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没有想动手的想法, 从一开始我就是来找人的,只不过是想要二位通报一声,不知道为什么你会这么生气, 要说动手, 也是你动手吧。
陈立低头看了他一眼。
这个身高差带来的视线让衙役更生气了, 他朝里面喊了一声, 想要县衙里的其他衙役过来帮忙,有几个脚步声渐渐的往县衙门口传来,陈立虽然知道他叫人去了, 但是心里也没有慌, 明白这个方脸衙役是有意为难,他只是站直身子,心里想着该怎么应对。
五个穿着衙役衣服的人从衙门里走了出来, 走在最前头的那个衙役笑嘻嘻的跟两人打招呼,怎么今天要去喝一壶?等等再说喝酒的事,我这有人闹事呢。
方脸衙役看自己人来了, 底气都足了许多, 瞥了陈立一眼转头对着那人说道。
县衙门口还敢来闹事,吃了狗胆了?几个人往前几步把陈立围在中间。
我并不是来闹事的, 先前我已经同他说过, 我从丰水镇来, 有事来找李师爷。
只不过想要帮忙通传一声。
过来的几个衙役打量了一下陈立, 看他穿着不像是那些闹事的流民, 有些不明白, 找李师爷怎么变成闹事的。
劳烦几位帮忙通传一声。
陈立对着新来的几个衙役行了个礼。
陈立心中告诉自己1他是来办事的不是来找事的, 不到迫不得已还是不要起冲突。
方脸衙役一看众人要被陈立说服。
赶紧补充了一句:这小子刚才还想跟我动手呢。
这下那些过来的衙役也不管陈立说什么了, 敢和衙役动手那绝对是要把他抓起来的。
跟他费什么话, 打一顿抓牢里去待几天我看 他还横吗。
几个人说着就要动手。
圆脸衙役见事情要朝着闹大了发展,赶紧伸手挡住几个,万一真是和师爷认识的,闹大了不好交差,县衙门口闹哄哄的已经有人在不远处观看。
前些日子才训过话你们都忘了?圆脸衙役和几个人说道。
前几天有流民到县衙门口来要吃的,衙役们一顿打骂给赶走了,这件事被县太爷给训了一顿还扣了银钱,听圆脸一说起这话,他们心里都有些悻悻。
平日里有人过来闹事,打了也就打了,就是那些流民之前的时候教训一顿也没什么事,谁知道这次就触了霉头。
几个要饭的打了还要被罚钱,方脸的心里不痛快极了,这股火好多天都没有发出来,对着陈立也有些想出气的意思,只是没想到陈立是块硬骨头根本啃不动。
方脸没有继续坚持要动手,只是嘴上仍然不饶人,说着一些不好听的话,陈立的眉头皱到一起,忍让也要有限度,眼看着就要打起来,门里有声音传来。
都在门口堵着干什么呢,闹哄哄的。
衙役们听见声音都往旁边让去,一个穿着赤红色丝绸便服的中年男子从里面走了出来。
怎么回事?男子留着小小一撮山羊胡,背着手走到众人眼前问道。
来人正是陈立要找的李师爷,陈立到的时候已经快到下值的时候了,耽误了这一大会儿,李师爷已经打算回家吃饭。
李师爷这个小子不知从哪冒出来,还冒充您的熟人,过来找茬呢。
方脸衙役一看李师爷出来,先开口告状。
听了他的话,李智转头望向陈立,刚才出来的时候他已经大量过了,现在细看又觉得陈立身上自有一股正气,看着不像是宵小之辈,等着陈立出声。
陈立这才知道自己找的人了,他往后退了一步朝着李智拜了一下,这才开口道:李师爷,我并非是过来闹事的,先前已经同这位说过,我是从丰水镇来的,在周夫子那里读书,家中遭恶人陷害,这才麻烦夫子写了状书,过来求县太爷做主,老师还有几句话叫我带给你。
说着陈立把怀中的信件拿出来交给李师爷。
李智接过信,信封上的两个大字一看就是恩师熟悉的笔迹。
他朝旁边的方脸衙役看了一眼,那眼神里含着的警告,让方脸衙役心里一惊后背出了一身的冷汗,他低下头再不敢说什么话,手里的木棍被他死死的攥住。
李师爷看了一眼衙役们,不再理他,抬起头笑着对陈立问道:恩师和师娘身体可好,算算我也快一年没回去了,这一年事情又多,一直忙着也没空。
老师身体挺好的。
陈立回道,同我喝酒还能喝不少。
听了这话,李智笑出声来,周夫子爱喝酒他是再知道不过的,还能喝那说明身体真的是不错,他们两人笑着寒暄,周围衙役的脸上却不是笑模样了,他们站在一边,庆幸自己还没有真的动手。
尤其是方脸衙役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没想到陈立说的都是真的,他开始回想自己有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
圆脸衙役心中则是感叹幸亏他拦的及时。
