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青儿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钱被应氏收进怀里,半天没有回味过来。
这应氏还真是不客气,说是有钱就还,不过是说给外人听的,谁知道还会不会有归还的那一日。
现在钱都被应氏拿走了,姜青儿真的是欲哭无泪啊!待众人散去,王大成也是扯着失神的姜青儿回去了,这次损失这么大,待她们回去之后,王大成估计是不会給姜青儿什么好脸色了。
应氏将姜青儿拿来的银子好生藏着,之前说是给姜老汉,但现在说什么都不肯了。
毕竟姜老汉和姜青儿那边更亲,要是姜青儿什么时候从姜老汉那里把钱拿了回去,他们都不知道。
应氏将钱藏好之后,让姜小三套车。
一直默默无言在一旁看着的姜来子心中升起一丝不对劲,连忙问应氏这是要去哪儿。
应氏斜睨了姜来子一眼,没好气的说道:还能干什么?小右的病不用看啊?我啊,现在就回娘家借些钱给小右看病!说完就进屋收拾东西,姜来子跟着进屋,关心道:小右昨天还好好的,今天怎么了?应氏边收拾边冷淡的回答道:头上这么大的几个包,到现在都没好过。
说完就背上行李,将姜小右抱在怀里出门去了。
姜小右倒是不说什么,自己头上的包确实很痛,身体确实很不舒服。
若是一直拖下去,留下什么后遗症就不好了。
姜来子想要跟上去,却被应氏给拦了下来,说是车里头做不下了。
姜来子往车上看了一眼,应氏加上姜小三姜小左姜小右全部在上面,确实是坐不下了,只得下来。
看着牛车越走越远,姜来子感觉心里头很不是滋味。
这娘几个的态度像是将他抛下,有意无意地疏远了他,自己的亲生儿子却对自己这般冷淡,姜来子心里越想越难受。
待从应家借钱,应老汉一听自个儿外孙女头上的包还没好,连忙摸了一摸。
这不摸还好,一摸差点吓他一跳,头上的包经过一晚上,不仅没变小,反而越来越大了,现在已经鼓得像个小馒头一样了。
应老汉连忙带着姜小右去大夫家,大夫看了看,说道:这里面,怕是堆积了淤血啊。
应氏听了很是着急,问大夫这淤血要怎么去除。
大夫示意应氏不要着急,从医药箱里掏出一把针,我现在给她扎针,只要及时将淤血清除干净就好了。
而且你看这孩子这么烫,还在发着烧呢!等会儿给她开几幅药,记得回去喝了就没事了。
应氏听了连忙点头。
而姜小右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大夫的那些针上面,古代的针,不知道扎下去疼不疼。
那老大夫看姜小右一直盯着他的针看,以为她害怕,以一种对小孩子说话的口吻很是温柔慈爱地说道:小右不怕啊,一点都不痛的,病好了就可以玩了。
姜小右觉得有些好笑,好多年没人这么和自己说话了。
毕竟前世的她已经过了这样被哄的年纪了。
大夫见姜小右不像寻常孩子一样看见针就哭,反而笑了起来。
心中越发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女娃了。
看完大夫,因为此后每天都要去大夫那儿看看伤势,只到痊愈为止,姜小右几人直接跟着应氏在应老汉这里住着了。
应老汉生了又三个儿子,应老大应老二和应老三,老大媳妇便是杨氏,老二的媳妇是王氏,老三媳妇是吴氏。
经过姜小右的观察,这老大老三媳妇都挺好相与的,唯独老二媳妇王氏不是盏省油的灯。
一大家子人都住一块儿,回到应家之后,杨氏很是欣喜地让应老大去买点肉,给姜小右补补。
毕竟许久没来,杨氏与应氏原本关系就好,加上这几个孩子,杨氏很是喜欢,所以当然要好好款待。
应老汉的媳妇何氏,也就是姜小右的外婆,见到这一幕心中也很是欣慰,妯娌和睦是她最想看到的,只可惜应氏那边却是那副模样。
王氏知道自家婆婆的脾气,此时也是表现出一副乖媳妇的模样。
看着应氏这么多人住回来,又要花钱买肉宴请这么大一家子,虽然有些不开心,但也不敢多说什么,毕竟这家还轮不到她来做主。
妹妹这么久都没回来了,今晚可要准备一桌子好菜才行!这次可要多住几日才行!王氏嘴里兜兜地表示欢迎,但眼神却没有嘴上说的那么热切。
应氏好歹也和王氏认识这么久,她哪门心思应氏再清楚不过了。
晚饭间,应氏提起了今日姜青儿的事情,王氏替应氏抱怨道:这姜青儿啊,家里头肯定有钱,只不过肯不肯拿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谁都知道她最是小气,即便是自个儿亲闺女,也不一定拿得出钱来。
应氏回道:是啊,不过好在她这次倒是出了一点钱,本来我看她也只是拿钱来假意意思一下,我看她不过眼,就直接把钱给收了。
她并没有想把其中过多的细枝末节讲出来,就算说也说不明白。
王氏一听,感情应氏已经收了姜青儿的钱了,不禁有些眼红,但眼红归眼红,这些银子跟她没有半毛钱关系,她是怎么也拿不到手一分一毫的。
也许因为是有了自知之明,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倒是安静了不少,吃过了饭,一家人又围在一起聊天。
话题转着转着,又转到了姜大丫打碎玉头面这件事情上。
姜小右看此时终于回到了正题上,就干脆将自己想说的说出来。
姥爷,这次的事情,麻烦你们了。
现在我们欠了胡家八十多两银子,我的想法呢,就是现在就凑钱把这八十多两给还了,不然总担心胡家的人上来找麻烦,到时候再慢慢还大家的钱。
姜老汉敲了敲自个儿的烟杆子,看了姜小右,问道:还需要多少?姜小右认真道:二十两。
二十两?王氏一听这数字就差点跳了起来,这么多的钱从这么个小屁孩嘴里说出来,王氏都不敢相信,在她看来,姜小右才八岁,对银子基本的概念都不怎么清晰。
应氏让姜小右来说这件事,明显就是故意的。
但她不知道的事,应氏还没来得及告诉姜小右她的打算,就被姜小右提前提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