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约呈立在梅园前, 正要朝这边来。
他手中提了一盏灯,灯光在周围夜色里明亮又柔和,照出少年郎清秀且挺拔的身姿。
封岌微眯了下眼,觑了眼他手里提着的那盏灯。
琉璃材质的灯罩做成粉色小猪的样子。
其内暖柔的灯光将猪头咧嘴笑的样子向外一圈圈晕开。
沈约呈抬着手, 将小粉猪灯盏举在身前。
被父亲撞见, 他有点不好意思地将抬着的手放下来。
发光的粉色猪头躲在他腿侧傻呵呵笑着晃脑袋。
这是要去哪里?封岌问。
沈约呈青涩的眉目间浮现一丝带笑的赧意, 说:做了个小灯, 想给表姐送去。
他口中的表姐,自然是指寒酥。
封岌眉目不动, 沉默着。
本就是不怒自威的人, 不说话立在那里, 就有威压朝沈约呈逼来。
沈约呈握着灯盏的手不自然用力, 关节微凸发白。
他有点不自然地补充:父亲, 我有好好读书。
封岌又沉默了片刻,才开口:她已几次拒绝你, 你又何必。
沈约呈脸颊一下子白了白, 显出几分窘迫来。
他有点尴尬地说:正好过年了,所以做了个小灯送来。
其他几个妹妹都有的!他每次想送寒酥东西总是要各处都送一份遮掩其心意。
只是这样的遮掩实在掩耳盗铃。
封岌看着面前的义子, 心里想起上次寒酥说的话。
她并不想沈约呈知道她与他之间的事情。
封岌大概猜得到寒酥一心想和他了断, 如今说不定正盼着他离京。
可封岌清楚他与寒酥之间的事情早晚会被沈约呈知道。
在自己告诉沈约呈和让寒酥去解释之间, 封岌迟疑了一下。
理应由他来说, 可他又担心这样突然告诉沈约呈,违背了寒酥的意思,会让寒酥不高兴。
正月里拜岁走动的宾客众多, 我很多时候不在家, 应当有很多人寻你说话给你送礼。
封岌道。
沈约呈立刻道:父亲放心, 我绝不乱收东西。
封岌点点头, 又就近日贺岁走动之事,提点了沈约呈几句才走。
沈约呈立在路边目送父亲离去,直到父亲的身影消失在夜色里看不见了,他才悄悄松了口气。
纵父子一场,沈约呈对封岌也是又敬又怕。
人人都说他运气好,能被赫延王收为义子。
沈约呈自己也由衷觉得自己确实运气好,他自小便感恩得到的一切,也自小在心里埋着一个念头——决不能给父亲丢脸。
所以他自小就对自己很严苛,努力尽最大的力气把一切做到最好。
一阵风吹来,吹来些许红梅的雅香。
沈约呈回头,看着从梅园探出来的红梅枝随着夜风轻晃,带来芬芳也飘零的几朵花瓣。
他望着枝头红梅笑了笑,继续往朝枝阁去。
沈约呈突然想到一件事——为什么会在这里看见父亲?这里不管是距离父亲的住处,还是出入要经的路都很远。
沈约呈的视线越过梅园,朝着远处的院落影子瞥了一眼。
父亲难道是去寻四叔了?沈约呈来不及多想,因为朝枝阁很快就到了。
兜兰远远瞧见他,迎了上来,主动说:表姑娘在读书,我去替三郎传话。
沈约呈迟疑了一下,道:别。
别影响她读书。
帮我将这个给她就行。
兜兰目光流转,忍不住抿嘴笑。
她客套:那三郎要进来喝杯茶吗?沈约呈很想进去,这样就可以离她更近一点,即使看不见她。
不过已经天黑了,他过去小坐并不好。
沈约呈转身离去,走出去一段距离又忍不住驻足回望。
庭院内枝杈遮掩着,他并看不见寒酥房间的灯光,这让他有一点失落。
第二天是大年三十,狗年的最后一日。
赫延王府的下人们做着迎新岁的最后准备。
檐下的灯笼换上崭新的,一阵风吹来,鲜红的灯笼跟着晃动,鲜明的色泽让屋脊之上的鸱吻都变得更威风了几分。
一排小丫鬟拿着帕子去擦抄手游廊的每一个廊柱。
王府里下人多,轻扫工作每日都要进行。
今日这般扫洒不为干净整洁,更为了一种习俗,一种迎新的习俗。
寒酥带着翠微经过抄手游廊时,听见一阵笑声。
她寻声望去,看见三五个年纪不大的小厮踩着木梯上正在往高高的树枝上悬挂彩绸。
这几个小厮都是十一二岁的年纪,还是孩子。
一张张灿烂笑脸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出几分美好的无忧。
寒酥驻足多看了几眼,不由想到了以前。
