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62 章

2025-03-22 08:30:39

宗景心里微微热, 觉得这袍子好像会说话似的。

——夏泱泱说:我虽然穷,却也不愿意欠别人的……这点儿骨气,比白云寺那些只是为了混日子的弟子们, 却还更有佛缘些。

他是见过饥民的。

两年前, 宗景跟着住持去镇上施粥。

他亲眼看见, 老人一把推开稚子,壮年男人从妇孺手中抢食……住持说,这还是有粮,没粮的情状更加不堪设想。

人人都说是战乱让人流离失所, 可是白云寺的住持年长,见得多了些。

他跟宗景说, 那先是连绵不断的暴雨,涝了庄稼,颗粒无收。

人断了吃食, 活不下去, 就开始抢东西。

后来朝廷就跟邻国打仗, 也不大动干戈, 却小仗不断,不断在民间征召……人死了, 也就不需要粮食了。

住持收了些混日子的人,大有他的悲悯之心。

可是人一旦悲悯垂怜,还怎么平等待之?宗景觉得自己厌烦夏泱泱, 又有些可怜她。

但夏泱泱一句话,把她自己的位置,又拉了回来……宗景嘴角勾起, 吸了一口气, 夜雾幽深, 中有暗香浮动。

他眸子里忽然闪过一丝光,把僧袍放到鼻子底下嗅了嗅——袍子被他穿了半天,其实佛香早就压过了其他味道——可是宗景鼻子里,满满都是一股子又香又甜的桂花香。

他想了想,竟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染上的。

宗景缝好袍子,夜已阑珊,他揉了揉肩膀,觉得眼皮子上微凉。

宗明迷迷糊糊地一边儿整理衣服,一边儿从屋里出来,差点儿一头撞到宗景身上。

他这才醒透了,就问:师弟,你怎么起这么早?今天不是要讲经么,你起这么早作甚?宗景神色一黯,挤了个笑,指了指屋子,又双手合十放在脸侧,做了个睡觉的姿势。

若是破了心魔,才能修得大道。

可是宗景就偏结不开这心结。

今日论经,是因为有别的寺庙里的佛子远道而来。

所以今日住持还有白云寺的弟子,会在大殿和他们辩论一番。

这辩经,便是你一句,我一句,看看谁的见解更精深些,旁听的弟子们也会大有裨益。

宗景只能旁听,所以之前的准备,他不用去。

……这一天天气不大好,乌云把天地罩了起来,又热又闷,人一动就一身汗。

夏泱泱早上去了山下,她送了洗好的衣服,又去集市上卖了山里采的蘑菇。

不过集市上卖蘑菇的也不止她一个人。

另外那个卖蘑菇的,特地找到她摊子跟前儿,跟她说起话儿来,看起来倒是和气,但是一口一个卖山货不挣钱,我就是闲来无事,顺手采了些…………夏泱泱过了足足两个世界,这点儿把戏还能瞒过她?不挣钱你卖什么?不过她无意跟那人争个高下,就算赢了,也还是个集市上卖蘑菇的。

从山下回来时,天气愈发闷了。

两只燕子贴着地皮在山路另一边掠过,看来是要下雨了。

夏泱泱觉得气都喘不上来,巴不得赶紧起风,再下一场大雨,把她冲个透心凉儿。

刚走到小院儿门口,夏泱泱眼前就是一亮,一个穿着僧袍的身影在门口站着,不是宗景是哪个。

青葱的佛子长身玉立,她咬了下唇,压住忍不住上扬的嘴角儿。

眼睛也微微眯了起来,夏泱泱心里啧啧赞叹,觉得自己的手艺的确不错。

这僧袍穿在宗景身上,比他从前那个看上去可俊俏多了。

腰身的地方稍稍收了些,连身后的轮廓都可看出个行迹,僧袍下露出笔直的腿。

她开衩的时候,特地留心开得高了点儿。

也别说,简简单单几个改动,这身材的优点可就显露出来了。

宗景一转头,也看见她了,大眼睛忽闪忽闪,黑白分明,清得宛若海子,亮得像是天上的星。

闷热的天,看见这张脸,就好像吃了口西瓜,满口清甜。

等夏泱泱走过去,他似乎有些局促,摸了摸后颈,然后把一包东西小心翼翼地交到夏泱泱手上。

夏泱泱拿过来一看,纸包上写了字,原来是雄黄。

她知道这是做什么的,心里却故意想逗这小和尚,睁大眼睛,扬起眉毛,用目光问:这是干什么的?宗景低下头,想了想,然后对着夏泱泱伸出手掌,示意等他一下。

然后他就后退一步,抬起手臂,那宽大的僧袍一下子就滑到了他肘窝里。

宗景手掌摆动,手臂扭来扭去,眼睛亮晶晶的盯着夏泱泱。

夏泱泱忍了笑,摇了摇头。

宗景眉头浅浅皱起,扬起脖子,手指放到下巴上,似乎在思考怎么才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

