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立太子的缘故, 朝堂上风平浪静许多。
不过这一切随着康熙的旨意又开始波动,人心惶惶。
康熙颁布圣旨,让六岁以上阿哥们将嫡子送进宫内, 如果没有嫡子则是庶长子,由尚书房的老师教导学习。
康熙的旨意在阿哥们中起了波澜。
这些阿哥的嫡子在府上都是受宠的, 被阿玛额娘捧在手心里, 如今送进宫了, 不仅他们舍不得, 更是担心孩子受不了尚书房的苦。
弘瞻不到六岁,还能在胤?身边待着, 但是弘曜是满了年龄的, 按照旨意要被送进宫里。
宝音很担心, 弘曜还没有离开过他们, 去宫里之后只能一个月见一次。
其次就是怕有人在背地里欺负弘曜 ,宫里不比自己家 ,地方大人也多, 能克扣、磋磨人的手段也防不胜防。
皇阿玛怎么突然颁布这样的旨意?宝音想要埋怨, 但是也不能直接说出口。
胤禟明白宝音的感受, 不过皇阿玛的旨意已经下了,他们除了遵守也没有别的办法。
到时间就要让弘曜进宫, 胤禟也舍不得。
尚书房的作息表胤禟是经历过的,他担心弘曜受不住, 这比弘曜在家的作息要严格许多倍。
皇阿玛要培养孙子, 在外人眼里是荣幸的事情,毕竟不是谁都有资格去尚书房学习, 但是落到做父母的身上, 滋味就不好受了。
皇阿玛既然已经颁布旨意, 也不能改变。
但是我们可以趁着弘曜去宫里之前好好的准备。
你也不必太过担心,宫里还有额娘帮忙看顾着。
孩子早晚是要独立的。
胤禟安慰的说。
宝音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情感上却割舍不了。
不过随着弘曜慢慢长大,不可能一直都在府里陪伴着胤禟和宝音,像是如今的局面恐怕多着呢。
想通了这些,宝音心里舒服了不少,在宫里弘曜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尚书房的老师跟自家府上的老师不是一个层次的。
那我明天进宫一趟,和额娘说一声弘曜的事。
也不知道弘曜被分到阿哥所的那一个院子,也能提前榜弘曜收拾收拾。
宝音和胤禟在建府之前也是住在阿哥所的,知道阿哥所的布局,对于弘曜一个人来说空间是足够的。
额娘应该会帮忙安排,至于阿哥所……现在阿哥所空着的院子不少,弘曜可以选一个喜欢的。
胤禟想,阿哥所里住着的阿哥也就十六阿哥、十七阿哥等几个小阿哥,其他的院子都是空着的。
不过等弘曜他们这群阿哥住进去,阿哥所就热闹了。
弘曜和小伙伴们聊天的时候,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弘曜对此接受良好,虽然住在宫里一个月只能回一次家,但是宫里也有不少的同龄阿哥们一起,这对于弘曜来说是个很有吸引力的事情。
很快弘曜进宫的日子就到了,好在宝音已经命人提前将弘曜的东西差不多收拾了。
里面多是弘曜爱看的书本以及平日把玩研究的物件,当时季节的衣物也拿了好几套。
宝音还将弘曜平时喜欢的吃食的方子给了宜妃,这样弘曜在翊坤宫里也能吃上爱吃的吃食要知道阿哥所里可没有小厨房。
宝音和胤禟自弘曜离家的一个月里,经常忘了弘曜已经进宫。
宝音和胤禟有时误叫了弘曜的名字,没见到人影,才反应过来弘曜已经进了宫。
直到弘曜离家七八天后,两人才彻底接受了弘曜进宫的事实。
胤禟今日早早进了宫,在尚书房外等候着。
不仅是因为宝音的催促叮嘱,更是因为胤禟自己也想儿子了。
在众人眼里胤禟可以说是慈父的代表了。
这不,尚书房还没有下课,胤禟就开始等着接儿子回家。
不过想到胤禟膝下只有一个儿子,如此宝贝也情有可原。
九弟,你怎么来这么早?胤祉觉得自己已经够早了,结果尚书房门口已经有人在等待。
三哥,弘曜第一次离家这么久,福晋早早的就叮嘱弟弟过来接孩子。
胤禟正无聊,听到声响,转身一看,原来是三哥。
你嫂子也是如此。
胤祉作出一副同理的模样,其实在他府上最疼孩子的不是三福晋而是他。
对于嫡子弘晴,胤祉更是要什么给什么,因此弘晴被胤祉养的有些娇惯了。
也许是第一次孩子离家,大家都有些不适应。
没过一会其他的几位阿哥们也跟着来接孩子了。
