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30 章

2025-03-22 08:38:37

郑熙一听, 便知道东平王这一问,必然有因。

他心中警铃大作,却还要装出不经意的样子, 笑道:我平常在宫中, 东平王的驻地离城门还有三十里,这会儿我才刚刚到, 又哪能知道王爷这里出了什么事?王爷有话就说,可不要再开我玩笑了。

只听东平王也笑道:昨日本王正在帐中会客,忽见手下的侍卫揪着一个人进来, 据说是这人鬼鬼祟祟,已经在一旁听了好半天。

孤命人查他的来历, 结果满营地竟没一个认识他的, 竟是个探子。

这又不是战时, 居然有人到我营中打探, 你说奇不奇怪?郑熙心里一惊, 面上却不显, 仍是笑问:这事还真奇怪,实在让人想不通到底怎么回事……王爷最后怎么处理了?东平王笑意不减:此处毕竟是天子脚下, 孤也是守法之人, 不能做得太过份, 教训过之后,就给他丢到营外官道上了……不过,估计他再也不能到处鬼鬼祟祟偷听人说话。

郑熙怀疑东平王特意在他面前说这话, 是意有所指。

这种暗示几乎可以看做是一种威胁,不过郑熙自然不会怕, 只是笑道:这人偷听到王爷头上, 着实有点不知死活。

咱们不去提他, 只说王爷带随员进城之事。

最近我再三同皇上说,皇上的态度倒是松动了一点。

这亦是东平王最关心的事,他听郑熙这样一说,忙问:皇上怎么说?还是要我来和王爷商量,不过,商量出的结果或者可以稍微放宽一点……东平王看着他:你就直接说人数吧。

郑熙道:王爷带二十人进城,十名侍卫,十位文官,文官不可佩剑,可好?至于王爷的仪仗,直接带进城来未免麻烦,不如就留在这里,进城时直接借用宫里人。

东平王皱眉道:这数量还是太少,怕不够用。

要我说,侍卫至少要十二人,文官绝不能少于十五。

郑熙低头沉思片刻,重又抬起头来笑道:那就依从王爷吧。

不过待王爷到宫里觐见的时候,这些人可不能都跟着,必须得住到鸿胪寺去。

东平王一口答应:觐见时,孤只带四个侍卫,和两个文官。

郑熙笑道:如此,料想皇上不会反对。

我这就回去通报,只要皇上一同意,我就立即派人来告诉王爷。

一言为定。

郑熙出了大营,一路上细心观察,倒是没看见有人躺在路上,料想是已经被人带回去,于是放了一半的心。

他本该立即回宫中复命,不过心中记挂着这件事,就先转回东厂去。

这天气实在热,他骑马回来,出了一身的汗。

小喜看见他来,赶紧给他倒了一杯冰镇的桂花酸梅汤。

郑熙也无心品味酸梅汤的香气,端起来一饮而尽,刚把碗放下,就有专管盯着东平王的赵千户过来找他报告:厂公,之前我们派去混到大营里的小凫子,被挖眼割舌,打断了两条腿,丢到官道上了。

亏着接应的人今天去得早,要么非晒死在大太阳底下不可。

就算郑熙一向心狠,听说自己底下人被东平王这样对待,也免不了心惊。

不过他对此事毕竟早有心理准备,于是很沉稳地问:已经找郎中看过了?性命可有妨碍吗?赵千户叹了口气:性命倒是无碍,只是人废了,弟兄们看着小凫子这样,难免有些胆战心惊。

