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郡主下的命令, 即使人已经走了,且没有安排人留下来守着,管教嬷嬷也不敢随意让陈安如起来。
想来想去, 唯有太后能免了陈安如的责罚。
管教嬷嬷匆匆赶去慈宁宫,哪知道听完她的话, 太后娘娘沉默一阵后道:两个时辰而已不算长, 既是郡主的命令, 哀家也不好拂了郡主的面子。
管教嬷嬷怔住,太后不是想把陈安如送进东宫么, 怎么现在又向着端阳郡主了。
陈安如直挺挺地跪在院中, 她能感觉到周围人幸灾乐祸的目光, 像是一把把无形的刀,一下又一下地落在她身上。
管教嬷嬷回来后在她身边站了片刻后才离开。
陈安如神色没有丝毫变化, 她知道嬷嬷是去慈宁宫帮她求情去了,可她更知道太后不会为了这种小事和顾明月作对。
得知她还是放不下太子,想要进东宫后,二叔没有发脾气,只是沉默了许久, 而后告诉她这条路不好走。
二叔给她分析了太后会愿意帮忙的原因, 还告诉她,哪怕她成功进了东宫, 也不一定会得到太子的宠爱。
陈安如如何不知, 可她还是想试一试。
两个时辰还没到,内务府来人换掉了管教嬷嬷。
新来的管教嬷嬷是个不苟言笑极为严肃的人, 对陈安如没有了优待, 但也没有故意苛待她。
消息传到康平公主耳朵里, 她怒不可遏, 可经过从长公主降为公主,她已经彻底明白顾明月不是以前的顾明月。
她便是再生气,也不能拿顾明月怎么样。
可明白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端王府小郡主的满月宴上,康平看见与端王妃相谈甚欢的顾明月,想到陈安如一个人孤零零地跪在院中,气上心头,脱口道:本宫听说你前两日去了趟储秀宫。
端王虽在众皇子中不出挑,可毕竟是亲王,京城里有头有脸的官宦世家都来赴宴了。
这边是女眷们喝茶的地方,听见康平公主提起储秀宫,所有人动作一顿。
不是每个人都能知道宫里的动向,闻言,众人心中好奇不已。
太后想把陈安如送进东宫,莫非端阳郡主终于沉不住气,去找陈安如麻烦了。
端王妃柳眉轻蹙,这是她女儿的满月宴,康平姑母这时候提起这事未免不合时宜。
况且顾明月是未来太子妃,是正室,她自然是要帮着顾明月的。
康平姑母,我这茶不错,你不尝尝?她道。
康平公主看端王妃一眼:本宫不过问一问而已,端王妃着什么急。
端王妃脸色微沉,都是皇家人,康平姑母才刚被削了长公主的名号,她可不怕得罪她。
正要说什么,顾明月道:闲来无事便去逛了逛,没想到这储秀宫里人不多事却不少。
在场有秀女的母亲,闻言心头一跳,担心自己的女儿忍不住问:郡主,是秀女们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吗?其他人倒还好,看着都挺规矩的,就是母亲养在膝下的陈安如,不仅不对我用尊称,还公然违反秀女规定,顾明月像是想到了什么,恍然道:母亲,你该不会是因为我罚陈安如跪了两个时辰,心疼了,所以才提起这事想帮她讨个说法吧。
端王妃道:身为秀女,连基本的宫规都不遵守,还对你不敬,要我说只罚她跪两个时辰也太便宜了。
顾明月无奈道:没办法,谁让人家有人护着。
就这样母亲都心疼了,要是再罚重点,母亲怕是要对我动手了。
康平气得嘴唇都在哆嗦了:是安如真犯了错还是你故意找她茬,你心知肚明。
我找她茬儿?顾明月笑了:一个无权无势的孤女,她有什么值得让我找茬儿的。
郡主说得是,有夫人对康平公主道:殿下,你可能是想多了。
对啊,康平公主,这人和康平不和,把公主两个字咬得格外的重:您平日里偏疼陈小姐也就罢了,但也不能颠倒黑白吧。
见所有人都帮着顾明月说话,康平冷笑两声,连午饭都没吃便走了。
没了康平公主,场面再次热闹了起来。
兄长女儿的满月宴,除了在皇子府中闭门思过的三皇子,其余王爷包括沈亭都来了。
沈亭玉冠束发,没有穿太子的朝服而是一身月白色锦袍,在一众年轻公子中,显眼极了。
江东走到沈亭身边低语了几句。
庆王就坐在沈亭旁边,模模糊糊听到了康平两个字:康平姑母还不消停啊。
沈亭朝女眷那边看了一眼:想是教训还不够。
很平静的语气,但庆王却听得心扑通跳了一下,从长公主降为公主的教训还不够,那下一步是不是就要直接废了公主的爵位。
