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茶穿成下堂妻后 > 第92章 李珣和李兰生

第92章 李珣和李兰生

2025-03-22 08:25:50

坐了许久, 李珣才缓缓起身朝案桌走去。

他若有所思地拿起那个昆仑奴面具,似着了魔般慢慢戴到脸上,而后又取下, 再戴上, 再取下……依次反反复复数十次。

也或许林二娘说得对,戴上这副面具, 就没有人能窥探到他的心思, 面具下的那张脸到底是人还是鬼,全凭他的喜好。

一旦他取下面具示人,便要按照昭妃当初给他画的模子做人,端方雅正,严谨自持, 没有喜好, 更无哀乐。

想到此,李珣忽地笑了起来, 面目狰狞, 阴深可怖!今天他是实实在在被林二娘刺激到了。

在离开晋王府回朱家院的路上,林秋曼一直都在把玩系在腰间的香囊,先前她想不透做官的最在意什么, 现在想明白了。

一回到院子就听张氏说华阳府那边派人送来口信, 约她明日上午到梨园一聚。

林秋曼微微一笑,心里头有些欢喜, 想来是窦七郎有回应了。

晚饭她胃口奇好,吃了不少,莲心道:昨晚小娘子什么都吃不下,今天倒是什么都吃得香。

林秋曼:今天心情好。

入睡前她心血来潮坐到铜镜前摆弄昆仑奴面具,那是中秋那晚留下来的, 她觉得有趣便留着没扔。

林秋曼对着铜镜兴致盎然地戴到脸上,自言自语道:这脸谱好,戴上它,便没人知我是人还是鬼。

莲心铺好床铺,见她举止怪异,皱眉道:大晚上的小娘子戴这个做什么,看起来吓人。

林秋曼扭头看她,说了句奇怪的话来,人心不就是这么吓人吗?莲心:???翌日林秋曼依约去了梨园,原以为会等来好消息,毕竟那日与窦七郎相谈甚欢,对方看起来也很欢喜的样子,结果华阳却告诉她道:窦七郎离京了。

林秋曼愣了愣,有些诧异,这么快就走了?华阳点头,没有挑明。

林秋曼垂下眼帘,有些失望。

她就说嘛,她林二娘背了一身烂名声,有哪个郎君敢突破世俗接纳认同她?到底是空欢喜了一场。

林秋曼忽地笑了起来,有些自嘲。

华阳知道她心里头肯定不太舒服,还是很照顾她的情绪,试探问:你笑什么?林秋曼:没笑什么,只是劳大长公主白张罗了一回,是二娘自己不争气。

华阳安慰道:一回不行便来二回,总有那么一个人是欣赏你的。

林秋曼点头,借大长公主吉言,若二娘坚守初心,定能如愿。

这话说得好!又道,那日听了你的一番话,我回去仔细考虑了两日,决定试一试,就从纺织和绣工开始。

林秋曼很是惊讶,大长公主当真想做?华阳眼中满怀憧憬,起身背着手道:我要把曾经弯下来的脊梁骨打直了,以前我总是埋怨自己不是男儿身,总是怨憎当初和亲所吃尽的苦头。

从今日开始,我要以自己是女儿为荣,当初我在哪里丢了尊严,就从那里把尊严捡起来。

看到她竟然有这般觉悟,林秋曼不禁有些小激动。

她从未想过,在这个吃人的世道里,原来她也是有能力用自身的力量去感染或影响他人的。

往日受到挫折时她也会埋怨,却从未想过屈服。

她在二十一世纪受了那么多教育,不是来折断脊梁骨的。

哪怕在这个时代里站起来的过程很艰难,甚至惨烈,总是要坚守初心,不忘根本。

也不知是高兴还是心酸,林秋曼矫情地红了眼。

见她面色不对,华阳小心翼翼道:你真那么在意窦七郎吗?林秋曼摇头,奴高兴!高兴还红眼眶?就是高兴!高兴什么呀?林秋曼拿手帕擦眼道:奴高兴一定能替卫娘子打赢这场官司。

华阳:……突听底下传来一阵骚动,两人受到惊动,忙去窗边探头观望。

片刻后,家奴来通报,说梨园出了事,京兆府派衙役来查封了。

华阳吃了一惊,困惑道:我怎么连一点风声都没听到?不多时,领头的官差上来见礼。

林秋曼有些恐慌,她本能排斥衙差,主要是动不动就坐牢。

华阳问那官差道:梨园发生了什么事,闹得这么大的动静?官差答道:回大长公主的话,京兆府查出中秋那晚的命案跟梨园有关,死者是梨园园主,目前的这个园主是假冒的,恐生是非,故来查封。

