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2025-03-22 08:33:28

许荃是文理分科的最后一届,下一届就采取3+3模式新高考,这是她至今都很庆幸的一件事。

虽然有很多人都觉得物化生和地史政这文理分科太过强硬,但许荃觉得其中仿佛有种传承在。

她不可否认新高考可能会更有利于学生对未来的抉择,可作为旧高考的最后一届,她始终认为她是文化的接班人。

——这狗屁不通的旧情怀。

高一下学期的新教材很快就发完了。

很多也很杂,毕竟现在还没分科,高一的学生一共要学九门,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

上一世许荃早就决定了选理科,一方面是觉得理科很酷,另一方面她对理科的兴趣要远远大于文科。

所以她对于那三个文科科目,上课只是听听,下课作业基本不做,所有时间都用在了理科上面。

但她的理科成绩在全年级来看并不突出,排在全校200多名,即便她是普通班15班的前三名。

许荃是最懂自己的。

她很清楚自己当时的状态。

她没有全力以赴,大部分都是表面工作。

许荃有很明显的偏科倾向,这点从高一一开始便可以察觉到了,她对于数学的兴趣远远高于英语化学,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基本都在解决数学难题,而非弱势科目。

自从分班之后,化学一度成为班级最低分,20、30分左右的成绩更是常态。

许荃回想起过去,便忍不住叹口气。

她高三一整年,可以说是一直在与化学做斗争,效果虽然不是很显著,但好在有上升,她这才能去一本大学。

重来一次,她一定要把基础牢牢把握。

开学第一天没有几个老师正式讲课,许荃乐得清闲,把新书都写上自己名字后,便把数学教材翻出来看了。

高一下数学要学必修二和必修五两本书,许荃简略看了一下目录,便明白了必修二学立体几何,必修五学解三角形、数列和不等式。

大抵是高中给她留下的印象深刻,许荃现在居然还能回想起来一些部分。

她准备先看数学必修二,书里的知识都比较浅薄,许荃记得上一世老师是结合练习册讲解上课的,她便把练习册也拿了出来,当打发时间做了起来。

许荃再次回过神来的时候,是被下课铃声拉回来的,这个时候的她已经把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的内容全都做完了。

这一章的内容很简单,题型也基本是固定的。

许荃还隐约记得自己当时高考的具体成绩,数学119,语文和英语都是105,理综成绩186,在750满分的高考二卷,她考出了515的成绩。

不高不低,只能勉强上一个一本大学,却也是她当时奋斗了三年的成果。

其实,她初中的时候成绩挺好的,甚至可以说是优异,在全校800多人,她的成绩都可以排在年级前30。

但初三当时是走读,许荃沉迷于网络小说无法自拔,许妈许爸又每天上班,她甚至会熬夜通宵看小说,顶着一头黑眼圈去上学,也因此成绩一落千丈,只能排在全校200多名,对于上一中有都很大的挑战。

好在她运气好,超了录取线三分。

所以高中开学后,许荃便觉得是自己没有好好学,不然以她的成绩,怎么可能只呆在一中的普通班。

只要接下来她努力学习,何愁文理分班不能分到实验班去。

也确实,许荃好好学习了,不会的问题就问同学老师,上课认真听课,但这样的情况只维持了一个星期左右。

有时候找不到人解决问题,她便把问题积攒着,随着时间后面就忘记了,晚上拿手机在寝室搜题的时候,又会不由自主的打开某江小说阅读,心思又被网络小说所吸引。

在最后高一升高二的分班考,她虽然被分进了实验班7班。

可当时1班是清北班,2班到5班是创新班,6班到12班是实验班,接下来的都是普通班。

想到这里,许荃叹了口气。

好歹这一次,决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顾沉迷于网络小说了。

她上大学后有大把的时间,何必要将现在有限的学习时间用在玩耍上面。

先定一个短期的小目标,半年后的分班考,她要进入创新班。

目标订好了,重点便在于执行上面。

下一节课是物理课,物理老师并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让学生们自习,而是直接打开物理必修二开始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