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娇靥 > 第四章

第四章

2025-03-22 08:33:21

连绵秋雨阻挠了军队回京,一连几日都驻在原地。

而寒酥便一连几日都待在封岌帐中。

困在帐中避雨的时日变得极其漫长。

暮霭时分,不知从哪个帐中传出笛声。

悠长的调子诉着千回百转的乡愁。

行军打仗一走就没个归期,思乡是军中永恒的情绪。

寒酥抱膝坐在账内,望着铜盆内烧着的火苗,听着唰唰雨帘下的乡愁笛音,亦是忍不住想起家乡。

可是父母皆不在了,她再也不会回去。

父亲去后的种种磨难,寒酥都抗了下来,可在这个秋雨绵绵的傍晚,她听着乡愁的笛音,竟一时难以自控,湿了眼眸。

你会跳舞吗?封岌忽然开口。

寒酥立刻从思绪里抽回,有些局促地站起身:会。

我会!寒酥说不上会跳舞。

她性子偏静,不太喜欢歌舞。

这几日将军极少主动开口与她说话。

他问她会不会跳舞,她只能会跳!她回忆着以前看过的舞,伴着外面的婉转笛曲翩翩起舞。

轻旋时,莹白的小腿从衣摆下若隐若现。

自那日相遇,秋雨断断续续不曾歇,她原本被淋湿的衣裳没洗过,一直穿着他的一件外袍裹身。

可是封岌的外袍于她而言,实在是太宽大。

腰间的系带系着,她纤薄的双肩却从松垮的衣领里滑出。

紧接着,脱壳一般,整个外袍从她身上滑落下去。

寒酥旋身的脚步踉跄了一下,白着脸慌张蹲下去拾。

继续。

寒酥的指尖已经碰到了外袍,却在封岌的这两个字下生生停下动作。

片刻之后,她松了手,重新直起身,将那支舞跳完。

笛声歇,雨也慢了。

寒酥朝封岌走过去,乖顺地在他面前跪坐,仰起一张说不清是惨白还是洇红的面颊:将军,等雨停了,您也别赶我们走好吗?我会,我什么都会!酥酥?姨母的轻唤声,将寒酥从回忆里拉回来。

