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告何事?奴要休夫!奴二嫁丁启丰, 本以为是一桩良缘,岂知此人心术不正,觊觎奴从前夫严家带来的家产, 欺负我孤儿寡母无人倚靠, 挖空心思败奴钱银,奴不满他所作所为, 恳请明府判离!马县令瞥了林秋曼一眼, 又看向她,问道:任氏你说丁启丰败你家产,可有证据?任娘子:有的。
当即把账目明细呈上。
衙差上前接过送到马县令手里,他仔细看了阵儿,放到一旁道:这些钱银可是你自愿给的?任娘子愣住。
见她犹豫, 马县令拍惊堂木, 厉声道:如实说来!任娘子被吓了一跳,忙伏下身, 紧张回答:奴耳根子软, 经不起丁三郎诱哄,刚开始他甜言蜜语哄得一些,后来奴见他又嫖又赌, 便不允了。
他恼羞成怒打骂奴, 若是不给便打骂得更凶,甚至连奴的幼子也挨打, 奴没有法子只得给了。
马县令:如此说来,丁启丰花你钱银你是清楚的了,并非偷盗,是吗?任娘子老实道:是的。
马县令:传被告。
丁启丰大摇大摆地走进公堂,跪到被告石上, 说道:丁启丰拜见明府。
马县令捋胡子,指着他问:任氏告你败她家产,要休夫,可有这回事?丁启丰看了任娘子一眼,说道:有这回事,不过,丁某有一言要辩。
你说。
我与任采兰明媒正娶,两口子花点钱银又怎么了?再说我又没偷没抢,是经她允许拿的,她反倒污蔑我挖空心思败她家产,这从何说起?门口围观的群众小声议论起来,都觉得很有道理。
任娘子急了,怒目圆瞪道:你用奴的钱去嫖去赌,你还有理了?!丁启丰理直气壮驳斥,那也只是个人风评的问题,你可以指责我作风不好,但这构不成你休夫的理由。
你!丁启丰勾起嘴角,冷哼一声,看向马县令道:明府,我丁某不服任氏休夫,请明府明断。
马县令抱着手,好整以暇道:清官难断家务事。
任氏,丁启丰拿你的钱银去嫖赌确实是个人风评的问题,下次你可以拒绝,但他没偷你的也没抢你的,算不得侵占。
你若以此等理由休夫,是不占理的。
丁启丰露出得意的表情,明府英明!任娘子急了,大声道:明府,奴不服!马县令拍惊堂木,呵斥道:不占理就是不占理。
林秋曼忽然道:明府,奴有一言要问丁三郎,可准允?马县令看向她,露出饶有兴致的表情,你问。
林秋曼朝丁启丰笑了笑,问道:丁三郎,我且问你,你与任娘子结为夫妻,可是经过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丁启丰:名正言顺,官府有备案。
任娘子前夫严家的情况,你可知晓?知晓。
那任娘子嫁进丁家时可曾带有嫁妆?丁启丰理所应当回答:自然是有的,众所周知,任氏前夫留有巨额遗产给她,她嫁进丁家,那笔钱财自然就带了进来。
顿了顿,女郎家的嫁妆我肯定是不会觊觎的,可是她愿意给点我花花,又有何过错?林秋曼抿嘴笑,狡黠问:你说严家留下来的遗产是任娘子的嫁妆,那我再问一句,那笔巨额遗产可有在里正或官府备过案,证明它是任娘子从娘家带进丁家的个人嫁妆?这话把丁启丰问住了,一时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任娘子忙道:奴从来没有把前夫严家留下来的家产当做嫁妆使,更没有去里正和官府备过案说明那些财产属于奴的个人私物,请明府明察。
林秋曼看向马县令,大义凛然道:三纲五常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任娘子前夫严俊毅病故,留下遗子严佑心,性别男,年仅七岁。
严家二老早逝,唯一的独子严俊毅也病故了,只留七岁幼子严佑心一根独苗。
那么敢问明府,在这样的情况下,严家留下来的遗产是不是属于幼子严佑心的?马县令回道:自然是属于的。
林秋曼:明府英明!《仪礼》有云: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
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任娘子丈夫严俊毅病故,理应从子。
