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的马车远远地跟着县衙的马车, 晃晃悠悠的隔了一日的车程,钦差是来赈灾的,每到一个地方他就会停下看看当地的情况, 然后发一些粮食。
过了好几天才终于到夏家村临近的地方。
夏家村受灾的程度和周围差不多, 算是比较严重的地方, 钦差大臣停留了两天, 让人调了粮食发放一些粮食,继续往北走了。
他们走了之后陈立第二天一早就到了夏家村。
夏荷家里三口人分到的东西并不很多,每人半袋子面半袋子米, 不过夏荷弟弟年纪小, 这些东西足够挨过冬天了。
陈立和夏荷的到来让一家人都很惊喜。
弟弟跑出来抱紧夏荷就不撒手,贴着夏荷小声的叫姐姐。
我好想你啊姐姐。
夏荷蹲下身子,看着眼前的小人, 弟弟比上次见得时候长高了一点,看着也有肉了。
嗯,我也想你, 在家有没有乖, 有没有听爹娘话啊。
夏荷摸着他的小脑袋轻声问道。
小孩点点头,又要往夏荷怀里扑。
夏荷干脆把他抱起来, 抱着往院子里走。
弟弟趴在夏荷的肩头往后瞅, 看见陈立在看他, 不好意思的把头埋了起来。
陈立忍不住笑了一下。
叫姐夫。
夏荷娘喊了他一声。
姐夫。
弟弟在夏荷后面伸了个头出来, 说完又躲了回去。
这孩子, 害羞了哈哈, 这一路累了吧, 快进屋。
夏荷娘笑着说了一声, 招呼陈立进屋。
周围的村民看见马车早就跟过来看热闹了, 看见夏荷娘说话这才敢搭言。
夏荷娘,这是夏荷女婿吧。
又回来看你了?是,这俩孩子孝顺。
夏荷娘笑嘻嘻的说着,对陈立这个女婿十分满意。
陈立喊了声婶子,转过头继续和岳父岳母说话,爹娘,我们这次回来是有事和你们商量。
咱们把马车牵进区再说。
一听陈立这么说夏荷爹也顾不上寒暄了,赶紧拉着陈立往屋里走,一边走两人还说着话发粮的大人刚走,你们就来了。
是,我知道,我们就是跟在他们后面过来的。
一家人进了屋,看热闹的村民也慢慢的散了,有人还不时地往后张望。
这年头我看生女儿一样顶用,看看这大马车,夏荷又来送好东西了,她家这情况要不是先来送了一回,说不定饿死了。
夏家的屋里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
来喝口热水先暖和暖和。
夏荷娘招呼道。
夏家村比丰水镇靠北,冷的也比较早。
夏荷坐在陈立旁边,弟弟倚在夏荷身边,不舍得离开,夏荷爹看他这样忍不住教育他:看看你站没个站像坐没个坐像,你要想挨着姐姐,搬个小凳子过来坐。
弟弟挨了训也没哭,屁颠儿的就去搬了自己的小木头凳子放在夏荷旁边,坐下之后头刚好到夏荷的凳子边。
夏荷好笑的看了他一眼。
陈立喝完热水,换了口热气说道:爹,娘,你们要不要跟我们过去住?过去住?去哪啊,陈家村?夏荷爹吃惊的问道。
去丰水镇,爹我们在镇上买了个小院子。
夏荷笑着说道。
你们都买院子了?真不错啊。
夏荷娘高兴的说。
夏荷也高兴的说:所以想让你们一起过去,房子足够大住的开。
胡闹,哪有去住女儿家的,这不是让人笑话。
夏荷爹沉声说道。
爹,我们真心想让你们过去住,一家人住一起也有个照应。
陈立开口说道,你心里不用想别的。
我知道你是好心,但是自古以来就没有住到女儿家的这个道理。
夏荷爹表情有些严肃的说道。
夏荷娘一看也赶紧开口劝道:是啊,你爹说的对,我们要真跟你们去了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听爹娘这么说,夏荷心里也有些动摇,之前陈氏就和她说过大人们可能不喜欢离开家乡,更别说去女儿女婿家住。
这事不用提了,我们不会去的,你们有这个心我们已经很高兴了。
夏荷爹一锤定音,开始吩咐做饭给夏荷两人,家里今天正好刚发了面,让你娘给你做个疙瘩汤。
我开始读书了,找个夫子刚开始没几个月,小弟现在还小。
正好是启蒙的时候。
说完陈立就看着自己的岳父。
读书了?夏荷爹转过头愣住了,沉默一会才开口说道:读书好啊,读书好。
爹你们要是不愿意来,我们可以带弟弟过去,府上有人照顾,一切不用担心。
我把夫子请到家里,也不用担心安全。
陈立紧接着又说道。
这次夏荷爹沉默了没有接话,他当然知道读书好,也知道让弟弟读书更是极好的,但是读书是要花费的。
以夏家现在的条件,根本供不起一个读书,也就将将能吃饱饭,农家里往往都是举家之力供一个读书的。
陈立愿意让他跟着过去读书,这是多大的恩情,要怎么才能还的上。
