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道你们佟佳氏与老四关系匪浅, 谁知你那遗诏是真是假?九阿哥胤禟立在那里,满脸都是阴挚的表情。
显然是其还不肯接受现实在做着最后的挣扎。
阿哥中有他这般死硬派的,自然也有那骑墙倒的,三阿哥胤祉就是这样的人。
论岁数他现在是诸皇子之长, 所以说起话来, 自然还是有些分量的。
诸位可否听本王一言?胤禛看了他一眼神情肃然道:三哥请说。
胤祉便沉吟说道:皇阿玛临终之前亲口所言传位于老四, 这是大伙都听到的, 可老九你对此却不肯承认。
如今隆科多拿出先帝遗诏, 老九你还是不认。
不如这样……请几位皇叔, 亲自前去将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自后的遗诏取出而后与隆科多大人手中的遗诏相对比, 如此以来……先帝真实的传位意愿, 便昭然若揭再容不得它人质疑了。
众人一听这话纷纷觉得此法可行。
于是礼亲王、简亲王、庄亲王,三位从人群中走出, 大约一刻钟后,他们拿着只雕刻了云龙纹的木头锦盒走了出来。
接下来就是令人窒息的验货环节。
事实证明,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两份遗诏上用满蒙汉三种语言写的都是胤禛的名字。
这说明在十几年前, 康熙就已经下定决心要将江山社稷托付于他。
想通此处, 哪怕心冷如胤禛, 此时也忍不住感到悲伤起来。
皇阿玛啊……他想:儿子此生绝不辜负!!!今年已经六十多岁的礼亲王, 用着及其压迫力的视线巡视四周一圈, 而后将圣旨递还给隆科多,沉声说道:遗诏无误,如今先帝诸子, 皇亲国戚, 文武大臣皆在此处, 请隆科多大人立刻宣读先帝遗诏, 以安国本。
隆科多深吸一口气,当即一展手中诏书,大声呵道:众人听旨!胤禛当即跪倒在地,诸兄弟不管心里愿意还是不愿意,但此时已是事不可为,是以纷纷撩起下摆,齐齐跪倒在地,皇子跪了,其余之人自也是要跪的,一时之间这乌压压的人头几乎占满了整个乾清宫的广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转瞬诏书宣读完毕。
胤禛双膝跪地,双手高举,神情郑重,叩首道:儿臣胤禛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少顷,其长身而起,高站于玉阶之上,眼神淡漠,神情霸道。
下一秒——皇四子胤禛继位新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人群之中,一道充满哽咽的声音猛然响起。
如同石破惊天般,反应过来的众人这才开始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声音: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一遍遍的,叫的多了也就变成了事实。
胤禛看着这些人,不,更准确的说是看着这些人中的某一个…心下想到:总算醒过来吗?这小混蛋,就知道让人担忧。
接下来的事情无疑充满了悲伤与混乱。
但是这些都有胤禛这个新帝去主持和稳定,对于胤孝来说,他现在什么忙都帮不上了,他只知道哭。
没办法,太伤心了,他跪在康熙纯金色的梓棺前。
只要稍微一想到,这个世界上最疼爱他的那个人,此时就那样孤零零的一个人躺在里面,他的心就疼的像是裂开一样,除了哭泣,已经没有办法再思考任何事情了。
胤孝伤心欲绝,弘正和弘历两个小的就在旁边陪着他。
如此这般一连七天,胤孝一直守在灵前,有好几次因为过于伤心而晕厥过去,但每一次醒过来后他都会再次回到这里,众人见状心理就忍不住感慨道:十一阿哥这样伤心,也不枉先帝生前那般疼他了。
但也有一些阴暗小人心理会想:他这样伤心,岂之不是因为最大靠山没了的缘故至此以后看他还怎么嚣张?然而很快地,有人就用事实生生打了他们的脸面。
新帝下旨,晋荣亲王胤孝为和硕荣亲王并赐予其爵位世袭罔替,至此以后他成为了大清朝第九个能获得如此恩荣的男人。
顺带一说的是,前八个都是开国时立过赫赫战功的王爷。
而除了胤孝外,十三阿哥胤祥晋为怡亲王,八阿哥胤禩晋为廉亲王,两个人都被胤禛安排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
是啦……此时此次,那些心里阴暗的小人方才猛然想起。
先帝虽然走了但这并不代表荣亲王的靠山没了,正相反,也许新的这个比过去那个还要靠得住。