以前每年的这一日,她也会踩着木梯去挂红灯笼和彩绸,甚至鞭炮。
父亲不放心侍女扶着木梯,偏要自己来扶,嘴里还一遍遍叮嘱她当心。
她站在木梯上弯眉回望,望见父亲关切带笑的眉眼,还望见笙笙坐在檐下台阶上,一双小手捧着热乎乎的年糕吃得起劲。
庭院里的侍女小厮们都是陪着她长大的熟面孔。
娘子?翠微诧异询问。
寒酥回过神来,从飘在云朵之上的思绪又落回地面。
清风徐徐吹动寒酥白色的裙摆,提醒着她还在守孝,父亲已经不在了。
原先家中那一张张陪她长大的熟面孔也都散尽。
那个自己一点点装扮起来的小庭院也再也不能回。
远处树下的几个小厮还在嬉闹,只是他们的嬉笑声却好似被一团雾气罩住,离寒酥远了。
走吧。
寒酥收回目光,带着翠微继续往前走,穿过抄手游廊,朝着府中的一个花园走去。
为了做十二糕,她需要一些花朵做点缀之用,想来花园寻一些蝴蝶兰。
寒酥寻到花园管事说了自己要用蝴蝶兰。
蝴蝶兰不算名贵的花卉,做装点之用既好看又不算浪费东西。
管事笑盈盈地询问可需派人帮寒酥采摘,被寒酥拒绝。
她需要不多,想自己挑一些。
管事点头应是,便自去忙了,为了近日的宾客走动,管事今日也有很多事情要忙。
寒酥走进花园深处去寻蝴蝶兰,尚未看见蝴蝶兰,先看见了封岌的母亲。
封岌的母亲坐在在一排高低错落的君子兰旁,在她面前的石桌上摆着尚有热气飘出的清茶,一条佛珠亦躺在桌上。
既已撞见了,寒酥也不好扭头避开,她款步走过去,规矩地福了福身:老夫人万安。
老夫人点了下头,目光随意瞥过来一眼。
老夫人如今是除了儿子,万事不过心。
府里人多,经常会有些亲戚过来,她懒得分辨谁是谁。
不过因那点素糕,却对寒酥有点印象。
是你啊。
老夫人多看了寒酥一眼,怎么戴着面纱?她隐约记得寒酥生得极美,那张脸蛋足够让人一眼惊艳,继而心驰不忘。
回老夫人的话,前几日不小心划伤了。
寒酥温顺答话。
老夫人哦了一声,没再说什么,一副不在意的样子。
这倒是让寒酥心里更舒服些。
自划伤了脸,每次见到旁人,对方总要流露出惋惜之色。
唯独不曾在她面前流露惋惜之色的人只有两个。
一个是面前吃斋念佛的老夫人,另一个……是封岌。
寒酥主动禀话:我想摘些蝴蝶兰做糕点时装衬之用,不打扰老夫人品茶了。
蝴蝶兰?在……老夫人本想指点蝴蝶兰在哪里,却因为不远处的人影止了话。
府里的李管事带着很多小厮经过,跟在他身后的小厮好似一眼看不到头,这些小厮或提或抬着东西。
老夫人声音如水:过年就是麻烦。
她又问:这兴师动众的,又是做什么?一旁的侍女禀话:老夫人,这些都是宫里赏赐下来的东西。
老夫人的脸上立刻浮现了厌恶。
这种厌恶毫不遮掩,立在一旁的寒酥看了个清楚。
这不是寒酥第一次在老夫人面上看见这种厌恶。
封岌归家那一日,温和慈爱的老夫人就曾流露过这种表情。
老夫人重新看向立在一旁的寒酥,给她指了刚刚瞧见蝴蝶兰生得最好的那一片在哪里。
待寒酥带着侍女离去,老夫人皱着眉问:穗娘,嘉屹又进宫了?半个时辰前出了府。
我瞧着他身上穿着,不像是进宫的样子。
穗娘一边禀话,一边给老夫人又倒了一杯清茶。
好半晌,老夫人叹了口气。
封岌确实没有进宫,他一个侍从也没带,一个人去了热闹的街市。
今日是年三十,哪里都热闹。
他就是想看一看繁京的热闹。
穿过人来人往的人群,封岌走上热闹街市最中央的横桥。
桥身最高处两侧有长椅,平日可供人稍坐小歇。
只是今日人挤着人着急采买,并没有人在那里小坐。
人群笑着穿梭经过,唯封岌站定在桥上,他略弯腰,双手撑在桥栏,俯瞰京都最繁华的地方。
见惯了边地的荒芜和苍凉、疆场的鲜血和白骨,封岌俯瞰着下方的人群,稍有些不适应。
沿街商铺店门打开,宾客来来往往。
沿街叫卖的小贩操着不同的口音,喊着同样的热闹。
行色匆匆的年长者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在那一堆深色的布袋子之间,还夹着个不和谐的小猪糖人,明显是要带回家给孩子。
年轻的女郎们穿着鲜艳的裙子手挽手闲逛,娇娇的笑声轻柔悦耳。
