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爷穿过正院的门洞, 选了条小路,绕过几个回廊之后到了陈小月呆的院子。
陈小月坐在床上听见屋门吱呀一声,接着就是脚步声, 她低着头, 顺着盖头的缝隙里往外看, 看见一双黑色的靴子逐渐朝着自己靠近。
陈小月感觉身边坐下了一个人, 整个人都紧张起来,她紧着声音开口问道:相公,我们不要出去拜堂吗?拜堂?朱老爷嘴里发出一声轻笑, 紧接着手就抚上了陈小月的背。
就不用拜堂了。
陈小月轻呼一声, 被朱老爷推到在床,红色的盖头紧接着被大力的扯了下来,陈小月看着出现在眼前的朱老爷的脸, 愣了。
紧接着就是一声尖叫,你是谁,为什么在这里!陈小月推搡着朱老爷, 往床外退去。
我是谁, 自然是你要嫁的人了,上了朱府的轿子自然是我朱府的人。
朱老爷看着陈小月说道。
不, 不, 我要嫁的不是你。
陈小月一手推着朱老爷, 一面想要爬下床往外跑。
但是朱老爷不会给她这个机会, 一把把陈小月扯了回来, 陈小月拼命挣扎还是没能逃脱。
纵然朱老爷沉迷声色多年, 但是作为一个男人力气总是比较大的, 陈小月的挣扎在他看来, 完全当做了一种玩闹。
我可是给过你钱的, 怎么收了钱还想跑么。
说着朱老爷把陈小月压到了一边。
任凭屋内怎么折腾,小院里都是静悄悄的,管家早就安排好,把人支的远远的。
偶有经过的仆人听见院儿里传来的尖叫,也是面无表情的快步经过。
半个时辰过后,朱老爷面上带着笑从院儿里踱步出来,朝着自己的书房走去。
老爷。
小厮见他回来上前行礼。
嗯,我不再的时候有人来吗?朱老爷问道。
没有人来。
嗯,找人过去那边伺候着。
朱老爷说完见了屋。
小厮偷偷观察他的脸色,见朱老爷的面上带着满足,心中明白,这是对这次的女子满意了,当下吩咐了丫鬟过去伺候。
刘氏一家坐着宋媒婆给叫的马车回到了陈家村,想着陈小月就这么悄声就嫁人了,刘氏心里有些遗憾,自家闺女嫁的这么好,应该让人知道才是。
回到家收拾了一下吃过饭之后,刘氏和陈有仁商量起来。
急什么,等到小月三天后回门,自然不就知道了,还用你去说。
陈有仁喝了一口热茶,眯着眼睛说道。
我这不是着急么,知道咱小月嫁到镇上,我看谁还敢说闲话。
刘氏开口说道。
此刻的刘氏完全忘记了陈小月做过什么,只想着要扬眉吐气。
忙着着几天也是累了,好好歇歇,把家里收拾收拾,安心等着小月回门。
陈有仁说道。
我姐回门会带好东西回来吗?陈小文在一边插嘴道。
那当然了,你姐嫁的可是镇上朱家当差的,好东西还能少了?刘氏笑嘻嘻的对着陈小文说道。
那就好。
陈小文得到了自己满意的答案,安静的坐在一边吃东西,不再出声。
村长一家对未来美好的生活展开了想象,一家人都沉浸在欢乐中,不过这种欢乐的气氛在陈小月回门的前一天晚上轰然倒塌。
原因是陈有仁打开了宋媒婆给他的朱小哥的庚贴。
刘氏一家人从镇上回来后,一直忙着收拾东西,也没顾上看这个,还是陈有仁想着明天陈小月要回来,才拿出庚贴想着好好放起来,顺便打开看了一眼。
没想到这一看,陈有仁的眼珠子差点没掉出来,庚贴上写的人是姓朱没错,但是这年龄可不像宋媒婆说的一样,陈有仁粗略的一算,庚贴上写的人比自己还要大上个十岁。
这个庚贴怎么回事!你是不是拿错了!陈有仁跑到刘氏面前质问道。
刘氏正在忙着铺新床,被陈有仁的语气吓了一跳,怎么了?宋媒婆给我,我就拿着了呀。
怎么会有错,我当时看了一眼里面写着个朱字。
说着刘氏拿过庚贴,指着那个朱给陈有仁看。
刘氏并不识很多字,这个朱字还是知道陈小月要嫁人之后,她问陈有仁怎么写,才记住的。
你看清楚了?宋媒婆给你看的时候是这一张?陈有仁又问了一遍。
是这个没错,我认得那个朱字,和我当时看的一样。
刘氏又看了一眼,拿起手中的被子继续铺着。
完了。
陈有仁吐出两个字,往后倒退了几步。
怎么了你?刘氏赶紧去扶他。
我们被骗了,你看这上面的年龄,根本不是朱小哥的,这比我还大十岁,大十岁啊。
陈有仁喃喃道,往后退了一步,歪倒在椅子上。
那小月她?刘氏话还没说完,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小月她嫁了个老头子啊,怪不得什么事情都遮遮掩掩,还非要我们去镇上。
陈有仁拍着头懊恼的说。
只怪他自己当时被喜悦冲昏了头脑,明明觉得有古怪,还是选择了相信。
刘氏在原地呆愣着站了一会儿,艰难的开口说道:说不定是生日时辰写错了呢,我们都亲眼看见是朱小哥来接的亲啊。
对,肯定是写的时候写错了。
刘氏重复着自我安慰。
明天小月就回来了,到时候我们就知道了,肯定是写错了的。
刘氏自言自语,双手一直在无意识的抚平床单,明明床单已经铺的很平整,没有褶皱,刘氏的手还是不停。
过了一会儿,刘氏走了出去,到自己屋里躺下了,奇怪的是,在短暂的震惊过后,刘氏现在脑子里考虑的竟然不是陈小月嫁了个老头子,而是担心村里人知道以后会怎么笑话她。
陈有仁心中抱着一丝侥幸,希望明天看见陈小月和年轻的姑爷回来,而不是看见她嫁给一个老头子。
村长一家就这样在忧虑之中熬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的太阳的如往常一样早早的升起,陈有仁起床后坐立难安的在院子里转了好几圈,等到太阳升到半边高的时候,他终于等来了朱府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