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古代考科举 作者:木子金三 > 第183章 程叙言的谋划

第183章 程叙言的谋划

2025-03-22 08:36:40

天子最后任命檀大人为钦差, 巡视地方官员减少税收之事。

那日金銮殿上,檀大人虽未辩过吴大人,但檀大人言语中能看出檀大人去田野实地走访过, 怜悯百姓, 这样的人做实事不会差。

天子道:此事并无严格准则,你可酌情处理。

檀大人躬身应是。

每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 有些收成有个七七八八的, 税收就减免的少一些。

有些受旱严重的地方,税收就减免的多一些, 凡事以民为本。

檀大人即日出发, 程叙言也在留意此事, 他跟他岳父通信, 卓父治下的地方还好,降了两场及时雨,总算保住今岁的收成。

程叙言的籍贯地就没那么好的运气, 天不作美, 村里人都在发愁今年的税收,没想到易知礼带回来一个好消息。

今年税收酌情减少?村长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易知礼用力点头,周围倏地一静,随后村民们爆发出巨大的喜悦声。

太好了!!我还说今年冬天日子难过, 这下不用挨饿了。

圣上仁德, 圣上仁德啊——村长领着村民齐齐朝北方朝拜, 易知礼也跟着跪下。

秋收时候官府派人来田间查看, 发现确实收成不好,便在往年的税收基础上减少一半。

但今岁税收的这一短缺还需要想法子补上, 没想到入冬后海运那边给新帝惊喜, 利润颇丰, 直接补上大半税收。

边关的粮草甲胄都有着落了。

新帝最近可谓是意气风发,然而好景不长,十一月中旬北方接连传来灾情,恳请朝廷支援。

十一月底边关告急,今岁大寒,关外戎人冻死人畜无数,以致全力攻击我朝边防,恳请朝廷增添兵力。

再添兵力不仅仅是人数,还有粮草甲胄等。

朝堂上吵个没完,有官员道先救灾,另一官员立刻反驳,边防冲破百姓危矣。

吴大人此时将矛头对准程叙言:程大人,你可有悔?若今岁秋收按照往年税收收取,现在国库充盈,必能补上边防战力又能救灾。

可因你短见,如今两头不顾,程大人,你罪大恶极。

程叙言根本不理会吴大人,朝天子拱手道:圣上,微臣有一提议。

新帝忍住心中激动,面上平稳:爱卿且说。

程叙言:太仆寺主管牧马,天子行驾。

但有道是术业有专攻,微臣想着,与其交由读书人,不如交由精通此道的人。

此言一出,满殿皆静。

谢阁老眯了眯眼,沉声道:不知程大人认为何人精通此道?程叙言躬身一礼:臣见识浅薄,不通人性,区区粗鄙之语,圣上姑且听听。

最后如何需得圣上拿主意。

程叙言的提议隐晦,但众人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这是想把太仆寺的职位给卖了。

太仆寺不涉朝政,但又实打实的有官职品级,名大于利。

当然专人来做这个职位,能不能获利就看个人本事。

新帝并未给出答案,退朝后谢阁老走向程叙言:程大人。

程叙言拱手一礼。

其他人沉默的看着他们,谢阁老意有所指:程大人读的圣贤书,明的礼,如今入得官场,还望程大人莫忘初心。

程叙言垂首:谢阁老所言甚是,下官谨记。

谢阁老深深看他一眼,甩袖离开。

吴大人冷哼,卖官鬻爵,奸臣当道,国之危矣。

