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8-8 12:00:37 字数:2064什么事?拓跋星粲双眉一挑,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屈宁闻言也是一副愿闻其祥的样子。
慕容千辰整理了一下头绪,说:今我大燕国处在北面诸国之中,和平安稳地度过了几个春秋。
但是,在我大燕国北面的魏国,已经有蠢蠢欲动的迹像,看来时日不久,便会挥师来犯。
如此,我想听听两位仁兄的意见,我大燕国是战还是不战的好?屈宁听了默不作声,魏国要犯燕国,以历史的进程来说,那是迟早的事。
而燕国不能抵挡,府首称臣,也是历史的进程。
但是,她如何能说出来?于情,她不想燕国灭亡,于理,她更不想燕国灭亡。
拓跋星粲闻言深深的沉思起来,良久,他抬起头看着慕容千辰说道:慕容老弟大可放心,以现在魏国的实力,还不敢真的与燕国交锋。
不过,为了试探燕国的实力,他们必定会先发一批精英骑兵、步兵、先锋来打头仗。
只是,这种师出无道的战争,必定会以无疾告终。
屈宁立即接话说道:拓跋大哥言之有理,自古以来都是有道之国伐无道之君。
如果魏国无端攻伐燕国,那便是违背道义,又违背良心的,这便是无道伐有道。
所谓兵家有云:两国交兵,无道必败。
我们燕国以有道抗无道,必能保国安民。
慕容千辰点点头,松了一口气般地笑言:两位都是了解当今形势的高人,有自己的独特论述和见解,能够来我大燕国出谋献略,真是我大燕国的荣幸。
慕容老弟我在这再次表达感激之情。
说着,他举起酒杯,与拓跋星粲和屈宁的酒杯碰了一下,一口喝了下去。
屈宁与拓跋星粲看了,也连忙一口饮尽。
拓跋星粲放下酒杯,忽然念了一首诗出来: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屈宁听了,一口酒咔在喉咙里差点喷了出来。
她睁大眼睛看着拓跋星粲,心里的感觉五味杂全。
这首诗啊,应该是唐代诗人高适所作【燕歌行】,怎么拓跋星粲把它念了出来?那么,这不就等于告诉她,他真的是来自现代,与她一同穿越过来的人?她虽然好奇拓跋星粲究竟是不是沈默凡,是不是当年与她一起穿越过来。
但是,她却把这份好奇压了回去。
只因她知道,如果她问了出来,就等于在他的面前暴露出她是屈宁。
她现在还不想在他的面前承认是屈宁,她要保持隐密。
慕容千辰听了,立即鼓掌赞道:好诗。
诗里的战争局面,被你演义得淋漓尽致。
老弟我实在没有想到,拓跋星粲竟然还能作出如此一首好诗。
拓跋星粲微微一笑,目光微微地睨了屈宁一眼,又把目光转向慕容千辰,笑道:为兄只是有感而发。
想到现今的形势,为兄有各种忧虑啊。
哦?慕容千辰语气诧异,脸上不自禁地一脸好奇,愿闻其详。
拓跋星餐缓缓地解释道:天下大势,往往都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如今的天下,动荡分割了百年之久,在不久的将来,天下大势肯定要归一。
所以,这归一的天下,将会落入哪国之手?为兄的却是断然推断不出来。
他说着顿了一顿,又说:天下归一,诸国便要亡。
这亡的时候,又有多少人牺牲?又有多少白骨堆出一条道路?这些,都是让为兄想想就心寒的事。
这一翻话说来沉重如泰山,直直地压上了屈宁的胸口。
是的,每一次的朝政更迭,都是踩着人的骨头而换的,虽然这是在所难免。
但是,这个代价却是如此的沉重,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慕容千辰却是微微一笑,阐述了他对生死的独特见解:人生百年,终有一死。
人的生命,本来就是脆弱又伟大而神奇的。
在生命的逝去与成长过程中,往往并不是取决于生死之间。
‘生’并未见得有多可贵,‘死’也未未见得有多可怕。
生与死,在乎于它的价值。
如果用百人的骨头,换来千人万人的平安与幸福,这死,又何足惧,何需怨?拓跋星粲听了‘哈哈’一笑,向着慕容千辰竖起拇指,赞了一下说:这是为兄我有生以来听到过的最妙的‘生与死’的独特见解。
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此话,果然有道理啊。
过奖过奖!慕容千辰谦虚地笑了一笑。
拓跋星粲却突然话锋一转说:不过,为兄我还是觉得,如果能够不用一兵一卒,就能够让两国熄事于战场,这是最好不过的局面。
哦?慕容千辰双目一闪,如明亮的星星,泛着迷人的色泽,他看着拓跋星粲惊喜地问道:拓跋兄是否有妙计,可令我燕国与魏国之间,免去一场战争?拓跋星粲沉思一会,说嗯。
妙计倒是有一个,就怕燕王舍不得。
请讲。
慕容千辰的目光闪烁着热烈的期待。
这个,燕王的膝下有一女儿,生得美貌如花,温柔贤淑,若能把她嫁给魏国的皇太子,必能让两国停下战事。
当然,魏国作为回礼,必定也会把公主嫁给慕容老弟。
这样,两国双联姻,岂不是一件美事?到时,两国的战争自然而然就战不起来了。
屈宁听了咯噔一下心跳了起来。
联姻?要慕容千辰另娶她人,而不是她?这是什么嗖主意?她心里不爽,心有酸意地看向慕容千辰,想看看他会如何回话。
却突然看到慕容千辰向着她投来深沉的一瞥,于是,四目相对,无言深沉,难舍难分……良久,慕容千辰目光一转,转向拓跋星粲,温尔一笑道:此主意甚好,既能解了燃眉之急,又能让两国和平安稳几年,确实是一个上上的良策。
听到慕容千辰的话,屈宁的心里一阵着急,他他他,这是要答应娶魏国公主吗?那么,她呢?他把她作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