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5-03-29 08:36:04

《碰!碰上鬼灵精》作者:晨希小说系列: 麻将三缺一男主角:沈宜苍女主角:薛霞飞情节分类: 天作之和时代背景: 古代故事地点: 大陆文案:这是哪门子的女侠啊?打从相遇的第一天开始,她这个侠女就净往自己脸上贴金,对他却东嫌西嫌没一句好话,明明她是他雇来帮忙的,他是主子、她是下人,他是老大、她是小的,她却处处干涉他这个主子的决定,他说要吃饭,她偏偏说要喝茶;他说要休息,她却骑马骑得正起劲,甚至还要他把所有东西统统交给她这个老江湖保管,搞到最后一人被扒、两人遭殃,还得由他抛头露面去赚两人接下来的盘缠,免得流落他乡,哼,这下总轮到他大声说话了吧……序晨希仅以此书――献给丝路之旅中,一路照应我、教导我的阿姨、姐妹们。

九月份的夏末,我走了一趟丝路,从西安一路西行至新疆的乌鲁木齐。

这个时候,错过了水蜜桃盛产的季节,但还是能接上采收的尾巴,从西安到新疆一路上吃了不少的水果,很满足(幸福地微笑中)。

这趟旅行,相当地特别,无论是在哪方面,都有令我深思与欣赏之处。

西行的路上,在荒境上放眼望去似无尽头的公路,只有一辆车行经而过,在遍地黄土的砾漠上,处处可见一丛丛低矮的绿草。

天苍苍,野茫茫――在丝路上,唯一难得看见的,就是风吹草低见牛羊(刮得人皮痛的强风倒是不少,在甘肃西境见过几处风力发电厂)。

面对一望无际的荒漠,与面对无边无垠的大海,都布同样的感想――人之于世间一切,何其渺小;然渺小如斯,却对这个世界有着莫大的影响力,而这些影响力多半是无意识的破坏与自以为是的建设。

人类,何苦用自己的标准去丈量大自然?我不懂。

在面对大自然时,身而为人,是应该要虚心低头、俯首称臣的――站在黄砾遍地的荒漠上,这样的想法不时出现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古老的长城――在山海关与嘉峪关之间,在河西走廊的一隅――像个得不到大人注意的孩子,寂寞地度过数百年,独自无言地长大、老朽,最后仅剩断垣残壁。

当车辆穿梭柏油铺成的公路时,它只是一道眨账即过的残影。

坐在车上的我这么想时,就觉得有点难过,独伫在漠地上,安静地环顾四周时,就有想找到什么的念头。

到底想找什么?我不知道,仅知在我的身体里有一种无法形容的空洞,深深地烙在意识当中,我感觉得到它的存在,却不知道它以什么样的形体或名称存在,我只能盲目地寻找。

然后发现,想找到什么东西的念头不单只有我有。

任何人在孤独的瞬间,或多或少都会流露出我想找到什么、我知道我要找些东西或我不知道我要找什么诸如此类的茫然神情。

人生,总会找到一些东西,而找到的同时,总会伴随着不自觉或有所意识到的失去。

手得与失去,意思类似于取得与舍去,如光与影,总是并存。

仔细一想,就觉得人似乎经常在两种极端对立的事物中间生活着,在这模糊不清的灰色地带中过着抉择的生活,不断游走在两端之间,度过人生百年。

大习惯独处吟思考这些形而上的问题,一开始想,思绪就像决堤似的,狂奔急泻,拍照时、走路时、吃饭时……无时不想,明明知道这些想法对于现实生活并无实益,但还是忍不住投身于似虚若无的问题之海,在其中载浮载沉,所以一出门旅行,我就像掉了脑袋似的,变成一个四处晃悠的小笨蛋。

幸好啊幸好,天公疼憨人――而我落的程度近乎毫无自觉的愚蠢,让天公担心我不小心半路失踪,所以在我旅行时,让我遇上善良体贴的阿姨、姐妹们。

姐姐们,是去年在埃及相识的旅伴,今年再度同游中国,是难得的缘分――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我想我至少修了五十年,才得以与姐姐们相识,感谢上辈于的修行(双手合十)。