寒酥转眸,望见姨母一脸担忧地望着她。

屋内很多双眼睛都诧异地瞧着她——她还没有回答封岌的问话。

三夫人看着寒酥脸色很差,赶忙替她回答:二哥,我这外甥女性子静,确实不擅长歌舞,平时更喜欢读书写字。

封岌颔首,道:喜欢读书写字很好。

三夫人笑着点头附和。

封岌平常的一句话,却让寒酥闭了下眼。

你识字吗?将军,我不识字……彼时担心被当成细作,又或者为了拼命隐瞒身份,寒酥撒了谎……很快旁人与封岌说话,封岌的目光便再没望过来。

耳边嘈杂热闹,时不时响起一阵喜悦的笑声。

寒酥僵坐在那里,连拿起桌上的筷子的力气也无。

三夫人在桌下握住她的手,低声问:手怎么这么凉?莫不是着凉了?寒酥勉强扯了扯唇角,道:是有些不舒服。

三夫人顺势将手心覆在寒酥的额头,皱眉道:是有点热,你先回去吧。

若是往常,寒酥必然不会先离席。

可是她不想再在这里待下去了,每一刻钟都是煎熬。

她望一眼席间,没人注意到她这边,便悄悄起身,从后面离去。

偏三娘子问出来:表姐现在就走了?三夫人抢先道:你表姐有些发烧。

来前就不舒服,我还劝她在屋子里休息,她还是强撑着过来。

三夫人给寒酥今晚的失态找了个很好的借口。

寒酥理应周到得体地一一福身打过招呼再离去。

可是这次算了吧……她觉得好累好累。

她不愿回头、不敢回头。

她挺直脊背往外走,身姿仍旧硬着骄傲。

封岌并未望过去,他饮了口清茗,小巧的茶盏在他指间轻转了半圈,又被他放下。

沈约呈眉头紧皱,目光一直跟随着寒酥。

她怎么了?突然生病了?她向来要强,会不会因为今晚的失态而难受?沈约呈强忍着上去关切的冲动。

过了一会儿,太夫人精神不济开始犯困,被嬷嬷搀扶着回去。

封岌也顺势起身,要送母亲回去安歇。

他知母亲脾性,当不喜这样的热闹。

到了母亲房中,封岌环视屋内,青灯古佛的布置和整个赫延王府的气派格格不入。

他走到母亲日日诵经的蒲团前,拿起一旁桌上的两块木牌。

上面分别刻着旭和溪二字。

这是他父亲和妹妹的名。

父母恩爱妹妹笑闹的过往云烟般在眼前浮过。

老夫人坐在一旁,目光慈爱地望着自己高大的儿子,道:别瞧我这里简陋,府里人对我都不错。

不必挂心。

封岌当然清楚府里人对母亲是什么态度,他不可能准许自己的母亲受一丝怠慢和委屈。

他放下木牌,在清瘦的母亲身边坐下,道:您也别总待在屋子里,天气好的时候多出去走走。

老夫人只是随意点点头,目光凝在封岌的眉宇间,忐忑地问:你这次回来真的会住到年后?封岌点头,道:多陪陪母亲。

老夫人一下子笑出来。

她永远成不了出家人,她在红尘还有最深的惦念。

封岌视线从母亲的笑脸上移开,望向博山炉里飘出的袅袅檀香,心中生出过去十几年鲜少有过的唏嘘。

逝者不再,万不可再忽略身边人。

·寒酥回去之后,直接往寝屋去。

蒲英和兜兰瞧她脸色有些不好,用询问的眼神望向跟着寒酥出去的翠微。

待寒酥进了寝屋,翠微轻摇头,然后让蒲英陪她一起去煎一副风寒药。

寒酥推门进了屋,连灯也不点,在一片漆黑里走向床榻。

她在床边动作迟缓地坐下。

仿佛从万昌堂走到这里已经耗尽了她所有力气,再也动弹不得,只这样一动不动僵坐着。

许久之后,翠微端着风寒药进来,瞧着屋内漆黑一片。

她将风寒药放下后,赶忙转身去点灯。

想来是前两天晚上突然下雨着了凉,娘子把药喝了,今晚早些躺下,好好睡一觉明日就能好了。

寒酥轻点头,无他言。

翠微又看了眼寒酥神色,没多留,悄声退出去。

又不知过去了多久,寒酥转眸,才去端起床头小几上的那碗风寒药。

碗边几乎要碰到唇上,浓烈的苦味儿扑过来。

寒酥微怔。

遇见封岌的第一日,她踩着过往所有礼义廉耻献身讨好,只求留她和妹妹跟在军中。

她的献好并没有奏效。

第二天天亮,她之所以没有离开军中,是因为她高烧不退。

她是那么害怕,怕就这样病死,后来回忆时都带着恐惧。

如果她就那么死了,那笙笙怎么办?她于昏迷中不停地哭与挣扎,她头一次那么想要活着。

她喘息着醒来,看见身边的将军。

醒了?可能自己喝药?他漠然问。

她努力抬手去接,汤药从碗中洒出,滴在她身上的外袍。

她这才发现裹身的厚毯被拿走了,她身上裹了一件封岌的外袍。

后来一连多日,她都只穿着他那件青灰的宽大外袍……那碗汤药,最后是封岌喂她喝下。

寒酥纤指轻颤,将手中发烫的风寒药放回去。

她眉心春水皱般一点一点蹙起,眸中渐渐蓄了泪,泪水盈眶不能盛,沉甸甸地坠下来。

然后眼泪接二连三一颗颗地坠落。

她一直不愿意回忆来京路上的事情。

反复梦魇折磨着她不说,今日又落得这般境况。

她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不为自己委屈,连落泪也不肯。

可那些拼命被她压在心底的委屈,今日因再遇他,而一股脑全涌了出来,再也压不住。

父亲少时高中被称为才子,为官之路刚正不阿两袖清风,带她读书让她明理……她也是被父母万千疼宠仔细教导自尊自重长大的女郎。

寒酥紧抿着唇不够,再用手心压了唇齿,不让自己哭出声来——被别人听见不好。

门口的响动让寒酥皱眉,她不愿意被人看见这样狼狈的模样。