听到此,两人皆震惊不已。

官差继续道:此地不宜久留,还请大长公主先回。

到底是女郎家,还是被吓着了,匆匆走人要紧。

一众官差把梨园包围封锁,里头的客人全都被赶走,搞得风声鹤唳的,令人惴惴不安。

几个班主被带到领头的官差跟前。

梨园有三个班主,其中春福班名声大噪。

那梁九儿倒是一点都不惧怕,穿着戏服站在台上平静地望着散去的人们,脸上画了浓妆,看不清表情。

他身后的同行动了动,他不动声色挡了挡。

那同行花脸不再有其他行为,只是像木头似的杵在那里,听候官差发落。

梨园里的所有戏子都被抓进了京兆府衙审问。

下午贺倪前往晋王府复命,老陈似有心事,吞吞吐吐的有些犹豫。

贺倪敏感问:陈管事怎么了?老陈面色阴沉道:郎君昨夜做了噩梦,方才服了药,今天连政事堂都没去。

贺倪皱眉,他知道李珣有服寒食散的习惯,但近几月都没听说服用,还以为他戒掉了。

老陈把他领到厢房门口,小心翼翼道:郎君,贺京兆来了。

室内的李珣轻轻的嗯了一声。

他穿着松垮垮的交领白衫,衣襟半敞,性感的喉结锁骨毫无遮掩地暴露出来。

满头青丝松散地束缚在脑后,懒洋洋的半躺在榻上,单手托腮,另一只手则拿着昆仑奴面具一会儿往脸上戴,一会儿又取下,像魔怔了般,与平日里的端方大相径庭。

得到他的回应,贺倪推门而入,随后把门掩上,老陈则守在门口。

屏风把榻上的李珣遮挡,贺倪看不到他此刻的模样,只觉得室内空气沉浊,香炉里的松香让人窒息。

殿下。

嗯?梨园园主有异,卑职已把梨园查封。

屏风后隔了许久,才传来李珣慵懒而飘忽的声音,给我仔细查,宁可错杀,也不可放过一条漏网之鱼。

是,不过……嗯?卑职怀疑……那帮人估计跟齐王有关。

李珣轻轻笑了起来,阵阵窸窸窣窣声传出,他忽然戴着昆仑奴面具走到屏风旁探头看他。

贺倪被吓了一跳,只觉面具下那双眼睛阴深深的叫人害怕。

齐王一个死鬼不足为惧,怕就怕背后是活人,你明白吗?贺倪垂首道:卑职会仔细彻查。

嗯。

贺倪不敢多待,总觉得这样的上司看起来很是邪门,行礼退了出去。

老陈进屋探情形。

李珣摘了面具,喃喃自语道:礼制,礼制,礼制……他不断重复礼制二字,老陈听不大明白,困惑问:郎君为何执着于礼制?李珣抱着面具,歪着头看他,眼神飘忽不定,阿娘自小把我束缚在礼制里头,在宫里要讲规矩,在人前要雅正自持,哪怕到至今我都还谨记着她的教诲。

老陈低着头,没有说话。

李珣丢掉面具,脚步轻浮,我这辈子是戒不掉寒食散的,你也莫要再劝了。

郎君……服了它,我才觉得自己还有个人样儿。

听到这话,老陈喉头发紧。

昭妃成就了他,同时也毁了他。

世人皆知李珣,如皎似月。

却不知李兰生,孤寂腐朽,活得如同幽灵野鬼。

接连服用了两天寒食散,李珣才彻底痛快了。

那日林二娘用礼制诛心,对于一个自小便深受礼制所困,却又不能挣脱礼制束缚的人来说,不管她是有意还是无心,皆打在七寸上,着实让李珣深恶痛绝。

在屋里荒颓了两天,李珣才去政事堂办公。

老陈服侍他更衣。

穿上那身代表着绝对权威的紫袍章服,他面无表情地站在铜镜前看着镜中人,一身冷漠威仪,不容亵渎。

老陈仔细替他系好玉带,并戴好官帽。

李珣微微抬了抬下巴,背脊挺立,仪态端方,又成了那个让人俯首称臣的摄政王,人模狗样,高不可攀。

初一放告那天林秋曼把诉状投递了上去。

为了确保能顺利开堂,她下了狠笔,夸大了实情,加重了事实,务必让马县令当机立断做决定。

涉及到人命关天,初三那天马县令开堂审理这起家暴和离案。

这是林秋曼第四次上公堂,打一场根本就打不赢的官司。

对于这类鼠雀细故,马县令是非常厌憎的,不但做不出功绩,还费精力。

公堂之上,马县令端坐于案桌后,拍下惊堂木道:原告何人?卫娘子是头回见官,难免害怕,跪在原告石上小声回道:奴卫春,清河坊人。

所告何事,且仔细说来。

奴与丈夫刘斌成婚七年,屡遭毒打,甚至连唯一的女儿阿芫也难逃幸免。

家中长辈调和数次均无果,奴为求活命,恳请明府判奴与刘斌和离,并将女儿阿芫判与奴抚养,免她再受暴力侵害之苦。

马县令瞥了一眼状纸,看向林秋曼,抱着手道:林二娘,你在状纸上说人命关天,就这?林秋曼道:回明府,卫娘子常年受丈夫刘大郎家暴毒打,中秋那天晚上他们的女儿阿芫还被打断了腿,这难道不是人命关天的事?又道,卫娘子走投无路去投了湖,这难道还不是人命关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