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家有女会酿酒 > 第234章 圣旨

第234章 圣旨

2025-03-21 19:04:21

姜小右很满意姜家这种夹着尾巴做人的状态,也就不提那个赶他们出村子的事情了,毕竟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真要是赶走他们,一转脸他们又回来报复,那可就糟了。

就像现在这样子,姜家人一不老实就拿赶走他们去吓唬姜家,效果又好,又方便。

姜小右觉得没必要多生事端了。

转眼到了秋天,应氏看着果子收成不错,终于能歇一口气了。

算算日子,姜小右已经十三了,转眼就要嫁出去做人媳妇了,应氏向来觉得亏欠了这个女儿很多,这会就想着多给女儿攒点嫁妆。

应氏就把姜小右喊过来说:小右啊,算算年纪你也快要出嫁,咱们家要多做几床被子备着了!姜小右一向不想面对结婚这件事,尤其是在一个封建社会女人没有人权的地方结婚,就推脱说:这么着急吗?不是还有一段日子?应氏只当姜小右害羞了,就解释说:有的人家嫁女儿只是拿几床旧被子翻新充数,但是咱们家哪能啊!我想着乘这会市面上的棉花刚刚拿出来卖,给你买一点北边的棉花,咱们自己找人弹。

应氏喝了一口水接着说:还有那,那被子的面料我想用绸的,好的绸缎不好找,咱们要找一阵子。

被面还要绣花,百子图和五子登科图都不好绣,这也需要时间吧?应氏搂着女儿说:你算算,现在开始准备都忙得很,对吧,可不是要准备起来了?姜小右不想拂了应氏的一番慈母心肠,就说:那你准备着吧,有什么需要的跟我说,您别把自己累着就是了。

应氏点点头答应了。

应氏这边忙着绣花做被子,那边应家却迎来了一群不同寻常的客人。

县太爷带着官兵到了应家庄,直奔应家而去,村民们哪里见过这个阵势,纷纷躲回家,紧闭门窗,生怕自己惹了谁。

刚开始应大郎也是丈八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县令怎么亲自来了?但是来者是客,应大郎还是出面把县令迎进去了。

谁知道县令一看见姜大郎就说:你们赶紧收拾一下,一会有圣旨来,你们家要当皇商了!应大郎知道事情紧急赶紧问:这该怎么收拾啊?我们小门小户没见过这些!县令比应大郎还着急,拉着应大郎就去了院子中央说:我就是知道你们不会接圣旨才来的,你们先把大门全开开,在院子正中间摆个香案!还有全家人带着仆人都要来院子里候着!等传旨的大人念完圣旨你们就跪下磕头!一个人上去把圣旨捧下来!还有,接了圣旨以后不能弄脏不能损坏,要供起来,最好供在宗祠里!县令生怕他们弄不懂出事连累自己,说了一大堆。

应大郎经过最初的慌乱之后就镇定下来了,一挥手说:走走走,咱们赶紧按着大人说的做!县令看他们态度端正,脸色终于缓了一点。

等他们收拾完没多久,传旨太监就来了。

一念圣旨才知道,原来皇上是要他们年年贡酒,这可是一件大好事!毕竟皇上爱喝的酒,达官贵人肯定也爱喝,他们家一下多了好多买主了!应老汉喜不自甚,赶紧带着全家磕头谢恩,然后上去把圣旨捧下来。

应大郎想着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于是赶紧恭恭敬敬地请传旨太监和县令喝茶:两位大人舟车劳顿辛苦了,咱们乡下没什么好东西,但是胜在东西新鲜,请二位大人坐下喝口茶再走!那传旨太监看应大郎挺上道就说:好,县令,咱们一起喝口茶吧!应大郎见他们答应了,赶紧领他们进屋坐。

这边何氏看见两个大人物来喝茶,不敢怠慢,把自己家最好的茶叶泡了,还拿了点姜小右做的月饼呈上去。

传旨太监知道乡下人家哪里有好茶喝,就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解解渴就放下了,转眼扫过那盘月饼有点好奇问:这白色的糕饼是什么还挺别致的!应大郎赶紧介绍说:这是冰皮月饼,我外甥女弄出来的,大人您试试,还算不错!听说是月饼县令和传旨太监都来了兴趣一人拿了一块吃起来。

传旨太监吃了一口就赞叹道:这饼不错,馅料还是水果做的,挺有趣的。

县令也是连连赞叹。

听到他们二人满意,应大郎的心总算放下了,回屋包了两个红封给了传旨太监和县令,说是茶钱。

两人也不客气地收了,拿了钱两人就告辞了。

应大郎送走他们之后总算是放心了,这件事应该挺顺利的。

回到屋,却看见应老汉皱着眉头坐在客厅里,几个儿媳和儿子孙子也一起等着。

应大郎不知所以问:爹,这事不是很顺利吗,怎么还皱着眉,这是喜事啊!应老汉叹了一口气说:我看了圣旨,皇上要的是你妹妹酿的果酒!应大郎知道这件事有点奇怪,怎么要应氏的酒却让自己这边成了皇商?应氏算是外嫁女跟应家从法理上来说不算是一家人了!应大郎自言自语说:这圣旨应该给五娘啊,皇商也该五娘来当!这话让几个媳妇都吓坏了,生怕应大郎把皇商的名头让出去!这应氏是皇商跟他们可没有关系,但是应家是皇商他们和他们的儿女才能受益。

杨氏看着应大郎和应老汉都皱着眉,害怕出事就说:可能皇上以为酒是咱们家的吧,再说了五娘也算是咱们家人,这圣旨也不算错!吴氏也说:咱们去跟五娘买酒就是了,有钱一起赚,好事啊!媳妇们都害怕应大郎和应老汉为了女儿把皇商的头衔让出去。

何氏看着他们吵吵闹闹也只能说:这样吧!咱们多给五娘酒钱就是了!应老汉只能同意。

毕竟现在传旨太监已经走了,他们也没地方问这是怎么回事。

这会却又人敲门,应家众人只能先放下疑问去开门。

原来是左岭有舍过来探听消息,应老汉只能说:蒙皇上赏识,我家的酒成了贡酒,刚刚是来传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