又有一群顽皮的孩童追逐着穿过人群,跑在最后的孩童手里高高举着个纸风车,风刮过,吹得风车呼呼地转动,转出圆形的光晕。
这就是他十余年守卫的疆土与百姓。
那一张张笑脸、一道道闲适放松的身姿,都是边地之士白骨血肉堆成。
纵不能享盛世之繁,后世喜乐便无悔无惧。
封岌站在高处俯瞰,替葬身疆土的万千烈士看一看他们不灭的凌云志报国心。
将军?一道噙着意外的女子声音在不远处响起。
赵将军、李将军、孙将军……军中有太多将军,可若被省去了姓氏,只尊称将军,唯封岌一人。
封岌寻声望去。
昭礼县主压下心中崇拜,挤过人群走到封岌面前缓缓福身。
县主多礼了。
封岌道。
他居然认得自己?昭礼县主心中更是惊喜。
封岌确实对她有印象,毕竟小年那日她弹唱了寒酥写的词。
将军!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壮着胆子走到封岌面前,他仰着小脸,认真道:过年了我能买最喜欢的草莓糖了,我想给将军!他朝封岌伸出小手,将攥着大半日的一块糖递给封岌。
明明想了很久的糖,终于得到了攥在手里舍不得吃,却在见到封岌的那一刻主动送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
在封岌接过那颗糖时,小男孩立刻开心地笑了,他从来没有像今日这样开心,今日的开心会让他铭记很久很久!人们早已认出了封岌,只是谁也不敢上前打扰。
如今有了昭礼县主和那个胆大的小男孩开头,更多人围过来,你一句我一句表达着恩谢,又恨不得也像那个小男孩一样能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封岌。
封岌听着他们的恩谢,甚至十分有耐心地听着他们重复一遍又一遍的话,不过东西却是再没收。
在封岌听着百姓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这些年生活变化时,寒酥正在府中忙碌地准备着十二糕。
苏文瑶也在她身边帮忙。
我还以为你今日会归家。
寒酥道。
年三十不回家确实有些不像话,苏文瑶笑着敷衍:舍不得姐姐。
寒酥搅拌酱料的动作慢下来,她说:你和四夫人感情真好。
我也是有妹妹的人知道姐妹情谊的深厚。
我和姐姐关系是很好。
苏文瑶接话。
寒酥和苏文瑶一边做糕点,一边闲聊。
寒酥说了很多和寒笙之间的姐妹相处,苏文瑶亦说了很多之前在家里和姐姐的相处。
复杂的十二糕要花好长时间。
今晚的除夕宴上会摆上十二糕,除此之外,寒酥又给每一房备一小份。
她和苏文瑶分头各处去送。
分配任务时,苏文瑶目光闪烁了一下,道:衔山阁那边我去送吧。
好。
寒酥点头。
寒酥终于忙完了除夕宴上的十二糕,可惜她并不参宴,看不见这十二糕摆在除夕宴上的模样。
她有孝在身,本就不适合参宴,何况如今伤了脸也不愿意在宴桌上用膳时摘面纱。
天色逐渐暗下去,赫延王府各房的人都往前院去准备开宴。
寒酥牵了妹妹的手走到院子里,和她一起堆雪人。
原先在家里,一连几年过年时少雪,寒笙都惋惜不能在新年第一天堆一个大大的雪人。
没想到到了京城的第一个新岁,倒是完成了妹妹这心愿。
前院热闹,甚至所有人都热热闹闹静候除夕的到来,朝枝阁里的姐妹二人却一身素衫以雪为伴。
后来,前院的热闹声隐隐传过来,又有烟花爆竹声蓄势待发。
前面这是已经开始热闹起来了吗?寒酥摸摸妹妹的头,问:笙笙想出去玩吗?寒笙摇头:我只想和姐姐在一起。
寒酥弯唇。
所有人都在团聚的日子,寒酥原本因为父母皆不在又远离故土心下难免凄凉了些。
可听妹妹这话,她又心中慰藉。
至少她和妹妹还仍在一起。
她不再想其他,专心陪着妹妹堆雪人,要堆一个最漂亮的雪人静候新岁到来。
当前面烟花爆竹声越来越多时,寒酥抬眸望天,后知后觉快要天黑了。
他现在应该正在前宴,被所有人簇拥着。
寒酥蹙眉,那他今晚还会过来吗?作者有话说:老男人:她是不是想我了?·36、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