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5章

2025-03-22 08:25:34

有了这些地, 以后就不愁吃穿了,二十亩地,就按一年收两季……陈氏已经开始算以后的收成, 一家人的脸上都喜洋洋的。

真希望赶紧下场雨!把这些土地都浇透了。

陈氏感叹道。

夏荷点点头, 但是她的心里同时想到了另一件事。

今天陈立拿回来的合同, 因为没有读过书不识得字, 所以她和陈氏都得靠陈立给她们讲解才明白。

而且陈立认识的字也不多,这次去买地,多亏了还是和酒楼老板一起去, 都是熟人没坑他。

要是以后再有这种情况, 自己看不明白写的什么,中间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万一碰上个心眼坏的, 那是要吃大亏的,夏荷觉得认字这个事挺重要的。

当时夏荷没提这个事,一家人高高兴兴的把买地的手续收好, 教给陈氏保管。

夏荷做了一大桌子菜, 好好的庆祝了一下。

晚上夏荷就和陈立提了认字这个事。

咱们附近有私塾什么的吗?夏荷轻轻的戳了一下陈立小声问道。

私塾?镇上有。

怎么突然问这个问题?夏荷斟酌了一下开口:我是想着能学点常用的字,以后再碰到需要签文书的时候, 你也能看懂了。

难免你以后就不用再买地什么的, 难道每次都要靠别人给你说什么意思吗。

咱们自己能看懂了, 就可以避免被别人蒙蔽。

陈立想了一下点点头, 你说的有道理。

但是现在也没有让我这个年纪认字的地方啊, 都是小孩子在私塾里, 一大群小孩就我一个大人自己坐在里面, 我也不好意思。

学认字才几年啊, 过了这几年就好了, 你看都好几十岁的人还不是一样在读书去考试。

夏荷回道。

也是。

陈立挠了挠头,还是拉不下面子来,和一群小孩子在一起。

你是大人学的快,多用些功很快的。

或者你可以在家学,然后去请教老师。

这个办法好,这样我就不用和小孩子坐在一起,也能学会认字。

只是不知道这样行不行,明天起来去私塾问问。

镇上的私塾离陈家村挺远,陈立打听了一下陈家村隔壁村有个老秀才在做孩子们的认字启蒙,去老秀才家也用不了多长时间,走着过去也就半个时辰的距离,陈立和夏荷商量了一下,决定去秀才那里做启蒙,本来也就是想着能认字看明白各种合同,在秀才这里学会了也是一样的。

陈立收拾了一盒镇上买的点心和两壶好酒,又拿了一大块肉,想了想又从米缸里装了二十斤的精米,他把这些东西全部装到箩筐里,换了身干净的长衫,提着背篓去找老秀才了。

陈立出发的时间比较早,但是学堂开始读书的时间更早,他找到老秀才家的时候孩子们正在大声的朗读书本,一个个摇头晃脑的看起来十分有模有样。

老秀才看到陈立站在外面,示意学生们继续读书,他放下手里的书本走出来。

先生。

陈立把东西放在一边,对他做了个揖。

老秀才回了礼才询问陈立过来的意图。

陈立挠了挠头,开口解释:不瞒先生说,我开始想跟着您读书,我出去了段时间,见的人见的事多了才知道懂知识有多重要。

我知道我现在年龄大了点,但是我会努力学习的。

水平虽然不能到科举,但是认识字懂道理也是好的老秀才上下打量了一下陈立,捋了捋胡子,心中暗自点头,有想读书的想法无论多大都是好的,而且陈立过来穿的齐齐整整说的话也诚恳,看起来就是很重视。

可以。

老秀才同意算是收下了陈立。

谢谢老师!这是我的束修。

陈立拿起背篓给秀才看。

不用这么多,有这肉和酒就够了。

老秀才拎起篓里的酒笑眯眯的说。

老秀才姓周,今年六十有八,早年他也考过好多次,无奈时运不济,也或许是造化弄人,去考试的那些年,不是家中突然有事,就是自己遇上事,后来他觉得可能自己就是没有高中的命,干脆做起了先生,启蒙孩子读书。