来,跟我来吧,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你这么远过来肯定很累了,今天就到我那住一宿,有什么事咱们细说。
李师爷拍了怕陈立,迈出衙门的大门招呼他跟着自己回家。
周夫子的为人他是知道的,轻易不会麻烦自己的这些学生们,陈立能带着周夫子亲自写的状书过来,已经足够显示对陈立的重视了,李师爷当然也不会怠慢。
陈立推辞想要自己找旅店住宿,只是被李师爷几句话就劝住了,想到夫子的交代,还是跟着李师爷一起走了。
看着走远的陈立和李师爷,方脸衙役面如死灰,看样子他的这个差使要保不住了。
我早就同你说这小哥看着不像是说谎,你还为难他,李师爷待他这样亲近,要遭啊。
听完这话,方脸衙役竟是站不住了,直接坐在地上。
却说这边陈立跟着李师爷回了家之后,稍作熟悉就被叫到了书房,陈立把陈小文诬陷的事件连同两家恩怨的始末全都细细的和李师爷讲清楚。
这件事我有数了,明天你跟我去趟县衙和知县说明白,你放心这件事不会让你吃亏的。
李师爷对陈立安抚道。
说了几句别的两人又说到周夫子的话题上面。
夫子让我告诉你难题也是机会。
现在是抓住机会的好时机。
李师爷听后沉默了一会儿,想到前几天收到额消息,心里大致有数了,他又把陈立的说辞润色了一下,教他见到知县该怎么说,全部安排妥当之后两人这才一起去吃了饭,各自休息。
第二天清晨,梳洗完毕之后,李师爷带着陈立到了县衙,门口当值的还是昨日的那两人,见到李师爷和陈立,两人恭恭敬敬的行了礼,再不见一点为难。
陈立见到知县说完了自己的述词,就坐着李师爷安排的马车回陈家村去了,马车上还有给周夫子带的东西,陈立干脆让马车直接去了周夫子家,放下东西和周夫子汇报了这一趟的行程,一切都结束陈立回家已经是晚上了。
夏荷和陈氏在家里等的心焦,虽然知道陈立这么大个人能照顾自己,但是出远门总是担心的,看见陈立好好地回来了,两人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地。
陈氏忙着烧热水,夏荷去找换洗的衣裳给他,陈立坐下喝了一口热水,和两人说起这一趟的见闻。
这件事可能还会有别的牵扯,咱们这怕是要变天了。
陈立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听了李师爷的嘱托之后才有的,一开始周夫子让他带话,他只是记牢夫子的话,并没有想很多。
但是听着李师爷给他改的说辞,以及回来之后周夫子透出来的几句话,陈立觉得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的。
陈立的想法一点没错。
他离开之后,李师爷就和知县商量起来。
安平知县在这个位置上待了十几年,安稳是很安稳,但是要说他想不想往上走,那答案是肯定的,但走仕途一路的谁不想往上走走,更何况知县的年纪不算大,更有这种想法了。
眼前就是一个大好机会,李师爷听了周夫子的提点,小心的和他说着自己的想法。
前几天就听到消息说是不过月余,就要派人过来了。
北边的情况实在不能算好,我看最近的流民越来越多了。
就衙门口发生的冲突,指不定哪天就要再来一次。
旱灾,流民也是上面头疼的事。
李师爷举起手朝着京城的位置做了个礼,又接着说道,倘若老爷您能把这件事给处理好了,那是周围的县都比不上的,一下子就把您的功绩突出来了。
到时候钦差过来一看,就咱们安平县管理的得当,知府大人的脸上也有光,这路啊就好走的多了,到时候您在活动活动,您说对吧?李师爷在知县身边小声的说道,最不济,换个好点的地方也比现在强啊。
知县心里高兴,脸上就带了笑:还是你想的周到,李师爷不愧是在这里这么多年,若是这事能成,一定少不了你的好处。
多谢大人看的起,大人能用得上我就好。
李师爷笑着回道。
这流民这么多,要解决也是需要一大笔银子的,你看咱们县里……知县露出为难的表情。
这件事我也替大人想好了,您听我细说。
李师爷左右瞅了瞅,见没什么人 ,凑到他的耳边拿手挡着细语了几句,知县不住的点头,渐渐地漏出微笑。
大人,要做成这件事,衙门里还有一事必须得先整理,咱们衙门的当值的衙役实在是不成样子,前些时日才罚了一回,这衙役又冲动莽撞差点和人起冲突。
昨日要不是我到的及时,怕是要错过这么重要的消息了,消息晚几天到,咱们的计划就怕来不及。
这些人事的事你就看着处理吧,还是要把刚才商量的事办妥才是。
大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