她一介妇人,且还是外姓,是否有权动用夫家留给独子严佑心的遗产?马县令冷然道:无权。
林秋曼再道:明府英明!方才丁三郎说严家留下来的遗产属于任娘子的嫁妆,可有道理依据?!门口的人们纷纷议论起来,有人说道:那分明就是严家留给遗子的财产,万不能因为严家没人就欺负幼子啊!是啊,况且人家还是男丁呢,不能因为年幼就欺负人呀!任娘子私自动用严家祖辈留下来的钱财来给他人,实在可恶!还好意思将其霸占为嫁妆,多大的脸!对,臭不要脸!人家严家祖辈留给独苗的钱银,妄想着霸占,真是岂有此理!七嘴八舌的议论把丁三郎的脸煞白了,整个人都毛躁起来。
林秋曼望着他笑,问道:丁三郎,你觊觎严家留给幼子的遗产,且还打着任娘子私取给你的幌子明目张胆侵吞,仅仅两年就掏空了严家七千多两银子。
我只问你,遗产的主人严佑心可同意过?丁三郎急了,忙道:明府,我冤枉啊!林秋曼看向马县令,从容不迫道:明府可传严佑心上公堂,问他愿不愿意送钱给丁三郎。
丁三郎破口大骂:一个七岁小儿,他知道什么?!林秋曼无耻道:你管他多大,严家的遗产就是留给他的呀,人家是主人,要不然你去找他爹严俊毅问吗?你!你什么你,方才明府都已经说了,严家留下来的家产都是严佑心的。
那些钱姓严,不姓任!你花了严佑心的钱,不问他愿不愿意,难不成问任娘子愿不愿意?!丁三郎被这番犀利的言语问住了。
林秋曼严肃道:在任娘子与你丁三郎婚姻续存期间,你非法侵占严家七千三百二十一两钱银,其中一千八百六十二两三吊用于你丁家兄弟姐妹处,均拿来建造房屋,购买田产商铺等。
林秋曼冲马县令拜道:奴恳请明府彻查丁家,追回严家被丁三郎侵占利益,严惩不法之徒,为严佑心讨回公道!丁三郎怒目道:明府,我冤枉啊!这些钱均是任氏自愿给的,非我觊觎侵占!林秋曼啧啧两声。
马县令拍惊堂木道:丁三郎,账目上一笔笔记着你兄弟姐妹挪用了严家的一千八百六十二两用于购置田产商铺,可属实?这……从实招来!丁三郎一脸难堪,迟疑了许久才道:属实。
马县令眉头一皱,你从任氏这里拿严家的钱去给丁家兄弟姐妹置办家产,你说你这不叫侵吞哄骗是什么?明府!我冤枉啊,是任氏自愿给的!任娘子忙道:奴没有!请明府明鉴,若奴不给他,他就会打奴和幼子,奴有证人,明府可传证人作证!马县令:传!不一会儿证人上堂,佐证了丁三郎打人的事实。
围观的众人指指点点。
这原本是一场婚姻休夫案,结果被林秋曼偷换概念,弄成了经济案。
两起案件的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却又相互关联,不可分割。
丁三郎原以为任娘子拿他没办法,却没料到林秋曼一番骚操作下来,落得不好还有牢狱之灾,不由得急了,高声道:明府,我冤枉,若说我有罪,那任氏岂不是同罪?!林秋曼驳斥道:你这是混肴视听!我只问你,若说任娘子侵吞幼子财产,那她都把那些钱使哪儿去了?是塞娘家去了,还是塞给你丁家去了?你!明府,此案完全是丁三郎觊觎严家幼子家产,哄骗任娘子侵吞其钱财,中饱私囊,简直可恨!任娘子一介妇人,是无权动用前夫遗产的。
故奴以为,官府与里正应将严家遗产做备案公证,待到严佑心成年自行处理,以此来维护严家的权益,以防再有此事发生!马县令垂眸沉思。
底下的任娘子说道:奴愿意将严家留给幼子的财产由官府和里正做备案留底,待到幼子成年后自行处理,恳请明府应允。
有人小声道:这法子好,谁都不能觊觎那孩子祖辈留给他的钱财了,待到他成年自行处理,若是落到任氏手里,她怕是护不住的。
孤儿寡母的,又有钱财傍身,谁不会盯着动歪脑筋啊。
马县令拍惊堂木,肃静!肃静!他若有所思地看向底下的任娘子,严肃问:任氏你当真愿意将严家留给严佑心的遗产做备案?又道,如今你是他的唯一血亲,虽说你无权动用严家财产,但他年幼,到底需要你养育照料,本官会尊重你的意见。
任娘子回道:奴愿意,只要能守住幼子的权益不受侵占,奴愿意向里正和官府处备案,待幼子成年后自行处理。