那日他虽没在宫里,但他太好奇就向父皇打听了下,听说是康平姑母想对端阳动手。
那一刻,庆王忽然有点庆幸,自太子认祖归宗以来他没有算计太子还主动与之交好了。
虽然他不觉得他主动交好了,但全京城的人都这么觉得,那就当是这样吧。
太子三哥,庆王道:这次选秀……沈亭道:不会纳人。
我不是问你,庆王道:我是想问你知不知道父皇想把谁指给我当王妃?自作多情了一把的沈亭道:这倒没听父皇提过。
庆王眉头深深皱起,忧虑道:父皇不会都不和我商量一下就把婚事定下吧。
沈亭:应该不会。
那不一定,庆王道:父皇对你跟对我是不一样的!秀女不多,庆王把她们的家世都打听清楚了,没一个让他满意的。
你若不想成亲和父皇直说便是。
谁说我不想成亲了,我又不要当和尚为什么不想成亲,庆王道:我就是没想好娶谁。
他想娶一个家世好的,但他看得上的不多,仅有的几个要么已经被其他兄弟抢占先机,要么没有适龄的姑娘,要么对方看不上他。
他堂堂一个亲王,怎么想要娶个王妃这么难。
庆王有些郁结于心,用席时他敬端王酒,恭喜端王喜得千金。
老大,还是你最幸福,不仅成了亲,儿子女儿都有了,让弟弟我好生羡慕啊。
端王红光满面:不是正在选秀吗,明年这个时候你肯定就有王妃了。
岂止是王妃,同桌有人调侃:说不定侧妃都有了。
庆王摇头:我不要侧妃。
娶个王妃都这么难,他哪里有心情要什么侧妃。
想不到庆王爷倒是个专情人。
我不专情,太子三哥才专情。
庆王想起康平公主三番两次找端阳麻烦,他道:你们知道不知道康平公主为什么把陈安如送进宫参加选秀?同桌的人面面相觑,这谁能不知道,但当着太子的面说好吗?有人拿余光打量沈亭,看见他垂着眼睑正在认真吃菜,好似没有听到庆王的话。
有胆子比较大的人道:这当然知道,不就是为了……他一边说一边朝太子挤眉弄眼。
成不了,庆王道:太子三哥在金銮殿上都说了,他不纳人。
众人见沈亭没说话,显然是不介意他们讨论这个,便继续道:可万一皇上下旨呢?父皇才不会下旨呢,庆王喝了口酒:你们又不是不知道父皇有多么宠爱太子三哥。
所有人一脸好奇地看着庆王:难道不是越宠爱就越要往东宫送人?当然不是,庆王一脸嫌弃:你们把父皇和太子三哥想成什么人了?众人讪讪一笑。
不怪你们,人之常情。
沈亭正色道:在孤没有认祖归宗时,顾叔愿意将郡主许配给孤,孤自然不能辜负顾叔的信任。
有人听这话觉得不对,瞪大眼问道:殿下的意思是一生唯要郡主一人?沈亭颔首:有了最亮的明月,还要其他萤火做甚。
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何况是一国太子。
太子在金銮殿上说的是不纳人,没说一生不纳,但今日这话一传开,以后太子若要纳人,那就是说话不算话。
女眷这边宴席结束得早,顾明月和苏灵她们在园子里闲聊,忽然有许多人走来和她套近乎。
这种情况顾明月不陌生,今年以来这已经是第三次了。
第一次是沈亭恢复皇子身份,第二次是沈亭获封太子,那这次是什么?郡主,楚妙跑过来,一脸佩服地看着顾明月:你好厉害。
顾明月:?楚妙好奇:你是怎么让太子这么喜欢你的?从楚妙口中知道了事情的原由,连苏灵都忍不住感慨:你真的要谢谢赵乐阳。
男人不纳妾的人多,但古往今来,皇上太子一生只娶一个女子的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不管未来太子会不会食言,至少现在太子能当众做出承诺就已经说明他对顾明月的看重。
楚妙再次追问:所以你究竟怎么让太子这么喜欢你的?可能是因为我不嫌他穷,顾明月想了半天,迟疑道:也有可能是因为我对他太好了,所以他对我心存感激。
你给他做荷包做衣裳了?没有,顾明月摇头,她怎么可能会做那些:他和我定亲前一直住在客栈,定亲后我就让他搬去我名下的院子住。
楚妙皱眉,就这样?几进的院子?能让太子这么感激的应该是座大院子吧,楚妙正想着就看见顾明月伸出了一根手指。
楚妙:……一时之间,她不知道是顾明月与太子脑袋有问题还是她脑袋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