郑熙也叹了一声:给他二百两抚恤,你们弟兄之间再凑一点,让他家里想法做个小本生意,以后过年过节的时候,看看厂里有什么,凑一份年礼,再加两吊钱给他送去。

该做的事情都做到,别让弟兄们看着,寒了心。

赵千户一拱手:属下替小凫子谢谢厂督了。

郑熙摆摆手,把赵千户打发走,这时小喜又送上茶来,郑熙喝了一口,又叹了一声。

这位东平王,可真是个狠角色。

到时候他进了宫,还指不定要出什么事。

郑熙内心里,也说不清自己是否希望东平王在这场政斗之中胜出。

不过他能确定一件事:这位主子,绝不是好相与的。

他坐在现在这个位置上,一个弄不好,或许就要成为兄弟阋墙的牺牲品。

郑熙既在其位,只能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

他转头吩咐道:备车,我要进宫。

郑熙向皇帝汇报了情况,又派人去给东平王传了信,东平王进城的事情总算是办妥了。

双方约好,第二天一早,东平王就带着商定的人数前往城门,城门口有城中组织好的仪仗等候,东平王进城之后不在其他地方停留,直接进宫觐见。

东平王进京,是难得一遇的大事,百姓都在挤在道两旁看热闹。

有心人一定看得出来,东平王的车驾,所用的仍是七年前出京时用的。

当年还是新车,看起来也算花团锦簇,如今却早已旧了,虽然似乎也曾经过翻新,到底不如当年新打出来的时候。

后面群臣的车驾就更不用提,不过是勉强拼凑出些看得过去的罢了。

东平王用的仪仗,都是从宫中和京中几个王府借出来的人,倒是显得齐整,他们手上打的旗子却是东平王从东疆带回来的,格外显得旧了。

虽说仍是威风凛凛,细节之中到底隐约透露出几分寒酸气。

况且,京中的氛围也已经和当年不一样。

东平王去了七年,仰慕他的青年,都稳重了许多,当初为东平王投掷花环的女子,也早都已经嫁人了。

故而,如今东平王回京,虽然仍被当做是一件大事,到底不如七年前那般热闹。

等东平王的车驾终于到得宫门,皇帝在宫中,已经等候多时了。

皇帝此时的心情,实在很难描摹。

他固然对东平王怀有许多忌惮,不过他此时毕竟是作为胜利者,在这里等待着被人朝拜。

想到东平王在东疆受苦时,他却在这里号令四方,实在不能不感到快意。

东平王在宫门前下了车,步行前往觐见。

皇帝立于高台之上,俯看着东平王,心中的快乐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

东平王倒是当真伤感。

他自幼生长宫中,本以为此生都不会离开紫禁城。

不想七年前被迫离京,直到今日才回,却也已经物是人非。

他来到皇帝面前,表情庄重,行了叩拜之礼:东平王,参见皇上。

皇帝上前,亲自将他搀扶起来:皇兄,七年未见,你在东疆受苦了。

皇帝的态度显得十分真挚,甚至挤出几滴眼泪。

这一对兄弟见面的场景,若是让不知情的人看了。

或许会觉得有些令人感动。

不过,所有知道内情的人都会有同样的感受——这场面简直虚伪得令人恶心。

朕思念皇兄,亦有许多话要对皇兄讲,朕已在宫中为皇兄准备好了住所,就请东平王住在宫中,等到孝宁皇后的忌日到了,朕亲自陪你去祭拜……这是朕的一点心意,皇兄可千万不要推辞。

东平王似乎没有想到皇帝会玩这一手,稍稍怔了片刻,还是露出微笑:既然皇上这样说,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事情都在按照皇帝的计划进行,不过东平王居然没有推辞,这毕竟还是让皇帝感觉到有些微的不快。

照他的预想,东平王本该推辞几次,实在推辞不了才接受……像现在这样,不免让他觉得,自己的计划或许还有不周祥之处。

不过这毕竟只是一点小小的意外,于大局并没有什么妨碍,皇帝也就不再去想它了。

觐见的仪式结束之后就是宴席,皇帝与东平王分了宾主坐下,其余诸人在下首相陪。

皇帝有意炫示财富和地位,将这场宴席设计得极尽奢华。

桌上不仅有国中各地献上的贡物,更有海上的时鲜和西域的奇珍。

至于各种各样的美酒,更是流水般被送到席上来。

至于东平王留在城外大营之中不曾跟来的那些随从,皇帝亦有赐宴。

总之,皇帝已经下定了决心,务要让一切都尽善尽美。

诸臣在皇帝的授意之下连连向东平王敬酒,东平王知道这是皇帝的意思,推辞不得,只得一杯杯饮尽。

开始的时候,东平王尚能应付,可是敬酒的人越来越多,他酒量虽然不小,却也经不住这样硬灌,身子渐渐开始有些晃了。

不过东平王毕竟是东平王。

就算他已经喝醉,却始终保持着风姿,眉头稍稍蹙着,唇角微微含笑,露出因无法拒绝劝酒而略显烦恼的表情。

这个人即使喝醉也不会做出有失仪态之事,摇摇晃晃,如玉山将倾。

皇帝的脸上带着宽容的微笑,一口一个皇兄,叫得十分亲密,心中的嫉妒却已经快要压抑不住。

明明他才是皇帝,为什么东平王一出现,众人的目光却总是要集中在东平王的身上?他站起身,向着东平王举杯道:今日的欢宴,实在难得。

自从朕登基以来,还从未像今日这样快活过,皇兄难得回京,请一定要喝下这一杯。

作者有话说:虽然东平王长得比皇帝帅,并不能改变他是一个老狗B的事实。

最近思考了一下,感觉晚上九点更新的效果不太好,而且好像很多喜欢留言的朋友似乎也更适应六点看?总之下章开始恢复晚上六点更新了~!虽然改来改去好像不太好,不过提前总还是好的吧~(笑)本书的数据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如果有没有收藏的朋友请一定一定一定要帮忙收藏!如果有同好能帮忙推荐就更好了!几章之后的内容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