马县令点头,如此便好。
随后又看向丁三郎,丁启丰你侵占严家财产给丁家购置田产商铺,可有话要说?明府我冤啊!你冤什么冤,严家的真金白银是花到你丁家亲属身上的。
严家跟你丁家有什么关系,难不成是他们自愿送去的,你骗鬼去吧。
明府……任氏与严佑心乃母子关系,如今你侵害了严佑心的权益,与任氏的婚姻今日本官是要强拆的。
听到这话,丁三郎颓然瘫坐到地上。
马县令:任氏你要休夫,鉴于丁三郎已经侵犯了严佑心的利益,本官便遂了你的意愿,同意你休夫。
任娘子展颜一笑,磕头道:明府英明!马县令又道:丁三郎侵吞严家财产,且数目不小,需查证后再审,先将其收押,待查明后再开堂审理。
丁三郎哭丧道:明府!马县令挥手,来人,带下去。
明府我冤枉!我冤枉啊!两名衙役上前不顾丁三郎挣扎强行将他拖拽了下去,众人连声叫好。
林秋曼冲任娘子眨了眨眼,她又是激动又是欣慰,原以为是成不了的,不想竟然这般容易!马县令道:任氏你回去后便写一份自愿将严家财产留官府公证的备案文书,需签字画押才有效。
鉴于严佑心年幼,你需抚养他到成年,应留部分做平日里的生活开销,这笔钱财你是有权动用的。
任娘子:奴回去便写!马县令:你的休夫案到此为止,待你拿了结案词便重获自由身,至于丁三郎侵吞严家的案子还得另审。
任娘子感激道:多谢明府英明裁断!不一会儿马县令下了结案词,两人解除婚姻关系已经备案,任娘子拿着结案词笑得合不拢嘴。
马县令挥手道:退堂。
人们陆续散去,外头的严佑心在乳母的陪同下跑了进来,看到马县令离去时,稚嫩道:多谢明府替佑心主持公道。
马县令瞧了一眼那个娃娃,说道:往后你可要仔细盯着你阿娘,莫要再被人哄骗了。
这话说得任氏面红耳赤。
严佑心认真道:明府的话佑心都记下了,会仔细护着阿娘。
马县令笑了笑,背着手离去。
外头忽然传来乔氏的哭闹声,几人走出去看热闹。
乔氏一见到他们就要冲上来找事,却被严家的家奴制止,她破口大骂,难听至极。
旁人看不过去了,指责道:慈母多败儿,难怪丁三郎有今天,有这般老娘纵着,能不出事吗?是啊,自家儿子到别人锅里刨食到碗里,还臭不要脸跳脚骂人家,谁给她的脸面啊!难怪要被休夫,且还摊上了官司,该!乔氏气得七窍生烟,同围观者骂了起来。
林秋曼笑眯眯地看热闹,任娘子感激道:多亏二娘心思巧,让奴摆脱了丁家那条吸血水蛭,若不然还不知道要被他们吸血到何种地步。
林秋曼:大陈律法不保护女郎的婚姻利益,你光凭休夫是站不住理的。
幸好有佑心,他是严家的独子,又是男丁,律法虽不保护女郎的利益,却能保护他的利益。
我也是琢磨许久才悟出来的,要不然这场官司必输无疑。
任娘子:说到底,还是二娘脑子好使。
林秋曼摆手,侥幸钻了一个空子。
又道,你还有一场经济官司要打,应该能应付得了的。
任娘子笑道:明府也不是那么可怕,有了经验,就不怕上公堂了。
林秋曼夸赞道:咱们东县的明府是很讲道理的,又爱民如子,他好歹是天子脚下的官,不会乱来的。
任娘子点头。
二人又聊了会儿,才分头散去了。
第二天任娘子差家奴送来一包钱银,足足有一百两,出手简直豪气。
莲心眼睛都瞧直了,咽了咽唾沫道:上一回公堂就能赚这么多钱啊。
林秋曼敲了她一记,冲家奴说道:你家娘子的心意我领了,只是这酬劳实在太多,她上回又给过一次定金,断不能再贪多。
那家奴为难道:可是娘子再三叮嘱,务必让老奴把酬劳送到手的,小娘子若是不取,老奴也不好回去交代。
林秋曼想了想,那便取一半,如何?家奴:也好,小娘子有善心,老奴也好交代,两全。
莲心取了五十两放进库房。
张氏把家奴送了出去,莲心蹦蹦跳跳地跑过来,笑眯眯道:小娘子是不是得做顿好吃的犒劳一下自己?林秋曼戳她的脑门,啐道:你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吃吃,人都长圆了一圈还吃。
顿了顿,似想起了什么,我还真得做一顿好吃的,把那两定金锞子要回来!当即给华阳府和晋王府下请帖。
讨赌资!这不,晚上李珣回府,老陈把朱家院的请帖送到他手上。
