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了,我去看看,你先进屋吧。
夏荷朝他摆了摆手,进厨房打开锅盖。
夏荷用手戳了戳,馒头已经变得松软,另一边儿的茄子也已经变了颜色,软软的躺在盘子中,她把蒜汁也放到篦子上,端着篦子到陈氏的房里。
看见夏荷进屋,陈立连忙站起身站到一旁,让开位置让夏荷把饭放到桌子上。
你也不知道接一接。
看着傻站在一边的儿子,陈氏发话。
陈立支支吾吾的也没说出了个什么,发生刚才的事儿,他还真是不好意思去接,万一碰着人家多尴尬。
又不沉,我拿的了。
陈大哥你先吃着,我把生菜拿过来。
夏荷招呼一声又对陈氏说:婶子,我回来就照顾你吃饭,先别急。
不急,你去吧。
陈氏点点头。
她在床上抬头看着夏荷的身影从窗前走过,小声地和陈立说:小姑娘真有礼道,一看就是正儿八经的人家出来的,刘婆子找的人还真行。
娘你满意就行。
陈立低着头回了一句。
夏荷很快就回来了,除了拿着生菜,还端着一小碗酱,她把菜放到桌子上,笑着说:我早晨烧水的时候看见厨房里有酱,当时就想中午正好可以蘸着吃生菜。
平时那酱就是蘸菜吃的,阿立他最喜欢生菜蘸酱。
那真好,我就怕做的饭菜不和你们口味。
夏荷把酱放在靠近陈立的一边,然后拿起一个空碗,每样菜都夹了一点儿,端着碗坐到了炕沿上打算喂陈氏吃饭。
给我就想,我只是腰不好又不是手不能动,那还能让人喂饭呢。
陈氏性格比较独立,平日里能自己做的事就绝不麻烦别人,扭到腰要人照顾她已经很不好意思了,绝对不肯再让人喂她吃饭。
陈氏的这种性格也和她平日的生活有关,陈立很小的时候就是陈氏和他两个人生活了,那时候陈立年纪小,家中又没有别人照应,什么事情都要靠她一个人来做,久而久之就习惯事事靠自己了。
夏荷拿了一床厚被子放在陈氏的脑后垫着,让她的上半身稍微抬高一点,这样倚着吃饭比较舒服。
夏荷,你这菜炒得不错,火候味道都好。
陈氏到了一筷子,点点头表示满意。
那您多吃点!夏荷高兴地说。
陈立没对夏荷的厨艺表示什么,但是他比平时多吃了一块馒头,当然夏荷是不知道的,陈氏暗自点头,庆幸找对了人。
一顿饭下来,大家都熟悉了不少。
吃完饭收拾完了厨房,夏荷把上午陈氏换下来的衣服放到盆里准备去洗衣服。
婶子,家里有没有要洗的东西,一会儿我洗衣服一块洗了。
看着衣服也没多少,夏荷站在院子里问了一句。
夏荷啊,你收拾完就去歇会儿吧,一大早从进门就没闲着,中午这么热,活儿也不是一天做完的,那些衣服就等明天拿到河边去洗。
陈氏对着她招呼道。
那好,我明天再洗,刚来我也不大知道村里的地方。
夏荷笑了笑。
婶子,我和陈大哥说了,我先不去西面住了,晚上在你屋里睡,照应也方便,等你好点了,我再搬过去。
夏荷打了帘子进屋。
行到是行,我这炕挺宽的,你个也小,能睡开。
我就怕你不习惯。
陈氏说。
习惯,以前在家的时候,我都和我姐一起睡。
夏荷说。
说起来她现在也算是安顿下来了,也不知道家里面情况怎么样了,想着脸上就露出点担心。
别担心,会好的,老天有眼肯定能让人活下去。
陈氏拍了拍夏荷的手安慰她。
夏荷点点头,脱了鞋上炕和陈氏并排躺着,闭着眼想了一会儿,夏荷就睡着了,还做了一个梦,梦里她们家的地大丰收,麦子黄澄澄的一大片,她娘说交完粮食剩下推新面,要给他们做饼吃,梦里姐姐和她还有弟弟笑得都好开心。
再起来的时候太阳已经有点偏,不是直晒着人让人睁不开眼,夏荷悄声的起床洗了把脸,发现陈立已经不在家里,放在墙边的锄头也不在那里,应该是下地去了,回房的时候陈氏也已经醒来,夏荷打湿帕子给陈氏擦完脸之后,拿了把梳子给她梳梳头发。
两人一边梳着头发一边聊天,等头发梳好了,夏荷已经大致了解陈家村的情况。
陈家村北靠山,东靠水,全村有二百多户人家,不算是特别大的村子,平日里买东西一般就去村里的杂货铺买,有时候也会有挑着担子的货郎会来卖些小东西。
