人口调查出来。

他们能跟晋国君上折子说您不要调查恒国有多少人口吗?那是必定不能的。

可明着上折子不行,他们还是可以暗着来的。

国都的这些王孙贵族之家们,或多或少都在府里藏了不少人口。

他们自然不想如实上报自家到底有多少人口,准确的说是,自家到底有多少奴才。

晋国几大世家的掌舵人们全都聚在了一起想要商讨一下该如何应对晋国君的举措。

可其他人都老老实实的过来了。

太子妃的娘家父亲却没有过来。

这些掌舵人们都是历经不少风雨的人。

他们稍一思考就明白了太子妃娘家的立场。

他们是打算支持晋国君,不对,准确的说是支持太子了。

贵妃的父亲原本打算跟着自己的兄弟们闷头干了,结果他居然没有看到太子妃的父亲。

他立马就明白了太子妃父亲的用意。

随后,贵妃的父亲就恨的牙痒痒。

这个老匹夫,为了把太子送上国君的位置,他竟然打算背叛世家。

可气过之后,贵妃的父亲再度冷静的思考了起来。

他不得不承认,虽说太子妃父亲的行为会让他受到世家的抵制。

可这些都只是暂时的。

只要太子能登上国君的位置,到那时.....到那时,他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思及此,贵妃的父亲闭了闭眼睛。

他一开始想要跟着这些世家子们一起掺和,是因为这件事情是太子提出来的。

他不想让太子把这桩差事办好。

可他也不得不承认,想要统计晋国的人口并不是太子的意思。

这其实是国君的意思,太子不过是投其所好罢了。

他不能为了和太子对着干,而惹了国君的厌弃。

这么一想,贵妃的父亲在接下来的时间就有些心不在焉了。

他们本来商量的好好的,等到那些小吏上门统计人口时,他们要拒不配合。

可贵妃的父亲回去不久就称病了。

不仅如此,纯王妃的娘家包括已经把身家都压在纯王这里的人家也都老老实实的配合起了太子的工作。

康王和梁王他们原就是看着太子和纯王的举动行事的,他们看到这太子和纯王的行事,又哪里敢起哄闹事。

整个国都里最显赫的这些人家都闹不起来了,其余那些人就算想要闹事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