这么多阿哥一同在尚书房外等候,也算是奇景了。
尚书房根据阿哥们的已经学习的进度分配甲乙班。
弘曜的学习进度不快,被分到了乙班。
老师书本上的知识讲的通俗易懂,弘曜吸收的很快。
知道今天是一月一次的回家的日子,弘曜的心情很是激动,下了课,很快的将书本放到包里,就匆匆的走出去。
阿玛!弘曜看到胤禟在外面等着自己,不似平日的矜持,欣喜的朝着胤禟跑过去。
胤禟一把将弘曜抱起来转了两圈放下来,走咱们回家,你额娘在府里等你呢!哥哥们,弟弟先走一步。
接到自己儿子的胤禟也不在外面多待,带着弘曜打了声招呼就回去了。
这小子!胤祺还想着一会带着儿子和胤禟弘曜两人说会话,结果一转眼胤禟就跑没影了。
其他几位阿哥,见此情况也没有多待,各自接了各自的儿子回家去了。
毕竟比起长大后生疏不少的兄弟,还是离家一个月的儿子更令人想念。
康熙以为胤礽用不了多久就愿意重新做太子,没想打他成为理亲王之后过的更加逍遥自在。
康熙看着儿子们矜矜业业、尽职的办差事,不再想着歪门邪道或是打压其他兄弟,一时间兄弟们的感情好了不少,有了兄友弟恭的意思。
这样的变化让康熙歇了立太子的心思,看到了不立太子的好处。
空缺的太子之位就是吊在各位阿哥们眼前的胡萝卜,只要有野心的都会按照康熙的心思办事。
儿子们省心,天下又太平,康熙心中起了培养孙子的想法。
倒不是康熙想要传位给孙子,而是觉得自己有精力将孙子培养成才。
康熙对于自己培养儿子的方法是有信心的,康熙的儿子们每一个都是文武双全。
其他人耗费心血只能养出来一个才华横溢的儿子,康熙一培养就是十几个。
对此康熙是骄傲的。
但是康熙发现自家儿子们不会培养孩子,孙子们被抚养的不出众,他深知一个王朝的延续不是靠一个帝王,而是下一辈的人才。
儿子不会养那就自己来养。
宝音让膳房准备了弘曜爱吃的菜,就连平日不许多吃的糕点也准备了不少 。
这一个月,宝音只在进宫给额娘请安的时候,在饭点时间和弘曜说说话。
宝音也不好经常打扰宜妃,进宫了三次,宝音就不去了。
因此对于弘曜的近况宝音是不清楚的。
额娘。
宝音听到弘曜的声音,将弘曜拉到自己身边。
宝音对着弘曜比划了几下,对着弘曜左看看右看看。
弘曜知道额娘这是在担心自己,也乖乖的任由额娘将自己转过来转过去的观察。
让额娘好好看看,弘曜这一个月瘦了不少。
宝音眼睛发红,鼻子酸涩。
胤禟将宝音搂到自己怀里,别担心,我问过弘曜他这段日子过得不错,孩子长高了身体也跟着抽条了不少。
阿玛说的没错,在宫里大家对我们好着呢!额娘,我还认识了不少的小伙伴。
我这才知道原来我有这么多的兄弟。
弘曜语气夸张,希望能够让额娘的心情好转。
宝音不想在弘曜面前哭,收敛了自己的情绪,带着弘曜到量身高的刻度上对此,果然如胤禟所说弘曜长高了一些。
宝音仔细询问了弘曜在宫里的生活饮食,等弘曜一一说明,才放下心来。
也许是皇阿玛对弘曜这群阿哥很重视,特意给内务府的人留了话,也许是因为这群阿哥们的阿玛都是在朝堂上有实权的皇子,内务府的人不敢怠慢。
总之根据弘曜所说,他们这一个月在阿哥所里的日子过的不错。
每天还能去翊坤宫找玛麽一起吃饭,这也算是玛麽得宠的好处,每天都能够开小灶。
就连胤禟都表示弘曜的待遇很好,他小时候都没有弘曜如今过的自在。
在家里待了两天,弘曜又被胤禟送进宫里学习。
这样一个月回来一次,慢慢的宝音也习惯了。
宝音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了许多技能,自己在府上种花、养花,丰富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将自己的心思全部放在孩子身上。
胤禟对于宝音的爱好也很是支持,凭着自己的人脉给宝音寻找了不少稀奇的花种。
宝音刚开始学习养花掌握不好分寸,养死了不少的花,但是在大量的实践以及糟蹋了不少花种以后,宝音养花的手艺也提升了不少,对于胤禟找来的花种也大胆的培育,成活率虽然不高,但是成品却很好,宝音也从中获得了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