李珣随意翻看了一眼,抿嘴笑道:这是来讨我要钱的帖子。
老陈好奇问:是郎君欠朱家院钱银了吗?李珣把请帖扔到桌案上,说道:上回林二娘接了一桩休夫案,我与她下了赌注,她若是赢了官司,我便给她一锭金锞子,人惦记上了。
老陈笑了笑,通常都是休妻,休夫的案子很是少见。
李珣坐到太师椅上,可不是吗,明儿晚上去问问,她是怎么打赢这场休夫案的。
不止他好奇,华阳也很好奇。
林秋曼要宴请两位贵人,可费了不少心思,特地做了炙羊肉,烧子鹅,卤煮,还有清汤和红汤锅子,甜品,各色糕点,粥汤等,菜品丰富,五花八门。
华阳比李珣过来得要稍早些。
听到大长公主来了,林秋曼忙出去接迎,华阳笑道:可备得有红汤锅子,我就爱吃那个,烫煮猪脑花最适宜了。
林秋曼:都备上了,清汤和红汤都有,还有炙羊肉和烧子鹅,那烧子鹅是奴最新学的,大长公主可以尝尝,奴自认为不比醉霄楼的差。
华阳啧啧两声,自夸。
林秋曼:您尝过便知,奴可是得了祖传秘方的。
二人进了厢房,里头全是食物的香气,杂七杂八交融在一起,满满的烟火气。
华阳瞅着满桌丰盛菜肴,高兴道:跟过年似的,看着喜庆。
郭嬷嬷伺候她把斗篷脱下。
林秋曼道:这会儿晋王殿下还没来,大长公主可以先试试盐卤,猪心猪舌还有鸡爪鹅掌,您别看物贱,投进去的香料可耗了不少银子呢。
华阳:那我试试那鹅掌。
郭嬷嬷试食后,给她夹了一只。
华阳小小地咬了一口,许是合她的胃口,赞道:这味道好,跟往常吃到的盐卤不太一样,适宜下酒。
林秋曼笑,暗搓搓道:等会晋王来了,大长公主也让殿下啃一个。
华阳也跟着笑了起来,摆手道:他不会的,那是个讲究人,这等贱物他是不屑吃的,更何况让他啃爪子,有辱斯文。
细细打理完了一只鹅掌,华阳意犹未尽,这盐卤好啊,宫里头做的盐卤总是过甜,你有多余的吗,我要带些回去解馋。
林秋曼:有,大长公主想要什么尽管说,都备得有。
郭嬷嬷端来菊花饮子给她,林秋曼问道:大长公主的华阳馆打算什么时候开张?华阳抿了一口饮子,快了,都置办得差不多了。
林秋曼:那可以贴招募告示出去了,先把势头造起来。
华阳:我正有此意。
二人正说着,听到家奴来报,说晋王到了,林秋曼出去接迎。
李珣先去隔壁换了身便服过来,是一袭藕色圆领窄袖袍衫,整个人干练爽利,贵气又风流。
林秋曼还蛮喜欢他穿浅色系的衣袍,看起来高冷禁欲又闷骚,没有穿深色系稳重,给人的压力要小得多。
李珣熟门熟路地进厢房,问道:华阳到了?林秋曼:到了一会儿。
进了厢房,李珣跟华阳行了一礼。
她立马向他推荐盐卤,李珣瞅了一眼,嫌弃道:不要。
仆人布好食案,李珣打量满桌丰盛菜肴,完全把自己当成了主人家,问道:可有鱼汤?林秋曼:有,鱼头和豆腐熬的。
莲心把锅子端上来,吴嬷嬷盛了一碗。
汤色奶白,冒着鲜香热气,李珣稍稍放凉才尝了一口,回味道:就是这个。
林秋曼:???李珣拿帕子擦嘴,说道:政事堂的鱼汤少点了东西。
华阳打趣道:你没花银子吃公家饭还嫌。
李珣理直气壮,可是我干活的,倘若吃不饱,哪有精神办公?两人被这话逗笑了,林秋曼问道:二位要烫酒吗?李珣:你俩还是少吃酒。
华阳摆手,戒了。
林秋曼:殿下也不要吗?李珣:应酬才喝酒。
林秋曼当即对张氏道:撤了吧。
华阳说道:你自个儿坐下吧,让他们来伺候。
林秋曼抱着手,厚颜道:那开动前两位贵人能不能先把饭钱买了?李珣:……华阳:……一旁伺候的仆人被逗笑了,李珣啐道:瞧你那点出息,还怕我俩耍赖不成,等会儿给你。
华阳冲郭嬷嬷招手,她取了一锭金锞子送到林秋曼手里,林秋曼笑眯眯道:多谢大长公主赏赐。
华阳:你林二娘就是个钱眼子。
林秋曼一本正经道:大长公主此话差矣,奴一人得养朱家院一家子人呢,挣钱可不容易了。
李珣问:你这回替任娘子打赢了官司,给了你多少酬劳?林秋曼嘚瑟道:五十两。
李珣愣了愣,难怪这般嘚瑟,来得也挺容易。
林秋曼驳斥道:若是容易,当初殿下为何要赌注奴输官司?李珣:……被噎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