如此一来,太子和王子怀在国都的工作竟然进行的异常顺利。

到了年底的时候,他们竟然把国都大部分世家的人口都统计出来了。

晋国君看到呈上来的结果后,抿嘴微笑。

他之所以让太子和王子怀一起办理这桩差事,就是料到,太子为了自己的前程一定会尽心督办这桩差事,而纯王他们看到太子的态度后,为了自己的前程也不敢再闹。

只要他们之间能够互相顾忌,互相牵制,那么这桩差事的阻力就会小上许多。

按照眼下这个进度,他们应该能在明年开春之前摸清楚晋国能有多少人口了。

而晋国的总面积有多少他也是知道的。

等有了大致的人口数据后,他们就能开始下一项工作了。

想到这里,晋国君就站了起来。

他原本是打算半年后吞了唐国的那些地方的。

可在看到这个折子后,他又觉得这个时机可能不太合适。

他们手上的粮草和人口就这么多。

而到时若是和唐国开战的话,楚国那边一定会派兵增援唐国。

他们虽然占据着地理优势,可有些地方到底比不上楚国。

等打完这一仗后,肯定是要休养一段时间的。

这么一来,他们的土地改革可能就要出现变数了。

他这两日想了许久,觉得他可以先不动唐国,但是国内的问题还是要先解决好。

他们和齐楚必定是要分出胜负的。

现在因为有齐国在,他们晋国和楚国之间不会有什么大的冲突。

毕竟他们谁都不想让齐国捡了便宜。

可等时间再拖一拖,若是齐国或者楚国那里出了什么变数,这世道未必就会那么太平了。

他那时再想发展国内的经济,就有些晚了。

王元元虽然怀孕了,可她除夕夜还是要随恒王一道入宫的。

不过或许是因为看她怀孕了的缘故,也或许是因为她父亲现在和太子一起共事。

皇后在这个除夕夜对她格外的照顾。

吃完午饭后,那些宫妃们原本是要聚在一起打叶子牌的。

如王元元她们这样的儿媳虽然不上桌,也要在一旁侯着和皇后她们说话。

可皇后却让王元元去东侧间休息去了。

这个孩子到底月份还浅,还是要静养着才是。

皇后笑着对柔妃等人道,似是在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让王元元去东侧间。

王元元闻言连忙推却了起来。

毕竟太子妃和纯王妃她们都还在这里伺候着,她怎么能离开休息。

皇后冲太子妃使了一个眼色。

太子妃笑着上前挽着王元元的手道:弟妹就听母后的吧。

纯王妃也似是被谁指点了似的,在这个除夕对吴元元格外的热情。

她见太子妃挽住了王元元的左手,就上前挽住了她的右手,让王元元自去东侧间休息。

两个嫂子都过来拉着她了,她要是再推脱,就显得有些不识趣了。

王元元只好去了东侧间。

康王妃坐在下首,看着太子妃和纯王妃等人在那里做戏,嘴角露出了一个嘲讽的微笑。

皇后和贵妃等人都看见了康王妃的表情,可她们选择视而不见。

康王妃虽然嚣张跋扈,可她是齐国公主。

在楚国对齐国气势汹汹的当下,晋国君是不会为了深宫里的这些事情和康王妃计较的。

她们这些人若是认真和康王妃生气了,只是自己给自己找没趣。

因着有了皇后的特殊照顾,王元元的这一个除夕夜过的无比的轻松。

过完正月后,她就又带着阿亨和大郡主随着恒王一道去了京郊的庄子上修养。

这个也是王子怀和恒王的意思。

王子怀和太子的新政进行的如火如荼。

在开春三月的时候,他们统计出了整个晋国的全部人口。

随后,晋国君就宣布要实行新的土地和税费制度。

那些百姓们听说土地按照人口划分,家里人口越多,就能分到越多的地后,自是十分的高兴。

又有现在的税收不再是以往那样按照人头收,而是根据土地来收。

他们自是欢天喜地的接受了这个政策。

可晋国的贵族们却有些不愿意了。

可贵族们之间本身就没法拧成一股绳,晋国君又是个强势的国君。

他们纵是反对也没有法子,只好在私底下骂骂王子怀。

在这一年八月的时候,晋国的土地才算是全部划分完。

王子怀这几个月为了这个跑遍了晋国,回来国都的时候,整个人都晒黑了。

他回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问莱姨娘:王妃那边还没动静吗?莱姨娘一面帮王元元的新生儿缝小衣,一面道:这几日,老夫人和顺德侯府那边的云老夫人一直有派人过去问,说是还没动静。

