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卫国师大人 > 第517章 细说前尘

第517章 细说前尘

2025-03-22 08:25:48

这就是她千里迢迢来寻玉还真的原因。

冯妙君不错眼盯着它看,耳中听到玉还真道:这是我家祖上传下来的秘宝,链坠就代表了一份契约。

契约?冯妙君舍不得漏过她口中说出来的每一个字。

上古末期有一次天崩地裂,能渡过那场浩劫的生灵百不存一,我杨姓始祖彼时已是仙人,收救了许多重伤和无处可逃的妖怪,直至浩劫过去。

可惜在这过程中,他自己反而损失了两个儿子。

玉还真捻了捻链坠子:天地重开之后,天神念他有好大功德,又怜他丧子之痛,于是赐予他这枚纹章,命令昔日得他救助的妖怪要懂得报恩。

事后这些大妖虽然返回山川大泽,可是杨氏后人如有请求,它们及后代还要出山相助,这便是纹章的效用。

冯妙君听到天神二字时,瞳孔不由得微微一缩。

她是真没想到,这纹章竟会和虚无飘渺的天神扯上关系!玉还真接着道:从那以后,杨氏就保持着与妖族的良好关系,即便是动荡时期。

这么千余年下来,与杨家结有善缘的妖怪反而更多。

动荡时期。

冯妙君反复揣摩这几个字。

不错。

玉还真叹了口气,王上可知浩黎帝国立世以来,最大的敌人是谁?冯妙君点头,精研那段历史的人真不在少数。

先是天魔;天魔被封印之后,就变成了妖族。

正是。

原本天魔强横无匹,人类和妖族只能联手对付它,以求生存。

等到天魔消失以后,人类与妖族各自发展,很快又起了争端。

不过这时天地灵气已经减弱,而人类已经找到了结成王国、借用元力的办法,以一国之力对付妖怪。

后者很快不敌,幸存者都潜入深山大渊或者远海,总之便是人类罕至之地。

到了浩黎帝国后期,多数妖怪已将最富饶的土地让给人类,但其中少数对浩黎帝国怀有刻骨仇恨,时常就要出来兴风作浪。

玉还真掬起一捧泉水,水流自指缝间泻下:浩黎帝国对妖怪从不客气,后来只要打听到妖族聚集之地,无论它们是否为祸人间,都要发兵前去讨伐。

您可知为何?冯妙君摇了摇头。

她知道人类与妖怪的仇隙源自上古时期。

但仇恨的持续和发酵需要内因与外因一起作用,浩黎帝国已将妖族撵去了深山里,为什么还要赶尽杀绝?玉还真扬起一抹讥讽的笑意:因为浩黎帝国缺钱。

冯妙君何等聪明,玉还真这么轻轻一点,她就明白了:是了。

我听闻浩黎帝国末期,天灾人祸不断,绵延千年的太平滋生出贪腐和内斗,将偌大帝国蛀得只剩一个空壳。

国库年年亏空,浩黎帝国必要想办法填补,否则撑不起那样的开销。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所谓的天魔降世,不过是压垮浩黎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雁过拔毛。

浩黎帝国给百姓层层加税的同时,也把目光盯向妖怪的巢穴。

许多大妖经年累月积攒下来的家底很是可观,浩黎帝国清剿了几个之后食髓知味,此后就欲罢不能了。

冯妙君适时提出疑问:这与你手上的坠子有何关系?我杨家与妖族世代交好,自不忍看它们被屠杀殆尽,于是暗中通风报讯,令许多妖怪避过了杀身之祸。

浩黎帝国几回无功而返,也怀疑内部出了奸细。

后来帝国战神重渊将军率军再一次奉令征伐妖怪,这回进攻的对象,世人罕有知闻。

那时候还有道行精深的大妖怪吗?有。

玉还真一字一句,那是住在白象湖中的一条真龙。

真龙!冯妙君失声道,竟然还有真龙在世!上古之时,天神驭神龙与异族决战,载于史册。

战后,龙门现世,从此鲤鱼就有跃过龙门变成真龙的机会,尽管微乎其微,世间总算有了真龙一族。

玉还真感慨道,不过在天魔乱世时,龙族作为对抗天魔的主力,损失惨重,后面在人类与妖族反目时又遭屠戮,至浩黎帝国后期已经所剩无几。

这个时候,天地灵气衰微,已经没有鲤鱼能够跃过龙门了。

因此有人说,重渊将军征伐的那条白龙就是世上最后一条真龙了。

冯妙君也跟着低叹一声。

龙族的历史也真教人扼腕嗟叹,明明是上天眷顾的宠儿,世间难得一见的、兼具力与美的生物,命运却如此坎坷,最后反而不如普通生物能长久延续下去。

重渊夫人杨氏也是我族先人,在大战前就将机密传出,是以重渊将军铩羽而返,白龙及其手下水族得以保全。

听到这里,冯妙君就将她述说的秘史与徐陵海送来的情报对上了。

原来昔年战无不胜的重渊将军吃了大败仗,深层原因竟在这里。

重渊将军后来也发现了杨夫人的秘密,唯恐帝王事后降罪,因此主动离开官场,置身是非之外。

冯妙君听得入神,下意识问道:白龙呢?此役不久,老王过世、新君继位,这事就不了了之。

此后,也没人再见过那条白龙。

这位新君对于清剿妖族并没有什么兴趣,而是集中力气处理国内的麻烦。

玉还真说到这里,顿了一顿,除了开国大帝,他几乎比浩黎帝国此前的历代皇帝都出名。

冯妙君接口,说出了那个无人不晓的名号:黎厉帝。

对,就是他。

玉还真轻声道,这人谥号里虽然有个‘厉’字,但对妖族还算和善,甚至曾在野外放生妖怪。

这是那妖怪亲口对我所述,应是属实。

冯妙君望着坠子:可否借我一观?玉还真很大方地解了下来,递给她道:只管看。

拿在手里,才觉此物沉甸甸地很有份量。

冯妙君掂了掂,非金非铜,说不出是什么材质:纹章上的纹路,你可研究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