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三最先试了一口,喝完姜小三就感叹说:还是姜小右法子多,这西瓜酒很不错,可以拿出去卖。
应氏也试了一口,赞叹地点点头。
姜小右看见大家评价都不错,就决定开始大规模制作。
应氏却提了一点:给咱们这酒起个名字吧!姜小右一拍大腿,自己这么就忘记了这一茬呢?要想不让人模仿着酒,他们就要做点保密工作,除了采购就是酒的名字了!之前他们没有想到这一点,青梅酒就叫做青梅酒,这么快出现模仿的人可能也跟这有关,这次他们要学乖一点。
姜小右赶紧赞同说:还是娘想的周到,咱们要起个名字,不能就西瓜酒西瓜酒地叫,这样子让人听了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姜小三一听来了兴趣,想了一会提议说:要不叫红绿浆怎么样?这酒液是红的,这里面的果肉是绿的……没等姜小右说话,姜小左就先嫌弃了起来说道:这名字不行,不够响亮,咱们要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才能打响招牌!姜小右想了一会觉得也是,这名字好听喝得人就多,于是姜小右提出要求说:咱们啊,不止要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而且还要文雅好听,这样子那些大户人家才愿意买!姜小左想了一会提议说:不然叫红翡翠怎么样?姜小右却突然有了灵感说:叫翡翠红浆怎么样?应氏却觉得还不够好听,帮他们改了一点说:叫绿玉紅翡吧!大家一听纷纷赞叹说:好听好听!姜小右尤其开心,这应氏原本大字不识一个,这会却能起一个文雅的名字了,这一切都是她教出来的,姜小右特别有成就感。
姜小右搂着应氏夸道:咱们娘真厉害,比我们起的强多了,娘亲念书真厉害。
应氏听他们夸自己有点不好意思,可心里却是十分开心的。
这西瓜酒的名字定下来了,下面的事就是如何分销了。
另一边姜来子这边也开始着手准备酿酒,姜来子一开始想着,家里还有地要种,可能没有人手和时间来酿酒。
但又看着姜家已经开始酿酒,又想着酿酒卖酒的钱能挣不少,说不定就算是家里的地少种点,也能挣回来,无论如何,大抵也是不能亏的。
更何况,手头已经有了点树苗,过段日子结了果子,也能省着钱。
姜来子想到果子,心里想着也不知王大成能不能到外面去买来青梅。
心里一时有点怅惘。
他算了算手头的钱,家里现在没有多余的房子用来酿酒,得雇人搭几个棚子和简易房。
这工作要技术,还费劲儿,姜来子若是雇人来做,得去市场那边招人才行,而且大工头实在是太贵。
姜来子想着,自己年轻时也干过类似的活,再加上个王大成,也差不多够了。
这雇大工的钱便能用来雇一下短工来种地。
姜来子想了一会儿,隔壁王家老王头前两天一起吃茶时提过一嘴,最近家里活儿少,养的长工晌午头子一过就没什么活儿要做了,下午总是闲着,又因为之前说好了包吃包住要干一段日子,也不好辞退。
老王头因为这事絮絮叨叨了好久。
于是姜来子决定去隔壁王家借一些长工,帮着家里种地,预算上就能再省一省。
后面把自己家里种的烟再多给老王头送一些,再给些种子,就算还了人情了。
老王头烟瘾可大着呢,自己家里种的烟又是一贯的好,乡里乡亲的都眼馋着呢。
姜来子说干就干,借了两个长工,先是带着他们去市场买了搭棚子的材料,长工里有个姓李的小伙子,一早就认识姜来子,但也不熟悉,这嘴可甜,看着姜来子说要自己来搭房子,连连称道佩服,姜来子心中不念有些得意。
虽说是才春天,中午的太阳倒是热得很,姜来子也是一把岁数了,跟着两个大小伙子一起把棚子搭了个差不多,已经是两天之后了。
姜来子擦了擦额头的汗,觉得热得很,舀了瓢水喝了几口,觉得浑身都有点痛。
这边姜来子坐在地上看着两个长工收尾,便看见王大成赶着车进来了,才刚到院子门口,王大成就看见了姜来子,连忙高喊道:东家!!我买到青梅了,价格也正是合适!!姜来子喜出望外,连忙起身,架子车上有一排筐篓,上面盖着灰色的破布,姜来子掀开看了看,都是成色不错的青梅。
姜来子问道:大成,这些青梅真好啊,大概花了多少钱?王大成对着姜来子比了个手势,姜来子道:那不算贵,这青梅成色好!我们到时候酿好酒也能卖个好价钱!大成啊,这一趟辛苦你了,来,今天晚上咱们做顿好菜,好好喝两盅!大成听到,心里美得很,便打了包票:东家放心,我肯定能帮着您把这青梅酒酿得明明白白的!第二天姜来子和王大成起了个大早,收拾了新搭的房子,把用来酿酒的米炒熟晒干,着手准备酿酒。
姜家搭了新棚子的要酿酒这事早就传了出去,又是去市场买材料,又是去借长工,隔壁家老王头也没什么瞒着掖着的,直接跟人说了姜来子这是要去酿酒了。
这话自然也传到了姜小右耳朵里,她也听说了王大成在市场收购了不少青梅,姜家若是真的酿出了不错的青梅酒,对自己这边无论如何都是个不小的冲击。
于是姜小右便想着要亲眼去看一看姜家怎么酿的酒。
姜小右没告诉应氏,直接自己走着去了姜家,她自己躲在姜家院子门口,看着王大成把新鲜的青梅直接放进了酿造酒的大缸里,心中想到,这青梅本该是晾晒成干之后再一起放进酿酒缸中的,怎么这王大成直接将新鲜的青梅放了进去?若是如此顺序,姜家酿出来的酒必定味道大打折扣,定是和自己的酒没有任何竞争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