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便是冬至,徐增寿与朱守林约好,冬至百官放假三日,他们三人到朱守林家喝酒。
酒由他带过来,菜由柳芸做。
他还列了菜单让陈洪送过来:松鼠鱼、盐水鸭、红烧肉,四喜丸子。
朱守林一看菜单就皱眉头:这是把芸儿当厨娘呢?大冬天做这么多菜得多辛苦。
到时叫陈宁在外买些回来。
柳芸自到了应天府早出晚归很难有闲时做菜,每次沐休她要睡到日上三竿才起。
她笑道:偶尔做一次,咱们好久没在一处喝酒了。
冬至这天,朱守林带着陈宁先回了朱府,陈宁低声道:大人,今儿那个书呆子恐怕要过来。
朱守林嗯了声:知道,柳大人让肖五妻室为他做了棉服,他今儿来取。
大人,那书呆子心悦柳大人,你放心……朱守林斜了他一眼:自然放心。
你别乱来,若不然你以后定会后悔。
在下有何后悔之事?朱守林冷哼一声,你小子若想得小兰,得罪了芸儿,有你后悔的时候。
朱守林不厚道地想:自己经受那么多才得芸儿之心,你小子也应该尝试一下那滋味。
陈宁追问:大人,在下以后会后悔何事?朱守林不理会他,埋头前行,思量着将自己久不住的房屋怎么整理一下。
他也应给芸儿整理一间卧房出来,喝酒晚了她也能住一宵。
他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吩咐陈宁:你回去叫人将正房的书房移到东厢房去,书房安置一张床,物件全备好。
陈宁咕哝:何必那么麻烦,你俩住在一处得了。
朱守林再次警告他:你给我歇了此心思,再让我听到你说此话,我就告诉柳大人,有你后悔的时候。
大人,说不定她愿意呢。
朱守林冷冷的看了他一眼。
陈宁见大人真要发火了,飞快的说道:大人,小的说最后一句。
你俩都不小了,感情也好,早点男婚女嫁得了,省得夜长梦多。
找个机会问问芸儿,若她同意了就借年下见圣上的机会提出来。
朱守林想着,心里开始充满了希望。
丁显来了柳宅。
柳芸见他气色还不错,让位上茶后问他:丁兄这么久没来,学业很忙?柳弟让陈侍卫送来的策论都是好文章,兄每日除了学业就要阅抄策论,故没得闲。
柳芸听在耳里,心想:自己何时让陈宁送什么策论给他?她问:看了策论有收获吗?大有收获,全是锦绣文章,殿试时能用上。
那就好。
虽然不知道陈宁借她之名送文章给丁显是何意,见丁显有收获,她也很开心。
柳芸让小兰取出装有肖嫂为他做的棉衣棉裤的包裹,她关心地道:丁大哥,离会试没多长时间了,穿厚点别受凉。
你到时去考场,我会为你准备几日的所需用品。
你只要好好考试便是,别的不用操心。
丁显接过包裹感动地道:柳弟,谢谢你。
为兄真不知如何报答……柳芸打断他的话:我俩用得着说这些?我命还是你救的呢。
两人此次重聚才有机会坐下来谈天说地。
柳芸谈自己破的那些案情,丁显谈自己在书院交友学习的事,两人相谈甚欢。
丁显用了晚食才回转书院。
小兰见柳芸送丁显出门后回来,走到她面前轻声道:主人,你见丁举人,大人知道会不会不开心?柳芸偏着头想了一下:他应该会相信我吧。
不过,以后我会少见丁大哥。
她心里想,古人比较保守,自己既然来到这里,就要守此时的规矩。
男女友情这类东西在此时太标新立异,只会给自己与别人带来麻烦。
她还有些担心朱守林一怒之下干掉丁显都是有可能的。
第二日,陈宁前来接柳芸过朱府。
他悄悄向小兰打探,昨日丁显在此呆了多久,两人说了何话。
小兰简单地说了几句:丁举人没坐多久,用了食晚便回书院。
主人说以后会少见丁举人。
陈宁满意地点头:你主人知晓分寸。
柳芸见陈宁与小兰交头接耳,就决定不带小兰过去了,让小兰离这小子远点。
这小子心眼特别多,打着自己的旗子给丁显送策论,下一步恐打着自己的旗子骗小兰了吧。
柳芸随着陈宁出了门,陈宁问:柳大人,你不带着小兰照顾你?不用,留她在家看门。
她转头吩咐小兰:你自己好好在家写字,除了我以外,任何人叫门不开。
小兰乖巧地答应了柳芸。
陈宁带着失望的表情随柳芸走出了门。
朱府在皇城附近,此处皇亲国戚、朝中重臣的院子比比皆是。
这些院子全为御赐,拿着再多的银子也买不到。
柳芸随着陈宁行至一处幽静偏僻之地,前有一条护城河,此处并不是正街。
陈宁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处宅子:柳大人,那家便是。
柳芸环视四周,此处府邸一座连一座,白色围墙一处比一处圈得宽。
陈宁见她四处打量,便介绍:此处全住的是皇亲国戚、朝中重臣。
前面北边是永昌侯府邸,东北有鲁王王府,鲁王还年小没就藩。
大人这所宅子就是过去潭王的王府,潭王就藩后,圣上将此王府一分为二。
一半赐予了刑部尚书王惠迪大人,另一半赐予了我们大人。
说话间两人已到了朱门前,陈宁上前叩门,一名白发男子将门从里打开。
他见是陈宁行礼道:陈大人,大人刚才还在问您。
陈宁笑道:林伯,这位是锦衣卫的柳大人。
他见陈宁身后跟着一名穿黑袍的男子,行礼道:柳大人有礼了,大人在正房等着您们。
柳芸客气地道:林伯,谢谢。
林伯道:柳大人客气。
陈宁问林伯:徐大人到了吗?刚到一会,两位大人正在书房对棋。
林伯在身后目送两人离开,他在打量这名柳大人,朱府除了徐家人,他是第一位来朱府做客的人。
陈宁带着柳芸踏上左边的抄手长廊。
柳芸看此处庭院深深绿树成荫,亭台楼阁假山环绕,恍然间她觉得自己此时仿佛身处在苏杭的某处园林里。
左边抄手长廊的尽头是一道小圆门,进入圆门后是一处小院子,正面是五间的正房,左右是东西厢房。
院子里种着几棵高大的芭蕉树,院里中间用小石子铺有一条道,通往另一道门。
陈宁紧走了几步,他进了东厢房,对两位大人拱手道:徐大人,大人,柳大人到了。
快让她进来,我们三人总算又重聚一处了。
徐增寿欢快的声音传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