村里人不多,周围村偶尔也有送过来认字的,大部分学生学个几年就不学了,要么种地,要么去学手艺,他也理解,毕竟读书的花费不少,一个农家供一个学生紧衣缩食还勉勉强强。

他也没什么儿女,和妻子两个人一起生活。

学生收的不多,束修要的也不多,图个热闹,倒也自得其乐,没别的爱好,喜欢自己喝点小酒。

陈立送的这两壶酒正好送到了他心里,因此他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些笑容。

你先跟着听两天看看,大概适应一下。

周秀才一边对陈立说着一边进屋。

都先停一停。

周秀才拿着戒尺敲了敲桌子,对着下面的学生说道。

给大家介绍一下,新来的同窗,陈立。

以后就和你们一起读书。

说完周秀才招呼陈立去最后一排找地方坐。

你们读书要勤勉,陈立比你们最大的都大好几岁,他这么大年纪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还能放下面子过来学习,你们年纪小更要努力,知道了吗!知道了。

下面的一堆孩子大声的回答。

前面的小孩子都忍不住回头来看他,陈立的脸都有点发红,但是他忍着不好意思坐在凳子上,这一听就是一个时辰。

周秀才讲起书来语言简单,举的例子也都很好理解,陈立听着听着竟然听了进去,结束的时候还有点意犹未尽。

记得今天讲的回去好好的背书,明天我可是要检查的。

周秀才的话说完宣布今天的课业结束。

孩子们收拾好了书包和周秀才行李之后才离开房间,陈立看着这些小孩子感概他们都被教的很好。

陈立啊,刚才听得怎么样,能听懂吗?周秀才走过来对陈立招呼道。

大概能听懂一些,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陈立回答说。

哈哈,觉得有意思就好啊,感兴趣才愿意学。

周秀才抬起手轻轻拍了拍陈立的肩膀,中午留下来吃个午饭吧。

家里也没别人就我和你师娘两个。

午饭我就不在这吃了,麻烦您教我已经很不好意思了,怎么好再留下吃饭。

陈立不好意思的说。

没事,多添双筷子的事,正好你在这我多教你一会儿,你比那些孩子学的晚,多认几个字,你回去没事的时候多练练。

周秀才说了这话,陈立就不好意思再推脱,只好留下来,师娘听到他留下来,知道周秀才是打算喝点小酒,又多炒了个肉菜。

教完了字,又吃过了饭,陈立这才和周秀才告别回家去了,因为他想要过来认字决定做的匆忙,笔墨纸砚都没准备,周秀才从家里翻出了一套给他用。

临走陈立把身上带的几块碎银放到了盘子的旁边,想着一会儿师娘收拾的时候应该会看见,幸亏他出来的时候带了银子,要不然来认个字才白吃又白拿的。

你对这个陈立这么满意?连笔墨纸砚都送他了,平时我看你宝贝得紧。

见陈立走了周秀才还往外望,王氏忍不住问道,他都这么大岁数了,读书还能考科举?你不懂。

周秀才摇摇头,虽然他年纪是大了点,但是一点就透,再说这年纪说大也不大,不到二十岁的年纪算什么大。

好多人这个岁数还没考中童生呢。

是是是,我看还是他送的酒给你送高兴了!王氏笑着说了他一句。

周秀才笑眯眯的没说话。

哎呀,这孩子,怎么还留了银子。

王氏收拾桌子一端盘子发现了放在一边的碎银子。

我就说这孩子品质不错。

周秀才眯着眼开口道。

留人吃个饭怎么好意思收学生的银子,下回来你可得把这银子还给他。

唉,这孩子也真是王氏一边说着一边收拾桌子,不过我估计你给他,他也不会收,要不你就多教他点,用点心。

周秀才晒着太阳眯起了眼。

陈立回家的时候已经下午了,夏荷听到动静出来接他,怎么这么晚才回来,这路程镇上都回来了,还顺利吗?顺利,挺顺利的,老师教的很好。

陈立微红着脸说道。

一股酒味儿,你还喝酒了?夏荷把他迎进屋,一边帮你拿衣服一边问道。

咋去认个字还喝上酒了?陈氏从屋里出来皱着眉看陈立。

没有,老师高兴,留我吃了饭,陪他喝了点,我就喝了两杯。

陈立笑着说,娘,您别担心,我没乱出去混。

你看,这是老师给的纸笔。

陈立把东西拿出来给她看。

行了,老师留你的我就不说了,这是老师重视你,赶紧收拾收拾吧。

陈氏把篓子里的东西拿出来仔细的放在桌子上。

笔墨纸砚你还往背篓里放,也不知道小心点,我给你做个包你装着。

陈氏说着去她屋找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