皇后娘娘已经派了三个太子在庄子里侯着了。

王子怀这段时间虽然一直在外面跑,可他还惦记着大女儿。

眼下听莱姨娘说女儿还没动静后,他的心里就着急了起来。

不过,他还要进宫去向晋国君禀报事情,就算是再心急女儿,他也得先进宫,再去京郊看女儿。

稍微在府里洗漱了一番后,王子怀乘着马车进了宫城。

与此同时,京郊别院里的几个太监也乘着快马往国都里赶。

王子怀这趟差事办的十分不错,几个地方上拒不配合的世家到最后也被他说服,老老实实的把那些隐匿起来的奴才给放了,又配合着重新丈量了土地。

晋国君心里高兴,就说要把太子和纯王等人都喊过来陪王子怀一起吃饭。

王子怀连说不敢,正在推脱的时候,就见陈英满脸是汗的走了进来。

这是怎么回事?晋国君看到陈英如此模样,目露不悦的道。

陈英闻言就看了一眼王子怀。

王子怀被他那一眼看的心里咯噔了一下。

恒王妃今日发动了,太医们本以为王妃怀了一个孩子,哪知道她肚子里还有两个孩子。

现在王妃只生了一位小公子,还有两个小主子还在肚子里。

其中一个小主子还是脚跟......说到这里的时候,陈英顿了一下,随后他又道:因着这个,陈英话还没说完的时候,王子怀的脸色就已经苍白了起来。

晋国君也是脸色凝重。

现在生一个孩子都是在过鬼门关了,更不用说生三个了。

这群该死的太医,竟没一个人诊出恒王妃的情况。

晋国君心里生气,可现在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

让太医院正快些赶到京郊去,还有若是万不得已,要保大人。

最后这一句话,晋国君说的有些艰难。

谁都希望子孙繁茂,可恒王妃的命也是命,他不能为着没出生的孩子,不顾恒王妃的性命。

王子怀听到晋国君的最后这句话后,眼中闪过了一丝感激。

如果女儿肚子里怀的不是皇孙,而是普通人家的孩子,那他可以毫不犹豫的跟亲家说,一定要保大人。

可他的亲家是国君。

好在国君是个明理的人。

因有了这桩事,王子怀在宫里也待不住了。

他随着太医院正一起去了京郊别院。

晋国君知道他爱女心切,也没有留他,还派了陈英跟着一块过去。

顺德侯府云老夫人听说了外孙女的情况后,脸色苍白。

她猛地站了起来道:备马,我要去京郊别院。

没有人敢拦她。

顺德侯立马出去让人备马。

三老夫人听说消息后连钗环都没来得及带,一行人匆匆的去了京郊别院。

京郊别院王元元其实还有些力气。

可现在不是她能不能使力的时候,她的一个孩子竟然脚在下面。

那个已经先他的兄弟们生出来的小男婴,已经被奶嬷嬷带到了另外的房间。

若是平时,一定会有许多人围着他转,可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能顾得上他。

这屋子里的人都知道,若是今日恒王妃有个什么闪失,她们也不用活了。

帮王元元接生的几个稳婆已经满头是汗了。

领头的嬷嬷摸了摸王元元的肚子后,对着另一个嬷嬷使了个眼色。

那个嬷嬷轻手轻脚的走到了产房外。

太医听完稳婆的话后,苦笑着对恒王道:若是娘娘肚子里只有一个孩子的话,我们还可以施针把胎位转过来。

可娘娘肚子里是两个.....说到这里,太医不敢再说下去了。

因为恒王的脸色已经黑的跟什么似的了。

你直接说怎么才能让王妃没事?恒王沉着脸问道。

太医们闻言就对视了一眼,可谁也不敢把那句话说出来。

王妃娘娘肚子里怀的可是皇孙,要是他们说保大不保小。

到最后王妃娘娘是活下来了,可皇孙们却不在了。

国君日后怪罪下来,只怕不仅他们的命保不住,还会牵连到家人。

恒王见太医们虽然不说话,可神色间明显有鬼,就问道:你们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你们到底可不可以救王妃?太医们还是不说话。

恒王见状就冷哼了一声,他拔出腰间的佩剑,将剑尖直对着其中的一位太医。

我不知道你们有什么顾虑,可我告诉你们,如果王妃今日有什么闪失,你们也不要活了。

恒王的声音虽平淡,可眼神却是异常坚决的。

那些太医们一下子被吓住了。

他们知道眼前的这位恒王爷是在和他们来真的。

在死亡的威胁下,有一个太医说出了保大不保小的话。

恒王抓着剑的手抖了一下,可下一秒,他就毫不犹豫的道:那就保住王妃的性命。

说完这句话后,恒王的心里其实疼了一下。

可他没有别的选择,他不可能用王妃的命去换孩子的命。

领头的太医在恒王的带领下进了产房。

王元元听到恒王说要保住她放弃孩子之后,十分坚决的摇头道:不行。

恒王见状就劝道:我知道你舍不得孩子,可你有没有想过,你要是有了闪失,阿亨他们要怎么办?王元元想到阿亨和自己刚刚出生的儿子,神情就是一变。

她的儿子们还那么小,她如果有了什么万一,孩子们日后要怎么办?可如果要为了自己的性命放弃肚子里的孩子们,哪个当娘的都不会愿意的。

王元元左右为难。

她的眼泪大滴大滴的落了下来。

恒王看着也忍不住湿了眼眶。

他就算是在战场上受了再重的伤,都没有掉过眼泪。

可如今,在面临如此两难的决定的时候,恒王还是动了真情。

恒王走到王元元床边坐下,摸了摸她的头发,柔声道:你听我的。

说到这里的时候,恒王有些说不下去了。

因为他清晰的看到了王元元眼眸中的那丝痛苦之色。

肚子里的孩子踢了她两脚,似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她,我们相活下来。

王爷,我感觉到我现在还有力气,并且院正不是还没有来吗?无论如何,都等到院正来了再说好吗?王元元深吸了一口气后对恒王道。

她有灵乳在,纵然灵乳不能让孩子把胎位转过来,可却能保证她们的体力。

王元元还是想在尝试一下的。

恒王闻言就看向那太医。

太医闻言忙道:如果王妃还有力气的话,倒是可以再试一试。

恒王闻言犹豫的点了点头。

云老夫人比太医院正要慢一步赶到京郊别院。

她赶到的时候,就看到云清如和江行二人从马车上往下走。

云老夫人忧心王元元,她顾不上和他们说话,冲他们点了点头后,就径直往前走。

倒是三老夫人问了他们一句:你们怎么来了?云清如的额头上满是汗水,她一面跟着众人往里走一面道:我听到消息后实在是坐不住了,就让六爷带着我一起过来了。

三老夫人这才没有说话。

一行人到了院子里的时候,就见王子怀正焦急的在院子里走来走去,而恒王却不见踪影。

元儿呢,她怎么样了?云老夫人也顾不得问恒王了,只颤抖着声音问王子怀。

这还是江行第一次看到云老夫人这么紧张。

他往后一退,站到了门口。

以他的身份不方便再往里走了,在这里站着既不失规矩,又可以看到里面的情景。

云清如转头看了他一眼。

他冲着云清如点了点头,眼眸里满是担心。

云清如的心里就是一暖。

可此时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她跟着三老夫人一道走近了王子怀。

王子怀正在和云老夫人说王元元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