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 岁月如梭,三年的时间咻地一下,就这么飞快地过去了。
荣亲王的日子过的依旧逍遥又快乐。
而相比于没心没肺的胤孝, 这三年来,他的兄弟们可就水深火热多了。
康熙开始年老,皇子们却日渐强壮, 这番此消彼长下,夺嫡之争不由变得越发激烈起来。
而太子胤礽,本就不是个多么能够沉得住气的人, 被兄弟们联手时不时的乱杀一通后,无论是个人威望还是储君之位都已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而最最要命的是, 他越急就越容易出错,越出错, 康熙对他的不满就越严重。
简直都快成恶性循环了。
真的不用我陪你一起去吗?卧房中,可可露出一脸担忧的表情。
当然不用了!!!!!胤孝皱着眉头, 义正言辞地说道:你刚刚才被查出身孕, 怎么能够长途跋涉呢?唉……要不是皇阿玛这几年粘我粘的特别厉害, 我也是舍不得离开你,跑去什么塞外的。
大草原有啥好看的啊。
平时如个厕都有一堆蚊虫对你的屁屁虎视眈眈,真的是特别可怕。
但是又没有什么别的办法, 要知道自从他的眼睛复明以来,康熙每年无论是塞外巡视、木兰秋狝、热河避暑,又或者是各种东巡西巡的,只要是出北京城必定会带上他, 真的是特别粘人!胤孝委屈地看着妻子, 脸上全都是愧疚和不舍的神情, 最后反倒是可可给了他好大一顿安慰。
如此这般,带着满腔的小情绪,时间来到了第二天清晨。
四嫂,可可就交给你了!放心吧。
乌拉那拉氏笑呵呵地说道:我会好好照顾弟妹的。
胤孝闻言先是嗯了一声,随后又一脸缠绵地看着可可,最后被甚觉丢人的胤禛从后面轻踢了一脚,方才不情不愿的上了马车。
恭送四爷,十一爷,一路平安。
两府的人呼啦啦的跪了一地,直到马车的队伍消失不见,方才各自起身。
乌拉那拉氏看着可可那充满不舍的眼神,不禁会心一笑,随即握着她的双手温声说道:外面风大,快别站在这了,去我屋里坐坐,正好那尊来自紫霞山的文殊菩萨像已经请了下来,咱们商量一下日子,看什么时候好把它请进你家去。
疑?可可愣了一下:……文殊菩萨像?乌拉那拉氏见状立刻露出一脸原来你还不知道吗的表情。
自数日前听说你有孕的消息,四爷十分高兴,但同时……嗯,也有些忧虑……所以急忙命人连夜去紫霞山请了尊文殊菩萨像,据说妇人怀孕时,若多多参拜此像,生出的孩子就会非常的聪明伶俐,充满了智慧,将来无论是读书还是习武都会非常灵光哦!千万不要子随父啊!这些个日日夜夜,四大爷的心焦,你们谁能明白!大伯哥的话就是铁律,那是一定要听的。
可可瞬间一脸正色的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供奉,日夜参拜,绝不懈怠。
四福晋:……呵呵,那就好。
此次塞外出巡,康熙依旧带了不少皇子随行,年级大的那些就不说了,这一次还有几个年级小一些的随驾,胤孝全程混在他哥身边,偶尔的去他皇阿玛那里蹭些吃喝,反正他是全程坐车,绝不骑马。
嗯,虽然这次他带上了萌萌。
十一哥,十一哥,你看我解开了这个九连环。
十八皇子胤祄一脸得意的举起了手中的战果。
可恶啊,想不到你小小年纪,脑袋瓜子居然还挺聪明。
一次都没能解开过的胤孝,装模作样的点了点头:好吧,既然你解开了这个,那我就遵守诺言,把光明威武大将军送给你吧!说罢,万分不舍的从身后递了只蝈蝈笼子给胤祄,后者立刻欢呼出声,一个劲儿的说着谢谢十一哥。
马车里,正在看书的康熙看着两个孩子笑闹成一团的模样,脸上不由露出了一点无奈的苦涩。
你们两个可安静一些吧,吵的朕头都痛了!康熙十分抱怨地说道。
兄弟两个对视一眼,果断的闭上了嘴巴。
三分钟之后,他们开始用叶杆儿,无声无息的玩起了勒王八。
康熙:……。
真的好想把这两个讨债鬼赶下车哦!虽然是皇驾出行,但旅途该有的疲惫那是一点都不带少的,再加上越往塞外走,天气就越阴寒,也让胤孝感到格外的不舒服,于是这些日子以来免不了有些无精打采起来。
胤禛见状生怕他就此病倒,于是立刻不管三七二十一的让随行太医给开了一大堆防止风寒,胃痛,拉肚子等一系列症状的小药丸。
