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柳案明 > 第11章 生意

第11章 生意

2025-03-21 19:20:19

现在四人同行,柳芸便要两间房。

肖五问掌柜:有没有房间里两张大床的?指挥史可是要自己寸步不离的跟着她。

掌柜点头:一两银子一间。

柳芸摸了一两银子出来,随口问:何处能租到马车?掌柜开心地接过银子,热情地介绍:车行。

若租马车去应天多少银子?那可就贵了,恐怕得三五百两吧。

丁显拉住柳芸:走一个月就到了,何必费那个银子。

柳芸道:你早去还能进国子监念上几个月,若认下几位同窗,以后为官时也有相帮的。

丁显见柳芸事事为自己打算,他眼圈红了,低声道:学生若未订亲多好。

柳芸噗嗤笑了:以身相许?丁显脸红了。

柳芸喜欢调侃他,自己过去从未曾看过一个大男人动不动会脸红。

柳芸对丁显道:丁兄不必介意,我只是看好你有大好前程,投资做生意,以图丰厚回报。

丁显不可置信地问:柳弟如此看好为兄?柳芸偏头冲他玩皮一笑:自然,我会看相,丁兄前程无量。

肖五抱着剑,面无表情听二人谈笑风声,心里想:很普通的一个人,哪值得我监视她。

客栈进来一个头发花白的男子,他走到客栈掌柜面前问:请问,贵店有没有今日破杀夫案的两位客人投宿?丁显与柳芸对视了一眼,客栈掌柜困惑地道:没听说什么杀夫案,本店这几日只住进了这几位客人。

他用手指了指柳芸几位。

那位老者走到柳芸面前,上下打量,激动地问道:是你吗?破杀夫案的神探?柳芸忙摆手:过奖,不是神探,是撞大运。

他自报家门:老夫姓曾,名实,在茶楼听书讲神探如何破了杀夫案,便一家一家客栈寻访神探。

老人家有何事?曾实又是叹气又是摇头:老夫有个女儿,嫁人十载,自去年中秋节后,就不曾归娘家,她母亲春节后去世都没归。

老夫去问女婿,他不耐烦地说:她跟野男人跑了。

现在老夫的女儿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报官后也说是老夫的女儿跟人跑了。

柳芸问:那会不会真是跑了呢?曾实摇头:自己的女儿是何性格,当父亲的最是清楚。

老夫的女儿自小知书达理,贤良淑德,从不见外男。

说她跟男人跑了,打死老夫也不信。

柳芸问:你觉得会是你女婿杀了她?曾实点头,他难过的说:老夫的女儿嫁去十年不曾生育,女婿早就纳妾,仍无生育,他对老夫的女儿百般嫌弃。

既然这样,他为何宁可杀妻也不休妻?女子五十无子才能休妻,或为夫纳妾也不能以无子为由休妻。

柳芸明白了:老人家是想查到你女儿是生是死,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曾实拼命点头:是这样,所以老夫想重金请神探寻女下落。

柳芸有点棘手,这个朝代什么工具都没有,如何查找一个失踪的人。

曾实见她脸上露出不愿意的神情,扑通一下跪了下来:老夫求你了,看在一个做父亲的份上。

丁显忙上前扶了他起来:老人家,这事得寻官府,学生之弟无功名在身,无资格办此类案事。

曾实眼泪花花的恳求道:求你们了,老夫会给你们一大笔银子。

柳芸为难得说:老人家,不是不愿意帮,而是能力有限,帮不了呀。

曾实急切地道:试一试,行就行,不行老夫也不怪你们。

柳芸看了丁显一眼,丁显摇头:不去。

柳芸看看老头子眼泪巴巴的看她自己,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此时,也可能是这样子在四处找寻自己的下落,不见尸体不罢休。

柳芸感同身受便点点头:好吧,我去试试。

曾实见柳芸同意了,激动地连连道谢。

柳芸见天夜很晚,便对曾实道:夜深了,老人家就在此店住一夜,我们明早起程。

曾实摇头指指外面:老夫的家就在附近,你们都住老夫家去吧。

客栈掌柜在旁边听得泪汪汪的,他也劝:你们住他家去吧,帮帮他。

柳芸看了客栈掌柜一眼:你赶我们走,不想做生意赚钱了?掌柜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柳芸对丁显道:丁兄,一个掌柜都如此高义,我们也不用再推辞了。

