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几个儿子没心思,但是那几个媳妇呢?为自己争取也算是人之常情,那几个媳妇跟五娘可没有血缘更没有一起长大的情分,要是挑拨起几个儿子去排挤五娘可怎么办。
这皇商落在应家头上就算了,要是以后几个儿子和儿媳联手不让五娘挣钱,他九泉之下都不会安心的!现在让大家知道,他们家能变成皇商全赖应氏,这样子,以后几个儿子和儿媳想对五娘动手,旁人的唾沫都能淹死他们,这样子也算是给五娘上了保险。
应氏当然明白了应老汉的用意,这样子她被冯秀才挑起的不甘愿才下去了一点。
应老汉的慈父情让应氏安心,可是落在几个儿媳耳中确实另一个样子了。
王氏和杨氏听了纷纷攥紧了帕子,不约而同地想到:现在老头子就这么偏心应五娘,以后还得了?只怕钱都要被应五娘赚去了,他们只有一个皇商的名头没钱有什么用?不行,要想个办法讨一讨老爷子的欢心,这钱可不能全给应五娘,这样子他们忙活半天全给别人做嫁衣了!思及此,杨氏和王氏心里有了定论。
这顿饭一吃就吃到了正午过去。
到了下午,不少人还存着跟应家攀交情的心思不肯走。
刚好,这给了王氏和杨氏机会!之间王氏特意端了一杯茶给应老汉说:公公喝茶,这天有点热了……还没说完话就被杨氏打断了,杨氏哪能让王氏赶在自己前头?于是杨氏就拿了一把扇子给应老汉扇风:公公,这风可够?跟应老汉说话的人有点尴尬,仿佛这是自己不顾应老汉的身体拖着他说话一样,只能先告辞道:您这儿媳妇……真是孝顺啊,您忙,您忙,我先告辞了。
应老汉有点尴尬只能先客气说道:慢走慢走,今天人多,招待不周明儿再来吃饭。
等人一走就转头呵斥两个媳妇说:你们这是干什么?有这么做的吗?赶紧去帮你们婆婆,以后再敢这样子就给我滚出门!应老汉甚少生气,但是一家之主的权威很重,这会王氏和杨氏被呵斥了,很是害怕,只能先走了。
但是她们两暗暗对视了一眼都看出彼此的心思:既然这样讨好不好就换一个方法,反正不能让应五娘拿走钱!应氏在旁边自然看到了两个人做的事,应氏也是冷哼一声:这两个蠢货,之前也没见她们多孝顺老爷子,怎么这会就上赶着献殷勤!真当我不知道吗,还不是刚刚老爷子那番话让他们害怕了,生怕老爷子多给我钱?可惜那两倍价格老爷子已经定下了,任你们怎么讨好也没用,老爷子还能不帮着我这个女儿去帮着你们这些儿媳?应氏也是对王氏和杨氏越发看不上了,蠢就算了,还什么都写在脸上,这样子的人能干成什么事情。
倒是何氏目睹了刚刚的一幕,这会见女儿冷笑,一想就知道是什么事情,何氏不害怕儿媳,但是害怕女儿跟儿媳交恶。
毕竟她和应老汉这么大年纪了,以后还能管几年?他们一走,儿媳要是挑唆着儿子跟应氏斗,吃亏的不还是应氏吗?于是何氏就想着缓和一下应氏和嫂子们的关系:你嫂子也是不顶用,心疼你爹也不找个好方法?你别跟他们计较,她们啊,除了蠢一点贪一点以外没什么不好的,好歹没什么狠毒的心思。
应氏不想让何氏操心,就跟何氏说:我知道,我跟她们计较什么?娘,你可教教她们吧,咱们家现在打交道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她们这样不顶用,以后可怎么办啊?应氏自然也要给王氏和杨氏上点眼药。
何氏知道女儿的心思不戳破,但是一想,应氏说的也有道理,今时不同往日,这样子不上台面的媳妇是不行的!何氏打定主意要好好教育一下媳妇们。
这边应氏正忙着给嫂子上眼药,她不知道那边姜小三却给凤娘拦住了。
起因是一个荷包。
今天,姜小三为了好看挂了一个荷包,当时左选右选,选了一个姜小右做的藏青色的,绣了兰草祥云的荷包。
姜小右的绣工不好,但是胜在会画图,而且画的图案比较别致,故而姜小三一直特别喜欢这个荷包。
坏就坏在这里。
凤娘看见姜小三带了一个她不认识的荷包,就以为姜小三不喜欢她绣的荷包,或者,干脆说姜小三就不喜欢她这个人吧!一想到这里,凤娘就觉得都十分伤心,凤娘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跟着兄弟们也识了几个字,一句:君若无心我便休。
还是知道的。
于是,凤娘想找姜小三当面问个明白,只是这个事情要瞒着应氏。
这个该怎么办呢?凤娘一直留心着应氏的动静,一看见应氏去跟何氏说话了,凤娘就赶紧去拦住姜小三。
姜小三看见凤娘拦住他也有点紧张,他知道凤娘给自己送了一个荷包,也知道这年头女子送荷包给意中人当定情信物的习俗,只是凤娘他一直当着妹妹一般看待,这份心思他无法回应,既然无法回应,就只能拒绝了。
姜小三就站定,等着凤娘开口说话。
凤娘也有点不好意思,手上一直揪着帕子,一边期期艾艾开口问:我的荷包你收到了吗?姜小三想着要拒绝凤娘,但是要不露痕迹地拒绝,不然凤娘会伤心,这样子也是他不欲看到的。
见到凤娘直接提出了荷包的事,正中姜小三下怀,姜小三赶紧回答说:收到了,我一直想着怎么还给你……凤娘一听姜小三想着还荷包给自己,眼睛直接红了,低着头,默然无语。
姜小三见凤娘伤心了,有点不忍,但是事已至此,只能干脆立断了,于是姜小三继续说:我荷包已经很多了……凤娘还以为姜小三只是真的觉得荷包够多了,还天真的想:是不是小三表哥他不知道送荷包定情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