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这里的大宅,花园都是半开放式的,里面花卉品种之多、湖石形状之巧、园景布局之精妙,直教路人眼花缭乱。
这些大宅的主人当然不担心治安问题,如此铺排并不是给人提供免费园景欣赏,只是互相争奇斗艳罢了。
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单是一块叠景用的奇巧湖石就要从千里之外运来,所费钱财人力甚巨。
在这里,连空气都浮荡着纸奢糜的气味。
冯妙君游逛这里时,常常能感叹太平城的浮华如烈火烹油,非一般人所能想象。
据说五十天前何太尉的嫡长孙摆满月酒,除了款待达官贵人之外还设了流水席面,一桌一桌排下来,整整排满了三条街,来者不拒,即便是乞丐贫农,坐下来就可以免费吃喝。
这套流水席,整整摆足了一个月。
现在又是哪家有喜?傅灵川笑道:那是高将军家乔迁了。
哪个高将军?还能有哪位?高贵妃的亲哥哥,风头正劲的高大将军。
傅灵川悠悠道,他搬进了平渊侯的大宅,然后广撒请柬,也发了一份给你。
冯妙君一怔,然后冷笑:所以我们现在给他家贺喜的路上?正是。
傅灵川耸了耸肩,贺礼都备好了。
这家伙自行安排她的行程,事先也不跟她说一声!冯妙君嘿了一声:你怎知道我不会拒绝?那是平渊侯的宅子。
傅灵川道,你知道这是谁么?废话。
冯妙君没好气道,他不就是蒲燕交战的导火索么?平渊侯原是燕国重臣,有断¥~袖之癖,数年间凌辱蒲国质子致其自尽,蒲王大怒发兵攻燕,这才有了持续大半年之久的蒲燕之战。
燕王要平渊侯将功赎罪,结果平渊侯数月后在前线战死,国内谴责他的声浪才平息下去;蒲王见害子仇人殉战,怒火稍歇,适逢燕军打下蒲国陪都,战争胜负已定,蒲国也终于认输。
平渊侯死后,府里接连出事,已不复从前风光。
他儿子急用钱,就把这套宅子贱卖了。
哦,死了啊。
冯妙君心头微动。
平渊侯不战死,蒲燕之战还不晓得怎么收场。
燕国总要给人家一个交代的。
傅灵川给她补足了剩下的情报,平渊侯这套大宅在城北地段之好、面积之大、庭园之美,仅次于阳山君,宅中包揽了太平城的几处胜景,没有主人家的邀请可是看不到的;并且这里还有一口灵泉称作牛乳泉,灵力充足,凡人喝了百病不生,你我常饮有助修行。
冯妙君稍许神往:听得我都想买。
那可是个天价。
傅灵川久居太平城,早就是个本地通,能给她讲解得头头是道,最重要的是,城北鲜有空宅出售。
像平渊侯大宅这样的府邸,至少二十年不曾见卖。
冯妙君咦了一声:那便是说,燕廷鲜有升迁?倒也不是!傅灵川道,这些豪宅都掌控在大门阀手里,新贵可拿不到。
所以高将军得了平渊侯的宅子,才会大张旗鼓,要一个热热闹闹。
所以说,高家是新贵?正确。
傅灵川对她的举一反三极是赞赏,顺便给你说个小道消息:邢太师喜欢这套宅子很久了,据说平渊侯也曾表过态,要将这套宅子赠给他。
结果他战死之后,儿子转手就把宅子卖给高将军,可把邢太师气坏了。
冯妙君乍舌:邢太师?可是邢王后的生父?不错,燕王一百多岁了,他在位数十年也只封过一位王后,那就是邢王后。
傅灵川娓娓道来,燕王对王后甚是回护,可惜邢王后是凡人,活不到五十岁就过世了。
在那之后,燕王没有再立后,就是再得宠的女人,最多也只封过贵妃。
鹣鲽情深?傅灵川忍不住笑了,女人为什么总喜欢将政治想得那般烂漫:那倒不是。
燕王身为修行者,寿数远超凡人。
他要是立后,到现在恐怕要立过三、四位王后了。
那仪式太过繁冗,他懒得去弄。
再说每扶起一位新后,燕国就要多出一批新贵。
后位还不能随便撤销,对燕王而言弊大于利。
此话有理。
凡人寿数几十岁,陪不到燕王终老。
王后再美,在深宫呆上几十年必定年老色衰,而燕王却青春长驻,回宫后还要面对一个老货,眼睛怎么能愉快?不设王后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贵妃虽然位份不小,但说到底只是国君的小老婆,要骂要贬要提个更加年轻貌美的上位可容易多了。
邢太师作为本朝唯一的国君岳丈,德高望重,朝官上任之前都要先去拜会,这已成太平城惯例。
平渊侯生前也是后党之一,但他引起蒲燕大战,朝野对他的风评太差,邢太师也受了不少牵连,被燕王明里暗里数落过几回,郁闷得紧。
傅灵川笑道,他儿子犯糊涂,把宅子卖给高家,自己在太平城也混不下去了,听说上个月就怏怏搬走。
冯妙君笑道:点了火就跑,这厮忒招人恨了。
说话间已到高将军的新府邸。
两人递帖进入,高将军的胞弟闻声而来,接待两位外宾。
他虽笑脸相对,但冯妙君明白,新夏女王这身份并不得高家看重,否则此刻高将军就该亲自来迎。
毕竟她是异国之君,又是上门致贺,高府应该给予最高礼遇。
傅灵川见她笑容晏晏,瞧不出半点气恼,一时也弄不清她是没想到这重关系,还是涵养功夫太好。
这位正牌的长乐公主,实是很擅于隐藏自己心事。
这已经符合帝王喜怒不形于色的基本要求。
今日的高家实是宾客云集,热闹非凡。
傅灵川在这里遇到许多当廷大员,借着谈话之机,不动声色给冯妙君一一引见。
这座府邸虽然是名不虚传,叠翠涵烟、飞瀑流泉,处处都可见匠心独运。
一下就将周围其他人家的大宅都比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