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兰见李雅儿话虽说得得体,只是她抓着裙角的手,却在那里战抖着。
杨兰应了一声,冲小姐使一个你放心吧的眼色,便穿过众人,莲步轻移地向舞池中央走去。
杨兰可是近来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的新闻人物。
一时之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她。
一会儿,众人又不约而同地打量坐在一旁的常林,见常林面色如常,不由得交头接耳起来。
杨兰感觉到自己的心怦怦直跳,她慢慢地走到舞池中央,对着太子福了福,脆生生地道:奴婢杨兰,见过太子千岁。
她感觉自己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平静地说完这句话。
太子道:哦,是你啊!他一眼就认出她来了,不由地笑了笑,你会什么,说给本王听听?杨兰恭敬地道:那奴婢就为太子殿下唱一个曲儿吧。
太子拊掌笑道:好,不过可要唱一首别致一点的,不然的话,本王可不能轻饶你。
杨兰又福了福,应声是,便站在一旁,低眉敛目地唱了起来。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词本来就是唱出来的,不过她与别人的唱法不同,不是按词牌而是根据后世的音乐改编来唱的。
因此,听起来别有一番情致。
她的歌喉本来就甜美动听,不过她在这么多皇子面前,出于妖体本能的恐惧,唱歌时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自然地加入音惑之功。
因此,虽然动听,却未能发挥到极致。
再加上这首词虽然精美,却不适合这个场合的欢乐气氛。
她自始至终低着头,在太子的注目下,鼻尖都冒出汗来了。
太子看了看她,见她小小年纪长得倾国倾城,不由色心大动。
他看得目不转睛,一曲终了才醒悟过来,马上拊掌大笑道:好,果然歌唱得好,人也长得美。
对了,姑娘叫杨兰,是李府的丫头,对吗?见太子这副热络样子,坐在一旁的常林、吴涵和李雅儿皆脸色大变。
常林更是紧紧地握着拳,直握得手指生疼,他右手握着的杯子,也在不知不觉中被他捏成了碎片。
这时,三皇子在一旁懒洋洋地道:大皇兄也觉得这丫头生得好看?当日在建康的时候,她就调皮得紧。
也好,不如大皇兄收了,好好管教一下她。
三皇子此话一出,李雅儿和杨兰脸色惨白,而常林吴涵等人反而脸色好转。
太子阴沉着脸看了三皇子半天,忽然哈哈一笑,一个小丫头而已。
算了,你退下吧。
杨兰应了一声,连忙退下。
当她站在李雅儿身边时,才发现自己出了一身冷汗。
此时,李雅儿仿佛才反应过来一样,惊喜地啊了一声。
八公主则满眼恨意地看了她一眼,心里嘀咕着这小丫头真是神通广大,居然还牵扯到了三哥。
她目光一寒,心想不能就这么便宜这个骚狐狸!因此而欢喜的人显然不止是李雅儿。
那边的常林虽然没向这里看一下,但他的脸色一扫刚才的阴暗变得明亮起来,使得他玉雕一样的外表更让一众女子看得春心荡漾。
放松了心情的杨兰和李雅儿,觉得时间过得飞快。
当她们回到李府时,李雅儿终于忍不住,抱着杨兰跳了起来,杨兰也是格格直笑。
李雅儿道:太好了,兰兰,常林他们现在应该很开心。
她看了看外面,可惜太晚了,不然真想找到他们一起庆祝一下。
杨兰在旁边道:明天再庆祝也一样啊。
第二天一大早,李雅儿杨兰两人就见到前来李府的常林和吴涵,两人本来还笑嘻嘻的,一见他们脸色凝重,不由吓了一跳。
落座之后,常林道:雅儿,先让杨兰到外面坐一会儿吧。
李雅儿问道:为什么?出什么事了?吴涵道:昨天,幸好三皇子及时开口,让太子以为杨兰是三皇子的人。
不过,这事经不得仔细推敲,我们怕太子一旦发现真相,便会叫人把杨兰带走。
所以现在最安全的办法,就是让杨兰恢复她的平民身份,那样,太子就不好直接威胁李府而让杨兰进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