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家有女会酿酒 > 第367章 终究会回来

第367章 终究会回来

2025-03-21 19:07:44

等姜大丫将孩子哄睡着了,应小二还是一言不发,姜大丫见他脸色难看的厉害,就要婆子将孩子抱下去,抱着应小二的胳膊撒娇,小二哥,现在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时候!婆婆肯定舍不得你,也不会怪你,她肯定想要我们回家,但是有那么多人压着,就没办法说了,要不你回家求一求,我们一家就可以回去了!应小二的眼前浮现出应老大训斥他的样子,想起那一巴掌,脸上依旧火辣辣的疼,就算娘可以原谅他们,爹却一心都偏到了应氏那边!你不能为了面子就硬挺着啊!就算你不考虑我们娘俩,也要考虑你以后的仕途啊!要是这一次落榜,那你又要耽搁三年啊!那姜小三肯定已经给他铺排好了,如果你不回去争取,家里的心思就都放在他身上了,他肯定就考中了!姜大丫在一边添油加醋的说着,她就不信那姜小三刚上学没多长时间,就顺风顺水的一直向上,应小二心中会好受。

应小二死死攥着拳头,考虑了很久,最终握住了姜大丫的手,眼睛中带着坚定,我们一起回去,娘肯定不会不要我们的!加上还有儿子,娘肯定会同意我们回去的!姜大丫笑了,扑倒在他的怀里,好!为了你要我做什么都可以,如果娘他们不接受我,我……我就去村头的老屋里,只要你能考中……应小二亲吻她的嘴角,不要说傻话!我走到哪里都要和你一起!姜大丫回应他的吻,两个人迅速滚在一起。

第二天,两个人早早起来带着孩子来到应家。

杨氏见儿子回来,放下饭碗就冲了出来。

娘!应小二红着眼,跪在地上。

杨氏将应小二抱在怀里,嚎啕大哭。

应家人都吃不下去了,应老汉脸色铁青。

应老二开口,爹!小二这是知道错了,我们还是要他回来吧!应老汉沉着不说话,要是应小二真的知道错了,就不会带着姜大丫和孩子一起回来!一家人就那么坐着,没有人敢说话。

应大郎忍不住了,站起来出么,家里没有新酒,比不过应氏,皇商的位置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不是他们的了,姜小三还要继续向上考,应家只能将寄托放在应小二的身上了。

应小二先是问了家里的情况,并没有直接说要和姜大丫带着孩子回来。

杨氏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家里一团乱,皇商……皇商……应小二立即感觉出来时事情不对劲,娘!家里到底怎么了?皇商怎么了?应大郎过来劝说,娘!她们家现在不给我们说新酒,等姜小三再高中,到时候高攀上一门好亲事,皇商肯定就不是我们的了!只要小二考中,咱们家就多了个条件和她们家抗衡。

闻言,应小二意识到什么,姑姑……姑姑家要抢皇商?杨氏不说话,当做默认了,她当然希望儿子回来,一家团圆,但是她不能接受姜大丫那个儿媳妇!见杨氏默认,应小二眼中闪过恨意,立即哀求杨氏同意他们回来,娘,现在家里正是要一家团结的时候,我知道大丫有的事情做的不好,要娘误会了,但是她是我的媳妇,是孩子的亲娘啊!看着儿子跪在地上哀求的样子,杨氏的心情纠结的厉害,渐渐的心软下来,小儿子离开的这段时间,她又何尝不是过的煎熬?应大郎知道杨氏舍不得应小二,想要应小二回家,但就是害怕家里不同意,带着应小二去求应老汉和林氏,要应小二和两个老的说大比多重要,姜大丫已经娶进门了,但是有了儿子,还是应家的血脉。

姜大丫也跟着一起,跪在门外哀求。

应老汉坚持,你既然当时说了自己靠自己,说到做到,应家已经和你分家了,绝对不可能帮你!应小二还是有点骨气的,见应老汉还不肯改变的样子,直接告辞起身离开。

杨氏在他身后哭喊,小二!应小二眼眶中满是泪水,带着姜大丫给杨氏磕头后离开。

杨氏想追,但是没办法追,只能含泪站在门口看着儿子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

应老汉要人们都离开,自己坐在椅子上,脸色难看。

而另一边应氏也在担心这个问题,你姥爷会要他们回去吗?姜小三思考着看她,说不准,就算姥爷不同意,大妗子肯定会心软,到时候姥爷还是会尊重大房的意思,要不大房就该不满意了。

你的意思,姜大丫迟早都会进入应家?应氏想起来就不爽。

应小二已经将她娶进门,分家出去还是一家人 ,咱们管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要不以后连带我们都要怨恨了。

陆天启在一边劝说应氏,虽然是娘家,但也不能事事参与。

应氏不愿意,但陆天启说的是事实,什么也说不出来,他们肯定是要应小二高中,和咱们家抗衡呢!她现在算看清楚了,大房只能在事情上压着人家 ,人家只要比他们好了,就得想尽办法的和人家比!姜小三也赞同陆天启说的,劝说应氏,今年家里没那么大压力,我平常就都在县城里了,娘要是在家没意思,就去和太太们聚聚,也可以去葡萄地住上几天。

应氏不情愿的点头,不管就不管,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作去吧!只要不算计你们兄妹几个,娘怎么样都没事!想起应三娘要成亲了,就思考要给应三娘出多少礼。

应二娘和应小二成亲的时候,都是二十两,应二娘那边还有两块好布料。

姜小右开口,爹娘分开吧,娘给的和二姐的一样,爹也得拿,以前的时候爹不在,现在是一家人了,自然要有点表示。

陆天启夸赞姜小右聪明,好主意!商量好后,几个人就该干什么干什么。

很快就到了应三娘成亲的日子,陆天启和应氏带着几个孩子都过来了。

因为嫁的人家好,过来随礼的人也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