去镇上一般都坐牛车,村里有牛车的人家不多,村长和钱翠花家都有,钱翠花就是那个杂货铺子的老板娘。
平时洗衣服一般都到东边的河里洗,但是要去下游,上游有挑水的。
陈家在陈家村的东边,隔着河倒是不远,走一会儿就到了。
村里的田在东南方向,离河也近,浇起水来也挺方便,就是夏天有时候雨大,靠河的田容易被淹到一些。
陈立娘。
屋外响起一声妇人的喊声。
哎,六嫂,快来。
陈氏在屋里回了一句,夏荷看她表情高兴,心想肯定是熟悉的人。
我怕你在家急的慌,来找你说会儿话。
六嫂拿着一盆韭菜进来,看见陈氏笑着说:我摘了点韭菜,在家自己摘也是摘,我一寻思,不如端着来找你,时间过得还快。
就盼着你和我说说话,我这要是好了,还能帮你摘点。
陈氏回道。
这么点东西,一会儿就摘好了,我也是闲不住,没点活儿干着急的慌。
六嫂笑着说。
可不是,什么也不做反而不习惯。
陈氏笑着说。
就是这么回儿事。
这小姑娘你家亲戚?六嫂看着夏荷问。
不是亲戚,陈立托刘婆子找的,来照顾我几天,这不是扭着腰,家里什么事也做不了。
陈氏回答说,夏荷,这是住东边的六婶子,就在隔壁。
六婶子。
夏荷喊了一句,给六婶搬了个凳子。
哎。
小姑娘看着挺白净。
六婶坐下夸了她一句,开始摘韭菜,夏荷没事做也在一边帮着她摘菜,顺便挺两个人说话。
这小姑娘真有眼神儿。
六婶说,拿起一小把韭菜问陈氏:陈立呢,怎么没见他人。
地里面几天没去了,他去锄锄草。
陈氏回道。
这大热天的,等明天再去也行啊,你家陈立就是勤快。
六婶夸道。
嗨,就你能夸他。
陈氏嘴上这么说着,脸上都是笑。
这哪是我夸他,十里八村的,谁不知道你家陈立又勤快干活又好,说起来年纪也不小了,快好说媳妇了吧。
差不多了,你看着有好的,给他说个。
哎,我把腰扭了又花了不少钱,要不攒着说媳妇钱也够了。
这哪是人能定的,谁还没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那该来的自是来,不用担心!六婶劝道。
嗯。
但愿能说个好的。
陈氏说,你家大宝怎么样了,我听说你们把他送去镇上学手艺了。
学门手艺以后也能挣碗饭吃,刚开始也看不出学的怎么样,倒是说他师傅拿他挺好的,带在身边教。
那就行,师傅教的上心肯定学的好。
等学好了以后陈立说媳妇就找他打家具。
陈氏笑着说。
哈哈,那感情好,就怕他学的不好,陈立看不上。
六婶笑着说。
就你能埋汰人大宝,我看大宝肯定能行。
他一个月回来一回?陈氏问。
嗯,每个月回来拿口粮衣裳什么的。
六婶一边回答着,手里也不嫌着,动作飞快,加上夏荷也帮着摘,韭菜已经摘好了很多。
我听大宝回来说今年北边大旱,庄稼都没收多少,也不知要饿死多少人。
镇上好多都过来的,咱镇也不算大,哪能要这么多人呢,我听说有不少又往安平县那边去了。
六婶,北边又旱的厉害了吗?夏荷担心的问。
这丫头也是北边过来的,家里大旱粮食不够才出来找活儿的。
陈氏对六婶解释说。
可怜见的,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又厉害了,反正过来不少人,不过他们去了安平县,县里知道了应该能往下发粮,不能就这么看着人饿死吧。
我听你六叔说,这种大旱,县里都是要开粮仓的。
六婶拍了拍夏荷的背安慰说,你放心,你都已经出来了,家里应该还有存一点粮食吧,县里要是知道了,那运粮食肯定快,估计用不了一个月。
夏荷点点头,心里稍微有点安慰,走的时候家里还又有一些余粮,希望能撑到县里的粮食运过来,这会儿,夏荷又有些庆幸自己下决心出来的早。
要是她犹豫不决出来的晚,不仅要多吃家里的粮食,还有可能在丰水镇找不到活儿,要跑到更远的安平县,她拿的干粮又不算多,说不定在半路就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