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院子里, 王兴正在院子里修理板凳,看见夏荷来了连忙朝着屋里喊春杏出来招呼。
夏荷叫了他一声王二哥,王兴停下手里的活站着应了一声。
二哥的腿彻底好了吧?看见王兴都在站着干活了, 夏荷问了一句。
好了, 可算是好了, 你看, 现在能跑能跳的。
说着王兴就跳了两下,我现在感觉能去地里锄两亩地。
夏荷没忍住笑出声:好了就好,回去我跟阿立说一声, 让他有空跟你一起去。
你听他说, 这时候去哪锄地去,也就家里几条凳子松了让他重新钉一钉,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快来。
春杏从屋里出来伸手招呼,她穿了一件红色的小花袄,还没下屋门口的台阶就先给夏荷看身上的衣裳, 我新做的这袄好看不?说完还转了一圈。
好看, 二嫂手真巧。
夏荷笑着夸她。
春杏开心地回她说:这块布我放了好几年了,翻出来还挺新鲜, 做完了挺像那么回事。
就是这个边压得久了泛白, 我沿着绣上一根, 你看。
边说着春杏扯着自己绣的地方给她看。
夏荷凑上前去看不出来, 绣上一条还更好看了, 你穿这种喜庆的颜色特别合适。
两人闲话了几句, 夏荷这才有空把手里的小篓子递给她, 我给你带了一盘卤味, 挑的猪头上的嫩肉, 没别的味儿,你热一热晚上不用炒菜了。
那感情好,你卤的这个味道真是不错,本来我也想着去你那买点,给你二哥下酒。
春杏接过篓子,你看先进去找地方坐,我去厨房放下就来。
夏荷干脆在门口等她,等她把肉换了盘子连篓子一起拿过来。
你这傻站着,快跟我进屋,我把盘子冲了冲,回去不用洗了。
春杏提着篓子朝夏荷挥手。
俩人进了屋这才说到正题。
我自己推不动那车,你去过我们家也知道那车多大,也不是推不动,主要是路太长了,一直推我就没劲了,我就想着有个人跟我一块去,换着来。
再说早晨太早,有个做伴的我就不害怕了。
夏荷坐在炕沿上对春杏说道。
推车我是没问题,不用换着我自己也能推动了。
你要是同意,我每个月给你算工钱的。
夏荷高兴地说。
什么钱不钱的,咱们还用说这个。
和你一块去推车没问题,主要早晨太早了,黑灯瞎火的,咱俩两个女人家,能行吗?春杏皱着眉头看她。
这我倒是没考虑,应该也没,话还没说完春杏就打断了她:万一呢,这段路那么长,要是天天走就怕让人盯上。
这一番话说的夏荷浑身起毛,她抖了一下,搓了搓自己的胳膊。
我让你二哥去吧!反正他在家闲着也闲着。
春杏提议道。
我和二哥一块?不合适。
夏荷连忙摆手,她一个刚进门没多久的小媳妇,要是天天和王二哥一起去镇上卖卤味,那就算两人没什么,很快那风言风语的也就传遍了。
嗐,我忘了咱们村有那么些大嘴!春杏眼神撇了一个方向,对夏荷说道。
咱们三个一块去倒是可以,但是我这个摊儿,两个人就够了,你说你俩都去了家里的事都耽误了。
夏荷有些为难,我回去和阿立再商量商量。
王兴修完了凳子进屋正好听见两人在这商量顺便问了一句:你们现在得去一天?半天差不多,过了晌午吃饭的时候,卖完了我们就回来。
半天倒是不耽误,让你二嫂和你一块去吧,我这阵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早晨跟你们一块去,下午我自己回来。
下午的铮明瓦亮的你们也不怕什么。
王兴对两人说道。
你去镇上干啥?春杏问道。
反正我腿也好利索了,在家闲出屁了,我去镇上看看有没有零碎的活。
王兴回。
那行,你要是没什么不舒服你就去找个活。
春杏说完歪过头问夏荷开始的时间。
要是确定了,就后天吧,后天咱们一块去。
工钱你去一天看看觉得多少合适,我们再算。
夏荷第一次找人帮忙也不知道给多少合适。
虽说这件事说定了,夏荷心里还是觉得王二哥是迁就他们家才要去镇上找零活的,之前在院子里还没说要去,回家之后,夏荷把这事和陈立说了,陈立也觉得不太好意思了,但是又实在需要帮忙,找别人不如找春杏两个。
王兴伤了腿大半年没有干活,这份工钱也能让他们轻松一点,两人说好了要多给春杏一些工钱,从小一起长大的人,情谊自然不是别人能比的,陈立没有兄弟,王二哥就是亲兄弟一样的存在。
转眼就到了约定的那天,夏荷收拾好了东西,出门去春杏家喊他们一起去镇上。