两位可爱可亲的阿姨,是这趟丝路行初次相识的长辈,一路上的照应与温暖,经常让我忍不住上前撒娇磨蹭――好吧,我必须承认,我的心智年龄只有十岁,还是个爱撒娇的小鬼。

再度相逢的旅伴姐姐、初次相遇的可爱长辈,让我在这一路上,在相处交谈的过程中,化身为一块海棉,不断不断吸收透过大家的眼所看见的那些――我未曾看见或不曾接触的世界与想法。

因为有你们,我安心了,在这趟旅行中继续我掉脑袋似的失神要蠢、晃晃悠悠的多愁善感,以及恍恍媳惚的天马行空。

偶尔,在良心发现的时候(或者该说是感应到达在台北埋首工作的美丽编鳊那媲美贞予、令人打从背脊发寒的怨念时),想着接下来自己想写些什么故事给知道我、认识我的读友们。

是的,我安心地漫天恍神,在浑沌的思绪中寻找着连自己都无以名之的抽象存在,仓婪地汲取旅途中良师益友所给予的一切一无论是奇形或无形的。

然后,我想到了找。

是的,就是找――这是此一系列的主题。

我们总是在找寻什么的,不是吗? ,但请别担心呵!别因为我的序,误以为自己阅读的是一本伪言情小说;相反的,当你(你)翻开下一页,阅读这本新开系列的故事时,我希望能在一分钟内逗出大家发自丹田的大笑。

当这本书与各位见面时,已是新的一年。

新年到,以一声大笑为二OO五年拉开序幕,大家以为如何?衷心的祝大家新年快乐。

笔于二00四。

十二。

六楔子眼透柔和、鼻若悬胆。

、唇抿微笑,神态间尽露普渡众生之慈悲。

呵,这名玉匠雕工之巧,当今怕是再也找不到胜出者。

美,真是美!深幽取静的园林池心凉亭中,身着一袭清白锦缎袍的男子凭栏而坐,两手托捧半臂高的白玉观音赏玩,啧啧地赞叹有声。

赵福,你说这尊自在观音美不美?男子目不转睛凝视着手中观音,边询问随侍一旁的家仆。

啊?赵福回过神,定睛凝视主子手上的白玉观音。

他是外行人,看不出什么门道,只能跟着主子喊喊热闹,顺便送上几句奉承话以保前程。

三公子的眼光向来独到,能让您说美的宝物定是世上极品。

男子勾唇,绽出自信十足的俊雅微笑。

除了雕工独具,你知不知道这尊观音还有哪点让我着迷?他哪知啊!赵福瞪着年轻主子手上的白玉观音。

一脸苦恼。

一小的见识浅薄,只知这观音是玉雕的,至于让三公子您着迷之处……小的实在不知道。

呵呵……男子扬掌珍爱地抚过观音玉身,显然家仆的无知逗乐了他。

玉有所谓君子五德之说――色泽温润是为仁,表里一致是谓义,声脆清畅是日智,宁折不弯则为勇,断口无锐、滑腻不沾是为洁――仁、义、。

智、勇、洁,乃君子五德――呃――赵福听得一头雾水,玉是玉,君子是君子,好玉能卖好价钱,君子送出去还没几个人要哩!不知道这观音像值多少银两?……尤其,这尊自在观音取白玉中最佳的和阗名玉。

你应该听说过‘色白如割脂’的羊脂白玉吧?小的愚昧,还是头一回听闻‘羊脂白玉’这名儿。

不怪你,这样的宝玉非一般人所能见,我也是头一回见到色泽如此温润的羊脂白玉,不知道我爹是从何处得此珍品。

回头要问问他老人家。

未多时,接连池心凉亭与园林石径的曲桥,由远而近传来朝气蓬勃的稚声吆喝――三――哥――啊――砰砰砰砰……红衣少女的脚步声凌乱地逼近凉亭,双臂大开,准备从后头揽抱住最最喜爱的三哥。

看见来人,赵福心头顿生不安,连忙急喊:四小姐,不要――惨叫的啊声还未落下,叩、扑通之声已先后响起,白玉观音摔得身首分离,头部滚了几圈留在亭里,残身扑通沉人池中。

名为自在观音的稀世珍宝从此再也自在不起来了。

凉亭里的三人望着仅存的观音头像,脸色惨白如羊脂,其中,以凭栏而坐的男子为最。

这、这这这、这是他私自从爹的书房偷拿出来的……惨了,这下怎么办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