弟弟乖巧的坐在一边抬头看着突然不说话的大人们。
姐姐,中午吃疙瘩汤。
小孩子奶声奶气的声音融化了夏荷的心。
爹,你不用顾虑太多,只夏荷自己一天就不少挣,我现在都是靠她养。
陈立笑着开玩笑打破僵局,您的闺女,让她孝顺你也是应该的。
夏荷瞪了他一眼,但是没有反驳。
这事我再考虑考虑,不急。
夏荷爹扔下一句话走了出去。
娘,马车上给你们带了吃的用的,咱们快去搬下来吧,刚才人多我都没吱声。
夏荷对她娘说道。
他爹,你和陈女婿一块去搬东西,我和闺女做饭去了。
夏荷娘对着外面喊了一声,带着夏荷往厨房走去。
我要看大马!弟弟欢呼着跟着陈立往院子跑去。
夏荷娘两个在厨房里一边生火,一边说着私房话。
娘,你们怎么不跟我一起去你呢?夏荷娘对着她温柔的笑了笑,然后小声的说道:娘知道你过得好就行了,哪能这么不知道好歹,住到女婿家里去的,还有你婆婆在,不方便的。
看陈立是真的疼你,娘就放心了。
再说你爹那个倔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说是考虑最后也不会跟着你们去的。
他这个人最好面子,怕人说闲话。
再说家里这几亩地,他也舍不得。
说着夏荷娘手里的面粉被搅拌成小疙瘩。
现在没有什么新鲜菜,这点也才还是我前两天跑出去薅的,你看就这点这点小苗苗说着夏荷娘笑了笑,你在一边坐着不要把衣服弄脏了,娘来烧火。
姐姐怎么样了,好久没听到她的信儿。
夏荷问道。
你姐嫁过去的那个村子听说还行,没听说有谁饿死的。
夏荷娘一边挑着火一边回道,他听到上面发粮的信儿也不知道能不能回来看看。
说着夏荷娘叹了口气。
你们在这这两天在走吧,娘怪想你的。
娘,我也想你。
说着夏荷蹲下趴在她背上。
多大的人了,还像个小孩。
娘,你看姐夫给我带的新棉袄!正说着话,弟弟拿着一件冬衣蹦跳着就进了厨房。
爹和娘也有,连大姐都有呢!我真喜欢!他一边说着一边往自己身上比划。
夏荷娘赶紧让他出去不要弄脏了衣服,回过头就说夏荷:这得多少钱呐,做这么多衣服。
我们都有衣服穿,以后不准这样了。
虽然夏荷娘这样说着,但是夏荷还是从她的语气里听出了高兴,夏荷笑着回道:娘喜欢就行!年轻人不懂存几个,以后花用的地方多着呢,挣得多也不能乱花知道吗!夏荷听着絮叨只是点头。
夏荷和陈立在夏家住下,想着住两天再走,正好也让夏荷爹想想要不要把弟弟送去丰水镇读书。
谁知道第二天却等到了没有想到的惊喜。
大姐回家了。
一家人终于团聚,院子里热热闹闹的吵个不停。
大姐夫也跟着一起过来的。
听大姐说她已经有身孕三个多月了,之前一直想回来看但是太远又担心颠簸,等听到赈灾的人过来夏家村再也没人住,拉着大姐夫一起回娘家看看。
夏荷偷偷观察了一下,大姐夫这个人看起来很靠谱,对大姐也够体贴,她心里悬着的那一块石头终于得意放下来,一家人都好就好。
本来夏荷打算住两天,因为大姐回来又往后拖了一天,晚上娘三个睡在一起说着贴心话,重温了出嫁之前的时光,夏荷也学了不少生活的经验。
走的时候夏荷爹终于同意让弟弟去丰水镇读书的事,不过要过完年之后再送过去,陈立偷偷地告诉夏荷,她爹同意是因为陈立告诉他自己买了一片地,想让他帮忙照看种地的事。
夏荷坐在马车里笑出声来,她爹这个人,谁跟他说种地能和人说上几天,陈立这可算找对关键了。
陈立和夏荷回了丰水镇之后,生活又回到了之前的平淡幸福,热热闹闹的新年也在平淡中幸福的度过。
过完十五,夏荷爹就带着弟弟一起过来,送弟弟是顺便,主要是陈立给安排了活计,让他帮着看种地。
一家人坐着马车回了趟陈家村,陈家村的土和夏家村的不太一样,夏荷爹很感兴趣,正好陈氏也想回去走动走动,以前的老邻居不常见,正月串串门。
陈家村的老熟人们还都挺热情的,互相问着过年好,春杏和王二哥知道他们回来也过来来串门,夏荷顺便听了一些陈家村的新鲜事。
新村长是个不认识的人,说是心眼挺好的人很厚道,所以大家都推选他。
陈小月在朱府生了个姑娘,然后大半夜被朱府扔了出来。
幸亏第二天早上有人看见告诉了刘氏,刘氏把她弄回家养着了。
夏荷听完只感觉有些唏嘘,很快有新的来串门的村民打断了谈话。
串完门已经是下午,马车载着陈立夏荷一家往丰水镇哒哒的走着,暖暖的太阳照在车顶上,洒上一层金色的光。
────────────㏄依华整理推荐小说㏄资源来自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