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你截了胡,自然恼怒。
云崕轻描淡写,但峣地为新夏所得,同样不能再反过来对付魏国,至少这次大战消除东患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
接下来,魏人就可以全力干扰南陆上的战争了,无论是支援熙国还是夹击燕国,都掌握了暂时的主动权。
要知道即便是魏国灭掉了峣,这片大地上还有多支峣军不曾妥协,今后他们很可能转入游击,骚扰魏国,就像旧时的安夏地区。
但现在么,碍于魏夏协议,峣地的军民再不能进攻魏国了。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场变故对于魏国边境上的隐患消除得更加彻底。
虽然,魏国付出的代价太大。
别的不提,那一尊巨灵神炮就不是有钱能买到的,却在这次大战中用掉了。
冯妙君佩服他盛怒之下还能想通这个道理,但对他的话半点儿不信:你可不是这般大度之人。
这家伙不欺凌别人就要谢天谢地,吃了亏还不还手,还愿意反过来帮她,这是太阳要打西边儿出来?云崕耸了耸肩:自然,魏国也有一个条件。
她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洗耳恭听。
她注意到,他说的是魏国。
他日对付燕国,新夏要与大魏站在同一战线。
冯妙君挑了挑眉:魏夏有协议,我们本来就不能帮着燕国。
偷奸耍猾!云崕耐心道:你明白我的意思。
冯妙君这才沉下脸:魏国和新夏之间还有账没算,我要是派遣新夏军队与曾经的仇人并肩作战,你道他们会有什么反应?你也说了,那是‘曾经’的仇人。
云崕耸了耸肩,这两年来,魏夏之间的关系岂非已是大有缓和?等到新夏人重新厌憎魏国,想要誓不两立,那至少也是十余年后的事了。
冯妙君一怔:为何?为何是十余年后?衣食足而知荣辱。
云崕淡淡道,哪有什么永世的仇恨,饿肚皮时满心只想着能吃饱,只有等到安逸富足,人才有闲心去拣回原来的仇恨大肆渲染。
这话让冯妙君好一阵子琢磨,面上却觑着他笑道:云国师对人心倒是钻研得好生透彻。
云崕扯了扯嘴角:试过一两次,你就知道我说的都是实话。
魏国如约付给新夏的数千万两赔偿,的确是给国内的经济打了一剂鸡血,推动新夏发展蒸蒸日上,虽然要绕到普灵国中转,但魏夏两国的商贸往来其实快速发展,势头居然要远远盖过新夏与其他国家,甚至包括了晋国。
从前老魏王萧平章觊觎新夏,就是因为它物产丰饶远超魏国,但是攻下新夏之后虽然也能占据大量农田矿场给本国输送物资,可是新夏人桀骜不驯、反抗不止,平民三天两头怠工,各游击将军屡屡骚%%扰阻挠,管理和维护成本其实一直非常高昂。
这也是萧衍称王后放弃安夏地区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傅灵川、冯妙君兄妹立国之后,新夏生产出来的各类物资也通过普灵国中转去了魏国,虽然不再输出灵石,但边贸繁荣带来的效益完全可以弥补这块缺憾,最重要的是这回新夏人是心甘情愿掏出好东西做生意,魏人不用打也不用抢,每天就有数百支商队行走在通往普灵边贸司的道路上。
反过来,新夏人也从这种双边贸易中得到了巨大的实惠。
人是那么现实的生物,当他用着魏国产出的物品,花着从魏国赚进来的银子,抵触情绪还会那般激烈吗?冯妙君知道,会的。
但那是在久远的以后了。
当新夏人过上了安适富足、不愁吃穿的日子,心里或许会翻起过往多年的旧账,想起自己和亲人流过的血、吃过的苦,想起亡国的耻辱,重新咬牙切齿。
这叫情怀。
但那都是后话了。
云崕要的,是眼前。
树梢有叶子飘下,随风打了个旋儿。
冯妙君将它接在手心:你就这样笃定,魏国与燕国的大战就在这十几年间?在她来到这个世界之前,这片大陆的总体和平已经维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尽管不排除局部地区的冲突。
谁知道呢?那双桃花眼像是比平时更朦胧了,里面藏着她看不透的深意,或许要十余年,或许要上百年……又或许根本不需要那么久,数年之间就能分出胜败。
然而这场仗不可避免,早晚都会打响。
到时,人间又是一片炼狱,新夏国该何去何从呢?冯妙君暗暗吸了一口气:谁胜、谁负?不清楚。
云崕实事求是,所以我们才要新夏协同作战。
如果我不同意呢。
她抱臂在前,得罪燕国,对我又没什么好处。
云崕幽幽道:你已经得罪了。
冯妙君嘿了一声:若你指的是我签订魏夏协议、打乱燕王原有计划的话,他当时纵然气恼,开战以后多半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他掌管泱泱大国,要是连这点度量都没有,怎能长久坐在那宝座上?想做万人之上、万万人之上,那必然要有芸芸众生拍马也撵不上的气量与谋略。
燕王对魏夏协议再不满,一旦跟魏国开战以后也要分清主次,不会随意来招惹新夏,给自己平白再树一个敌人。
大国就是大国,眼光非布衣草民可比。
事分轻重缓急,她相信燕王拿捏得清。
云崕望着她,脸上的笑意渐渐扩大。
她见了,忽觉心里七上八下,似乎有甚不妙的事就要发生。
恐怕不止这一桩。
云崕慢条斯理道,他和你还有一笔账要算呢。
她满面警惕:什么账?杀子之仇!她骇然变色,云崕一边欣赏她的脸色一边道,燕十九王子赵允,死在印兹城外了呢。
冯妙君失声道:什么时候!你怎么知道……她也是人精,说到这里忽然反应过来,脸色一下变得阴沉:是你!你杀了他?最后这几字,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