要不怎么能连铁帽子王这样夸张的殊荣都能赐下。
简直没有天理啊!他娘的,这是啃完老子,啃兄长啊!没完没了是吧?小人们的愤愤不平,胤孝可是一点都不知道事实上他也并不关心,自康熙故去后,他一直都是浑浑噩噩的,如此这般时间流逝,不知不觉的,便到了大行皇帝正式入土为安的那一天。
再这最后的离别时刻,几乎已经哭干眼泪的胤孝却难得平静了下来,他与众人一起,在父亲灵柩之前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而后跟着梓棺,一路往景陵而去……等待一切都结束之后,胤孝十分不出意外的彻底病倒了,并且这一病就是好几个月,甚至连胤禛的登基大典,他都没能参加。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胤孝神情郁郁的靠在大枕之上,可可正贴心的喂他喝药。
四嫂位列中宫自不用多说,年侧福晋被封了贵妃,李侧福晋为齐妃,钮祜禄福晋为熹妃、耿格格为裕嫔,武格格为宁嫔、宋格格是懋嫔,其余诸人也多被封了常在、答应之位……可能是害怕胤孝病中感到无聊,平时其实并不怎么喜欢八卦的可可,居然主动的与胤孝八卦了起来。
她说:四哥的后宫尚算和睦,但唯有……太后那……十分的不安稳。
就比如说两个月前的新年宴上,这可是胤禛登基后过的第一个春节啊,但人家太后娘娘非但没给这个面出席反而还当众大闹了一场,嚷嚷着,自己要去自杀,要去陪先帝云云。
而她之所以这样闹腾的原因,不用说,定是为了老十四。
胤禛对自己这个一母同胞的弟弟可没有丝毫的手软,将其召回京城后,甚至一面都没有见直接就给扭送去了景陵,以守孝之名行软禁之实了。
德妃最心爱的就是自己这个小儿子。
而偏偏,如今害他的又是自己另外一个儿子,说实话这也算人间惨剧了。
她越是这样闹,哥就越不可能放老十四出来。
胤孝叹了一口气。
这就是夺嫡失败的代价,哪怕是亲生兄弟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啥?你说胤禩没事,不仅被封了亲王还被新帝重用?哼……不过都是一些缓兵之计罢了,以胤孝对他哥的了解,只要他站稳脚跟,挪出手脚,那些曾经跟他做过对的人,他是一个都不会放过的。
如果我是胤禩,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找条大海船,带着老婆孩子和金银细软,有多远跑多远!胤孝喝了药,人就有些困乏了,于是没多久就闭着眼睛睡了过去。
可可给他身上盖了条毯子,看着丈夫苍白消瘦的面颊和眉宇间郁郁寡欢的褶皱,她情不自禁的长叹一口气。
相公和公爹的感情实在是太好了,后者冷不丁的这么一走,对他的打击太大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走出来。
新帝即位,朝堂之上,自有一番新气象。
胤禛定年号为雍正。
若无意外,它日史书上他就要被记载为雍正帝了。
胤禛是个雷厉风行恨不得把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过的男人,待他处理完康熙的葬仪后,便开始对整个朝廷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于是雍正元年的夏天,就在这种紧张与不安定中来临了……这一日,胤孝正坐在床上发呆,忽而外面有人来报,说四阿哥来了。
胤孝一愣,然而片刻之后进来的却是一身天青色皇子蟒袍,眼睛圆溜溜,看着十分精神的小弘历。
哦,对了,现在的四阿哥已经不是胤禛,而是他了……弘历给十一叔请安。
少年笑嘻嘻,一脸亲密的靠了过来。
胤孝哦了一声,兴致不大高的说了句:你来了啊。
十一叔还是这么没精打采啊!弘历看着形容憔悴的亲叔叔,虽然面上不显但心里却是担忧的不得了。
因为在他的记忆里,叔叔从来都是笑着的,像是个小太阳,总会带给身边的人许多温暖,可现在太阳不燃烧了,看着更是死气沉沉的,这怎么能行呢!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看我?胤孝问:是不是逃学了?不能啊,有弘正在旁边看着,断不会让他犯这种低级错误啊!弘历摇头先表示自己没有逃学,是上书房今日沐休,随后他一屁股坐在胤孝床前,兴致勃勃地提议道:十一叔,今日天气正好,不如让侄儿陪您出去走走,总闷在屋里有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