程叙言置若罔闻,吴大人沉下脸也甩袖离去。

其他官员对程叙言露出轻鄙之态。

裴让眉头微蹙,程叙言行事谨慎,今日这番冒进行为实在不像他。

裴让心里揣着事,傍晚散值后下意识想跟人商量,可他一问,才发现叶氏病了。

裴让板着脸:什么时候的事?管家小心道:昨儿个夜里恭人就不太好了,今日起身便晕了回去。

他跟在裴让身后道:已经请了大夫,如今恭人服过药歇下了。

裴让进的正院,冬日里灰蒙蒙,屋内门窗紧闭,彻底隔绝外面微弱的光,屋内未点灯,裴让几乎看不清脚下。

裴让不悦:其他下人呢,恭人病着,屋内没个地暖也没个炭盆?养你们何用。

翠翠从外面回来听得这话,立刻跪下:大人恕罪,大人恕罪。

屋里这般大的动静,叶氏睡的再沉也醒了,她忍不住咳嗽,拉回裴让的注意力。

管家在屋内点上灯,昏黄的灯火驱散黑暗,也映出叶氏憔悴的面庞。

裴让本来还端着,见状迅速在床沿坐下,他把着叶氏的手:怎么这么凉?叶氏别过脸,不愿理会他。

裴让不悦:叶氏。

这是十分生疏偏正式的叫法。

裴让在表露不满。

然而叶氏不为所动,完全无视裴让。

裴让气笑了,他起身俯视床上虚弱的叶氏:你还能跟我闹脾气,想来身体康健得很。

裴让大步离去,管家左右看看,跟上裴让。

屋内传来低低的抽泣声,翠翠将门关好,跪在床沿,叶氏艰难的撑着身体半坐起来,擦掉翠翠脸上的泪:我都没哭,你哭什么?姑娘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翠翠眼泪掉个不停,抽抽噎噎:我们可以告诉姑爷……又有什么用呢。

叶氏垂下眼,面上无悲无喜。

半晌她想起什么,对翠翠道:炽儿那边,你哄着些,必要时候把人送去程家也好。

老爷若是问起来,你尽管推我身上就是。

翠翠哭着直点头,她扶着叶氏小心躺下,又忍不住道:姑娘,奴婢给你置两个炭盆好不好。

叶氏:不行,不能如此。

姑娘!翠翠急了:您想想小公子啊。

我想着的。

叶氏轻声道:我念的都是他,念着…念…声音愈来愈弱,直至无声。

裴让离开正院后就悔了,可话出口如水泼地,焉有收回之理。

他默了默,随后吩咐管家再去请大夫,他要知道叶氏的身体状况。

郁结于心,元气耗损?裴让面沉如水。

大夫叹道:恭人脉象微弱,面白无色,委实不大好。

裴让沉默,他阖上眼,再睁开时眼中已恢复冷静:可否调理?这……大夫迟疑道:病在体尚可医。

疾在心难入手。

大夫摇摇头:大人还是另请高明罢。

最后裴让令大夫给叶氏开了一张调理身子的方子,才让管家送大夫出府。

夜色深了,寒意愈重。

裴让举着一盏灯立在叶氏床沿,她似乎睡得不安稳,黑发贴面,连睡梦中眉头也是微微蹙着。

裴让犹豫着伸出手,停在空中许久,最后才落在落在叶氏泛凉的面庞,你在想什么?次日裴让命人去打听岳父母的消息。

如今尘埃落定,新帝掌权,想来是不计较过去的事。

裴让想着将岳父母接回京,如此他的妻子或许能开怀些。

这几日朝堂上吵闹个没完,程叙言被人轮番攻击。

裴让看着眼前一幕幕,总觉得哪里不对,太反常了。

而当新帝透露出要任命浙地戚家家主为太仆寺少卿时,喧嚣多日的朝堂直接炸了。

圣上不可!太仆寺少卿乃是正四品官职,岂能由一介商人担任,不合礼数,不合规矩,焉能服众?这还算客气的。

有人直接大骂程叙言:官商勾结祸乱朝纲,你这乱臣贼子,其罪当诛!程叙言还未反驳,另一官员又道:圣上,程仲惟曾任钦差巡查嘉州府,与当地富绅来往过甚,臣要参程仲惟收受贿赂,卖官鬻爵。