我不吃,我不吃,是药三分毒啊,你懂不懂的!胤禛闻言脸色一黑,他沉声表示,你少给爷整这些没用的,叫你吃你就吃,哪那么多的废话。
暴君,强权,不讲道理!!胤孝几乎哭天抢地:这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光盯着我呢,看看人家老大,一天恨不得八趟的往主帐跑,你倒是也学着点呐。
好好争储去,千万不要关注我。
胤禛不说话,就那么阴沉沉的看着他。
于是完全不出所料的,十一阿哥最后还是哭哭啼啼的吃了。
老大,在皇阿玛面前都说了些什么?盯着他吃完了药后,胤禛突然问了这么一句。
胤孝耸眉搭眼:还能是什么,太子的坏话呗……五分真,五分假,但总归都是一些诋毁之言。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年,康熙对太子的信任和宠爱的程度的确是变低了,这一点想必连胤礽自己都非常的清楚。
哥……胤孝凑过去,用着一种鬼鬼祟祟的声音,对着他耳语道:我有一种预感,皇阿玛对太子的忍耐似乎快要到尽头了。
此话一出,胤禛的表情瞬间就变得严肃了起来。
别看他弟弟平时是个二百五,但论及对康熙心思的揣摩,所有皇子加起来恐怕都不是他的对手。
因为人家根本不靠猜,人家靠的是小动物般的直觉。
顺带说一下,这种直觉用来对付他自己时也是相当他娘的管用。
这段时间,老老实实的留在马车中。
胤禛沉吟片刻后,开口说道:我会对外说,你因路途颠簸而身体不适。
难道你也感觉到了某种暗涛汹涌了吗?胤孝垂下眼睛,乖乖的哦了一声。
十一阿哥是假病,但有人却是真的生病了,半个月后,御驾行驶到永安拜昂阿这个地方的时候,年仅八岁的十八阿哥,却突然两腮肿胀,高烧不退。
这下子不仅是其生母密嫔王氏心急如焚,就连康熙也变得十分忧急起来。
然而太医却说,小皇子这是因为长期颠簸导致的邪风入侵,想要好起来,只能安心静养。
不如让儿臣留下来与密嫔娘娘一起照顾胤祄吧!不顾他哥的眼色,胤孝一脸忧心忡忡的主动去找了康熙。
康熙闻言长叹一声,喃喃说道:早知如此,朕便不该带他出来。
十八弟也不是第一次随驾了,皇阿玛不必自责。
再说,他那般聪明伶俐,定得上天抚照。
好吧,那朕就把他托付给你了。
儿臣定会竭尽全力。
虽然胤祄生病了,但御驾的行程不可能为他一个人耽误,所以他被留下来养病,其生母和荣亲王留下来照看他。
床榻前,胤孝看着被病魔折磨到奄奄一息的幼弟,心中充满了难过。
小孩子这种生物真的是非常的脆弱,明明不久前还是活蹦乱跳的,但可能就是吹了一阵风,淋了一点雨,得了一场感冒然后——人就没了。
每一年,宫里面的,各个阿哥府上的,不知道有多少小生命就这样随风而去了。
密嫔王氏,三十二年的时候生了皇十五子,三十四年的时候生了皇十六子,胤祄是她的第三个也是最小的一个孩子,身为母亲自是对其爱若珍宝。
所以自从胤祄病倒后,她就日夜不休的守在孩子床前,擦身喂药,衣不解带,均不假他人之手。
胤孝自然也是无比上心,他给幼弟准备了最舒适的养病环境,并留下了一半的随行太医,用了最上等的草药。
然而这一切却好像都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七八日之后,胤祄的情况不见好转反而越发严重了。
这边的事情,胤孝每日都会详细的记录下来并让人快马加鞭的给康熙送去。
所以皇帝陛下心里很清楚,他的十八皇子,恐怕是要熬不过这一关了。
康熙内心十分悲恸,然而他还不能把这种悲恸表达出来。
偏偏这个时候,大阿哥又跑过来添乱,他向康熙告状,说太子僭越,把本该康熙赏赐给蒙古诸王的礼物,以自己的名义赏赐了出去云云。
康熙听后瞬间大怒,也不管真假,立刻就将太子召过来质问,谁想到,大约是刚刚在外面马奶酒喝多了的缘故,进来后的太子,显得十分兴奋,不禁浑身酒臭,且还满脸笑意,高兴的就差没有高歌一曲,说一句:其赛白努(你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