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沈老和周老他们为都在首都大学任职,至于他们住的地方就在学校附近,这些房子都是学校分配的。
沈老和周老他们也相处了这么多年,现在同样也是比邻而居。
若兰在周一的下午上完课就直接到了几位师父的住处。
周老和沈老他们住的是两个院子,院子门口还带着铁制的院门。
其实周老和他太太原本是有一个女儿的,女儿结婚后受他们夫妻两的影响被某些人,后来下放到黑龙江农场,在那里生了一场病就没了,老两口以前一直没有办法知道女儿的消息,只在心里暗暗担心着,但是他们也没有办法。
直到回到首都以后才得知女儿去世的消息,哭的肝肠寸断,眼睛都快瞎了,纵然如此,孩子还是回不来了。
数字帮倒台后有人把他们从下放地请出来,特别是这次恢复高考,学校缺少德高望重的老师,聘请他们回校授课,不仅给他们安排房子,生活也安置妥当,可再好的生活又有什么意思,不过是两个孤苦失依的老人,苟延残喘,过一天算一天罢了,女儿没了,他们的人生也变得毫无趣味。
还好平日里老沈还有他夫人过来跟他们两位老人说说话,尤其是现在他们的救命恩人也是他们的徒弟来到了首都,这才让两位老人心里有了些许的慰藉。
所以若兰过来吃饭,两位老人可巴不得呢?沈老家的情况要比周老家好一些,他们两个老家伙也只有一个儿子,一直在部队里面当兵。
但是也是因为受到父母的影响,在部队里一直被打压,直到这次沈老他们回到首都,他们两个老家伙才得以和儿子见面。
不过他们的儿子现在在部队平日里还是他们两个老家伙在家里。
所以现在沈老还有周老他们四位老人平时也都处得跟家人似的。
现在看到若兰过来,几个老家伙都很高兴,若兰丫头,你来了。
师父们好!若兰也高兴的跟几位师父打招呼。
你这丫头几天都没见你来了,天天喊你来你都不过来,现在在学校里还适应不?学习的怎么样了?一见面沈老太太和周老太太都高兴地拉着若兰的手关心问道。
师娘,我今天不是过来了吗?你们放心,现在学习已经慢慢进入正轨,平日里都挺好的。
我们可不担心你啊,听你两位师父说你可是你们外语系的尖子生呢!嘿嘿,哪有,师娘,师父他们就会取笑我。
若兰不好意思地说道。
她觉得自己已经占了很大的便宜了,她在现代学了那么多年,哪能和他们现在没有基础的人比呢?哪能呢,你这丫头就是谦虚,我听你们外语系的教授,可是对你夸赞连连啊!若兰和两位师父说话的时候,两位师娘已经在厨房里面忙活开了。
在他们回到首都任职,每个月的工资也都不少,现在他们的徒弟来了更是要好好招待一番。
所以两位老太太可是把家里的好东西都拿出来给若兰吃。
师娘你们不要弄太多了,要不然每次这么客气,我下次都不好意思过来了。
若兰看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的小吃糕点还有糖果,她两位师娘已经在厨房里咚咚咚的剁肉了。
那若兰,你不要管你两位师娘,平日里我们几个老家伙也吃不了太多东西,你就让你两位师娘他们忙活吧。
是啊是啊,正好我们说说话。
若兰看实在劝不了就没有再说了,她也知道几位老人家对她赤忱的心意,不好拂了老人们的好意。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