丁显点头:为兄听柳弟的。

柳芸几人带着包裹随着曾实往安阳镇的南门走去。

安阳镇坐东朝西,东西南北处各有一道门,东门为正门。

曾实就住在离南门不远处的一座二进的四合院里。

一路上听曾老头介绍,他本有一子一女,大儿在战事中死去,现唯有的一个女儿还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走到他家门处,他掏出房门钥匙站在门口,向大家指了指旁边的一座房宅道:老夫的女儿女婿过去就住这里,后来亲家夫妻死后,女婿被人诳去赌,不几日便输光了家产,只有搬去乡下的老宅。

柳芸问:他们是自小订的亲?曾老头点头,打开房门让各位进了房内,反手将大门紧锁住。

借着外面昏暗的光线,曾老头摸出火石,啪嚓啪嚓好几下也打不出火星。

肖五从怀里掏出火引,吹了一口递给了曾老头。

曾老头接过去将室里的几盏油灯点亮,室里亮了起来。

柳芸打理了一下,室内木质结构,陈设简陋,进大门处有一个小院,走上台阶便是一进的厅室。

曾老头引各位在厅室坐下后,他拿着灯又要去后罩房处的厨房烧水泡茶。

柳芸上前阻止:老人家不要去忙,夜里喝茶睡不好觉。

曾老头道:那老夫去提壶凉开水来大伙解渴。

小兰从他手上拿过灯:老人家,让小女子去吧,你陪贵客说话。

曾老头不停的道谢,依了小兰,坐在右手椅子上,对柳芸几人讲诉女儿女婿的事来。

曾老头年轻时以贩货为生,路途中结识了生死之交的同乡黄二,两人走南闯北,积累了一些财富,就回了老家在镇上制下房产。

两人挨着建了两座房,还在镇上各买有门店做小本生意。

老家也买了几亩田地收租。

生活稳定后,两人便各自娶亲成家,两位的夫人相继怀孕,他们便指腹为婚。

后来两人都生的是儿子,便承诺,下一胎若是女儿继续先前的婚约。

曾家后来生了女儿曾红,便与黄二生的儿子黄明结了儿女亲家。

待曾红十五岁时,便与黄明成了亲。

由于女儿嫁在隔壁,女婿是自己长小看着长大,曾氏夫妻很是喜欢。

谁知曾红嫁去三年无孕,黄家着急了,黄明是黄家的独子,不能让香火在此断掉。

曾老夫妻主动提出为黄明买妾,银两他们出。

黄家无奈只能同意。

黄家便拿着曾家给的银子,去挑了一个妾室回来,谁知两年过去妾室也无孕。

街坊邻居就指手画脚,议论纷纷。

黄家夫妻心事沉重,渐渐就卧病不起,没多久就相继去世。

黄明随着父母去世,没人再能管制于他,镇里的三教九流之人就来引诱他吃喝嫖赌,不到一年时间,住房与门店都输得干干净净,女婿女儿只能搬回乡下老屋。

临走前曾老太婆悄悄告诉女儿:他那么不成器,又嫌弃于你,不如归家。

女儿拒绝:女儿嫁夫随夫,女儿若离了夫婿,他便无亲无靠。

曾老夫妻便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儿随着女婿离开。

逢年过节和夫妻两人的生日,都是女儿一人回家,看着女儿穿的衣服打着补丁,脸色显青白色,老夫妻俩人又是心疼又是自责。

除了悄悄给女儿些银两,别无他法。

曾老太婆对女儿牵肠挂肚,渐渐病重不起。

曾老头去乡下寻女回来看母,未见着女儿,问女婿不知。

曾老太婆到死都没见着女儿最后一面,她死不瞑目。

说到此处,曾老头泣不成声。

柳芸与小兰陪着抹泪,两个男人默默无声地低着头。