圣上,国不可无法,人不可无礼,姓戚的一介平民,任四品官职不合法。

以商压仕,更不合礼。

如此无法无礼之事,恳请圣上收回成命。

众官员齐齐跪地:恳请圣上收回成命!新帝看着大殿上跪了一地的官员,气个倒仰,他沉声道:朕意已决,不可更改。

退朝!天子携怒而去,众人寻不得天子,转而将矛头对准程叙言,你这卑鄙小人,本官今日要替百姓除了你!说时迟那时快,厚重的巴掌携风势向程叙言面门袭来。

程叙言反手一巴掌挥开,他冷笑:动手可非君子为。

周大人,您失态了。

呸,对付你这小人,何需仪态。

顿时七八个文官朝程叙言而来,谢阁老等人作壁上观。

裴让垂眸静立。

下一刻,七八个文官躺了一地,哎哟哎哟的叫唤。

裴让掀了掀眼皮,心里道了句活该。

程叙言理理衣摆,莞尔道:诸位大人,承让。

他施施然离去,气的周大人捶地怒骂。

傍晚散值后,程偃看向儿子:你如今是捅马蜂窝了。

程叙言:非常时行非常事。

程叙言并不后悔提议天子减少今岁税收之事,时间倒流,他依然如此。

程偃仔细观察儿子神情,忽然有所感,低声道:可是秋收那时,你便有此念?父子俩在昏暗的马车内对望,程叙言捻了一块百合糕,慢慢嚼着。

程偃抬手拍了拍额头,啼笑皆非,你呀你,连爹都不透露分毫。

程叙言笑笑:我想着爹智谋过人,定能察觉。

程偃瞪他一眼,随后又笑了,程叙言吃完手中糕点,道:只此一回。

当时秋收上不来,程叙言就在琢磨此事。

若是冬日里没有北方灾情和戎人猛侵,程叙言便不会提及此事。

程叙言跟戚姓商人接触过,对方走的是儒商的路子,秉性不错。

当然这次任太仆寺少卿的戚姓商人不是嘉州府的戚商,嘉州府的戚姓商人属于戚家旁支,没有那个财力。

早在十一月中旬,北方灾情传来,程叙言私下面见天子,便隐晦的提了提这个想法,试探天子态度。

见天子不反感,程叙言才顺势说下去。

是夜程叙言派人给嘉州府的戚姓商人传信,对方也是个反应快的,迅速联系戚家本家家主,准备大量金银即刻赶往上京。

没想到戚家主赶来,正好碰上边关告急,天子召见戚家家主,与人谈论一番,见其虽为商人但谈吐不俗,戚家家主言语间对百姓有怜悯之心,更行怜悯之事。

天子心中满意七分,随后听得戚家家主奉上大半家财,天子心中的满意便成十分。

有了这笔钱,边关粮草与兵武问题完全能解,北方灾情亦是不惧,加上海运利润,国库犹有充余。

而戚家主行商有方,处于太仆寺少卿的位置,以后赚得大笔银钱,多半也是贡向天子,犹如聚宝盆般钱财源源不断。

而太仆寺少卿头上还有太仆寺卿压着,不怕太仆寺少卿乱来。

戚家得名,天子得利,正是两全其美。

只是这事到底不体面,这才由程叙言出面提出,换句话说,程叙言在为天子担骂名。

天子本就属意程叙言,如今心中喜爱更甚。

谁不喜欢解决问题的人。

天子任命戚家主为太仆寺少卿的圣旨下达,戚家主上任后,迅速搜集粮草,御寒的衣物以及药材送往北地,其效率之高令人咋舌。

戚家主以自身才干震住他人。

只是朝中看不惯程叙言的愈发多了。

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没有一位天子想看到他的臣子得万民称颂,百官推举。

朝中一部分官员还在愤怒中,剩下一部分想明利害,心中暗惊。

戚家主在浙地,从浙地进京可要小半月时日,怎么就刚好卡在那个时间点。

程仲惟好深的心思。

裴让惊骇程叙言的谋划,心中复杂难言,然而此时他收到手下消息。

冬日天寒,他的岳父岳母病故于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