她抬眼,被泪水模糊的视线里是妹妹小小的身影。

寒酥弯唇,眼泪还在坠落,却尽量用带笑的声音开口:笙笙怎么过来了?姐姐没来找我。

说好了的。

寒笙一边说一边缓慢往屋子走。

是姐姐忘了。

寒酥语气温柔声音带笑,同时却又一颗泪坠下来。

待寒笙走到床边,寒酥朝她伸手,让她挨着自己坐。

姐姐,前面是不是很多人很热闹?寒笙转过脸来,大致望着姐姐的方向。

是很热闹,东西都换了新的呢。

等下回……寒酥喉间微哽差点藏不住哽咽,她缓了一口气,继续用含笑的声音说:等笙笙眼睛好了,咱们一起去。

她望着妹妹空洞无神的双眸,又一颗泪珠坠落。

寒笙微微侧过脸,然后挪了挪身。

寒酥见她想脱鞋,赶忙帮她。

寒笙脱了鞋子,在床边跪坐直起身。

怎么了?寒酥不明所以。

寒笙没说话,伸出一双小短胳膊抱住姐姐,小小的手从姐姐胳膊下穿过去,轻轻拍着姐姐的背,软声:姐姐不哭。

寒酥的眼泪顷刻间决堤,用力闭上眼睛亦止不住泪。

她用力抱着妹妹,眼泪将寒笙的肩背打湿了一大片。

就哭这一次吧。

再难的绝境都已经走过,何必困在过去的难堪里。

日子总要往前走。

没有时间用来伤春悲秋。

她要好好赚钱,带妹妹搬出赫延王府,然后治好妹妹的眼睛。

寒酥深吸一口气,端起床头小几上的那碗风寒药一饮而尽。

翌日,寒酥早早起来,如往常那样,面带微笑举止端庄地去给姨母请安。

昨天突然不舒服,让姨母担心了。

她温声道。

现在可好些了?三夫人一边关切问,一边打量着寒酥的神情。

寒酥微笑着颔首:睡前吃过药,已经好了。

三夫人点点头:气色是好多了,昨天在前面时,你脸色白成那个样子,着实有些吓人……闲聊几句,寒酥便说到今日要出府买书,还想买些做糕点的原料。

她偷偷抄录古籍赚钱这事儿,府里没有人知道,连三夫人也不知晓。

她每次去书斋,都是假借自己想买书。

糕点?我要吃!六郎从外面跑进来。

寒酥莞尔。

若说烹饪大菜,寒酥并不擅长。

可她跟母亲学做的小点心却是一绝。

刚来赫延王府没多久,她曾经做过一次给各房送去,无不说好。

可她又不是厨子,不是别人夸好,她就要上杆子去做,那样她的手艺就不珍贵了。

从姨母这离去,寒酥带着翠微出府。

她有心躲避,并不经过前院,特意从南门出府。

却仍是在经过花园的时候,听见了熟悉的声音。

封岌低沉的声线入耳,寒酥心头立刻簌簌轻抖了一下。

还没看见人,只是隐约听见封岌的声音,寒酥便匆匆加快了脚步。

等等我呀!翠微抱著书箱险些跟不上。

高处的瞰云亭里,封岌寻声望去,看见寒酥一闪而过的素白身影。

他皱了下眉,眉宇之间略陷思索。

片刻后,他问:子林那边如何了?都安顿好了。

长舟叹了口气,听说人瘦了一大圈,整日没什么精神。

可能还得再修养一阵。

封岌沉默地了望着远处的松树林。

子林是他得力手下,爱笑的泼猴,平日里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等战事结束,衣锦还乡带着我娘过好日子!战事没结束,他先收到其母病故的消息。

十五年来,灭北齐是封岌唯一的事。

他不是在疆场,就是在筹备另一场战役的路上。

忆起日渐老去的母亲,如今回望,他也开始思量是不是太过急切,错失许多。

今年过年,他破例停下脚步,让部下各自归乡团聚。

他也回家了。

寒酥到了青古书斋,让翠微将沉甸甸的一书箱书册交给店家。

店家随意翻了一页也不细看,笑着说:娘子抄录的书册不用再验。

不敢辜负李叔信任。

寒酥微笑道。

最初她也想过隐瞒身来做这活计,可最后还是选择了以诚相待,亲自过来。

从青古书斋出来时,书箱里又装满了要抄录的书册。

寒酥算了算,觉得这样赚钱实在太慢了。

她还得再想些别的路子才成。

寒酥带着翠微又买了些不常用的做糕点味料。

回去的路上,寒酥琢磨着这次做些什么花样的小点心。

她不经意间抬头,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寒酥愣住。

怎么了?翠微觉得寒酥今日真奇怪。

寒酥没回答,她快步往前走了两步,更近些去瞧那个经过的人,最终确定自己没有认错人。

这不正是当初跟踪她的人?寒酥的脸色慢慢变了,又浮现些疑惑。

当初她带着妹妹从军中逃走,急急往京中赶,却隐约觉得有人在后面跟踪。

彼时她心惊胆战,怕汪文康的人手一直跟着,见她离开军中,又要趁机抓她。

好在她带着妹妹平安到达京城时,那个一直跟踪她的人也不见了。

松了口气之余,寒酥最后她也没摸准那个人到底是不是在跟踪她。

没想到今日又见到那个人。

而且再次见到这个人,却见他与她同路。

寒酥眼睁睁看着那人从大门进了赫延王府。

孙伯,那个人是谁?寒酥询问府中管事。

表姑娘。

孙伯道,那是二爷的侍卫。

一直跟着二爷在军中,所以您没见过。

寒酥脑子里嗡的一声。

她从封岌军中逃走后,他派了侍卫跟着她一直到她抵达京城?是盯着她,还是护送她?作者有话说:今天的将军依旧稳如老狗~本章66红包随机掉落,么么艹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