凌晨的陈家村静悄悄的,夏荷敲门的声音显得越发的清晰,春杏家的灯早就亮起来了,收拾好等夏荷来喊他们出发,听到声音,两个人和夏荷一起朝着陈家的院子走去。
三个人走了之后,春杏家隔壁的院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漏出一个女人的脑袋,朝着三个人走的方向看了一眼。
王兴和夏荷两人来到镇上支开摊子之后,就去西市找活去了,两个女人支起来的摊子反而比夏荷和陈立在的时候要好一些,春杏的性子爽快,说话也是大大咧咧,招呼起人来比陈立是利索多了。
两个人一开始上手还有点不熟悉,很快一个人收钱切肉,一个人打包舀汤,配合的很熟练。
怎么样我这个下手打的还可以吧。
不忙的时候,春杏笑着和夏荷打趣道。
得亏是你,咱俩一起比陈立在这好多了。
夏荷笑着夸道,春杏哈哈的笑起来。
老板,我不要肉,只要碗肉汤行吗?一个老汉带着一个小男孩站在摊前问道。
夏荷听见声音,看见一老一小的两个人,老人身上穿的衣服有些旧了,打着补丁洗得发白,小男孩的衣服也不合身的套在身上,看着像是捡大人的衣服,小男孩目不转睛的盯着肉,眼神里都是渴望。
老汉,这汤是买卤味才有的,免费送。
春杏开口道。
我给你舀一碗吧。
说完夏荷就要去拿碗。
春杏看夏荷那样子是打算不要钱白送,她赶紧扯了一下她的袖子,让她看街角的人,小声的在她耳边说道:你看那边多少乞丐,都盯着呢,来一个你不要钱,要是一群人都过来你怎么办。
多少得收点钱。
夏荷点了点头,对老人说道:老人家,你这样不如买点卤味划算,买两文钱肺头呢,汤就可以一直续。
我看小您小孙子也想吃的。
老人看了眼身边的小孩子,从身上摸出一个铜板,我要一文钱的就行,少来点就行,我不爱吃。
夏荷接过铜板喊两人坐,切了一块肺头,又切了一点肉掺进去,填满汤给两人端到了眼前。
吃吧汤喝完了再给你填。
夏荷对小孩笑了笑。
你怎么那么好心呢,还给掺肉了,多给点肺头也就是了。
现在这年头,谁家挣钱也不容易,管也管不过来那么多啊。
春杏用胳膊拐了她一下,小声的说道。
这小孩这么小,跟我弟差不多年纪,我看见他想起我弟弟来了。
夏荷叹了一口气,我对他好点,老天保佑,希望我弟饿的时候也有饭吃。
听到夏荷说这个,春杏也没再说什么,只是劝了她两句:你也别太担心了,成亲那会不是还回去了,会没事的。
夏荷点点头。
这点小插曲一点也没影响两人的生意,卖完的比平日还早一些。
两人就着剩的一点卤味吃了饼,进完货准备往家走。
也不知道王二哥今天怎么样?中午咱么吃饭的时候也不知道去哪里找他。
回程的路上夏荷推着车和春杏闲聊天。
他呀,你不用担心他。
早晨走的时候我给他带够一天的饭了,饿不着他。
也就是去看看,有合适的活儿就做点,没有也就算了,多少挣点就行,冬天本来就不好找。
春杏回道。
冬天的时候很多庄稼人都是在家猫冬的,忙活了一年,地休息人也跟着歇歇,愿意出去找活儿的都算是勤快人了。
夏荷推了一会儿春杏就主动换过来推车,两个人说说笑笑的很快就回道陈家村,快到村头的时候,夏荷和春杏商量工钱,她数了五十个铜板给春杏,只是春杏怎么样都不肯要这么多,最后让来让去,好歹是同意了每天三十文。
一天三十文一个月将近一两银子,中午吃饭也是夏荷管的,而且下午就能回家,这个工钱在丰水镇来说也算不少了,春杏不好意思收这么多,下午没事又去帮着陈氏烙饼。
夏荷说什么也要留她吃晚饭,只是春杏记挂着王二哥,帮着烙完饼就回家去了。
夏荷的卤味卖得好,王二哥找活儿却不怎么顺利,他在西市待了一天,也没蹲到一个活儿,那集市上到处是找活儿的人,一个比一个要价便宜,来找活的人比那活儿多得多,眼看着再不走天都要黑了,王二哥只能拍拍身上的土回家。
春杏烧好热水给他洗漱,两个人坐下来好好说说这一天,得知夏荷一天给她三十文,王兴有些吃惊:你怎么要人那么多钱,陈立两口子做个买卖也不容易,成本也不少。
我能要吗!一开始给我五十文一天,后来好歹说通了给了我三十,我看他们这是把你的工钱也算上了。
不过我下午又去帮着婶子烙了会儿饼。
王兴没说什么,只是第二天早晨也没换夏荷推车,一路上都是王兴和春杏争着推得车,夏荷只好提着饼减轻点车上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