想了一下,他眼睛一亮,扭动着手臂靠近那袋雄黄,然后手臂就啪嗒一下子,瞬间就倒在一边儿。

然后,他又用大眼睛看着她,然后心满意足地点点头。

其实男子眼睛大,稍微不慎,就会给人一种稚气太过的感觉,眼睛深邃,才往往迷人。

可是宗景不一样,这双眼睛在他脸上,好看得恰到好处。

鲜灵灵的,好像刚从水里种出来,他人不会说话,可这眼睛,却能把要说的都说了。

夏泱泱问:用来防长虫的?宗景眉头一松,点点头。

原来他还惦记她那天遇蛇的事情。

这小屋在山里,难免会有蛇虫鼠蚁。

在房子周围撒了雄黄,就好多了。

夏泱泱心里一暖,跟宗景道了谢,然后跟他说:等一下。

她跑到屋子里,拿了一把油纸伞出来:给。

宗景没想到她这么快就买了伞还他,接了伞,想拿出石板来写些什么,却又突然觉得,只是写几个字就有些不甘心。

夏泱泱看着他的手探入怀中,笑着说:我弟弟那时候年纪小,还不会写字,可是先生教了他说话。

宗景拿石板的手突然停住,他把手放到嘴巴前边,做了个像喇叭一样张开的动作。

夏泱泱点点头:对,说话。

宗景低下头,想了一会儿,又从怀里取了石板出来,写了字给夏泱泱看:你弟弟,跟我一样,听不见。

夏泱泱看见宗景的手都在抖,他的神情跟之前完全不似,抿着嘴,身子好像绷起的一张弓,她甚至能够看见他的胸口起伏,像是要竭力压抑住什么。

在白云寺修了十来年的佛,听了十八年的经,宗景早就该心如止水,可是他没发觉,自从那童养媳来了山上,他的心中就波澜不断了。

夏泱泱接过那石板,发现宗景的手指印儿还在上边,浅浅的汗迹,刚接过来就消散了。

是的。

夏泱泱见他紧张,说得十分认真,我家里请了个先生给他。

那先生说,他不是哑巴。

只不过是听不见,所以学不会说话,只要教得对,他就能说话了。

宗景拿过石板写得飞快:先生在哪里?这先生和那弟弟的事情,其实都是夏泱泱编造出来的。

但是她在冰中的时候,绮梦万千,确实有这样的事情。

那男子以唇舌教导,描摹那发音该有的位置,诱着那女子,发出种种音节……烛光摇曳,帷帐后人影晃动,再下去,发出的声音,就愈发让人心烦意乱……那时夏泱泱在冰中,掌心碰触冰层,身子滚烫;她心中不明,为何如此这般,她身下的冰却不曾有半分消融。

夏泱泱深吸了一口气,佛香沁入肺脾,把她从追忆中带回。

眼前是宗景澄澈的目光,急切地探寻。

先生在战乱中没了…… 她话音刚落,宗景的目光暗了暗,身子微微一颤,平日里沉静如水的脸上竟然挤出一个极不和谐的笑来。

他点了点头,伸手去接夏泱泱手中的石板。

然后双手合十,眼观鼻鼻观心,行了个佛礼,就拾阶而上。

宗景往台阶上走了一段,眼前什么都看不见。

一直走到寺门前,看见白云寺上青烟缭绕,和那白色砖墙的轮廓,他心中才清明起来。

寺门口站着两个外寺的佛子,正在说话,其实他们声音极小,可是宗景听不见,却看得见对着他那人嘴唇动弹。

那人似有不满,口中说:这等小庙,都没几个香客,不知师父为何要在此停留。

若说辩经,哪里会是咱们的对手,不如过几日就走。

他对面的人不知道说了什么,这人就连连点头。

他忽然瞥见宗景,不知宗景晓得唇语,远远朝着他笑了笑,然后转过头说:这里住持座下的弟子都是这样,又聋又哑的,怕也是精明点儿的,就在这寺里待不下,也就骗着这残的。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