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两日过去, 因为柳砚莺,路景延可算颜面扫地,平旸王府不催请, 他也不急着去。
期间路云真下了学堂回来过一次,给王府捎去话, 说柳砚莺受了罚, 休沐回去一整天没见她几次,说是在屋里养着不能下地, 老远见她, 走路也一颠一颠,看着是因为顶撞舅母的事挨了板子。
刘家夫妇和刘妙儿拔河两日,终于将她说动,登门去往平旸王府面见王妃,回绝了婚事。
平旸王妃根本不知道发生何事, 赶紧派人去卫所叫路景延来见她。
路景延来了说得也还是那车轱辘话,刘家已经来过人回绝,平旸王妃没了立场, 说不过他,只得叹几句可惜就作罢。
后来平旸王一来, 话头直接引到了公事,父子两个说了几句, 路景延便告退。
他前脚出去,平旸王妃就将手里的绢子往桌上一拍, 看向平旸王,瞧瞧, 你那最守规矩的儿子, 我是一点管不了了, 有的是办法忤逆我的意思。
平旸王不爱听这些婚嫁的琐事,觉得那都是主母该做的主,随口道:不是弟妹先开的口吗?王妃当即哼了声:弟妹?你以为谁最想促成这桩婚事?是妙儿!弟妹从来是顺着她的,这次不按她意思来,自是因为有你儿子从中作梗。
听她张口闭口你儿子,平旸王也是额头青筋直跳,当年他宠爱路景延的生母赵氏就叫王妃暗中较劲,后来赵氏病逝,连带着她屋里的老三老四都不受主母待见。
他想将云真放到玉清苑,素日通情达理的王妃却略施手段,将路云真送去了抱琴斋,他那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王妃也就慢慢平息了妒火。
哪知这一年什么事不顺她心意,竟又对赵氏所出的三郎诸多意见,平日里旁敲侧击说几句就罢了,今次说得不成体统,叫平旸王忍无可忍。
路家庶子便不是你的儿子了?你怎么说得出如此小家子气的话?我将这一大家子给你打理,不是为了叫你分出个你的我的,如若你觉得这府上只有承业是亲生,那和姨娘侧室何异?这番话说得刺痛,拿姨娘和她比较,平旸王妃霎时脸色涨红。
不是被说中了羞臊,而是愤怒至极又不能发作,她胸中倒翻了五味瓶,半生在王府兢兢业业管这一大家人,到头来只因说了一句不恰当的,就被咬文嚼字地扣帽子。
王妃轻声一笑:好,景延的婚事,我管到底。
平旸王从不管家门琐事,自然听不出言外之意,拂袖离开寝室,不与你说了,我去书房。
那厢路景延出府,半道遇上路承业和世子妃在上林园的湖边垂钓,被路承业打老远就叫住,招手唤了过去。
三弟,你今日得空回来看看了?路承业将那钓竿递给王二,掀衣袍起身,还以为你去了一趟西北,得庆王重用便看不上自家门楣了。
路承业自上回被路景延摆了一道后,明面上就和他不对付。
世子妃不明原因,稍稍侧目,却见路景延只微微笑着,并不被触怒。
世子妃小声劝慰:怀瑾,刚才还好好的,怎么忽然就生上气了?路景延接口道:想来今日酷暑,就是湖边垂钓也难静下心。
他向木盆张望,一汪清水让风吹起涟漪,果真一无所获,笑了笑,大哥,钓不上鱼只会愈发烦闷,还是回屋小憩一会儿来的舒服。
路承业最看不惯他的气定神闲,仿佛那是自己最缺少的一部分,若有了这一部分,他这个世子当得才服帖,不是现在这样,叫母亲将沉住气挂在嘴上。
三弟,你这是从哪来?他问。
玉清苑刚拜见过母亲。
因何故?这时间来,是为了急事吧?日前舅母想明白了不再和母亲撮合我同表妹,母亲是为了这事找我。
路承业挑起眉毛:你和舅舅家的婚事又有变了?路景延淡淡道:这下不会再变了,我去濯州这一趟,表妹因着长辈撮合对我此行格外上心,担惊受怕操心我有个好歹,人瘦了,病也重了,舅母疼女,自是不放心她嫁武将为妻。
路承业打量他一眼:你确定是因为这个?你可知道你去濯州的时候,舅母带着妙儿去过你府上,和砚莺大吵一架,后来是母亲出面调停,若非庆王到得及时,砚莺可难逃一劫。
世子妃垂下眼,眼梢轻带过路承业,就说他对路景延的态度不佳,原来是在这儿等着。
路景延果然没有接话,路承业见自己占了上风,乘胜追击道:起初我听说此事还惊讶,砚莺哪来这么大的面子让庆王出面替她说话,后来我才知道,她竟然和石玉秋私定了终身,早就想跑,还以为是舅母到你府里看到你私下不似表面端正,还如此不为人知的一面,对你改观,才想了个理由婉拒婚事。
他说起柳砚莺要和石玉秋跑,面上竟还有些得意,就好像他得不到的路景延也得不到,心里有莫大的平衡。
路景延眉梢微微一动,面上仍是不动声色,只是这份不动声色里,多了些本不该出现在这张脸上的局促。
好在他来之前便想到会在王府颜面扫地,做了些准备。
大哥误会了。
哦?庆王是我提前请托的,不是石长史的面子。
起了这个头,后面的鬼话也能在舌尖打个滚流畅地冒出来,砚莺是说得气话,没有那么一回事,多亏石长史宽宏大度才不怪罪。
此事责任在我,她到了我府上没立过规矩,顶撞舅母,诬谤石长史,还要害得母亲和嫂嫂出面。
路景延板着清隽的一张脸朝世子妃颔首,麻烦嫂嫂了。
世子妃从刚才路承业提及柳砚莺时便陷入沉默,这会儿点了点头,算作回应。
呵。
路承业则一下哽住,到嘴边的话又被路景延塞了回去,让他的若无其事和超然自得给镇住了,眼睁睁看路景延道了别转脸离开。
路承业拿过那钓竿往地上一甩,鱼勾带住袍角,又是一顿拉扯,好不狼狈,还是王二及时上前接过了鱼竿才挽救了一身桑蚕丝的好行头。
世子妃见状勾勾僵硬的唇角,挂上个并不殷切的笑,怎么了?为何见了三弟说起话就夹枪带棒的?平日里可不见你这么失态。
这天气,见了鬼了。
路承业欲盖弥彰地道了声天热,回神说没有,回了回了,说这么久,鱼都吓跑了!那厢路景延好险护住了脸皮,气闷地回府,骑在马上后背让烈日烧灼,面上也后知后觉发热。
汗水蒸发变作的也不是水气,而是怨气,又怨又屈。
这辈子重生而来就是为了受柳砚莺的气?自己适才做得那理所应当的表情,和前世世子驮完了柳砚莺拍拍膝盖站起来自得其乐的样子,说到底有什么不同?就差跪在地上罢了!长叹口气,路景延打马回府,想着这事就此翻篇,谁再提起他一定装聋作哑。
哪成想刚过家门前的石板路,老远见树荫下停了架庆王府的马车,车夫正预备将马拴上石柱,看样子是刚到不久。
路景延不犹豫,下马走了过去,听朱红门内传来柳砚莺的笑声,时而松快时而惋惜。
他起了些不入流的念头,当着庆王府车夫探究的面,蹙眉听起壁角。
她话密,才听了不多一会儿就说道:那石长史是不回丽州了?顿了顿,该是在轻呼,那这么好的画,为何还要送给我?作者有话说:年底太麻了,报税弄了一天,今晚就三千不到了,明天搞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